收藏 分享(赏)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

上传人:李静文 文档编号:13729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1月第1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Jan2013No1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狄三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摘要: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对于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文章以现代历史地理学之学科体系为基本框架,对百余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系统归纳,并对其中存在之弊病做了简要评说,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关键词: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902(2013)01002513

2、对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来说,“历来治史者都将治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视为畏途”。|,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从整体上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地理的专著问世便是一个突出表现。二十世纪以来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呈现出了一些阶段性特征:1949年之前主要还是以考据为主,内容也多为疆域政区等沿革地理;1949年至1980年,则是一个曲折前进的阶段,研究内容开始扩大,但研究深度和学术水平因种种原因有明显的局限性;1980年至今,一些精深有分量的研究论著先后问世。本文拟就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之研究成果,略作梳理和总结,以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些许借鉴。自然地理研究二十世纪以来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地理

3、情况的论著主要集中在1980年之后,但详细而全面地运用地理学方法考证这一历史时期的河流、山川、动植物等方面的成果十分少见。胡阿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从气候、动植物、河流湖泊、海岸推移、自然灾害等方面,综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宏观呈现了当时人们的基本生存环境。相较于胡文,类似的研究多属于人地关系性质,研究的思路亦多相似,即先提出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和地理因素之构成,而后阐述其对于时人时事的影响。以下分三个方面予以简要说明。一、气候与河流气候方面,秦冬梅发表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异常与农业生产(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认为整个魏晋南北朝时

4、期虽处于寒冷期,但与现在相比,气温并不算低,而且当时并不是一直处于寒冷期,而是经历了四个冷暖变化的过程。武剑青东汉魏晋气候变迁与汉文化重心的南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论述了东汉魏晋时期气候对于汉文化重心南移的影响。李文涛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农业经济与社会(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认为与其它时代相比较,北朝时期气候相对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认为气候因素也是造成这一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出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之一。河流方面,关于这一时期黄河状况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其中又以“安流”问题为主。1962年,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第2期)认为,包括魏晋南

5、北朝在内的八百年时间里,黄河处于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中。这一观点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当年的任伯平、二十多年后的邹逸麟拉。都曾撰文表示赞同。具体到魏晋南北朝,王质彬在对魏晋南北朝黄河问题的几点看法(人民黄河1980年第l期)中提出了相左意见,认为从仅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料来看,黄河的灾害依然是严重的。但李湘、姜同认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11210作者简介:狄三峰,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万方数据为,王文的分析欠详细周密,在一些具体观点上也模棱两可,故仍坚持黄河“安流论”(也谈对魏晋南北朝黄河问题的几点看法,人民黄河1981年第6期)。其他河流的研究也有涉及

6、,如杨富、寇恒武魏晋南北朝时期辽河流域的环境(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简要介绍了该区域的地理概况,认为当时的气温虽然偏低,气象灾害频发,但辽河流域整个生态环境是良好的。此外还有徐士传沭水北魏正光改道和前沭河(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等文章发表。二、自然灾害相对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灾害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卜凤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第5期)认为,“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灾害年内发生频次差距缩小,农业灾害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季节之间的差距大大减小,出现季节分布的均衡化趋势”。章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蝗灾述

7、论(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认为,冀州是当时蝗灾最活跃的地带,其次是青、兖、徐州,再次是司、雍、并、幽诸州。王子今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对汉晋时期的瘴气发生状况作了详细论述。刘继宪南北朝自然灾害统计与初步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全面介绍了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以及八种自然灾害的大致情况,并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做了资料统计。薛瑞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晋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从山崩、地陷、地坼、地震、土地退化、海洋灾害六个方面论述了该时期的地质灾害之整体状况。李辉试论北朝时期霜雪冻等低温灾害发生的特点(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8、第2期),认为北朝北方地区低温灾害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集中时段和间歇时段,同时分析了各种低温灾害的空间分布。此外,甄尽忠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水灾与救助(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中指出,此时的水灾集中在长江以及黄河中下游流域;又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与赈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中,指明旱灾发生季节为夏、秋两季,空间上为江南、中原及西北等广大地区。疫疾虽不是自然灾害,但仍与一定的地理环境有关,有时地理因素还会导致疫疾的发生和蔓延。范家伟两晋、刘宋时期的疾疫以建康为中心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一261999年版),认为气候、移民、战乱等都对

9、疾疫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影响。龚胜生、叶护平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3辑)认为,该时期“疫灾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疫灾重心有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都城所在地为疫灾多发区,都城区位的变迁影响着疫灾重心的变迁总体来看,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稠密、战争相对频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它们之间的淮河流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的主要流行区域”。近年来,一些学者包括研究生的研究点,也开始关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问题。张美莉的魏晋时期自然灾害初步研究(郑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魏晋时期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具体表现以及相应的救灾措施;而

10、王亚利的魏晋南北朝灾害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其中涉及到了该时期自然灾害的地理分布和具体表现,但所占比例不多。三、地理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地理环境对于政治的影响不可小觑。林校生河洛关中的地理人文与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认为,“八王之乱”的发生与河洛地区的地理因素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史学月刊2003年第5期)认为,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从而促成日后的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形成。马强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论述了地理因素对于当时的战争、政局的重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该文并没有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而是做了较为中性客观的评价。鲁小波、陈晓颖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时期蜀国的灭亡(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3期),指出了蜀汉之亡除了后主无能之外,“地理环境因素是蜀汉灭亡的必然因素”,但文章中使用的某些数据有失严谨,如使用的四川居民身高体重的数据为2005年,这种用当代数据来衡量历史事件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此外,地理环境对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少学者研究的着手点,如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文风演变与地理环境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4辑),杨载田、邓运员地理环境对魏晋

12、人文风度的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万方数据4期)等。区域性地理环境研究也有人涉猎,如张莉的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等。专著方面,张敏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从生态史学的角度对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兴衰起伏做了较好地分析说明,系统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作者认为,人地关系既是促成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的关键因素,又是北魏走向分裂的重要诱因。在大部分篇幅揭示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之后,作者将落脚点放置现实当中,指明当代人应以史为鉴,认识人地关系的重要性,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文地理研究197

13、8年以来,在谭其骧等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方面也发展态势较好:传统的沿革地理依然势头强劲,产业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城市地理、军事交通地理等新兴学科也都蓬勃发展。这些都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甚至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政治地理(一)疆域与政区研究迄今为止,魏晋南北朝疆域研究的通论性成果十分有限,专题性研究尤其如此。胡阿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之疆域及其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是一篇并不多见的通论性成果,该文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这一历史时期对立政权之间的征伐与争战、地理条件的限制作用和正统观念等

14、因素与该时期疆域变动的关系,并指出了中原王朝的总体疆域范围呈现收缩的这一态势。除此以外,多是在一些中国历史疆域和政区的通论性著作中稍有涉及,但论述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现根据搜集到的成果所针对的具体研究对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三国、西晋疆域与政区研究三国西晋时期从整体上看是个分裂的时期,虽然西晋最终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但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发生了较多的政治斗争甚至是分裂事件。而“三国正史无地理志,唐初史臣官修晋书于地理颇多茫昧,地理志舛乱殊甚,由此导致对三国西晋政区研究异常困难”L3 J。自清以来,一些学者对该时段的疆域政区地理进行了艰辛探索,使后人的相关梳理工作有了实现的

15、可能。论文方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学者对三国疆域开始有所涉猎。如郑璜三国时代疆域考(史地丛刊1933年第1辑),廖诚泰三国疆域今释(辅仁广东同学会半年刊1934年2卷第1期)等。这些研究大多继承了乾嘉考据之风,为之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49年后,关注点主要在政治地缘研究和更为复杂的政区研究中Mj,有关的疆域研究不多。新世纪以来,综述该时期政区研究的文章有孔祥军近三百年三国西晋政区研究述评(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回顾了有清以来三国西晋政区的研究状况,在肯定成果的同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作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同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专著方面,

16、二十世纪前半叶,金兆丰撰有校补三国疆域志(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较之清人洪亮吉、谢钟英之作,精简有余,而宏赡不足,且“断代亦不严”,视吴增仅书更相去甚远,“不足为典要之书”_5 J。而其后的近70年时间里,相关的专著并不多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一些学者关注到了该时段的政区地理中存在的学术空白,并有三部专著问世:梁允麟三国地理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以三国志及后汉书郡国志集解为依据,列出三国郡县及重要地名,阐释其疆域、沿革及有关史实,但反响并不尽人意,如孔祥军就基本否定了此书1。相比之下,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岳麓书社2008年版)则是一部较为严谨的学术著作,“代表了新时期政区地理

17、研究的水平”“J。全书分上下两篇,力求探索政区废置规律与历史地理要素的关系,并尝试揭示历史演进与政区建置的互动关系,颇有创新。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则对三国州郡诸县进行了精密考证,于诸县沿革变化之中可见郡级政区之盈缩省废,于诸郡沿革变化中亦可见州级政区之动态演变,详细探索了三国时期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2、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六朝在时间上是一个基本连续的单元,从历史属性看,六朝在“诸多方面也是一以贯之,具有着多样的同一性”“o,故作为一个统一单元论述。其一、疆域政区研究。六朝疆域方面,胡阿祥用力尤深,其六朝疆域与政区述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8、一文,详细论述了六朝疆域的大致范围及其疆域形势,并指出历代防守的地理位置(有东中西三部分防线)。他在另一篇文章陈朝疆一27万方数据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中,针对学界于陈朝疆域与政区之研究较浅的状况,阐述了陈朝疆域变迁和政区建置,并对记载与研究陈朝疆域、政区的主要文献作了评说。此外,胡阿祥还有多篇相关成果发表,如六朝政区增置滥置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辑)、南朝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述论(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六朝疆域与政区的演变及其经验教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等。另,王铿的东晋南朝时期“三吴”的地理范围

19、(中国史研究772007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水经注、通典、通鉴胡注的详细考察与分析,认为水经注所载“三吴”的地理范围正确无误。专著方面,主要有胡阿祥的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年初版,学苑出版社2005年增订版)。此书考证翔实,论述精当,对许多问题都有深刻见解。如对于统一方式的问题,作者从地理角度做出了新的、可以信从的解释:我国地形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山脉水道又多东西横列,这就使得南北对峙,一般总是北胜于南。1该书系统全面,“基本上解决了六朝三百余年疆域政区的演变这一复杂问题”。其二、侨州郡县研究。侨州郡县是我国政区地理上最为复杂混乱的部分,同时也是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

20、政建置最重要的部分“。民国时期,一些学者便有对侨州郡县方面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班书阁,其东晋侨置州郡释例(禹贡1936年5卷第7期)例举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的22种关系;河北东晋州郡侨置考(河北月刊1936年4卷第5期)和东晋襄阳郡侨州郡县考(禹贡1936年6卷第6期)等对具体地域之侨州郡县做了考证。新中国建立后,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一分册,三联书店1958年版)中有侨州郡一篇,史论结合,例举史书中之相关资料并阐发议论,认为南宋初年“仍思侨置州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相关论著开始增多。胡阿祥的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分上下两篇,分载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

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详细考察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情况,将东晋南朝境内侨置州郡的地理分布划分为五大区、十一小区,同时指出侨州侨郡的设置情况是当时交通因素、土著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综一28一合作用。这是迄今为止,论述侨州郡县最为经典的一篇范文。此外,万绳楠晋、宋时期安徽侨郡县考(安徽师大学报1982年第2期),陈光贻东晋南北朝侨置郡县的问题(地名知识1982年第5期),陈乾康论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石泉、鲁西奇东晋南朝长江中游地区侨州郡县地望新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辑)等,也都对该时期侨州郡县问题做了探讨。专

22、著方面,1912年,胡捷校刊其父胡孔福南北朝侨置州郡考(二册),该书是“首部专门研究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侨州郡县的著作”【l 2。,书中认为东晋侨州郡县的分布,“不出荆扬二州”。胡阿祥除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之外,还著有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探讨了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产生背景、成立原因、沿革变迁、地理分布、相关制度与影响等方面,例证了利用侨州郡县复原侨流人口的方法或路径,开辟了研究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园地;同时也为解决东晋南朝史的“侨旧”问题打下了基础,为研究十六国北朝史的“胡汉”问题提供了参考3|。因而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的一致好评4|。3、十六国

23、北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十六国方面,较早的研究有于鹤年河北省十六国时代郡县考略(女师学院期刊1933年第1期)等论文发表。但更多的还是集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靳润成十六国国号与地域的关系(历史教学1988年第5期)分析了十六国国号的来历,并以黄河为基准,划分了几个地域分区。魏俊杰、汤勤福论十六国疆界的变动及制约因素(求索772011年第2期)认为,当时各政权间实力强弱的变化、边境政治势力的向背和地理条件等都对各国疆域的变动有影响。魏俊杰十六国疆域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考证了十六国之疆域变迁过程和变化规律,细化到历代的疆土盈缩情况,并有各代疆域变迁表和疆域图,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辨析

24、原本纠结复杂的边疆变化,诚可谓纤细人微的研究佳作。具体对十六国中某一国疆域的考察,有史霖十六国时期汉赵国疆域政区变迁(复旦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和郭雁鹏十六国时期后赵国疆域政区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两人师出同门,形式也无二致,均先论疆域盈缩,再论政区建置。此外,还有一些更为具体和补正性的文章,如郑炳林万方数据前凉行政区划初探(凉州)(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和前凉行政区划初探(河州沙州)(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周伟洲十六国夏新建城邑考(长安史学)2007年第3辑),苏润千十六国时期二刘疆土的轮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沧洲后燕慕容垂的疆土无洛阳(中国历

25、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和十六国时成国的梁州先治于晋寿,后移于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辑)等。北朝方面,以北魏为主,北魏中又以政区、六镇等问题为重,主要有谷霁光北魏六镇的名称和地域(禹贡1934年1卷第8期),俞大纲北魏六镇考(禹贡1934年1卷12期),朱师辙北魏六镇考辨(辅仁学志1943年12卷第1、2期),岑仲勉北魏国防的六镇(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54期,1947年)和怀荒镇故址辨疑(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57期,1947年)等,这些文章多以考据为主。之后的三十年则鲜有论著问世,直到1979年,才有一些相关论文得以发表,如唐长孺北魏沃野镇的迁徙(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5期)

26、。进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关研究又有了深入发展。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是近年来该领域的优秀之作。该文旨在复原北魏州郡两级政区设置过程,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复原出元魏一代(包括东西魏)的年际疆域变化过程,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复原出北魏初年州郡两级政区的设置情况5|。其中第三章“天兴元年徙民与北魏初年的行政区划”刊于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文章揭示了北魏政区与后燕政区之间具体的因革关系,以及北魏以平城为中心的行政区划体系的形成过程。此外,还有对该时期一些具体地理问题的补正说明,如鲍桐北魏北疆几个历史地理问题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3辑)就六镇设置年代、地望,

27、朔州的设置和所属郡、县等,做了一些考证方面的工作。北方侨州郡县之研究虽不及南方东晋南朝火热,但也有涉及,主要有王仲荦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文史1978年第5辑),胡阿祥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引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3辑)等。胡文还提出了对于从事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研究计划,力求填补学术界之空白。其他北朝国家研究,这里主要列举两本相关专著:王仲荦的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版)和施和金的北齐地理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王仲荦的著作阐述了北周州郡县(州215,郡552,县1056)的兴废沿革,是研究北周地理的不二之选。同时,王著对施和金北齐地理志也有很

28、大影响。后者共五卷,分述河北、河南以及淮南三个地区,叙述北齐的行政区划,兼及山川和军事要地,共收录有齐一代105州、412郡、1095县。二十四史无地理志者多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加上后世学者补写,尚有北周、北齐未有地理志。而王、施二人所成之书,填补学术空白,使二十四史地理志成为完璧,可谓功德无量。(二)区域政治地理论文方面,袁浩六朝时期江汉地区政治地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将自汉末至陈的江汉地区的政治地理情况顺次展开论述。认为江汉地区虽然因其自然状况拥有军事战略意义,但也正是由于其地理因素使其终究无法成为中央政权的核心。专著方面,王蕊的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齐鲁书社20

29、08年版)“在学术界第一次把魏晋十六国时期青州、徐州、兖州这一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紧密联系自成系统的地域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区域进行研究,是一项颇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6(三)地方考据与地名江田祥两晋寻阳郡领县与辖区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通过对两晋寻阳郡沿革的考察,提出政局变动、区域政治格局、地方政治势力、经济兴衰以及军事行动、策略等因素都对区域变动有其影响。杨光华两晋南北朝涪陵郡置废、州属、领县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分析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涪陵郡的建制沿革情况,同时对之前涪陵郡置废、州属、领县等情况的不实记述做了纠正。乔凤岐北周孝闵帝在位时期硖州尚未设置

30、兼述西魏北周两朝拓州、硖州的设置及其历史沿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辑),认为孝闵帝在位的几个月内,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硖州”尚未设置。吴洪琳试论十六国时期契吴山的地理位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认为契吴山不在云中地区,赞同了契吴山及契吴城在统万城以北的观点。华林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历史地理第1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肯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名学四个方面的发展,即地名渊源解释,地名命名规律的总结与地名学思想的发展,地名定位研究与贡献一29万方数据以及地名的通名、读音与用字。二、产业地理魏晋南北朝时期产业地理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大致分来有农业和手工业两种

31、。农业方面,较早的有金家瑞十六国及北魏前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9期),讨论了该时期黄河流域牧场化和北魏前期的计口受田制度。陈新海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主要农业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2辑)考证了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的地理方位,并分别论述山东、齐鲁、河南、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各种粮食、经济作物的空间分布。刘磐修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1期)认为,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大豆产区按其重要性依次为:黄淮平原、华北地区、关陇地区、长江流域,周边部族亦有零星种植。张泽咸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果品生产(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32、),列举了该时期果品的地理分布情况,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世道混乱,但果品生产保持了一个较好的态势。魏晋时期战乱不断,促使人口大量南迁,使得农业地理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改观。黎虎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2期)论述了东晋南朝时期麦、粟、菽等北方耐早、耐寒作物在江南的推广,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保证了南朝政权和广大人民粮食的需求,而且为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手工业领域的历史地理论著更为少见,主要有钮仲勋魏晋南北朝矿业的分布与发展(历史地理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该文认为这一时期的矿业以冶铁业最为发达。在空间发展上,南方矿业发达的地区集中在

33、荆扬二州,虽未超过北方,但有很大进步,这与人口的迁移和地区开发是一致的。专著方面,有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该书时间跨度较长,将我国划作11个自然经济区,分别进行深入考察,着力探讨了自汉至唐千余年间各地区农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规律。三、社会文化地理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在二十世纪中叶以前并未形成气候,但在八十年代后却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一大亮点,不仅论文数量所占的比重增大,而且也有专门的著作出版,填补了不少空白。一30从整体上论述文化地理的主要有卢云的论文三国西晋时期的文化区域与文化重心(历史地理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及其著作汉晋文化地理(陕

34、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汉晋文化地理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断代文化地理的著作,对汉晋时期的学术文化区域、滨海宗教文化带、婚姻形态的地域分布、俗乐区域与雅乐中心等方面的地理概况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作者认为,三国西晋时期北方是文化的繁荣地带以及重心所在。(一)人才地理学考察从总体看,大多是关于文人雅士的地理分布,而对于自然科学家的地理学考察则不多见。宋燕鹏、高楠论北齐文士的地理分布以“待诏文林馆”籍贯为考察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认为北齐文士主要来自北方士族,尤其是山东士族,其次是南来士族,其余是非士族、代北汉化士族、关中士族、地方士族。夏增民南朝经学家分布与文化变迁(中国历

35、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指出当时的建康吴会地区、寻阳豫章地区和江陵长沙地区是三个经学中心。他在东晋南朝儒士之籍贯变迁及其历史意义(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中认为,东晋时期北方籍贯者逐渐增多;南北朝时期“儒士籍贯江南者所占比例不断增长”,南方本土文学开始勃兴。此外,还有朱文镇、黄平芳东晋南朝隐士隐居地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影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董瑞美南朝人物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浅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等。(二)文化现象地理学考察1、文学地理学考察胡阿祥在该时期文学地理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其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6、年版)是在作者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也是其它相关论文刊的底本。该书主体主要分为两篇:上篇考察魏晋时期文学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其中包括“魏晋时期文学家籍贯分布表”与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以及魏晋四幅“文学家籍贯分布图”;下篇考察魏晋时期各地区本土文学的成长,把魏晋本土划分为河淮、河北、河东、关陇、河西、巴蜀、江东、辽东、南土、淮南等十个本土文学地理区域。书中认为,“河淮、江东是本土文学最为发达的地区,河东、关陇也表现不弱,河北、巴蜀的起伏较大,河西则由野而文;又辽东、淮南及江东以外的广大南土,本土文学尚处于落后状态。”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万方数据了“中国历史文学地理研究构想”,指出了不少值得研究的

37、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意义。2、宗教地理学考察魏晋南北朝是佛教由外来宗教向本土宗教过渡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活跃时期。张伟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分上下两篇,分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和1992年第1辑,认为从整体上看,佛教要素北方较为均衡,南方则较为集中。“北方佛教的信仰层次比南方发达,宗教实体也远较南方庞大”,而“佛教学术层次在南方远比北方发达”。蓝勇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认为该时期“西南丝路”真正的商贸地位并不突出,而“佛教传播在总体上成了此道民间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介”。此外,还有一些有

38、关区域佛教地理的研究,如徐强魏晋南北朝广东佛教的传播与分布(暨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等。除佛教以外的宗教地理研究涉及较少,林拓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l辑)中曾提及道教,认为唐以前福建佛教的传播主要受汉移民人闽和行政力量推动两方面的影响,而早期道教则以闽北与沿海两块区域为重心。3、民族地理学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诸多民族政权,对这些民族的起源、分布与迁徙问题的研究较多,其中又以拓跋鲜卑之研究最盛。米文平大兴安岭鲜卑石室是怎样发现的(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创刊号),米文平鲜卑石

39、室所关诸地理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陈连开鲜卑山考(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等,对鲜卑族起源问题进行了探究。周伟洲魏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向西北地区的迁徙及其分布(民族研究1983年第5期)和陈可畏拓跋鲜卑南迁大泽考(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第4期)等,则对鲜卑族的迁徙做了考述。南北朝时期中间地带的少数民族也是一个研究方面。陈再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地带蛮族的地理考察:西阳蛮、大阳蛮、南雍州蛮研究(武汉大学1997年硕士论文),论述了西阳蛮、大阳蛮、南雍州蛮三部分蛮族的分布和发展、演变,对一些重要的蛮族分布中心地作了定位。此外,张雄南朝“荆郢蛮”的分布和族属试探(江汉论坛1983

40、年第5期)和陈再勤南北朝时期峡中蛮的分布与活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分别对该时期荆郢蛮和峡中蛮的分布情况做了说明。4、社会地理学考察吴成国论东晋南朝婚姻礼制的地域差异(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分述荆襄地区、建康京口地区与豫章地区、淮南地区和岭南地区的婚姻礼制,并概括其地域差异。段塔丽北魏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辑)别出心裁,从历史地理学和女性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对女性参政的地域分布作了细致考察。蔡宗宪南北朝的客馆及其地理位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辑)认为,南北朝时客馆地理位置多位于城南,“其地

41、理位置也从城郭外向宫城靠近,且通常位于南北中轴线的通衢上”。其它有关论文还有马启亮岭南六朝墓葬的分区、分期研究(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等。四、城市地理(一)建康论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当然要首先谈到六朝古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从历史上看,在江左建立的政权基本都以建康为都。探其本源,皆因其优越之地理条件:据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气候湿润,风景秀丽;航运发达,交通便利这些都是文人政客青睐建康的重要缘由。近年来,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学者们将视角定位得更为详细和具体,于是一些个体研究和区域性研究便涌现出来。就建康而言,也有不少论著面世,丰富着城市地理的研究内容。1、城市自然环境郭黎安

42、关于六朝建康气候、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认为,六朝时期建康气候较现代寒冷,气候异常和灾害年份较多,但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之后,徐丽娟的硕士学位论文六朝都城建康的生态环境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可以看作是对郭文的扩展和延伸。卢海鸣试论六朝定都建康的风水因素(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认为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定都建康是符合传统风水选址原则的。2、城市建设一、基础建设。卢海鸣六朝建康礼制建筑考一31万方数据略(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对学术界很少有人问津的建康礼制建筑进行了考察。崔浩六朝建康的街巷与城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43、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认为,建康城的街巷设计不仅合乎地形,同时也十分有利于军事防御。郭黎安专注于建康的城市研究,发表诸多论著,其中六朝建康城门考(江海学刊1995年第2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建康都城门和宫城门做了进一步的考辨;试论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认为六朝建康的交通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又在六朝建康水道概述(南京史志1984年第4期)一文关注了建康水道。此外,郭黎安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卢海鸣、朱明六朝都城建康的若干问题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等文章,也都涉及到建康城市地理问题。二、园林公

44、物。卢海鸣在六朝建康的私家园林(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中考察了该时期建康的私家园林,指出六朝时期是中国私家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郭黎安六朝建康园林考述(学海1995年第5期)认为该时期建康的园林基本上分布在玄武湖、青溪、淮水、钟山周围及长江之滨的风景佳丽处。顾琳六朝时期建康的仓库(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辑)分别对六朝建康的官仓和民仓的分布情况、作用等方面做了探索,同时认为建康城的经济和交通情况是“建康仓库分布众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卢海鸣六朝时期南京建康的绿化(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第6期)、六朝建康佛寺新探(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郭黎安六朝建都与军事重镇的分布(

45、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等文,涉及到城市绿化、佛寺、建康城市群等方面的研究。专著方面,2002年出版了两部相关著作:郭黎安六朝建康(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1月版)和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2002年9月版)。郭著六朝建康系统论述了六朝建康城的情况,全面考证其城市布局、城墙城门、景观园林等方面,并于城市的气候生态、饮食、服饰、语言、习俗等均有涉及,同时也注重了周边地区与建康的关系问题,是一部视野开阔的重要研究著作。卢著六朝都城是六朝建康研究中的“翘楚之作”Ll 8|,分别论述了建康的定都条件,规划、营建和布局,宫城、都城和外郭,城堡军垒和郡县治所,礼制建筑,市政建设,市场、里坊、园

46、林,佛寺、道观和寺庙,陵墓,历史一32一地位等问题,是研究六朝时期建康城的一部力作。(二)邺城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是全国性的著名城市,号称“邺都”。邺城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谭其骧提出“七大古都”说以后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随着学术关注度的升温,相关的论著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大部分是强调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时的重要地位,以此来支持“七大古都”说,但也有少数人对此表示反对,形成了一次论战9I。其它有关邺城的论文有郭黎安的魏晋北朝邺都兴废的地理原因述论(史林1989年第4期),该文没有将邺城兴废简单地归结为杨坚的个人原因,而是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邺城的地理环境以及兴废转换的地理元素。黄永年邺城与三台

47、(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论证了铜爵、金虎、冰井“三台”与邺城的关系,指出邺城的易守难攻正在于“三台之固”。吴刚的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与南朝的城市群(史林1995年第1期)认为,曹魏时把邺城“市”从宫城移向坊巷里间,从而使传统的中国城市规划布局产生了重大变化。(三)洛阳关于洛阳的论著较少。吴少珉北魏对外交往的国际大都会洛阳(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阐述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城市规划布局及其对于洛阳城繁荣的重要意义。谢美婧北魏洛阳城的营建(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认为洛阳自然条件良好,详细分析了洛阳城的营建过程、城市布局和规划,及其营造建制对于后世的影响。值得

48、一提的是,该文应用了近年来较新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技术,便于人们直观了解北魏洛阳城的布局、景观风貌和人居环境。(四)其他城市与城市群2004年是统万城研究的“大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刊登了3篇论文,即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袁林从人口状况看统万城周围环境的历史变迁统万城考察札记一则和陈喜波、韩光辉统万城名称考释,对统万城城市形态和内部布局、自然环境以及“统万”的匈奴语源和语义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姚勤镇、吕达于同年发表的文章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则总结了统万城的五个建筑特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他城市或城市群的考察,如高平北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中国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