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

上传人:老北京 文档编号:1584900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年产xx禁止标志牌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一、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安排全县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长远永续利用,根据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对本县土地利用的要求,结合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编制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二、规划任务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全县土地利用战略、主要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土地利用重点建设项目,并提出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明确

2、政府土地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县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3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10号)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发200943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7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8号)8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

3、(国土资发20108号)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11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1209号)12安徽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3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4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5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16全椒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7全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8全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9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20全

4、椒县城镇、交通、水利、林业、生态等相关专业规划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目标年为2020年。五、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全椒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总面积156829.53公顷。1 第一章规划背景2 第一节县域概况全椒县地处皖东,江淮分水岭南侧,滁河北岸。位于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之间。东部毗邻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区,南与和县、含山县隔滁河相望,西邻巢湖市、合肥市,北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全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属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带。西北部山峦起伏,中部丘陵连绵,南部为平原圩区,良田成片,地貌类型分为丘陵、残丘、浅丘、二级阶地。属北亚热

5、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易旱易涝。年平均气温为15.4C,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174.30小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28.40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1天。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88297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09949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产80664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7684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9142万元,全县城镇职工年平均收入9905元,农民人均收入2852元。全县辖10个镇,户籍人口为45.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7万人,农业人口31.19万人。3 第二节土地利用状况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05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156829

6、.53公顷,其中农用地133154.3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90%;建设用地18940.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08%;其他土地4734.4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77780.6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9.59%;园地面积为3015.6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92%;林地面积为23099.3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4.73%;牧草地面积为98.6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01%;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9249.9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65%。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623.2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40%

7、;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0948.4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98%;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565.6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36%;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6258.1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9%;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545.2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35%。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为2667.3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0%;自然保留地面积为2067.0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2%。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全椒县内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地理区位和交通便利程度的差异性造成明显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差异。经济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主要分布在县城和沿浦合公路、

8、312国道的二郎口镇、古河镇、大墅镇、马厂镇等有工业发展潜力的乡镇;农业主要以六镇镇、襄河镇、石沛镇和十字镇为主,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地农业利用率较高,农业基础较好。(二)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小。全椒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农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4.90%,其中耕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9.59%,而建设用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08%。随着全椒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投资总额的逐年提高,规划期内全县的建设用地将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三)经济增长加快,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不断提高。全县一、二、三产业地均GDP分别从1997年的0.55万元/公顷、0.47万元/公顷和0.38万

9、元/公顷增长到2005年的0.70万元/公顷、0.51万元/公顷和0.62万元/公顷,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四)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较大,复垦整理潜力较大。2005年全县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为353平方米/人,远远高于镇规划标准规定的人均140平方米的上限,农村居民点复垦整理的潜力较大。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单位土地投入产出不足。2005年全县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0.78万元/公顷;地均GDP为1.84万元/公顷,相对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土地平均投入产出不高。(二)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集约利用水平不高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2.08%,从构成上看,农村居

10、民点用地占到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7.80%,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高达353平方米/人,高于国家标准,且农村居民点布局较分散。(三)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规划期内,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将保持强劲需求。同时,在耕地保护的压力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限的情况下,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4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是全椒县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对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全县土地利用中的供

11、需矛盾和各种深层次问题将进一步显现。一、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一)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耕地保护责任重大。全椒县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0.17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规模将达到55.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0.14公顷,耕地保护责任重大。(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保障发展用地的难度大。2005年,全县城镇化率30.78%,低于平均水平。预计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要达到58.00%。规划期内,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和落实国家及省市重点项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三)统筹区域用地任务更加艰巨,土地调控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承

12、载力和环境容量约束进一步加大,行业间、区域间的土地利用矛盾将日益突出。受重复建设、盲目扩大用地规模、片面要求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减少耕地保护面积等不正确意识的影响,全县统筹调控用地的任务越来越重。二、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一)政策机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发布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以及“大滁城”建设和“双超”战略的实施,将促进全椒积极与周边县市的合作,推进经济协调、联合发展,为全椒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产业发展机遇。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将为新兴产业、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有利于全椒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13、新材料、新能源、光伏、旅游业和生态农业等产业。(三)区域发展机遇。“十二五”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启动实施,全椒被列入重点区域,南京也将把强化区域合作、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与泛长三角城市圈的合作作为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区域核心地位的重点,为全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第二章规划目标6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规划期间,全县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乡统筹、承接合作、转型升级、科教兴县五大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根据全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4、纲要制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到2015年全县GDP总值将达到1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8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将达到6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400元。7 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根据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给全椒县的各项用地规划指标,结合全椒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确定全椒县规划期内的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保持在77588.21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面积为66017.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00%以上。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1559.58公顷,其中新增建设

15、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321.00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1033.01公顷以内。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1559.58公顷以内。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15平方米/人。三、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全县农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33154.31公顷减少到2020年的132469.75公顷;全县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8940.81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19861.14公顷。四、落实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全县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少于1033.01公顷,其中土

16、地整理补充耕地675.79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324.70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32.52公顷。8 第三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一、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2005年我县耕地保有量为77780.67公顷,规划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7588.2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05年我县基本农田面积为67446.30公顷,规划到2020年我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6017.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5.09%。园地面积:2005年我县园地面积为3015.64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975.35公顷。林地面积:2005年我县林地面积为23099.36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4103.

17、09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2005年我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8940.81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19861.1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005年我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2137.33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12708.2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005年我县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1188.90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980.90公顷。二、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1559.58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规模为1321.00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占

18、用耕地规模为1033.01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规划至2020年,全县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为1033.01公顷。三、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005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85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全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超过115平方米。9 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10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农用地调整2005年全县农用地面积为133154.31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132968.29公顷,比2005年减少了186.0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2005年的84.90%下降到84.79%。耕地2005年全县耕地面积为77780.67公顷,规划至2020年

19、,调整为77588.21公顷,净减少192.46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增加552.17公顷,采矿用地复垦增加325.06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124.00公顷,其他土地开发增加33.0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1033.01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及灾毁减少192.19公顷。园地2005年全县园地面积为3015.64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975.35公顷,净减少40.29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4.0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44.00公顷。林地2005年全县林地面积为23099.36公顷,规划至2020年全县林地面积调整为24103.09公顷,净增加1003.73公顷。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增加4

20、75.00公顷,农村居民点复垦增加495.09公顷,采矿用地复垦增加84.31公顷,新增建设占用51.00公顷。牧草地2005年全县牧草地面积8.69公顷,规划期内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8.65公顷,净减少0.04公顷,为新增建设占用。其他农用地2005年全县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9249.95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7794.41公顷,净减少1455.54公顷。其中,农业结构调整减少711.00公顷,农用地整理减少552.19公顷,新增建设占用193.20公顷。二、建设用地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面积18940.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08%,规划至2020年调

21、整为19861.14公顷,与2005年相比,面积增加920.3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增加了0.58%。城镇建设用地2005年全县城镇用地面积为623.25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2905.47公顷,净增加2282.22公顷,占用农用地1052.00公顷,占用其他土地168.35公顷,占用存量建设用地1062.06公顷;独立工矿用地2005年全县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为565.65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75.43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净减少490.22公顷,复垦为耕地325.18公顷,复垦为林地84.10公顷,作为存量建设用地转用减少104.04公顷,新增用地23.00公顷,全部占用耕地

22、。农村居民点用地2005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0948.43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9727.33公顷,净减少1221.10公顷。其中,通过整理减少195.34公顷,作为存量建设用地转用减少1026.05公顷。交通用地2005年全县交通用地面积为726.32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1007.32公顷,净增加281.00公顷,占用农用地197.27公顷,占用其他土地19.00公顷,占用存量建设用地65.0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005年全县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5531.87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5570.30公顷,净增加38.43公顷,占用农用地191.10公顷,占用其他土地16

23、.23公顷,占用存量建设用地3.00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全县其他建设用地545.29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575.29公顷,净增加30.00公顷,全部占用农用地,增加的其他建设用地主要用于风景名胜设施建设。三、其他土地2005年全县其他土地面积4734.41公顷,规划至2020年调整为4498.68公顷,净减少了235.73公顷。减少的其他土用地一部分被开发为耕地,少量被建设占用。其中,水域净减少21.40公顷,开发为耕地0.2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21.14公顷;自然保留地净减少214.33公顷,开发为耕地32.00公顷,新增建设占用182.33公顷。11 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24、一、农业发展用地布局重点发展312国道以南50.00万亩优质稻,县城中部地区40.00万亩双低油菜,六镇、襄河、石沛、十字等乡镇15.00万亩优质棉、10.0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以武岗、西王、六镇、马厂为重点的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以十字、襄河、武岗、二郎口、古河、六镇、大墅、马厂、西王、石沛为重点的80.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以六镇、武岗、二郎口、古河、大墅、石沛为重点的3000.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以二郎口、武岗、十字、古河为重点的500.00万只肉鸭养殖基地,以襄河镇为重点的万吨禽蛋生产基地,以六镇、西王、大墅、马厂、石沛为重点的15.0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以襄河、十字、石沛、武

25、岗、二郎口为重点的50.00万只肉鸽、肉兔等特种动物养殖基地等八大畜禽生产基地。二、城镇用地布局规划至20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8.00%,城镇人口达到32.00万人。全县按照“一核、一轴、一环、三片区”的城镇体系进行布局。以襄河镇、十字镇为中心,以古河、西王、二郎口、大墅、六镇、马厂、石沛、武岗为节点,以合宁高速、京沪高铁、312国道辅道为主的大发展轴为纽带形成三大主要城镇群。东部城镇群以襄河、十字为主,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质良名优的大型产业集群;北部城镇群以西王、石沛、马厂为主,依托生态环境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经果林牧与生态山水旅游;南部城镇群以大墅、古河、六镇、

26、二郎口、武岗为主,依托古河、大墅、二郎口、武岗四个工业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工业和生态高效农业。三、独立工矿用地布局按照总量快速扩张、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的思路,立足资源环境条件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发展全椒经济开发区和沿浦合公路、省道312的武岗、二郎口、古河、大墅四个工业集中区。四、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推进农村居民点的迁并和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总规模,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坚持集中集聚的发展方式,新建住房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稳步推进镇村两级区划调整,以

27、村庄整治、完善功能为重点,积极推进合并建制村工作,到2020减少自然村庄918个,建设农民新村47个,在历年撤乡并镇所在地建设准社区23个。五、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坚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结构,完善网络,统筹部署全县交通建设用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战略,完成淮宁高速全椒段、马滁扬高速全椒段、海螺物流道路、滁全路拓宽改造以及宁西铁路全椒站配套建设、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等工程项目。加强对交通项目选址布线节地的引导,尽量少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重点,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

28、社会建设的要求,重点完成新龙河改道、滁河襄河段改造、滁河大堤防洪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驷马山灌区濮集电灌站续建配套、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建设以及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工程等。六、旅游用地布局以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岱山湖、吴敬梓纪念馆和碧云湖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生态为背景,以儒林文化为底蕴,以森林、湖泊为主打,构建“一区一核一带”的旅游用地布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旅游宣传力度和交通建设力度,融入滁州乃至南京都市圈、长三角旅游网络。12 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在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基础上,全椒县确定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为77588

29、.2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66017.47公顷。围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努力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利用效益。13 第一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责任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镇以下耕地保护工作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规划期末,全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为77588.21公顷,把此目标下达给各镇,各镇建立镇、村、组、户四级耕保责任体系,层层分解保护责任,明确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

30、地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入手,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通过严格供地政策,制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细化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全县2006-2020年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上级下达的1033.01公顷。三、多源头控制耕地流失按照国家要求,规划期内不再安排生态退耕,禁止各镇擅自实施生态退耕;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加大灾毁耕地修复和补充力度,将灾毁耕地数量降到最低。四、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各镇督促建设单位切实

31、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组织、落实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2006-2020年全县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量不低于1033.01公顷。14 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在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下达的66017.47公顷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基础上,确定规划期内全椒县必须保持66017.47公顷的基本农田。把此目标根据各镇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按照“保优不保劣”的原则分配落实各镇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二郎口、六镇、大墅等镇优质耕地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区域。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

32、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扶持力度。把全县粮食主产区建设、国家投资的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区等建设项目向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投入力度。三、开展基本农田质量监测与建设定期开展基本农田质量普查与分等定级成果更新工作,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15 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16 第一节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一、严格控制城乡建设

33、用地规模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用好增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切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到2020年,全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708.23公顷以内。二、控制城镇和工矿用地过快扩张控制城镇用地盲目扩张,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化产业支撑,合理调控城镇用地增长的规模与速度。至2020年全县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2980.90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15平方米/人以内。三、逐步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以达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引导和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适度集中为方向,大力推进农

34、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用地由2005年10948公顷减少至2020年的9727.33公顷。17 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调控一、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向南、向北发展,与大滁城对接,根据现状建成区的特征、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和襄河水系穿越城市的特点,城市用地结构采取组团式布局。二、中心城区规模控制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4330.00公顷,中心城区规模范围涉及十字镇的十字居委会和十字村,襄河镇的城区、秦岗居委会、庄曹居委会、河湾居委会、千佛庵村、长安村、杨桥村、老观陈村、花园村和南屏山林管站。200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1602.00公顷,城区人口11.05万人。

35、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23.0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904.03公顷。三、中心城区扩展边界为适应中心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中心城区规模边界之外划定了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范围边界。中心城区扩展边界主要在规模边界的基础上再向东、西、南部扩展,扩展区面积1038.00公顷。18 第三节产业集中区用地调控一、产业集中区功能定位按照“重点突破低碳新兴产业,强力承接产业转移,重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拓展智慧型前沿产业和积极推进两个集中和两个配套”的产业布局思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低碳、电子、通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电池、LED、新能源汽车、

36、智能电网、节能环保、光伏六大产业,把全椒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二、产业集中区规划情况全椒县综合经济开发区位于十字镇,东至界首准社区,南至百子中心村,西至规划中的大西环,北至在建中的京沪高铁,东西长约12.50公里,南北宽约8.1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47.00平方公里。依托京沪高铁、合宁高速、马滁扬高速、滁来全快速通道、大西环和新滁来全六条道路发展轴,形成现状开发区组团、十字组团、王郢组团、界首组团和百子组团五个功能组团。三、产业集中区用地安排全椒经济开发区用地的发展方向为“积极融入长三角,西进东展,组团带状发展”,即承接南京都市

37、区的辐射带动,建设用地主要向西部发展,东部则适当扩展。结合开发区的用地发展方向、各功能组团用地性质和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约束控制,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现状开发区组团、王郢组团和十字组团。现状开发区组团:位于京沪高铁以南,合宁高速以北,新滁全路以东,滁来全快速通道以西,为现状开发区建设区域,面积15.70平方公里,用地安排纳入县城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内。王郢组团:位于京沪高铁以南,合宁高速以北,滁来全快速通道以东,马滁扬高速以西,规划用地面积10.50平方公里,用地安排纳入县城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内。十字组团:位于大西环以东,新滁全路以西,南至扬岗村,规划用地面积4.06平方公里,用地安排纳入

38、县城中心城区有条件建设区内。19 第四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一、允许建设区允许建设区包括县城中心城区及其他各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预期用地区。该区面积11338.78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23%。管制规则:允许建设区内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等建设用地应优先在该区域内选址落实,在具体用地安排上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

39、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包括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规划该区的目的是增加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弹性。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在特定条件下,区内土地可作为本级行政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建用地。该区域土地面积128993.5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8%。管制规则: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该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在特定条件下,该区内土地可作为本级行政辖区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建用地。该区内

40、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规划期内该区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包括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等,该区土地面积129007.9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2.25%。管制规则:该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

41、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主要为全县水源保护区和河流、泄洪滞洪区以及南屏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神山国家森林公园,该区土地总面积3825.4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44%。管制规则:该区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该区域边界不得调整。20 第五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规划期间,全椒县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交通、水利、电力和旅游项目,新增建设用地面积477.62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14.78公顷。交通项目。规划期内重点建设马滁扬高速公路、滁来全快速通道全椒段、合宁铁路全椒段和京沪高速铁路全椒段,新增

42、建设用地281.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92.04公顷。水利项目。规划期内重点开展滁河大堤加固防洪工程、襄河防洪治涝工程、黄栗树水库加固扩容工程、土桥水库的加固扩容工程、赵店水库的枢纽加固工程、土桥河、赵店河的排险、固堤防洪工程、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流域治理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建设用地面积38.4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4.14公顷。电力项目。规划期内新建220千伏明星变电站、110千伏土桥、高桥、韦庄、百子、清水、南屏、南麓和太平变电站,35千伏东高、陈浅、开发区、孤山、草庵、石沛和界首变电站,新增建设用地面积6.1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21公顷。旅游项目。规划期内主要对吴敬

43、梓纪念馆、土桥水库周边、神山寺、牧龙山、龙山寺、卧龙湖等进行周边基础设施扩建,规划新增旅游设施用地30.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7.39公顷。能源项目。规划期内重点开展生物能源利用项目、中石油石油储备库项目和风能发电项目,规划新增建设用地52.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4.00公顷。环保项目。规划期内重点建设全椒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环保工业集中处理中心,规划新增建设用地50.0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0.00公顷。其他建设项目。规划期内建成南京国际学院全椒分院,用地66.67公顷,纳入城镇建设用地范围。21 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2 第一节基础性生态用地规模及布局规划期间,全椒县将进一步推

44、进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园地、林地、水域及自然保留地,稳定县域内生态用地的规模与结构比例,统筹生态用地布局,切实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规划期内,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园地、林地、水域及自然保留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比例保持在20.00%以上,各镇均有分布,较多的是马厂、石沛、六镇和西王镇;其次是十字和大墅。规划期末,全县园地、林地面积分别达到2975.35公顷和24103.09公顷,空间布局基本保持稳定,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23 第二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按照“环境立县”战略,坚持土地开发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从源头上处理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规划期内严格

45、控制污染环境项目用地,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逐步改善和提高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对全县风景名胜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建设一批生态重点项目。一、生态保护区建设重点加强南屏山省级森林公园、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孤山林场、瓦山林场、黄栗树林场、马厂林场、大山林场和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土桥水库、赵店水库等生态保护区建设,建成黄栗树和马厂森林公园。二、绿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城镇及交通水利设施周边的绿化改造,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现城市绿化美化。重点开展城镇街道、居住区、公共场所的绿化建设,大力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生态防护林网的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基本农田、提

46、高农业抗灾防灾能力的有机结合。2006-2020年,在西王、马厂、大墅、石沛等镇规划林地1004.32公顷。三、生态旅游工程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对神山、龙山、南屏山、碧云湖、岱山湖、襄河、滁河、马厂水库等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打造西北森林湖泊旅游区、县城儒林文化核和滁河旅游风情带。四、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对作为城镇居民用水的水库、河流等水源地的保护,重点保护黄栗树水库、赵店水库、滁河在古河段以上、马厂水库和三湾水库。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水源一级保护区。24 第三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一、实施生态农业,节约农村能源,保护农村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高效、低毒、低残

47、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膜,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减轻对农田和农产品的污染;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新兴产业以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和低碳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资源节约型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通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循环链,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公害化。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通过建立工业集中区,实行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同时,因地制宜建设小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城市和乡村的污水处理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四、以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依据进行适度开发在环境容量有限的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排放建设项目的新建和扩建,限制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化工、造纸、酿造等污染项目建设。中心城区及其近郊,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原则,严格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25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按照县域土地资源条件、用地空间布局状况及实施土地用途管制要求将全县划分为7个区,即: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林业用地区。26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