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

上传人:不要太帅 文档编号:158523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65财务管理-资料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33 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广义

2、上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3、教学:教学是在一定的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的规则。它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校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

4、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的的组织活动。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已有的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形式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老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5、和对创造性人才的日益迫切,20 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力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学制:又叫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课程:简单的说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如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如语文课程。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的而采取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其中,学习

6、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上的策略称为学习认知策略,用来调节学习控制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学习的策略则称为学习监控策略。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活动,受教育者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缺少这一要素,就无法构成教育活动。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将只是教育者的独舞,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

7、展。个人本位论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需求与个性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则是片面及其错误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社会本位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

8、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他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的发展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涵的潜能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

9、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啵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陶冶: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诱导相结合(3)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知识: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主要承载知识“是什么”的问题;知识是认识的过程,是求知的方法,主要指向“怎么用”知识

10、的范畴,知识既是事实、经验的系统,更是人们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或扩展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出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

11、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促使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演讲四种。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维性、启发性、趣味性(2)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3)要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使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专业能力的提高、自我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师范教育、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

12、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其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国情,是适当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育条件下,为达到不同教学结果,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也就是说在教学策略是在教

13、学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指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各不相同。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各有不同。技能: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即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双轨制:在 1819 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