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

上传人:bubibi 文档编号:1605218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外国文学简编》课件第六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第二节 拜拜伦第三第三节 雨果雨果第四第四节 普希金普希金第五第五节 惠特曼惠特曼第一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浪漫主一、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产生的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特征历史背景史背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风暴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等)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主要特征主要特征1、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响2、对统治文坛200年之久的古典主义的反拨3、对大自然的歌颂4、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浪漫主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文

2、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最适于感情抒在最适于感情抒发的的诗歌方面歌方面,但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也有相当的成绩。浪漫主义小说和戏剧同样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因此,大胆地发挥作家的主观想象力,使用夸张手法,多以大自然为背景,情景交融地描写奇异的情节和情感化的人物,便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其中,有的形象自我陶醉、消极厌世,传达出世纪末的颓唐情绪;有的则意志坚强、激情洋溢,显现出亢奋的叛逆精神。浪漫主义者常常使用华丽的词语,作品中充满生动的比喻,夸张、对比的手法更为他们所喜用,这些都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二、浪漫主二、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学的兴起和起和发展展德国德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仍然是封建国家

3、,全国分裂为许多封建诸侯小邦,政治、经济都很落后。资产阶级软弱无力,民主运动屡受压制,封建公侯的专制权威压倒一切,费希特、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盛行。在重新发现中世纪的研究热潮中,德国最先创建了浪漫主义的理论,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探索。耶耶拿派:拿派:奥古斯特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为其理论和创作的出发点霍夫曼霍夫曼:通过奇异和荒诞的故事来反映现实,对现实中的黑暗现象进行讽刺沙米梭沙米梭:德国19世纪前20年浪漫主义作家中进步倾向较明显的一个海涅德国最富批判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海涅。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和政论家。他

4、的早期诗作歌集(包括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与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下个性所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它们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1824年至1828年间,海涅游历了国内外许多地方,广泛接触社会,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并写有四部旅行札记,包括哈尔茨山游记(1826)等意大利游记和英国断片(1831)。这四部旅行札记的创作表明,海涅在思想上已成长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创作上开始走向现实主义道路。1843年12月,海涅在巴黎认识了马克思,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马克思的影响下,海涅的思想大大地前进了一步,引起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的显著变化,使他的创作

5、在19世纪4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海涅写出了他一生最成熟的作品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新诗集(1844)中的大部分诗作。英国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以华兹华斯(17701850)、柯勒律治(17721834)和骚塞(17741843)为代表的“湖畔派”。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联手,以一本抒情歌谣集(1798)宣告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华兹华斯先后为诗集写的两篇序言,奠定了浪漫主义诗学的理论基础。继“湖畔派”诗人而起的是诗人拜伦和雪莱。他们是在英国国内工人斗争和欧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创作在“神圣同盟”时期达到了高峰,鲜明地反映出进步的民主倾向。他们始终同情

6、法国革命,同情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人运动,与“湖畔派”形成了迥异的激越风格。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人物还有诗人济慈(17951821)和历史小说家、诗人司各特(17711832)等。司各特创作的艾凡赫(1819)等30部历史小说,不仅在英国极负盛名,而且影响波及欧洲各国,司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许多现实主义大家都曾借鉴他的丰富经验。代表着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是英国19世纪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她的傲慢与偏见(1813),在庸俗的日常生活背景下,以细微的心理刻画,突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深受读者欢迎,并在20世纪引起了特别的关注。雪莱雪莱1792年,出身贵族家庭1

7、810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次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并因此被学校开除1812年,带着自己写的小册子告爱尔兰人民书到了爱尔兰,为的是鼓动当地人民起来反对英国的统治和奴役,结果没有成功1813年,完成了第一首著名的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由于被人中伤而离开英国1819年,完成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充满战斗号召力的政治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有给英国人民的歌、1819年的英国、“虐政”的假面游行、写于卡斯尔累执政时期等1822年,于渡海途中不幸遇难法国法国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早期的代表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达尔夫人。夏多布里昂(17681848)政治上比较保守,但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8、产生和发展影响巨大。基督教真谛(1802)一书集中反映了他对中世纪的怀恋和以基督教精神来拯救世界的意愿。其中所包含的两个中篇小说阿达拉(1801)和勒内(1802),无论是对异国风光的描写,还是对“世纪病”形象的塑造,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斯达尔夫人(17661817)以其鲜明的自由主义精神闻名。她的论著论文学(1800)和论德意志(1810),小说苔尔芬(1802)和柯丽娜(1807),都是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在他们之后,维尼(17971863)和拉马丁(17901869)思想偏于保守,均以恬静、忧郁的抒情诗著称。法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是维克多雨果。19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乔治

9、治 桑桑(18041876)和大仲大仲马(18021870)分别以其独具风格的多产创作,丰富了浪漫主义的画廊。乔治桑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她那些用以“抚慰人心”的小说,如安吉堡的磨工(1845)、魔沼(1846)等优秀作品,传达了她对完美人格和平等社会的美好理想。大仲马以过人的想象力创作出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基度山伯爵(18441845)和三个火枪手(1844)。缪塞(18101857)则以一部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尽写一代青年的孤独苦闷感。俄国俄国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也在19世纪初发展起来。此前,俄国文学在18世纪曾先

10、后经历了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茹科夫斯基(17831852)的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思想保守,主张顺从天命,其诗歌创作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是以雷列耶夫(17951826)为首的十二月党人诗人和普希金。普希金是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他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从浪漫主义开始,俄国一跃成为文学大国,其整个世纪的辉煌成就,令世界瞩目。美国美国最初的美国文学深受英国及欧洲文学的影响,稍后才逐渐增强了建立民族文学的意识。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17831859)和詹姆斯费尼奥库柏(17891851),为

11、美国民族文学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和宗教意识。其代表作红字(1850)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偷情”者海丝特坦然面对宗教和法律的羞辱性惩罚,显示了向世俗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十分震撼人心。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与霍桑齐名。他的著名作品白鲸(1851)写一位船长与一条巨大的白鲸殊死搏斗的故事,是一部惨烈的英雄主义悲剧。专事强调“刺激”和“效果”的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先驱。真正热情讴歌“美国精神”的是诗人惠特曼。第二第二节 拜拜伦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作乔治治 戈登戈登

12、 拜拜伦(17881824)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创作在英国和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生平生平拜伦生于伦敦一个古老但已没落了的贵族家庭。青年时期,拜伦在剑桥大学读书时接受了法国的启蒙思想。大学二年级,拜伦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1807),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上流社会的鄙视。拜伦于1809年大学毕业后,在上议院获得了世袭的议员席位。同年6月间,拜伦去欧洲大陆旅行,他于1811年回国,1812年发表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章和第二章,受到社会的巨大欢迎,从而一举成名。拜伦归国以后,正值国内“卢德运动”高涨时期。拜伦在国会中发表第一次演说

13、,竭力反对以暴力政策对付工人。演说后的第三天,他就在报上发表了一首著名的诗篇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定者颂(1812),愤怒地揭露英国国会反人民的本质。1816年反动势力以诗人妻子离开诗人一事为借口,对他进行了疯狂的诽谤,迫使他永远离开了英国。他在瑞士遇到了雪莱,结为挚友。在雪莱的影响下,他写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的著名诗篇,如锡隆的囚徒(1816)、普罗米修斯(1816)和卢德分子之歌(1816)等,后一首诗是英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号召工人斗争的诗歌。与此同时,拜伦还写出了著名诗剧曼弗雷德(18161817)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三章。1816年拜伦迁居意大利,参与了秘密组织烧炭党人的革命活动。意大利烧

14、炭党起义失败以后,拜伦于1823年7月离开意大利,到希腊参加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压迫的解放斗争,并成为希腊民族独立斗争的领袖之一。不幸的是,他患了寒热病,医治无效,于1824年4月9日逝世。基基调对专制势力的反叛“拜拜伦式英雄式英雄”这种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不顾任何危险,不受任何诱惑,始终不肯放弃自己的尊严、自由,意志独立的反抗者辛辣的社会辛辣的社会讽刺刺他的创作对欧洲的封建专制和贵族资产阶级强权统治给予了有力的揭露。这种揭露和讽刺,在唐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拜拜伦诗歌的思想意歌的思想意义是深刻的,既表达了是深刻的,既表达了对封建封建专制的痛恨,又揭露了制的痛恨,又揭露了资

15、本主本主义的罪的罪恶,同,同时还抒抒发了了对自由的自由的热爱,这在当在当时都是都是难能可能可贵的。他在叙事的。他在叙事诗中中创造了一造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系列具有叛逆性格的人物人物。在在这些以自我些以自我为中心孤中心孤军作作战的人物身上,我的人物身上,我们总可以不可以不时地看到地看到诗人拜人拜伦的影子。的影子。二二、恰、恰尔德德 哈洛哈洛尔德游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代表作之一。这篇4 700多行的长诗,主要写的是南欧一些国家民族的命运,也穿插着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历史功过的评价;它既是一篇生动热情的旅途抒情日记,也是一首评论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游记有两个主要人物:主人公哈洛尔德

16、和抒情主人公。前者代表了诗人思想的消极方面;后者反映了诗人的民主倾向和革命热情。哈洛尔德游历的路线把长诗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插叙丰富了长诗的内容,增强了感染力。游记具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性:憎恨反憎恨反动统治,反治,反对侵略,渴望自由,歌侵略,渴望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民族解放斗争争,这些构成了长诗的主导思想。游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社会对立的个人在诗中十分突出,即诗人的主观抒情在诗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游记的情节只在表面上与那位站在作品中心的主人公形象(哈洛尔德)发生联系,实质上游记情节的全部结构都是为诗人的主观抒情所决定的。在游记中诗人拜伦从不消极,

17、从不让人俯首听命于当时的罪恶社会,他一直号召人们向罪恶斗争。第三第三节 雨果雨果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经历了漫长的生活道路,几乎占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他从复辟王朝时期走上文坛,中间经过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在第三共和国时期逝世。他的创作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下层群众的疾苦。人道主义是雨果创作的最突出特点。这个特点鲜明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雨果经历了复杂的思想过程。他的政治观点几度改变,反映了他思想上的矛盾雨果生于贝桑松城。父亲是拿破仑军队的将军,但母亲拥护波旁王室,是一个虔

18、诚的天主教徒。雨果从小就处在两种对立的政治观点的冲突中。受母亲影响,他倾向于同情保皇党。20年代中期自由主义运动使雨果终于站在进步阵营一边。1827年他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并写了克伦威尔序言。后者是一篇重要文献,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克伦威尔序言发表后,雨果成了浪漫主义的领袖。1829年作家还发表了抒情诗集东方集和剧本马里红德洛尔姆、欧那尼。1830年欧那尼的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结果古典主义者遭到彻底的失败。1831年,雨果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紧张,变幻莫测,戏剧性很强。1841年他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

19、路易菲力普封他为法兰西贵族世卿,他还当上了贵族院议员。所有这一切导致他与七月王朝一度妥协。1843年写的剧本卫戍官充满神秘主义,反映了作家这一时期的思想状态。1851年12月,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遭流放19年。1856年雨果完成了诗集静观集,1862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在第二帝国倾覆后,雨果回到了别离多年的祖国。1872年雨果发表诗集凶年集,反映了他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的思想感情,其中最好的部分,是谴责侵略者、揭露敌人暴行以及保卫巴黎公社社员的那些诗篇。凶年集出版后两年,雨果又发表了长篇小说九三年。1883年发表了史诗历代传说,作品被认为是

20、法国诗歌和世界文学中最丰富最完美的抒情史诗之一。1885年,雨果逝世,送葬者有百万之众。二、二、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代表作,是法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悲惨世界集中地表现了雨果以前作品中已经多次出现的以博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他的人道主义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为对天主教黑暗势力和封建统治者的揭露,而在悲惨世界中,他的人道主义已经发展为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的批判了。雨果在揭露贫苦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的同时,又常把一个尖锐的阶级矛盾问题看成是道德问题。他认为,世间存在着两种法律,一种是高级的,一种是低级的。前者的代表是米里哀主教,后者的代表是警察沙

21、威。在米里哀看来,罪恶不能靠惩罚解决,而是应该饶恕。这样,人从灵魂深处得到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罪恶问题。这才是最完善的法律。现行的法律,单靠刑罚惩治罪行,并不能消灭犯罪,反而使犯罪加深。特点特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政论性语言高昂、激动和热情,经常运用多义词,富有隐喻性第四第四节 普希金普希金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作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生平生平普希金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小时候被交给农奴出身的

22、奶妈照料,经常听奶妈讲民间故事和传说,从小就受到民间口头创作的熏陶。1811年,他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并和十二月党人接近。普希金从学生时代开始写诗,在青年时代,他为反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并受十二月党人的思想影响,写了不少反对专制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1817)、童话(1818)、致恰达耶夫(1818)、致普柳斯科娃(1818)、乡村(1819)等,都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从1820年起,他在南俄度过了四年放逐的生活。在南俄期间,他同十二月党人的联系更加密切,结识了“南社”的领导人彼斯杰尔,参加了他们的秘密集会,并写出号召反对农奴制、杀死暴君

23、的著名诗篇短剑(1821)。此外,他还写了不少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如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以及一组叙事长诗:高加索俘虏(1821)、强盗兄弟(1822)、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1823)、茨冈(1824)。1824年诗人因和南俄总督发生冲突,被放逐到父亲的领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过了两年幽禁的生活。1825年,现实主义的历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问世。1826年9月回到莫斯科。1830年他完成了被称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作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4个小悲剧(石客、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沙莱里、瘟疫流行日的宴会)和近30首抒情诗等。19世纪30年代普希金继续创作了许

24、多作品,如抒情诗我又重新造访(1835)、优美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除了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别尔金小说集外,还有通过历史题材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如杜布洛夫斯基(1835)和上尉的女儿(1837)。1831年2月18日,普希金和莫斯科一位19岁的少女娜尼冈察罗娃结婚,随后迁居彼得堡,重入外交部任职。但家庭生活对他的创作有着不良的影响,诗人去世前几年的生活很不愉快。政府对他的迫害加剧了,后来怂恿法国公使馆流氓丹特士调戏诗人的妻子而引发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普希金于1837年2月8日和丹特士决斗,因负重伤而于当月10日逝世。二、叶甫盖尼二、叶甫盖尼 奥涅金

25、奥涅金从1823年4月到1830年,普希金写成了他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并于1833年出版。小说是用诗体写成的,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它是作者对俄国社会长期观察分析的产物,广泛地反映了从首都到外省的社会生活,塑造了19世纪初叶俄国社会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它的发表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确立的标志,别林斯基对它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叶甫盖尼奥涅金可以称为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奥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无为,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灵魂空虚,毫无能力,无所作为。这种人正如赫尔岑所说的

26、,“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这样,奥涅金就成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普希金在这里提出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即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女主人公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心目中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她温柔敦厚,感情丰富而纯真。她不满于外省地主的平庸生活,沉湎于大自然的景色之中,生活在俄国民间传说和童话的幻想世界里。她读理查生和卢梭的著作,受启蒙主义思想的熏染,要求解放个性。她把奥涅金看做贵族青年中的佼佼者,大胆地向他表露爱情,不同于上流社会小姐们的扭捏作态。所有这些都是她的出众之处。但她也未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

27、这部诗体小说具有现实主义的鲜明特点。它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对俄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五第五节 惠特曼惠特曼一、生平与一、生平与创作作瓦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美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的伟大歌手。生平生平1819年惠特曼生于长岛,他是荷兰人和美国北方人的混血,他的父亲是一位木匠。1823年,惠特曼一家迁居布鲁克林镇,惠特曼在那里上了几年文法学校,1830年因家庭生活拮据而辍学,做了一名印刷学徒。以后又当过律师事务所职员、木匠和乡村教师。1841年到1845年,惠特曼当了新闻记者,1846年到1848年1月在布鲁

28、克林鹰报担任编辑。作为记者和编辑,惠特曼坚决反对蓄奴制,热烈赞成自由土地运动。1848年他辞去报社编辑职位,并与当时已堕落为代表南部奴隶主利益的民主党决裂,加入了当时的第三党代表农民与城市劳动者的自由土地派,负责编辑该党的报纸自由人报。1848年,惠特曼去新奥尔良旅行,回来后便离开新闻界去从事体力劳动。1851到1854年,他来往于布鲁克林和纽约之间,继续当一名木匠。1855年,惠特曼将他1838年至1853年间创作的诗歌结集出版,自称“其中汲取了千百万个人和15年的生活”,题为草叶集。1862年,惠特曼离开布鲁克林,去纽约寻找在弗莱德瑞克堡战役中失踪的兄弟乔治惠特曼。这位兄弟后来成了南方军队

29、的俘虏。1863年到1865年间,惠特曼在华盛顿任公务员,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去华盛顿的军队医院看护伤兵。1871年,惠特曼出版了散文民主远景,总结了他的文艺观点和政治观点,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腐败和道德堕落进行了揭露批判。1873年由于积劳成疾,他半身瘫痪,但直到1879年还去美国西部和中西部旅行。1882年出版了自传体笔记典型的日子。1888年出版诗歌散文集十一月的枝桠。惠特曼的最后岁月在新泽西的坎登度过,他终身未婚,1892年3月去世,埋葬在哈莱公墓。二、草叶集二、草叶集草叶集是美国19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部诗集。它不仅倡导了一种清新、质朴、自由奔放的诗风,将美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诗歌推上了顶峰,同时真实地记录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的美利坚前进的历史步伐,热情地歌颂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赞美了大自然和辛勤劳动、开拓进取的伟大人民。整部诗集包含的内容单纯而又丰富。草叶集草叶集提到的提到的问题永恒与信心自然与人人与诗诗与善本章思考1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2分析“拜伦式英雄”。3雨果如何以“想象和人道主义”描绘了世纪的风云?4为什么说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5从奥涅金和后来的罗亭等人物分析“多余人”形象。6请分析草叶集中的“美国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行业 > 金融社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