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

上传人:ddeeee 文档编号:1609890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农村土地确权技术设计方案十三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项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项目第 十三 标段技术设计书河南省时代测绘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4月17日项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河南省时代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编 写 人:张 鹏2015年4月17日审核意见:审 核 人: 2015年 月 日目 录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实施地点11.3、项目基本情况11.4、主要工作内容11.5、采用的数学基础21.6、地籍图分幅、编号、名称21.7、工作目的31.8、使用软件32、编制依据与原则32.1、编制依据32.2、编制原则43、引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44、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64.1、技术路线6

2、4.2、技术方法65、 投入的主要人员和设备汇总表65.1、投入的主要人员汇总表65.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汇总表76、 项目工作进度安排表97、已有资料收集107.1、基础地理资料107.2、权属资料108、土地权属调查108.1、基本要求108.2、土地权属状况调查128.3、绘制宗地草图168.4、填写地籍调查表179、地籍测量189.1、地籍控制测量189.2、界址点测量219.3、地籍图测绘249.4、宗地图的编制309.5、地籍索引图编制309.6、面积计算3110、地籍调查结果公示与确认3111、土地登记发证3111.1、土地登记申请3111.2、权属审核3111.3、土地登记公

3、告3211.4、注册登记3211.5、颁发证书3211.6、已有土地登记结果的处理3312、成果汇总3312.1、数据汇总3312.2、图件编绘3312.3、文字报告编写3313、提交成果3513.1、数据成果3513.2、图件成果3513.3、文字成果3613.4、土地登记成果3613.5、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成果36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项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项目。1.2、实施地点三店镇及其辖区范围内。1.3、项目基本情况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

4、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临。全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项城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底蕴深厚。项城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项城县,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本次投标范围:第十三标段(项城市三店镇及其辖区范围内共8.566平方公里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1.4、主要工作内容1、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调查以第二次全县土地调查范围内确定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地类代码203)范围为基础,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查清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宅基地和其他土地的

5、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形成权属界线、地籍调查成果资料,该项调查称为村庄地籍调查。根据符合土地登记要求的权属、地籍调查资料,将宅基地使用权和村庄内的其他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给具有使用权的单位或者个人。(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在全镇范围内,查清独立于城镇、建制镇、村庄以外的,集体所有土地上的独立工矿企业用地中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形成权属界线、地籍调查成果资料。根据符合土地登记要求的权属、地籍调查资料,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给具有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2、 土地登记3、 颁证4、 农村集体土地使有权数据库建设5、 成果汇总(1)数据汇总 (2)图件编制1.5、采用的

6、数学基础1、测绘比例尺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采用1:500比例尺进行测绘。2、测量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类型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1445。3、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或亩,长度小数点后保留1位,面积小数点后保留两位。1.6、地籍图分幅、编号、名称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其图幅编号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10公里数(小数后两位)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半短线连接。1.7、工作目的根据中

7、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土地总登记的模式,全面准确查清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状况,掌握真实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属情况和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登记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1.8、使用软件1、南方CASS8.0;2、测量电子记录手簿;3、中海达GPS数据处理软件1.0.11;4、苍穹软件;5、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等;6、ArcGis、MapGis软件;2、编制依据与原则2.1、编制依据1、本项目招标文件及其中引用的技术标准、依据和各种技术资料;2、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安全生

8、产技术规程、质量管理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3、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调查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4、我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技术实力、现有的仪器设备以及近年来参加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2.2、编制原则1、仔细审阅本项目招标文件中的所有事项、格式、条款及要求,严格遵循招标文件中的各项规定,使技术方案充分满足业主和标准的要求。2、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地考虑了本工程的工作特点、工作难度及当地的气候情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物资进场,科学组织施工。3、在满足本项目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该项目成果作为项城市土地信息基础数据,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使其能够满足其他行业对数据

9、基准和要素的要求,表现出优秀的共享性和前瞻性。4、积极采用当前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5、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作业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作业安全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6、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确保依法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充分体现测绘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方政府服务的宗旨。7、成立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全力以赴搞好本项目建设。3、引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本项目要求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如下(不限于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省级核查办法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监理办法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市级汇总技术规程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确定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包含便不限

11、于以上规范和标准,以上规范和标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4、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4.1、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已有的调查成果,依据地籍调查的要求,实地调查实际所有和使用状况,通过调绘或者实测形成地籍调查成果。地籍调查成果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用于土地登记。全部地籍调查成果用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信息系统建设。4.2、技术方法根据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和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以及已有土地登记和土地权属资料,对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外的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权属调查,对城市、建制镇、村庄以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调查;依据省统一布设控制点,运用实测法(解析法),采用1:500比例尺,对调查成果进行实测,获取农村居民点内外

12、每宗宅基地和其他土地,以及城市、建制镇、村庄居民点以外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界址、用途、面积、分布及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在查清、确认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基础上,按照土地登记办法和有关规定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总登记,发放土地证书,建立县级土地权属数据库和管理系统。5、 投入的主要人员和设备汇总表5.1、投入的主要人员汇总表投入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情况汇总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职称从事该工种时间1周洪亮男本科高级工程师1989年2刘光辉男本科注册测绘师、工程师2005年3张 鹏男本科工程师2009年4袁爱民男本科工程师2000年6周兴来男本科工程师2005年7尚俊伟男本科工程师2006年

13、8甘权兵男大专助理工程师2008年9王 祥男本科助理工程师2010年10安紫东男本科助理工程师2011年11庄庆业男中专技术员2009年12马 楠男中专技术员2006年13付晓鹏男中专技术员2008年14杜志文男中专技术员2006年15张 龙男中专技术员2009年5.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汇总表计划用于本项目的仪器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年份及使用年限现 状(新旧程度)数量(台)自有或租赁1GPS接收机中海达V302012年,8年九成新5自有2全站仪GTS3322009年,7年八成新2自有3全站仪GTS102N2009年,7年八成新6自有4全站仪GTS2262009年,7年八成新2自有5汽车五

14、菱荣光2009年,5年八成新2自有6台式电脑联想2008年,5年七成新10自有7笔记本电脑G4602010年,5年八成新16自有8打印机Hp1000p2012年,8年全新2自有9扫描仪HD 36302010年,8年九成新1自有10绘图仪HP5002010年,8年八成新1自有11软件南方CASS9.02015年8套自有6、 项目工作进度安排表项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项目第 十三 标段工作进度安排表 日期项目2015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现场踏勘、人员培训资料收集、编写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1:500地籍图测绘权属调查资料整理、地籍图件制作质量检查公示

15、与确认土地登记发证资料提交预检修改完善提交验收7、已有资料收集调查前需要收集有关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7.1、基础地理资料收集相应比例尺最新地形图、地籍图、影像图、项城市D级、E级GPS控制点成果资料,全省统一控制测量D、E级GPS控制点成果资料。控制点成果在应用时应进行检测,确认其点位稳定、可靠后方可使用。如点位有位移或破坏,应剔除,并应有检测记录与分析报告。7.2、权属资料(1)以往调查签订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2)政府最新划定、调整、处理权属争议界线图件、说明及有关文件等资料。(3)土地登记发证资料。(4)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转让等相关资料。(5)建设

16、用地审批文件。(6)城镇、村庄地籍调查资料。(7)以往调查未处理或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资料。(8)与调查有关的其他权属调查资料。8、土地权属调查8.1、基本要求(一). 基本单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基本单元是宗地。凡被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称为宗地。(1)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应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内划分。(2)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地块可单独设为一宗地。 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连成一片,且为一个使用者的,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划分宗地。学校、养老院、村组办公场所、卫生设施等应单独划宗;社区、村庄内部的公用广场、停车场、道路、公共绿地、公用设施用地、空闲地以及其他集体土

17、地建设用地等可单独设立宗地。(3)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处院落作为宅基地的,由各使用人协商确定使用范围和界线,按协商结果,为各使用人划分宅基地宗地;各使用人协商同意为共用的,确定为宅基地共用宗地,各使用人为共同使用人。各使用人协商未果,又不同意共同使用,且与四邻无争议的,确定为争议宗地。(4)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内,只建围墙未建房或打好基础未建房或批而未用的,能够明确土地使用者的,应按宅基地宗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宗地进行地籍调查。(5)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内,房屋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坍塌或者部分坍塌的地块,经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同意,应按宅基地宗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宗地进行地籍调查。(6)经依法批准

18、、核准的设施农用地,可按集体农用地宗地进行地籍调查。(7)宅基地范围不明确的,经村组农民集体同意后,原则上按农民实际建造房屋及附属生活设施的现状范围确定宅基地范围,再进行地籍调查。(二). 一般规定(1)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开展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调查。经集体土地使用者实地指认,实地确认界址点和界址线。(2)按照划定的地籍区、地籍子区统一组织地籍调查工作。查清地籍区、地籍子区内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状况。(3)已有地籍调查成果中,村庄未开展调查或宅基地未按土地使用者分宗调查的,应按照本细则的规定进行调查。(4)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19、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前已列入市、县政府批准的拆迁改造或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计划、规划的村庄用地,可不再按照本细则的要求,进行权属调查;但应根据已有土地登记资料或者经实地调查确定使用人以及土地面积后,整理拆迁村庄的地籍资料,与当地人民政府的拆迁改造或者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计划、规划一并整理存档。(5)已有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调查、地籍测量资料经检核符合本细则要求,由调查人员出具核实结论(见省厅细则附录I),不再重新调查。(三).预编宗地代码(1)根据制作的调查底图显示的宗地,按照划定的地籍区、地籍子区,在地籍子区内从北到南、从西向东,统一预编宗地代码,并标注在调查底图上。(2)未制作调查底图的,应按照划

20、定的地籍区、地籍子区,结合土地权属调查进展,在地籍子区内,从北到南、从西向东,统一预编宗地代码。8.2、土地权属状况调查(一).调查内容(1)土地权利人。调查核实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土地权利人的名称、单位性质、行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及其身份证明、代理人姓名及其身份证明等。(2)土地权属性质及宗地土地权属类型代码。调查核实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以及使用期限等。(3)土地位置。调查核实土地坐落、宗地四至、所在地籍区、地籍子区和所在图幅等。(4)土地用途。按照实际使用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二级类确定地类,作为土地用途。(

21、5)其他。其他需要调查的内容。(二).指界1.一般规定(1)批准文件明确规定使用界线的宅基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宗地,经实地核实界址无变化的,可直接利用已有资料填写地籍调查表,原批准文件作为地籍调查表的附件,不再指界签字,应在地籍调查表的权属记事栏中予以说明。(2)土地权属来源资料中界址不明确的宅基地或者集体建设用地宗地,以及界址与实地不一致的宗地,应现场重新指界,并将实际用地界线和批准用地界线标绘到调查底图上,并在地籍调查表的权属记事栏中予以说明,宗地草图和宗地图(见省厅细则附录J)按照实际用地界线绘制。(3)无土地权属来源资料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宗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由权属界线两侧的宅基地

22、使用权人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协商,根据实际利用状况及地方习惯现场指界,宗地草图和宗地图按照实际用地界线绘制。2.通知指界根据调查计划,将指界通知书(见省厅细则附录C)送达调查宗地和相邻宗地权利人并留存回执。3.指界人(1)宅基地由户主指界,签字,加按手印,并出具户主身份证明和户口簿。户主外出的,可委托成年家庭成员指界、签字,村组负责人或村民代表作为指界委托和指界结果见证人在备注栏签字;户主或其成年家庭成员均无书写能力的,可按指印,由村组负责人或村民代表作为见证人在备注栏签字,并注明按指印者姓名;整家外出或只有未成年人在家时,先由村组负责人或村民代表按照实地现状指界测量,待户主或其委托的成年家

23、庭成员认可后,再完善签字手续。(2)村组农村集体管理使用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由村组农民集体负责人、村民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指界,并签字,加盖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公章;村民小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无公章的,以所属村集体经济组织公章代替。(3)法人使用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者委托代理人指界、签字加盖法人公章。个人使用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由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出具使用证明后,由个人指界。(4)共用宗地,由共用人共同指界或共同委托代理人指界,代理人可包括其他共用人,并出具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和指界委托书。(5)国有土地使用权宗地由国有土地使用权人指界。(6)邻宗地为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集体土

24、地的,邻宗地指界人为集体土地使用权人。(7)邻宗地为单独划宗的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且以线状地物宗地边缘为界的,邻宗地指界人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8)邻宗地为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的,可根据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属来源资料单方指界,邻宗地指界人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4. 指界要求(1)调查人、本宗地指界人及相邻宗地指界人应同时到现场进行指界,并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确认。权利人是个人的,签字后,应加按指印。(2)指界时,调查员应查验、收集指界人身份证明。(3)调查员对指界人指定的界址点,应现场设置界标,确认界址线类型、位置,并标注在调查底图上及地籍调查表上。(4)权利或界址有争议的,应及时进行

25、现场调解,按照调解结果确定土地权属和界线。现场调解未果的,应在宗地草图中注明争议的位置和范围,调查记事栏内写明该争议是土地权利争议或宗地界址争议。该宗地作为争议宗地,待以后依法调解处理后,再申请登记。注:权利争议,是指宗地的界址位置与四邻无争议,但宗地的使用归属有争议。 界址争议,是指宗地的使用归属无争议,但与四邻存在界址位置争议。5.违约缺席指界(1)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线根据土地权属来源资料及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2)如双方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人员依据土地权属来源资料、实际使用现状及地方习惯确定。(3)将现场调查结果及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见省厅细则附录F)送达违约缺席者。违约缺席者对调查

26、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15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如逾期不申请,经公告15日后,则上述(1)、(2)两条确定的界线自动生效。6. 指界结果处理(1)现场指界无争议的,填写地籍调查表,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2)权利有争议的宗地,由调查人员和乡镇国土资源所负责人作为本宗地指界人签字盖章。(3)界址有争议的土地,由调查人员和乡镇国土资源所负责人根据调查情况和结合实地状况,划定争议界线,并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4)指界人在指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违约缺席指界规定执行。7. 界址点和界标设置界址点设置(1)界址点应根据指界人指认的权属界线情况确定。(2)界址点

27、的设置应能准确表达界址线的走向。(3)相邻宗地的界址线交叉处应设置界址点。(4)在一条界址线上存在多种界址线类别时,变化处宜设置界址点。 界标设置(1)界址点应全部设置界标,界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本细则附录H。设置界标有困难时(如界址点在水中),应在地籍调查表中,采用标注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界址点具体位置。(2)按照3.1.2.5规定不再重新调查的界址点,已设界标损坏的,应根据已有解析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等资料,采用现场放样、勘丈等方法恢复界址点,补设界标。 界址点号以宗地为单位,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从“J1”开始顺序编写界址点号;地籍调查表和宗地草图、

28、宗地图采用此编号。界线位置(1)以路、沟、渠、墙栅、脊沟等为界或参照其划界的,按照界线与线状地物的关系,以内、外、中分别注记界线位置。线状地物属于本宗地的,按照“外”或“外米”注记;线状地物不属于本宗地的,按照 “内”或“内米”注记;线状地物分别属于相邻两宗地,按照“中”或者“中米”注记。(2)路、沟、渠、脊沟等线状地物单独划宗,本宗地以线状地物宗地界线为界的,按照“边”注记。(3)线状地物宽度应实地丈量,并作记录。 界址边长界址边长根据实测(解析)法测量的界址点坐标反算获取。8.3、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界址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和检核地籍图精度

29、的原始资料,必须实地绘制。 (一)宗地草图的内容宗地草图的内容包括:本宗地预编宗地号、宗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需要的地物;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和条件距离、地物点间的关系距离和条件距离;相邻宗地的预编宗地号和土地使用者名称及相关地物;指北线、图框、比例尺、丈量者、丈量日期等。 (二)宗地草图绘制要求1. 宗地草图幅面规格为A3、A4, 比例尺为概略比例尺,但必须是100的整数倍。2. 宗地草图上所有数据必须实地勘丈并现场记录。字迹工整、线划规则,不得涂改。3. 勘丈数据均须在图上标注,

30、界址点间距注在界址线外,其余数据注记在界址线内。4. 用2H、3H铅笔绘制草图并注记,数字注记字头朝北或朝西,斜线排列的数字,注记字身应垂直于斜线。5. 宗地过小时,可放大绘出;过大时可分幅绘制或适当缩小比例尺。6. 每个宗地均须绘制宗地草图。8.4、填写地籍调查表(1)、调查人员应现场将界址标号、界桩种类、界址线类别、界线位置等指界结果填写在地籍调查表中,并由指界人签字盖章。(2)、填写要求a.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表、图、实地三者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内容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b.填写的各项内容只可划改、不得涂改,也不允许连环划改;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

31、盖划改人员印章。c.每一宗地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完的可加附页。 9、地籍测量9.1、地籍控制测量 (1)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分为地籍首级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布设。(2)乡(镇)政府所在地至少有两个等级为一、二级的加密控制点,要求至少和一个同等级(含)以上的控制点通视。 (二)地籍首级控制网以全省统一布设在测区范围内的D、E级GPS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的起算依据。(三)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加密(1)在D、E级GPS控制点基础上,采用GPS RTK的方法加密一、二级平面控制点。采用GPS RTK加密各等级平面控制网点时,为求取精确的转换参数,联测3个以上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点。(2)一、二级

32、加密控制点密度,每个自然村不得低于2个。(3)一、二级加密控制点点位视野应开阔,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以避免对卫星接收信号的影响,每个点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两点间间距大于300米;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易于扩展、土质坚硬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建、构筑物上,便于埋石和观测,并能长期保存。(4)一、二级GPS点布设时在砼地面、沥青路面或固定建筑构筑物上用直径16-18mm钢筋GPS点标志,并在点的四周切割边长15cm的正方形框线;线宽约1cm,刻深5-10mm,能够长期保存。(5)点编号以乡为单位进行统一编号,如:1003,表示等级,1指乡的自然顺序号,003为自

33、然编号。一、二级GPS点均应绘制点之记,点到邻近地物的距离标注不少于2个,应注明标石种类及等级,还应描述到达该点的概略方位、道路交通情况,以及点位处的地貌特征等。(6)一、二级GPS RTK测量技术要求按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相应规程执行: 1、RTK卫星的状态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值良好 6 4可用54且 6不可用 5 62、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相邻点间平均边长/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一级500 5 1/2000054四等及

34、以上二级300 5 1/1000053一级及以上三级200 5 1/600052二级及以上(8)高程控制网点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求取。(四)地籍图根控制测量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1)采用GPS RTK定位和导线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籍图根控制网点。(2)图根点设置应能够长期保持,在硬化地面一般采用钢钉、水泥钉、刻记进行标识;土质地面用木桩。(3)图根点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编号,如:李庄村,LZ001,LZ为行政村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001为自然顺序号。(4)图根点可采用全站仪和GPS RTK两种方法测定,其中RTK测定必须有检核条件。 RTK(含CORS)图根点的测量(1)采用RTK方法布设

35、图根点。保证每一个图根点至少与一个相邻图根点通视。(2)为保证RTK测量精度,应进行有效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 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在测量界址点和测绘地籍图时采用全站仪对相邻RTK图根点进行边长检查,其检测边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3000。(3)RTK图根点测量的观测和计算等按照CH/T 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执行。图根导线测量(1) 当采用图根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网宜布设成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表2图根导线

36、测量技术指标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测回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2DJ6一级1.21201218241/6000二级0.7701401/4000(2)图根导线点用木桩或水泥钢钉作标志,其数量以能满足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量的要求为准。(3)导线上相邻的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不小于1/3。(4)如导线总长超限或测站数超限,则其精度技术指标应作相应的提高。(5)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每条支导线总边数不超过2条,总长度不超过起算边的2倍。支导线边长往返观测,转折角观测一测回。(6)图根导线可按照CJJ/T8城市测量规范规定进行平差计算。(

37、7)图根点密度以满足界址点、地物点等测量精度要求为准。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施测,高程线路与一级、二级图根平面导线点重合,其技术要求按照CJJ/T8城市测量规范执行。9.2、界址点测量(一)界址点测量方法本细则规定的界址点测量方法为实测法(解析法)。即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二)界址点的精度实测法(解析法)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精度规定见表3表3 解析界址点的精度级别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 (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010.0二

38、7.515.0三10.020.0注1:土地使用权明显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一、二级,隐蔽界址点精度不低于二级。 (三)实测(解析)界址点的要求一般规定(1)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和钢尺等测量工具野外实测界址点坐标。主要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等。可根据界址点的观测环境选用不同的方法。当采用全站仪测量时,观测时应做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宜丈量两次并进行尺长改正,两次较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cm。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界址点,都应进行有效检核。有两种检核界址点测

39、量误差的方法,一是界址点坐标点位检核,二是界址点间距检核。检核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2)如果测量员没有参与现场指界,施测界址点之前应根据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工作底图到现场细致勘查界址点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环境,为测量控制点的选取、界址点和地籍图施测方法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3)经土地权属调查确认的已有界址点,现场核实界标未损坏、移动,并进行检测,如检测结果在表3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应使用原界址点坐标成果;如检测结果超过表3规定的允许误差,经相关土地权利人同意后,采用检测的界址点坐标,并在地籍调查表中的地籍测量记事中说明。(4)如果土地权属来源资料中给定了满足表3精度要求的新增界址点几何条

40、件或解析坐标等参数,可根据给定的参数计算放样参数,在实地放样埋设界桩。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5)测量界址点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才能用于作业。观测角度的仪器级别不低于J6级。全站仪的对中、整平、观测等技术要求按照CJJ/T8 城市测量规范执行。GPS接收机的架设、观测和计算按照CH/T 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执行。(6)界址点坐标取位至0.001m。适用范围和要求(1)极坐标法。界址点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观测时应采取距离(纵向)和角度(横向)偏心等技术消除或减弱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棱镜对准误差)的影响。(2)角度交会法。对于角度观

41、测方便而距离测量有困难或放置棱镜不便的界址点,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施测,但交会角应控制在30-150的范围内。(3)距离交会法。其他方法施测困难或不能施测的界址点,可采用距离交会法施测,但交会角应控制在30-150的范围内。(4)直角坐标法。其他方法施测困难或不能施测的界址点,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施测,但界址点到控制线的水平距离与控制线的水平长度之比不应超过1/2。(5)截距法。其他方法施测困难或不能施测的界址点,可采用截距法施测,但外分点到邻近起算点的距离应小于两个起算点之间的距离。(6)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能满足表3精度要求的GPS定位方法主要有GPS实时动态定位方法(RTK)、网

42、络GPS(RTK和CORS)定位方法。观测时,界址点周围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PS接收机的观测条件。9.3、地籍图测绘(一)一般规定(1)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测绘地籍图。地籍图比例尺为1:500。地形要素测量和表示,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8)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的要求执行。(2)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3)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地籍图平面位置精度序号项 目图上中误差(mm)图上允许误差(mm)备注1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0.30.6荒漠、高原、山地、森林及隐蔽地区等可

43、放宽1.5倍。2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30.63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30.64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40.85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51.0(二) 地籍图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地籍图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和图廓要素。 1.行政区划要素(1)行政区划要素主要指行政界线和行政区名称。(2)不同等级的行政界线相重合时应遵循高级覆盖低级的原则,只表示高级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行政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省级界线、市级界线、县级界线、乡级界线。(3)地籍图上不注记行政区代码和邮政编码。 2.地籍要素(1)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含土地权属类型代码和宗地顺序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等。(2)界址线与行政区界线相重合时,只表示行政区界线,同时在行政区界线上标注土地权属界址点,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