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

上传人:qqqqqq 文档编号:16119828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概况 n追索其学术发展过程,按照历史进程,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养生知识积累于商周理论奠定于春秋战国体系形成于秦汉至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确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养生知识的积累起源于商周 远古史迹依据有三:文字记载 书籍记载(一)远古史迹如:原始人类:l钻木取火以保暖、熟食l构木为巢以防寒防害l树叶兽皮制衣以御寒等(二)文字记载l我国文字记载始于甲骨文(商代),而在现存甲骨文中,已有关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方面的文字。l如:沐 浴 帚 等字出现,说明当时人类已意识到应讲究环境及个人卫生。(三)书籍记载l周礼天官(周礼为记载周朝官制的史书)记载,周朝医学已有分科(四科)l

2、 食医 疡医(扬)疾医 兽医l其中食医,从该书天官篇的记载看,是专管王室饮食调配的医生,即营养医,而饮食调养,正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明当时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实践和总结。二、养生理论的奠定初具规模于春秋战国n依据有二:(一)养生概念的确立l养生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春秋战国。这从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可以得到证实。l吕氏春秋节丧有云:“知生知生也者,不以也者,不以害生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之谓也。”了解 生命规律 损害生命l意思是了解生命规律,不去损害它,就叫养生。(二)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涌现l这从当时诸子百家的论说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1老子:静心、节欲 2孔子:强调修身养性三戒(戒色、戒斗、戒得)

3、3子华子:动以养生4吕不韦:其养生思想集中起来有三(1)强调节欲养心。“谨养之道,养心为贵”。(2)强调顺应自然,取利避害。(3)动形以达郁。小结:n从上述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养性、练形、避害、饮食、起居、劳逸为中心的养生观念已初步形成,虽较粗浅零散,但却为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养生学最初只是诸子百家养生经验的汇集,它原非中医学所专有。n那么,中医养生学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三、中医养生体系形成秦汉晋唐(一)内经赋予养生学以中医特色(二)晋唐专论、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养生体系的客观形成(一)内经赋予养生学以中医特色n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1提出了生命的本源

4、。2阐述了生命的规律及衰老机理。3明确了人类的寿限度百岁乃去。4提出了较系统的养生原则与方法:顺四时,慎起居,适寒温。“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喜怒,养精神,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动以养形(导引、按跷、吐纳)节房事,不妄作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n生命规律:(1)时间上划分:30岁以前是人体生长发育期;3050岁是成熟期;5090岁是衰老期;90岁以后走向死亡。(2)男女之间差异:女性发育早,生长发育期比男性短;女性在形态方面的衰老比男性出现得早;女性衰老以阳明脉衰老明显,男性衰老以肾气衰明显,女性衰老进程比男性较为缓慢。(二)晋唐专论、专著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养生体系的客观形成如:l东晋葛

5、洪,著抱朴子内篇专论炼丹及养生诸法。l南朝陶弘景收集了梁以前有关养生理论,著成养性延命录第一部养生学专著。l唐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著作中有多篇专论,不仅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养生理论与方法,尤其对老年养生方面结合自身实践有所发展,是其一生养生实践的总结。四、养生学的发展发展于宋元n依据在于:对养生理论的阐发,养生方法的进一步充实;专著的不断增多。(一)突出特点:是这一时期比较注重养生理论的阐发。n如:1刘完素(河间学派的开创人,争鸣的发起人)主火派代表l理论上提出以保精养气惜神为基点:节欲保精、静心养神,反对过用。l养生方法上:提出一些气功锻炼的方法。2张从正:攻邪派l理论上:提

6、出“君子贵流不贵滞”、“养生当用食补”l方法上:提倡食疗,还重视戒房劳、慎语言、节饮食3李东垣:(补土派代表)n理论上:强调人以元气为本,脾胃为元气之本,主张保脾扶元。n方法上:主张节饮食、少欲念、省语言、慎劳欲(立足脾胃)(养脾)(养精惜神)(养气)(养形)4朱丹溪(滋阴派代表)n理论上: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主张抑阳保阴。n方法上:强调节欲、节饮食。(二)专著增多n这里重点谈谈较有代表性的两种书。1宋陈直养老奉亲书该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养老专著。2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五、养生学的成熟成熟于明清 n依据是:这一时期总结性养生专著大量涌现。理论上进一步阐发,有些

7、新的发展。(一)理论方面:1赵献可:强调保养命火2张介宾:重视阴精阳气3李中梓(子):重视调养五脏4徐大椿:重视保护元气5叶天士:主张中年应注意保养“阳明”,老年(60以后)应以“补肾”为主。(二)专著:大量涌现。据中国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约60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书。1明高濂遵生八笺十九卷 2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六、养生学正式确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依据: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1养生理论与方法得到全面总结,涌现一批具有现代水平的系统全面的养生专著。如:养生宝典、养生大全等。2建立了养生保健机构:如研究所、老年大学、疗养所等。3理论研究不断深入。4养生学被列入教学大纲,养生康复专业的建立。总结:n从上养生学发展概况,可以看出:1养生学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n归结起来:起源于商周;初具规模于春秋战国;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形成明确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养生学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快 追求高质量注意保养 人民生活水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行业 > 医药科技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