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df

上传人:skysky44 文档编号:170158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1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药理学教研室 邵南齐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 物 作 用 防治作用 不良反应 预防作用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指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不适或危害的反 应。 不良反应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 后遗效应 停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 耐受性 依赖性 产生原因:选择性低或作用范围广。 特点:可预知,轻微的,可与治疗作用互相转化。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和治疗目的无关 的作用。 概念 1.副反应(副作用)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作用 应用 松弛 平滑肌 抑制 腺体分泌 兴奋心脏扩瞳 胃肠绞痛治疗作用副作用副作用副作用 麻醉前给药副作用治疗作用副作用副作用 心动过缓副作用副作

2、用治疗作用副作用 眼底检查副作用副作用副作用治疗作用 例如:阿托品例如:阿托品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毒性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 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机体产生危害性反 应。 概念 分类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剂量过大而立即出现。 长期蓄积而逐渐产生。 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反应。 特点: 严重,可预知,能避免(剂量、疗程)。 反应停事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为了 治疗妊娠呕吐而服用沙利度胺(反 应停),继之,数以万计的短肢 “海豹儿”的降生,震惊世界,这 一严重药物不良反事件,唤起了人 们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高度重视。 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后所引发的病理 性免疫反应

3、。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特点: 不易预知 过敏体质者易发生 发生与剂量无关 变态反应的主要表现 发热(药热) 皮疹(药疹) 哮喘 肝肾损害等 过敏性休克 麻 疹 样 药 疹 荨 麻 疹 4.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5.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 剧的现象。 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异常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 6.特异质反应 G-6-PD缺乏者,在食用蚕 豆、磺胺类药物出现急性溶血 反应。 耐受性:连续用某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需加大药量) 7.耐受性 耐药性:长期用药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 敏感性降低。 (更换药物) 8.依赖性 (1)心理依赖性 (习惯性) 停药后有觅药行为,如:催眠药、酒。 (2)生理依赖性(成瘾性) 停药后有戒断症状,如:吗啡成瘾。 长期应用某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主观或客观上连续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