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国机械资料】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pdf

上传人:鼎天工程图书馆 文档编号:2004423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机械资料】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德国机械资料】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德国机械资料】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德国机械资料】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德国制造”带给我们的启示 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看德国制造 1.2012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 2.解读“德国制造”.3 2.1 始终强调制造业的根本地位.4 2.2 众多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5 2.3 二元教育体制.5 3.给“中国制造”的启示与思考.6 启示 1 不将就的做事风格.6 启示 2 从点滴做起的创新.6 启示 3 忧患意识与前瞻性眼光.7 启示 4 与消费者的双赢心态.7 启示 5 社会监管+行业自律的外部条件.8 启示 6 性价比或可成为中国制造的突破口.9 4结语.9 【编者按】当地时间2012年4月22日晚,德国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举行开幕式,来自世界69个

2、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00家厂商参展。本届工博会的主题是“绿色智能”,而这也正是当前先进制造领域发展的趋势方向。本期专题,从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说开,通过对“德国制造”的解读,以期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21.2012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E)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盛会,1947年第一次举办,每年一届,已成为全球革新工业技术产品和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展示平台,被视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晴雨表”。本届工博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7日在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共有近500家中国企业参加全部八个主题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

3、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了22日当天的开幕仪式。本届工博会共分八个主题展:工业自动化、能源、移动技术、数字化工厂、工业供应、线圈技术、工业绿色技术和科研与技术。在这八个主题中,环保技术和设备是新设置的,它展示的是在工业产业链中回收、垃圾处理、空气净化和水处理等环节的解决方案。中国是本届工博会合作伙伴国,这是中国第二次成为伙伴国,第一次是在1987年。中国再次成为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国是和中德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息息相关的。2010年中德两国领导人将双边关系定位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去年举办了首轮中德政府磋商,今年2月初德国总理默克尔又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据中方统计,两国贸易去年已达1692

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德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累计已经超过183亿美元。中国企业在德国的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德国制造”是德国产品在全世界的一个无形招牌,德国各款名牌产品,其品质、实用性及耐用性均获得一致的好评。伴随着这次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举办,“德国制造”将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32.解读解读“德国制造德国制造”“德国制造”雄踞欧洲制造业之首,并且成为德国所有企业的一个共有品牌。无论是像奔驰、宝马、西门子这样的知名国际化大企业,还是像多尔曼、沃斯这样专攻某一领域设备的德国中型企业,都自然继承了德国制造的优良名声:对理性的崇尚、对计划性的遵守与精确度的执著。

5、德国企业之所以注重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首先由德国人的严谨的文化所决定。同时,德国企业的董事会权力没有美国那样大,无形中减少了经营者短期利润方面的压力。管理者可以安心地从事更为长远的事业,而不必急躁冒进。德国人力图把每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去制造,所以,即便一件产品需要由机器完成一部分,另一部分由人工完成,稳定性仍然非常高。在德国人看来,机械类产品一旦由于质量问题停工,就会影响整个工厂的生产效率,正因如此,德国制造产品基本上都坚实耐用,产品寿命也很长。如果客户面对一个便宜但只能用3年的产品和一个可以不停歇、无差错使用10年的德国产品,即使后者售价昂贵,也很可能选择后者。当传统的德国制造面临着越来越多

6、的来自新兴国家的低价挑战时,德国将自己定位为世界工厂的制造者。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是世界工厂,那么德国就是世界工厂专用设备的制造者,这实际上避开了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并且形成了互补关系。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曾经这样总结德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德国制造首先是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重视特殊的,专业化强的产品,而不鼓励大规模制造;其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德国制造除了少数大企业外,大量的是中小企业,它们灵活,反应快,专业化程度高,更容易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42.1 始终强调制造业的根本地位始终强调制造业的根本地位 身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既无地缘优势,也无资源禀赋,却能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数度崛起为世界

7、强国,其“独门秘籍”之一即为其实业立国道路。德国企业的共识是:必须持续性投入和积累,要保持兢兢业业做实业的传统。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之际,即确立了工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100多年来,无论是备战、战后重建,还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德国工业始终是国家振兴的中流砥柱。即使是在美英等国对金融业“神话”趋之若鹜的年代,德国也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国之本。德国工业的核心思想是制造有高使用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双高”产品。为落实这一思想,德国自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一直以来就在制造业发展中不断动态调整其发展重点。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频发,德国工业开始走上绿色发展之

8、路,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发展领域。德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持续提供动力。那些看似会威胁德国经济增长的国家、拥有廉价劳动力的新兴国家恰恰给德国经济增长增添了动力。因为随着其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国家需要购买大量德国高科技设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建厂。即使是在西方其他国家竞相发展金融创新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52.2 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隐形冠军”德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体

9、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小公司,尤其是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却默默无名的中小企业。数据显示,这些年营业额低于5000欧元、雇员人数少于500人的企业,数量占到德国企业总数的99%,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德国特别注重壮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为扶持中小企业,德国政府甚至采取了“限大促小”的政策,在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限制大企业在国内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帮助德国保障了大量就业,使德国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中产阶层,有效缩小了收入差距,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全力支持国内中小企业的同时,德国也在积极推动

10、大众、宝马、戴姆勒、西门子、拜耳、巴斯夫等大型企业向海外拓展。德国跨国企业的成功运营,不仅是在向全世界宣传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是在向全世界传播德国严谨认真的民族精神,是德国质量强国形象的最佳代言。2.3 二元教育体制二元教育体制 二元制职业教育录取过程是学生先同企业签订学徒合同,然后根据学徒的职业,再到相应的学校报到学习。企业和学校有固定合作关系。学生只要签订了学徒合同,自然就可到相应的职业学校上课学习。技术工人毕业时可获得大专文凭,工资与商科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而且职业发展道路同样宽广。德国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创造了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优势。依靠独特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培养了庞大的高

11、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这些技术人才在德国人口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德国全社会都非常重视 6职业教育,形成了尊重产业工人的社会氛围。德国社会普遍认为,人才的定义范围并非局限于前沿行业或学科的领军人物,更包括在普通行业中发挥专长的个人。这种广义的人才观和平等尊重的社会共识,使得德国有大量年轻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成长为优秀的产业工人。在德国,大学毕业生仅占同龄人的20%,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并由此走上工作岗位。3.给给“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启示与思考的启示与思考 启示启示 1 不将就的做事风格不将就的做事风格 在德国,建筑工人拿到图纸后会很严格地按照图纸的要求来施工。如果发现设计图纸中规定

12、的材料用完了,工人也绝不会采取所谓的灵活变通措施,拿其他的材料来代替。这种有板有眼的做事风格,首先要得益于德国双轨制的职业教育体系。此外,德国的员工一般在一家公司工作很久,把公司视为自己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珍惜公司的声誉也是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因此会对参与的工程项目竭心尽力。与之相比,中国的建筑工程队往往把工人招来后培训一两天就上岗,做完一两个星期后就赶往下一个工程,建筑工人“灵活”地同时做几个不同的项目和工种,对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了解不深。即便工作不复杂,但是再好的设计遇到理解有误或是执行不力,也达不到设计效果。同样注重实用,德国人一板一眼的实用哲学与中国人灵活变通的实用哲学,到底哪个更好,这点

13、似乎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简单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启示启示 2 从点滴做起的创新从点滴做起的创新 德国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也促使德国企业不断投资新的产品研发设计。德国人的创新不局限于那些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也 7不局限于技术领域,而是从小处着眼,在产品、流程、服务、交付乃至包括企业职能管理系统在内的企业价值链每个环节,都存在着创新空间,一旦把握机会都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有企业就认为,创新不见得要和发明画上等号,只要解决消费者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问题都是创新。西门子研究院会定期研究分析各个行业的新兴市场和社会发展趋势,看看有哪些需

14、求是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的,再将这部分技术需求纳入到研发的战略体系当中;同时,在与相关业务部门保沟通和合作过程中,双方碰撞出的新想法,对产品改进和提升,即“自下而上”的创新。启示启示 3 忧患意识与前瞻性眼光忧患意识与前瞻性眼光 上世纪50-60年代,德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度位列全球第二。但德国人并没有沉迷于“德国经济奇迹”中,而是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当时德国经济学家赫恩教授的建议下,经济部在专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今天的德国领导力学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德国领导力学院每年培训8500名德国企业高层管理者。换言之,领导力学院可以称得上德国企业管理的“黄埔军校”。学界如此,企业家也

15、有很高的忧患意识。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德国辛克全球货运董事长卖掉了辛克公司的所有股份。在他看来,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全球,并影响到全球物流运输。其预测后来成为现实,前瞻意识则让其财产免遭损失。我国儒家思想家孟子曾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的企业界或许可以从德国同行身上学到很多。启示启示 4 与消费者的双赢心态与消费者的双赢心态 德国企业不喜欢迎合顾客,即使因此暂时找不到适合的消费群体,8也不会在质量上让步,然而德国企业对顾客还是有双赢心态的。这样做是因为德国人看得长远,他们认为对顾客负责任会带来双赢的结果。德国人不会把最贵的东西推荐给顾客,德国人一定会首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是

16、什么。因为德国人认为顾客具有口碑效益,对顾客负责任,顾客就会成为产品正面宣传的途径。这是售前,德国企业的售后亦是如此,如果买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只要联系到售后部门,顾客的要求就会被满足,因为德国企业不愿意让残次品留在客户手里,给品牌做负面宣传。启示启示 5 社会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的外部条件行业自律的外部条件 探讨德国建造,除了上述种种内部因素,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那就是社会监管。在德国工业的许多部门,尤其是核心的工业部门如能源、汽车制造业等,都存在规范行业行为、监督行业质量的独立监管部门。这些部门一般由某个特定行业内的各大公司筹资入股共同建立基金会,基金会作为独立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

17、第三方公正自主地执行监管的职责。基金会的职责范围一般包括行业规范的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产品质量的审核等。这种由行业内各企业共同出资筹建的独立监管部门一方面解放了部分政府职能,实现社会管理;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专业,及时跟踪行业发展的特点,对行业规范、标准等进行更新,同时也有利于积累相关的技术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行业水平。相比之下,我国的行业规范一般出自行政手段,由政府部门主导自上而下颁布落实。虽然也由专业人员具体制定,但在较多情况下,一些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被作为“项目”,交由相关部委下属的研究机构来完成。个中利弊不言自明。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

18、形 9势下,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仍需要填补的空白,然而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往往直接借鉴国外成熟的体系,这种方式一方面使我们能快速地形成指导行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面临着没有足够基于本土实际情况的信息反馈的挑战。启示启示 6 性价比或可成为中国制造的突破口性价比或可成为中国制造的突破口 德国企业追求的主要是高质量产品,所以在高性价比产品的研发投入上比较弱。而这正是中国比较擅长的,所以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德国企业跟中国企业竞争时,就会暴露出这个弱点来。德国企业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挑战。他们想做一些改变但是很难,因为成本结构、设计理念决定了产品的最终价格,所以,现在他们基本采取收购的方式

19、来做第二品牌,比如施耐德收购了德力西。中国企业可以从性价比高的产品开始,在世界制造的舞台分一杯羹。走“高附加值”之路当然是最终目的,所以中国企业也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从市场上找机会加以巩固和提升。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德国制造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很多企业则核心零部件空心化严重,只能做组装工厂。如今很多企业开始进入欧洲,都希望能通过欧洲企业的平台来完整产业链。这也是中国制造下一步迫切要做的事情。4结语结语 “德国制造”的品质必将继续作为传奇延续下去,了解“德国制造”的传奇品质,为的是有朝一日创造出我们自己的“中国制造”的传奇。当我们将中国博大的文化和精神与高科技水平真正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中国制造”崛起之时。我们的传奇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10(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情报研究团队 整理)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12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材料科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