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单位:乐山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doc

举报
资源描述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207号 项目编号:环评2012-03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委托单位:乐山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二年八月 1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目 录 1建设项目概况 1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 1.3路线比选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6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0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0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3 3.1环境保护目标 13 3.2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 19 4公众参与 26 4.1 公众参与目的 26 4.2 调查实施 26 4.3 调查结果分析 27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5 6联系方式 36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11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位于乐山市峨边县境内,根据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联合编制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乐山是我省规划的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之一,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唯一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国省干线上连高速公路,下接农村公路,对于打造区域性次级枢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国省干线和地方公路建设。峨边县和马边县是乐山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县,虽然两县相邻,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无直接公路通行,严重制约了两县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目前峨边到马边最快捷的路程只能通过峨(边)轸(溪)路绕行至沙湾轸溪,再通过省道103线到达马边,全程约179公里,行程约4个多小时。为打通峨边和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的直接通道,乐山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将峨边至马边公路列为次干线公路网“三横”公路中“第三横”的一部分,可便捷联系峨边、马边两县,与现有S306、S103等次干线公路一起共同构成乐山次干线公路网。峨边至马边公路的建设实施增加了峨边和马边对外联系公路通道,并与乐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三通道”中的马边进出口通道和峨边进出口通道形成一个完善路网,有利于马边、峨边的进出口物资快速便捷地在犍为港和乐山港集散,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是打通峨边至马边公路的关键一段,根据乐山市发改委签发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本项目是一条重要村道联网公路,也是川南林业局林区重要防火及货物运输通道,为积极实施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解决峨边至马边边远山村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我市路网结构,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 2010年9月,乐山市通达交通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峨边至马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组,于2011年12月编制完成《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可行性报告》。受乐山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随即成立环评工作组,于2012年3月下旬及4月下旬对公路沿线进行了详细调研和现场查勘,走访了项目所在地区交通、环保、水务、林业、城建等部门及沿线各乡镇,收集项目有关基础资料,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基础上,于8月编制完成了《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位于乐山市峨边县境内,路线起于峨边县新林镇金星村,经红椿村、九龙村、麻柳村,止于大竹坝(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1-1,路线平纵面缩图见附图2.2-1)。本项目推荐方案(A线)全长29.1公里,采用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7.5 m,总投资估算为2.163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743.40万元。 全线无特大桥,设置大中小桥924米/16座,占路线长度的3.18%;无隧道。设置平面交叉两座。本项目基本为新建工程,深挖高填路段较多,施工后容易引起新的地质病害,路基也要几年后才能基本稳定,若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等高级路面,将在短期内出现路面病害,不仅大大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鉴于此,推荐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待路基稳定后再铺筑高级路面。 本项目工程挖方量为168.00万m3,总填方38.71万m3,综合利用11.36万m3,弃方117.93万m3(自然方)。弃渣由自然方换算为松方时,土方松方系数取1.33,石方松方系数取1.53,因此弃渣总量为163.77万m3(松方)。全线共规划设置7处弃渣场。 拟建项目工程占地共计97.18hm2,其中永久性占用土地75.80hm2,包括旱地18.48hm2、有林地21.20 hm2、其他林地34.60 hm2、农村宅基地0.19hm2、公路用地1.33hm2;临时性占用土地21.38hm2,包括旱地5.73hm2、有林地5.59 hm2、其他林地4.70hm2、公路用地0.32hm2。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拆迁砖瓦楼房300 m2,砖墙瓦房1600 m2,合计拆迁建筑物1900m2。在具体操作中应按照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原功能所需投资进行先补偿后拆迁,建筑物迁建补偿根据拆迁户意愿,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就近迁建或货币补偿,费用由建设单位承当。 本项目拟于2013年开工,2014年建成,建设工期2年。 1.3路线比选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1.3.1项目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与路网规划的符合性 根据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等有关部门联合编制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乐山是我省规划的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之一,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唯一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而国省干线上连高速公路,下接农村公路,对于打造区域性次级枢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国省干线和地方公路建设。 《乐山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根据乐山市的战略地位、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布局情况及路网规划的特性,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乐山市次干线公路的布局主要框架为“三纵、三横、一环”,规划期末全部达到一级或二级公路标准。乐山市次干线总里程为1350.8 km。其中,“第三横”起于S30.6线汉源界,经金口河、峨边、新林、大竹堡、马边、建和、沐川、大楠、箭板桥,止于沐川宜宾界,全长286 km。 根据乐山市发改委签发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本项目是一条重要村道联网公路,也是川南林业局林区重要防火及货物运输通道,为积极实施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解决峨边至马边边远山村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我市路网结构,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 可见,作为峨边至马边公路的一段,本项目已纳入乐山市次干线公路网“三横”公路中“第三横”。项目沿线基本为无人区,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解决目前峨边县到马边县还没有一条便捷的等级公路通道问题,实现两县公路运输“从无路到有路”的转变,可便捷联系峨边、马边两县,并与现有S306、S103等次干线公路一起共同构成乐山次干线公路网。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峨边和马边对外联系公路通道,并与乐山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三通道”中的马边进出口通道和峨边进出口通道形成一个完善路网,有利于马边、峨边的进出口物资快速便捷地在犍为港和乐山港集散,极大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与敏感区域规划的符合性 在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重点就项目可能涉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敏感区域逐一进行了调查核实。 通过现场踏勘,本项目建设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特殊环境敏感区域。 3.与城镇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峨边城市结构形态的主导因素是大渡河和白沙河两条河流及其周边山脉的地形地貌。一方面,由于中丘地貌特征的限制,适宜城市建设的用地基本呈台地式分布,丘间台地不同高程的分布形态决定了城市建设区立体分布状态;第二方面,受陡坡和不良地质地段的分隔,城市建设用地没有连续发展的可能性,结合生态敏感性分析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结论,本项目起点选在新林镇,满足峨边城市规划要求。 4.与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乐山市发改委签发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本项目是一条重要村道联网公路,也是林区重要防火及货物运输通道,为积极实施大小凉山扶贫开发,解决峨边至马边边远山村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我市路网结构,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 本项目为乐山市一条重要的村道联网公路,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2011年6月1日执行)中农村公路建设鼓励类项目(农村公路建设)。 5.项目用地规划符合性分析 峨边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里明确提出基础设施用地布局的规划要求:改造提升峨美路(峨边—美姑),逐步建设峨沐路(峨边沙坪—平等—沐川)、峨马路(峨边沙坪—新林—马边),积极争取实施乐汉高速公路(乐山—沙湾—峨边—金口河—汉源),促进并抓好峨边火车站扩建,进出口干道达到5条,形成与区域经济相融的交通环线。本项目已列入峨边彝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1.3.2路线方案概述 1、路线走廊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为乐山市一条重要的村道联网公路,主要是解决目前峨边到马边还没有一条便捷的等级公路通道问题,实现两县便捷公路交通运输“从无路到有路”的转变,所以峨边境内走廊带唯一。 2、路线方案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起于金星村,经红椿村、九龙村、麻柳村,止于大竹坝,全长29.10km。 3、局部比选路段 B线为局部比较线,起于A线AK20+700处,沿山腰开辟新线上行至三坪林工局,止于BK26+079(BK26+079=AK27+700),全长5.4km。 1.3.3局部路线方案环境影响分析 1、A线、B线工程数量 表5.2-1 A线、B线工程数量对照表 名称 单位 A线(推荐) B线 起讫桩号 AK20+700~AK27+700 BK20+700~BK26+079 路线长度 km 7 5.4 公路等级 三级 三级 设计速度 km/h 30 30 路基宽度 m 7.5 7.5 征用土地 hm2 4.80 6.47 土石方 万立方米 39.20 60.00 路基排水防护 万立方米 3.20 4.37 特殊路基工程 千米 0.5 0.8 25cm级配碎石面层 千平方米 57.8 44.4 涵洞 道 35 24 桥梁 座 2 3 平面交叉 处 1 1 造 价 万元 3860.9 4878.9 2、A线、B线工程技术经济比选 A线里程虽然长1.6km,但工程占地、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数量和特殊路基工程量小,造价省;利用既有林区道路走廊改建,减少征地;施工难度相对较小。 3、A线、B线环保比选 比较方面 A线(推荐) B线 比选结果 建设里程 7.00km 5.40km B线略优于A线 征用土地 永久占地4.80 hm2 永久占地面积6.47 hm2 A线优于B线 土石方规模 39.20万m3 60.00万m3 A线优于B线 特殊路基防护 0.5km 0.8km A线优于B线 地表扰动 沿用既有林区道路走廊,开挖面积相对较小,对地表扰动相对较小,流失风险小。 该路段多数断面为深挖,开挖面积大,对生态破坏较大,流失风险大。 A线优于B线 施工组织 沿用既有林区道路走廊,施工组织相对容易,水土流失风险相对可控。 全为新线,整个路线范围内山体陡,其中有近700米长的悬崖路段,施工难度大,易造成新的地质病害,流失风险大。 A线优于B线 综合评价 A方案土石方工程规模较小,占用土地少,对地表扰动相对较小,主要沿用既有林区道路走廊,相对施工较容易,水土流失相对可控,潜在水土流失风险小,对环境影响小,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报告书同意工可推荐A线方案。 4、路线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拟定的路线方案,在综合考虑工程规模、地质条件、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等的影响,本报告书认为“工可”的推荐方案(A线)是可行且合理的。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1.1社会环境 1、项目直接影响区峨边国民经济在近年内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较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需要大大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2、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教育文化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其现状水平还是欠发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2.1.2 生态环境 1、线路经过的区域海拔一般在780~2020m,项目起点至AK19+000段,评价范围内植被受人为破坏严重,原生的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因此植被类型及各植被类型的组成和结构都比较单一,但经过多年的飞播造林和人工培育,项目沿线植被覆盖度较高。另外,农居和农田、耕地星罗棋布,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人为干扰比较严重。该区域兽类以小型兽类为主,大型兽类有分布,但数量稀少罕见。 本项目在AK19+000-AK29+100路段共计10.1km经过六一三林场路线两侧的林场林种均为以栎类、榆、榉及其它阔叶树为主的有林地,项目两侧林分树种较为单一,两侧树种类型一致。由于项目区近十年未进行野生动物详细调查,故林区尚无详细野生动物分布资料。AK11+300-AK29+100段所经区域为凉山山系种群大熊猫的东北部边缘地区,仅有少量零星分布的大熊猫痕迹点出现。评价区域评价区除大熊猫外,还有黑熊、野猪、豪猪、羚羊、野猫、松鼠、狼等;野生禽类主要有白头翁、贝母鸡、猫头鹰、啄木鸟、秃鹰、鸢、斑鸠、黄连鸡、喜鹊、杜鹃、布谷等分布。这些动物的迁徙能力和活动能力较强,可以比较容易的在评价区周围找到相似生境,施工活动不会对其有大的影响。 2、经对本项目涉及的苦竹河河段实地调查,并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评价范围鱼类资源中未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动物及中国濒危动物物种;未发现河海洄游鱼类;评价范围内没有鱼类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 2.1.3声环境 1.根据现场调查,公路评价区域内的声环境保护对象为评价范围内的村庄、卫生院等敏感点。公路沿线分布有12处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10处居民点、1处敬老院和1处卫生院。 2.项目敏感点声环境现状监测显示,本项目沿线监测点昼间噪声为51.2~55.9dB,夜间噪声39.4~42.2dB,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3.现有道路对敏感点的影响不显著,昼间和夜间噪声均未超标。项目区现有道路等级低,交通量小,不具备构成连续交通噪声源的条件,其噪声影响特点为单车通过时的瞬时或短时噪声影响,因此,现状交通噪声影响甚微。 2.1.4地表水 本次评价在拟建AK7+620跨越苦竹河所设置的中桥桥位轴线处设一个水质监测断面。根据监测结果,拟建公路跨越的苦竹河pH值、悬浮物、COD、NH3-N、石油类5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和I类标准要求,说明该河段水环境质量良好。 2.1.5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按贮藏和发育程度分四种类型: 1.第四系残坡积层孔隙潜水:富水性好,埋深0.8~2米,该层地下水随季节变化大,由降雨补给,具补给源近,就近排泄的特征。 2. 第四系冲洪积层,冰水堆积层孔隙潜水:富水性好,地下水埋深2~3米,分布于河谷阶地平原,接受大气降水与河水补给,渗透系数K为1.39~19.25米/昼夜,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钙,镁水为主,矿化度0.20~0.59克/升。 3.中更新统冰,冰水堆积层孔隙潜水:本地层多为粘土和卵石质土组成,但卵砾石多与粘土混杂,一般含水条件不佳。地表出露的粘土基本上不含地下水,表层仅受降水量影响,形成面流,汇入沟渠中排泄。 4.基岩风化裂隙水:项目区白垩系层,岩性为泥岩与砂岩不等厚互层。表层风化裂隙发育,在接受降雨后,大多就近排泄,循环途径很短,泉水动态变化很大,主要受降雨控制。由风化裂隙水补给泉水,流量普遍甚微,均小于0.1升/秒。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矿化度0.56克/秒。 项目区沿线农户分布零散,除新林镇外,散居农户大多采用打井取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村民自建井大部分取自第四系冲洪积层中地下水,居民平均水井井深小于8m。 2.1.6环境空气 本次评价设置1个环境空气测点,位于新林镇金星村。根据监测结果,以新林镇金星村(AK0+500)作为代表的NO2、TSP日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说明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本项目现场踏勘调查实际情况,确定本评价范围如下: (1)社会环境:本项目确定的直接影响区为乐山市峨边; (2)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 m以内的范围;弃渣场等线外工程取边界外200 m;在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路段,评价范围扩大至可能影响的范围; (3)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 m以内的范围; (4)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 m以内的范围,跨河桥梁上游100 m,下游1000 m的范围; (5)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3.1环境保护目标 3.1.1 环境空气及声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踏勘,公路沿线分布有12处环境空气和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10处居民点、1处敬老院和1处卫生院,详见表3.1-1。 3.1.2 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起点新林镇集中饮用水源取水口位于AK0+600路左支沟观音沟上游,本项目不涉及城市和乡镇式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保护目基本情况及其与路线的位置关系见表3.1-2。 表3.1-2 项目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与项目的关系 水体功能 河流 水体 苦竹河 路线在AK6+270、AK7+620、AK13+120、AK21+260、AK23+010、AK28+940分别以中小桥形式6次跨越苦竹河,AK6+270和AK13+210两处中桥有涉水桥墩。 Ⅲ类水体,灌溉、过水、发电 3.1.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沿线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见表3.1-3。 表3.1-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类型 序号 敏感目标 位置或外环境关系 主要保护内容 常规生态保护内容 1 土地资源 沿线 基本农田 2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大熊猫 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报告》,AK11+250-AK29+100段所经区域有少量零星分布的大熊猫痕迹点出现;由于本项目沿线已有林区道路,人类活动较多,故野生动物分布较少。经向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咨询,由于近十年未进行野生动物详细调查,故林区尚无详细野生动物分布资料。区内工程包括桥梁676m/12座,均为中小桥,路堤、路堑17.124km,涉及的临时工程包括弃土场、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 大熊猫 林场 路线在AK19+000-AK29+100段为天然林保护区,为峨边境内的川南林业局所辖613林场,属于国家生态公益林,林业用地以水土保持防护林为主,有部分商品林。乔木以阔叶林为主,阔叶林以枫杨类、栎类为主,林场的林分树种较为单一。经林场和森工所相关人员确认,项目沿线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无古树名木。613林场境内工程包括桥梁391m/9座,均为中桥,路堤、路堑9.709km。涉及的临时工程包括弃土场、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 自然植被 动植物资源 项目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少量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树种。根据咨询各林场及县林业局技术人员,项目推荐路线沿线评价范围内尚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 评价区域评价区除大熊猫外,还有黑熊、野猪、豪猪、羚羊、野猫、松鼠、狼等;野生禽类主要有白头翁、贝母鸡、猫头鹰、啄木鸟、秃鹰、鸢、斑鸠、黄连鸡、喜鹊、杜鹃、布谷等分布 自然植被,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生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 路域景观 沿线评价范围内 项目沿线原有景观风貌 4 弃渣场、施工场地、便道、高填深挖、不良地质 沿线 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 路线与大熊猫痕迹点、613林场的位置关系见图3.1-1、3.1-2。 3.1.4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是项目沿线集中居民、城镇规划、基础设施、文物古迹和重要的矿产资源。根据咨询、调查,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主要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表3.1-1 项目沿线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序号 中心桩号 名称 首排房屋 距路中心 线距离(m) 首排房屋 距路红线距离(m) 高差范围(m) 影响户数/人数 现场照片 地形图 周围环境特征 红线35m内 红线35m外 1 AK0+080 新林敬老院 70 62.5 +7 +10 0户 老人25人,护工2人,管理2人 路线为起点路基,敬老院分布在路左侧,与路之间为旱地、林地;房屋为1层砖房,侧对、正对路线。现有老人25人,护工2人,管理2人。 2 AK0+400 新林卫生院 100 92.5 +3 +5 0户 医生3人、护士7人,床位10张 路线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左侧,与路之间为旱地、林地;房屋为2层砖瓦结构,正对路线。医生3人、护士7人,床位10张。 3 AK0+500 新林镇金星村 30 22.5 +6 +12 9户 22户 路线路基段,房屋分布在路线左侧。与路之间为旱地、林地;房屋以1-2层砖瓦结构居多,背对、侧对路线,30余户、90余人。 4 AK3+100 红椿村 30 22.5 +2 +3.5 3户 12户 路线路基段,房屋分布在路线右侧。与路之间为旱地、林地;房屋为1-2层砖瓦结构,背对对路线,10余户、40余人居住。 5 AK4+050 白沙河电站 70 62.5 +2 +3.5 0人 12人 路线路基段,房屋分布在路线左侧。与路之间为旱地、林地、苦竹河;房屋以3层砖瓦结构,正对对路线,10余人居住。 6 AK6+200 红椿村三组 10 2.5 0 0 17户 17户 路线为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两侧,为1层砖瓦房,正对、侧对路线;居民17户,50余人 7 AK7+500 石桥电站 20 12.5 +6 +10 5人 0人 路线为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右侧,房屋为2层砖瓦房,正对、侧对路线。 8 AK8+000 麻柳村三组 20 12.5 0 +5 18户 0户 路线为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右侧,与路线之间为旱地、水田;房屋为1 -2层砖瓦房,正对、侧对路线。 9 K11+050 西山电站 50 42.5 +1 +2 0人 6人 路线路基段,房屋分布在路线左侧。与路之间为林地;房屋为2层砖瓦结构,侧对对路线,6人居住。 10 AK12+100 大竹坝电站 50 42.5 0 0 0人 10人 路线路基段,房屋分布在路线右侧。与路之间为林地、水泥地;房屋为3层砖瓦结构,正对对路线,10人居住。 11 AK12+400 麻柳村八组 10 2.5 0 0 24户 0户 路线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右侧;房屋为1层砖瓦房及草房,正对、侧对路线。 12 AK16+550 麻柳村七组 80 72.5 +12 +15 0户 35户 路线为路基段,房屋位于路线右侧,与路线之间为林地;房屋为1层砖瓦房,侧对路线,10余户,30余人。 注:“+”表示敏感点位于路线下方,“-”表示敏感点位于路线上方。 图3.1-1 拟建项目与项目区大熊猫分布位置关系示意图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15 峨边新林镇金星村至麻柳村大竹坝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图3.1-2 路线与六一三林场位置关系示意图 3.2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措施 3.1.1 社会环境 1、随着公路建成运营,必将带动沿线诸多行业的兴起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城乡贸易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提供大量机会;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2、公路永久性和临时性占地将使部分当地居民群众临时或永久性搬迁,引起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坚持按国家政策办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安置后,进行再生产,能够把不利影响减轻到最低限度。 3、该公路的建设投入运营后,对原电力、水利、交通、水利、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干扰影响不大。 4、本公路为三级公路,全线不封闭,不会对居住区造成阻隔影响。 5、本公路的路线选择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对沿线城镇规划无大的影响,但人口密集的局部场镇路段下阶段可考虑进一步优化线位,减小拆迁安置。 3.1.2生态环境 1、本项目公路路基占地指标低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重丘区占地指标的中值,符合要求。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占用耕地,但从征占比重来看很小,项目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格局没有明显的影响,对地区整体民众的生产水平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由于本公路沿线群落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常见和广布种,且沿线绝大部分地区为农业生态区和林业生态区,而林业生态区中以人工林占优势,植被的次生性较强,因此工程施工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3、评价区域内动物种类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公路建设并未对其栖息地环境造成多大的改变,不会干扰其正常生活,仍能继续在沿线地区生存下来。 4、项目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少量银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树种,距离公路相对较远,不在公路征地范围内,公路建设和营运期对其影响较小,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根据咨询各林场及县林业局技术人员,项目推荐路线沿线尚未发现珍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集中分布。 5、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扰动和损坏,引发的水土流失将会对工程的建设、沿线的生产生活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防护工程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量要远小于此预测值。本公路项目设计过程中,尽量少占林地和耕地,力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项目处在中山地区,沿线山岭沟谷、河流、人文景观等的美学质量、敏感度较高,阈值低,项目的建设容易对各重要敏感点(段)造成影响。弃渣场、施工临时工程等局部敏感区域将成为影响周围景观的重点。公路沿线区域景观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公路与沿线景观较协调,公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有轻度不良影响。 7、项目沿线不涉及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不涉及任何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域,项目沿线附近仅有凉山山系大熊猫零星痕迹点出现,为凉山山系大熊猫活动区域的东北端边缘地带,且项目南北两侧并未构成该区域大熊猫南北迁徙活动的通道,且项目区原有一条林区道路存在,因此项目建设对大熊猫主要痕迹点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项目的实施可能会使得大熊猫的活动区域向公路两侧纵深迁徙,但由于项目等级较低,服务水平较低,车流量也不大,对大熊猫阻隔的影响较小。本环评报告要求建立公路业主委托专门单位进行沿线长期的大熊猫监测体系,以长期监测为基础进行公路建设对大熊猫活动影响的评价。评价区域评价区除大熊猫外,还有黑熊、野猪、豪猪、羚羊、野猫、松鼠、狼等;野生禽类主要有白头翁、贝母鸡、猫头鹰、啄木鸟、秃鹰、鸢、斑鸠、黄连鸡、喜鹊、杜鹃、布谷等分布。这些动物的迁徙能力和活动能力较强,可以比较容易的在评价区周围找到相似生境,施工活动不会对其有大的影响。 8、受地形条件限制,拟建路线将从613林场通过。对林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且在可接受范围内。施工临时工程中主要是施工便道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枯死,同时加剧水土流失,但施工结束之后采用植被恢复措施,其产生的影响可得到有效的缓解或消除,项目建设对林场的影响有限且可以接受。项目开工前,项目业主应根据国家林业局《占用 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等规定办理相关林地占用审批手续。 9、本项目的建设将对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扰动和损坏,引发的水土流失将会对工程的建设、沿线的生产生活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防护工程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量要远小于此预测值。本公路项目设计过程中,少占耕地,尽量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和天然林地,力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3声环境 1、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昼间施工噪声对临路距离小于40 m的住户产生一定干扰和影响。夜间施工影响范围大于昼间,夜间施工噪声对临路200 m内的住户存在影响。公路施工噪声是短期污染行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对公路沿线噪声敏感点产生影响。 2、项目沿线敏感点营运近期、中期及远期交通噪声评价如下: 营运近期昼间声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均不超标;夜间2处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0.1~0.9dB。 营运中期昼间声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均不超标;夜间5处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0.1~1.5dB。 营运远期昼间声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值均不超标;夜间6处敏感点超标,超标范围为0.2~2.8dB。 3、对于公路交通噪声超标问题,可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声屏障、建筑物设置吸隔声设施(隔声窗)、调整建筑物使用功能、环保搬迁等。由于本项目为普通三级公路,不封闭,采用声屏障降噪不合适,且沿线敏感点超标量均不高,故均考虑采用通风隔声窗降噪。本项目建设初期采用你姐碎石路面,单路基稳定之后在铺筑高级路面,沿线敏感点营运中期、远期的超标范围分别为0.1~1.5dB、0.2~2.8dB,而铺筑高级路面之后,交通噪声较你姐碎石路面可降低3dB左右,可消除交通噪声的干扰。但由于铺筑高级路面的时间未确定,报告书中预留通风隔声窗的费用,在营运期根据具体情况实施。 4、建议规划部门应严格控制公路两侧60 m内修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对声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建筑物,如果一定要建,则其声环境保护措施应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 3.1.4水环境 12.2.3 地表水 1、本项目施工期间水环境影响主要有:跨冲沟的桥梁在下部结构施工时可能导致钻渣污染河流水质,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等冲刷后产生油污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管理不当也会对周围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临河路段进行路基开挖、填筑时若防护不当会有土石进入河流,堆放的建筑材料管理防护不当被雨水冲刷;营运期间的水环境影响主要有:初期径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污染水体,危险品运输事故污染水体。 2、施工期间新建施工场地,新建化粪池或旱厕处理后用做林肥,影响较小。另外对施工期沿河及跨河路段产生的拌和废水和油污水进行单独收集、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3、对本工程运营期水环境污染主要是路面桥面径流所产生的污水,经过桥面污水收集装置收集、沉淀处理后,本公路桥梁路面径流对河流水质影响很小。 12.2.3 地下水 1、施工期:施工场地内堆放的各种建筑材料、施工废弃物以及机械漏油在防范得当的情况下,油污和各种废料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桥梁采用钻孔方式施工,桥梁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本项目深挖路段较短,在严格按照施工工艺,保证施工机械和车辆清洁并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深挖路段对地下水水质产生的影响较小,其影响是可以接收的。 2、营运期:本项目建设初期为泥结碎石路面,不能隔水,路面污染物可能通过路面径流滲入地下,影响地下水质,本项目业主应在路基沉降稳定之后,尽快铺筑高级路面,隔断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可有效阻止地下水受地表污染物的影响。同时因区域内道路占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小,对区域大气降水滲透阻隔较小,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的正常补给,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3.1.5环境空气 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TSP,但时间是短暂的。采用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运输筑路材料的车辆加盖蓬布,料场远离林场场部并掩盖等措施,可以减轻其影响程度。 3.1.6水土保持 1、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总则的要求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的总体部署,同时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项目所在的峨边属于四川省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监督区,因此本项目采用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 2、根据预测结果,本方案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施工期的路基边坡、弃渣场坡面上,因此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时段应为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区段为路基、弃渣场,但随着植被的生长恢复,公路用地内的水土流失可基本控制到原有水平。 3、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涵盖了主体工程(包括路基、桥涵等)、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弃渣场等单项,涉及的水土保持分项目完整;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囊括了建设区、直接影响区,水土保持范围界定全面、准确。 4、水保方案中采取的水保措施是临时防护措施和永久防护措施综合体现,是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项目承受的水力侵蚀,减少公路在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水保方案中采取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从环保角度来说是可行的。 5、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新增总投资为1993.74万元,项目实施无重大水土保持制约因素,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保措施后,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指标能够达到防治目标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上看,本项目建设可行。 3.1.7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路基铺设时产生的弃土、弃石,另一部分来自施工区的垃圾,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物往往存在于施工场地、拌和场等临时占地及桥梁等构筑物附近。对于这部分固体废弃物应设置临时的垃圾收集桶,集中收集并及时送往新林镇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司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