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ewewa 文档编号:21532096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97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Ⅱ、Ⅲ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亲,该文档总共1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环境保护部监制编号:-281 7-995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扩建 、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稿)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20 17 年4月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5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5表 4 射线装置6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7表 6 评价依据8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0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6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1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24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27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31表 13 结论与建议36表 14 审批38附件 1 :辐射安全许可证 39附件 2:辐射环境相关制度 43附件

2、3: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5附件 4: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59附件 5: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明材料 71附件 6:机房周围辐射环境现状检测报告 72附件 7:机房辐射屏蔽设计方案 79附件 8:委托书 83附件 9 DSA 自行检测方案 84附件 10 环评批复丢失说明 87附件 11 类比项目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88附件 12 专家评审意见 109附图 1:建设单位总平面图 111附图 2:建设项目所在楼层平面图 112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扩建类、类医用射线装置项目建设单位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华夏路 39 号项目建设地点医院住院楼一层

3、放射科立项审批部门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 局、广东省卫计委批准文 号/建设项目总投 资(万元)2000项目环保投 资(万元)2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 资)10%项目性质新建改建 扩建其他占地面积()/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类类类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类类类非密封性放射性物质生产制作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类类销售类类 使用类 类其他/1. 建设单位情况、项目建设规模、目的和任务1.1 单位概况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始建于 1958 年,是一所以妇幼保健为发展重 点,集医疗、急救、科教和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综合医院。医 院前身为光明华侨畜牧场卫生所,经过

4、五十多年的发展,于 2013 年 11 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医院建筑面积约为 3.2 万平方米,职工约有 896 人。该院设有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肛肠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 20 多个临床科室,检验、放第1页射、超声、病理等 8 个医技科室。该院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公共事业局 领导的支持下,将继续“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提高技术,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1.2 项目建设规模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拟在住院楼一楼放射科使用一台 DSA,和一台CT 。本次评价内容见表 1- 1。表 1-1 此次环评

5、项目射线装置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安装位置活动种类和范围备注1DSAArtis One住院大楼 1 层放射 科 DSA 介入室使用类射线装置拟建2CTSOMATOMDefinitionFlash住院大楼 1 层放射 科 CT 机房使用类射线装置拟建1.3 目的和任务为适应光明新区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周围公众提供更好的放 射诊疗服务,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新购一台 DSA 和一台 CT 。根据关 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 年第 26 号)对射线装置的分类,本评价项目的 DSA 属于类射线装置,CT 属于 类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6、录(环境保护部令 第 33 号)和关于修改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 3 号),该评价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 为此,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于 2016 年 4 月 8 日委托核工业二七研 究所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附件 8), 本报告针对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拟使用 1 台 DSA 和 1 台 CT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2 项目周边保护目标以及场址选址等情况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华夏路 39 号,西 临和润家园,东南两侧均临新城公园,北临华夏路,方圆 200 米内无中小 学,符合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地理位置图、四至图见图 1- 1、图

7、1-2,总平面布局图见附图 1。第 2 页图 1-1 地理位置图图 1-2 四至图3.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2011 年 1 月, 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放射科核技术应用项目经环保部 门批准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粤环辐证B0133 ),批准的种类和工作范围是使用类射线装置。2015 年因原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过期,故医院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第 3 页理续证手续。医院于 2016 年 1 月完成续证手续, 新的辐射安全许可 证有效期为 2016 年 1 月 18 日至 2021 年 1 月 17 日(辐安证见附件 1 )。由于医院管理人员更换频繁, 人员交接出现失误, 导致医院此前设备环评

8、批复丢失(附件 10)。医院现有已开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规模见表 1 - 1。表1 - 1 医院现有已开展的核技术应用项目一览表序号射线装置名称管电压 (kV)输出电流 ( mA )工作场所状态是否通过 验收1西门子DR150500放射科在用待验收2西门子CT130320放射科在用3岛津透视机150800放射科在用4牙科全景机9015放射科在用5万东医用X光机150500放射科在用6中光医疗DR150500放射科在用第 4 页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

9、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 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第 5 页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 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II

10、类1Artis One1251000放射诊疗安装于住院楼一楼放射科 DSA 介入室拟建2CTIII 类1SOMATOMDefinitionFlash140800放射诊断安装于住院楼一楼 放射科 CT 机房拟建/(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第 6 页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 ;年排放

11、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 或 Bq/m3)和活度(Bq)。第 7 页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 号,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8 号, 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 2016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 2003 年 6 月 28 日修订, 2003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0 号, 2016 年 7 月 2 日公布并实施)(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 1998年 11 月 29 日)(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499 号令, 2005 年 8 月 3 日)(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 号, 2011 年 4 月 18 日)(8) 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 (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 2008 年 12 月 6 日)(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3 号,2015 年

13、4 月 9 日)(10)关于印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座谈会会议纪要的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629 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51 号, 2006 年)(12)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 号)第 8 页(13)关于明确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辐射函2016430 号)(14)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 年第 26 号)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2

14、)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3)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4) 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5)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6) 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1993)其他(1)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5 年)(2)委托书(附件 8)(3)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第 9 页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本次评价项目是在固定有实体边界的机房内使用 DSA 和 CT 机,根据辐 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

15、和格式(HJ 10.1-2016)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的 相关规定,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边界 外 50m 的范围。本评价项目的评价范围为拟建射线装置机房边界外 50m 的范围。保护目标经现场调查,医院 DSA 介入室、CT 机房的屏蔽墙体外 50m 均位于医院 内,机房 50m 范围四至图见图 7- 1。因此该建设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主 要为辐射工作人员及在射线装置机房周边 50m 范围内的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 1:表 7-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对象相对方位距离规模职业工作人员辐射

16、工作人员/约 6 人公众成员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工作场所屏蔽墙体外50m约 200 人由表 7- 1 可知,本次评价的保护目标是医院的医务人员和患者。DSA 和 CT 机房 50 米范围四至图第 10 页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剂量限值第 4.3.2.1 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该标准 6.2.2 规 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 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并且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B1.1 职业

17、照射B1.1.1 剂量限制B 1.1.1.1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制: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20mSv;B1.2 公众照射B1.2.1 剂量限制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有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 1mSv;对于一项实践中的特定的源,本评价项目取其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作为剂 量约束值:即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大于 5mSv,公众的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大于 0.25mSv。工作场所分区a.控制区(一)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

18、业照射控制。(二)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第 11 页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三)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立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给出相应的辐射水平和污染水平的指示。(四)运用行政管理程序和实体屏障限制进出控制区。(五)按需要在控制区的出口处提供皮肤和工作服的污染监测仪、被携出物品的污染监测设备、冲洗或淋浴设施以及被污染防护衣具的贮存柜。b.监督区(一)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二)在

19、监督区入口处的适当地点设立表明监督区的标牌。(2)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放射学 、牙科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实践。5.1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5.2 每台 X 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 X 射线机)应设 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 X 射线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 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 7-2 要求。表 7-2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CT

20、机304.5单管头 X 射线机203.55.3 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 7-3 要求。表 7-3 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介入 X 射线设备机房22CT 机房2(一般工作量)2.5(较大工作量)第 12 页b)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 同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c) 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 X 射线设备表面 1m 处辐射剂量

21、水平不大于2.5Gy/h 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5.4 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 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 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其余各 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测 量时,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5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

22、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5.6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5.7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 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5.8 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5.9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4中基本种类要求 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

23、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第 13 页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表4 个人防护用品及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诊断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放射诊断学用射线 设备隔室透视、摄影铅橡胶性腺防 护围裙 (方形)或方巾、铅橡 胶颈套、铅橡胶帽子或可调节防护窗口 的立位防护屏; 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 的各种设备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 颈 套、铅橡胶帽 子、 铅防护眼镜 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 铅防

24、护吊帘、 床侧防护帘、 床侧防护屏 选配:移动铅防护 屏风铅橡胶性腺防 护围裙 (方形)或方巾、铅橡胶 颈套、铅橡胶帽子、 阴影屏蔽器具注:“”表示不需要求(3)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165-2012)本标准适用于 CT 使用中的防护。5.1 CT 机房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驻留条件, 一般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5.2 CT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应不小于 30m2 ,单边长度不小于4m。机房内不应堆放无关杂物。5.3 CT 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小于 0.25mSv(相应的周有效剂量小于 5mSv),距机房外表

25、面 0.3m 处第 14 页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小于 2.5Gy/h。5.4 CT 机房门外明显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并安装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5.5 CT 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第 15 页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1.辐射工作场所布局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 DSA 、CT 项目位于医院内住院楼一楼放射科内,机房周围环境布局见下表 8- 1,环境现状图见图 8- 1。表 8-1 本项目机房周围环境布局机房东面南面西面北面上层下层DSA 介入 室污洗间+设 备间室外绿化 带控制室准备/复苏 间ICU 办公/ 生活区空调机房CT 机房二甲办医生办公 室候诊区+走 廊控制室+设 备间OR.8 手

26、术 间地下停车 场DSA 介入室北侧DSA 介入室南侧DSA 介入室东侧DSA 介入室楼上DSA 介入室楼下CT 机房西侧第 16 页CT 机房东侧CT 机房南侧CT 机房楼上CT 机房楼下图 8-1 环境现状图2.辐射环境监测为了解 DSA 、CT 装置正常运行时对周围辐射环境的影响,广州达盛检测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6 月对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深圳市光明新区 妇幼保健院) DSA 介入室、 CT 机房外四周墙体、观察窗和防护门外及机房相邻楼层进行了 X- 辐射剂量率测量。监测因子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时间及环境条件监测时间: 2016 年 6 月;环境条件:气温 2

27、3.0,相对湿度 65.0%,风速 0.5m/s,晴。检测仪器仪器名称: X 、 辐射剂量率仪 出厂编号: 2014003测量范围: (1- 10000)10-8Gy/h 能量响应: 25keV3MeV检定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证书编号: DYjl2015-3510第 17 页有效期: 2015 年 9 月 10 日- 2016 年 9 月 9 日监测方法本次现状监测方法主要依据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中提供的方法。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同时满足标准要求。(2)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

28、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3)监测仪器每年定期经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用检验源对仪器进行校验。(5)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仪器,并做好记录。(6)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监测结果按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中的有关布点原 则和方法,结合本次监测的实际情况,选取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周边环境布置监测点(详见附件 6)。表 8-2 Artis One 型 DSA 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测量位置测量结果(Gy/h)范围均值偏差1操作位0.120.140.1

29、30.012观察窗0.120.160.140.023防护门0.14 0.160.150.014机房大门0.12 0.160.140.025西墙(通道)0.11 0.150.130.02第 18 页6南墙(绿化带)0.13 0.170.150.027侧门0.15 0.170.160.018东墙(设备间)0.14 0.170.150.019楼上(ICU 办公生活区)0.130.160.150.0110楼下(空调机房)0.150.170.160.01表 8-3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型 CT 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测量位置测量结果(Gy/h)范围均值偏差11操

30、作位0.120.150.130.0112控制室门0.120.180.150.0313观察窗0.110.160.140.0214机房大门0.110.160.140.0215西墙(更衣室)0.100.180.140.0316南墙(护士长办公室)0.130.160.150.0117南墙(诊断室)0.130.170.150.0118东墙(备用房)0.120.180.140.0319北墙(设备间)0.120.170.140.0220楼上(手术室置物房)0.110.160.150.0221楼下(停车场)0.130.170.150.01注: 1.环境背景测量时,仪器探头垂直向下,距离地面约 1m 高。2.每

31、个测量点测量 5 个读数。3.所有测量值均包含宇宙射线的贡献。4.测量附点图见附图。由现场测量数据可见,本项目 DSA 、CT 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率环境背 景监测平均值范围为 0.130.16uGy/h。据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 研究中深圳市室内辐射剂量率在 127.4153.1nGy/h 范围内,即工作场所 辐射剂量率在深圳市的室内辐射剂量率的水平范围内波动, 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未见异常。第 19 页图 8-2 DSA 介入室测量布点示意图图 8-3 CT 机房测量布点示意图第 20 页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1.普通 X 射线装置(1)工作原理本项目 X 射线诊断

32、装置(CT)为采用 X 射线进行摄影或透视的技术设 备。上述设备中产生 X 射线的装置主要由 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 X 射线管 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 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 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 制成。高电压加在 X 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突然阻挡从而产生 X 射线。(2)工作流程普通影像诊断设备的工作流程如下:1.病人经医生诊断、诊断正当性判断后,确定需要 X 射线影像诊断的病人与放射科

33、预约登记;2.受检者按约定时间在候诊区准备和等待;3.检查室内在放射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摆位;4.医生进行隔室操作,利用各种 X 射线影像诊断设备进行拍片/透视;5.检查结束后离开检查室。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1)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一种新的X线成像系统,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通血管造影图像具有很多的解剖结构信息,例如骨骼、肌肉、血管及含 气腔隙等等,彼此相互重叠影响,若要想单纯对某一结构或组织进行细微观察就较为困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的成像基本原理是将

34、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造第 21 页影剂和注入造影剂后的血管造影X线荧光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 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 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 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 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 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它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 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DSA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为安全。(2)工作流程DSA 介入治疗过程与产污环节

35、见图 9- 1。图 9-1 DSA 介入治疗过程与产污环节简图由上图可知, 在 DSA 整个治疗过程中,产生辐射影响是在手术期间 X 射线机曝光期间。污染源项描述X 射线在辐射场中可分为三种射线:由 X 射线管窗口出射的用于诊断检查 的有用射线;有 X 射线管防护套泄漏出来的漏射线;以及由上述两种射线在诊 断床、受检者身体上产生的散射线。对于受检者,主要有用的是辐射照射有用射束,漏射线和散射线对受检者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只会增加辐射危险;对于第 22 页工作人员,在采取隔室操作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受到 X 射线的照射,前提是设备安全和防护硬件及措施到位。(1)正常工况(1)普通影像诊断设备在采取

36、隔室操作的情况下,并且在设备安全和防护硬件及措施到位的正常情况下, X 射线机房外的工作人员及公众基本上不会受到 X 射线的照射。(2)介入放射诊断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使用,在隔室操作时,如果设备安全和防 护硬件及措施到位,介入室外的工作人员基本不会受到 X 射线的外照射影响。 介入室内由于介入放射的特殊性,进行手术操作的医生、其他医务人员、病患 可能长时间暴露在 X 射线下,将会受到较大外照射影响,特别是长期参与介入 手术的医生累积接受的射线剂量可能更高,因此需要注意手术室内的辐射防护与管理。本次评价项目中使用的 X 射线机均在显示屏上观察诊断结果,并采用数字 打印机打印诊断结

37、果,不使用胶片摄影,不会产生含有重金属银的废显影水、定影水,因此不存在污水污染的问题。(2)事故工况(1)在使用 X 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断时,人员误入机房引起误照射。(2)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前尚未撤离诊断机房, X 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3)操作介入手术的医生或护士未穿戴铅围裙、防护帽和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而受到超剂量外照射。第 23 页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项目安全设施(1)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为分析本次评价的 DSA 介入室、CT 机房的辐射防护性能,根据医院提供 的设计方案(见附件 7),将机房的各主要技术参数列表分析,并与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

38、0-2013)中对诊断 X 射线机房的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对照,具体见表 10- 1。表 10-1 拟建机房的设计方案机房名称设计情况(GBZ130-2013)标准要求是否满 足要求DSA介入室机房大小40.3m2(7.67m x5.26m )单管头 X 射线机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 20m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 3.5m是四周墙体24cm 实心红砖墙+3mmPb 防护涂 料,总屏蔽厚度约 5mmPb 当量有用线束方向的铅当量:3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2mmPb;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 相同的防护厚度是顶棚12cm 混凝土+3mmPb 防护涂料, 总屏蔽厚度约 4.5mmPb 当量

39、地板12cm 混凝土+3mmPb 防护涂料, 总屏蔽厚度约 4.5mmPb 当量防护门4mmPb 当量观察窗4mmPb 当量的铅玻璃标志、警示灯机房门上安装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门灯有效联动机房门外上应有电离辐射警示标志,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 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是机房通风机房有排风装置,能保证通风状 况良好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 并 能保持良好的通风。是CT机房机房大小38.0m2(6.47m x5.88m )机房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不小于30m2 ,最小单边应不小于 4.5m。是四周墙体24cm 实心红砖墙+4mmPb 防护涂 料,总屏蔽厚度约 6mmPb 当量较大工作量: 2.5mmPb;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是顶棚12cm 混凝土+4mmPb 防护涂料, 总屏蔽厚度约 5.5mmPb 当量地板12cm 混凝土+4mmPb 防护涂料, 总屏蔽厚度约 5.5mmPb 当量防护 门 4mmPb 当量第 24 页观察窗4mmPb 当量的铅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