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55225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5 卷第4 期Vol.45No.4丽水学院学报JOURNAL OFLISHUI UNIVERSITY2023年7 月July 2023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孙君洁1,张俊霞1,虞悦2(1.丽水学院党委宣传部,浙江丽水3 2 3 0 0 0;2.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丽水3 2 3 0 0 0)摘要:为了解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措施与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32名海外华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认同感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差异;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呈代际递减趋势,第三代、第四代华侨显著低于第一代、第二代

2、华侨;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国政府援助政策显著正相关,获得过援助的显著高于未获得过援助的,本次疫情后部分海外华侨对中国政府的认识加深,并考虑今后加强子女的华文教育。关键词:重大疫情;海外援助;华侨;中华民族认同doi:10.3969/j.issn.2095-3801.2023.04.001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 5-3 8 0 1(2 0 2 3)0 4-0 0 0 1-0 6Study on the Relativity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verseas Assistance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3、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under the MajorEpidemic SituationSUN Junjie,ZHANG Junxia,YU Yue?(1.Propaganda Department,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2.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v

4、erseas assistance and the Chinesenational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under the major epidemic situation,this paper investigated 432 overseasChinese by questionnaire.The study found that overseas Chinese have a high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identity under the major epidemic situation,with the diffe

5、rences in gender and age.They show a decliningtrend across generations.The scores of the third and fourth generations of overseas Chinese are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s.The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of overseas Chinese isrelevant to the assistance policy of Chi

6、nese government.Those who have received assistance have a higher收稿日期:2 0 2 3-0 2-19;修回日期:2 0 2 3-0 3-2 8基金项目:丽水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课题“重大疫情下丽水政府海外援助措施对华侨民族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LB202111)作者简介:孙君洁,女,浙江永康人,讲师,硕士。2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than those who have not received assistance.Some overseas Chinese havedeepened

7、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trengthened their childrens Chinese educationafter the epidemic.Key words:major epidemic situation;overseas assistance;overseas Chinese;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丽水学院学报2023年一、引言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目前跨文化研究中的热频词。Phinney将民族认同定义为一个概念化的自我模式,认为它是多维的、动

8、态的、复杂的结构,是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积极评价及对群体活动的卷入程度;Carla认为个体对自身民族身份的信念、态度和认可就是民族认同;Arnett则强调文化认同、语言认同和民族历史的认同等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国内研究者结合我国实际,也提出多种观点。费孝通认为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个体将本民族内其他成员看作“自己人”的一种心理意识;王希恩将民族认同表述为社会成员对自已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在此基础上,史慧颖认为个体的行为比个体的情感态度更具有研究意义;李静认为民族认同即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产生的归属感以及情感依附性和心理趋同性。学者们对民族认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年龄、性别、个人成长经历等自身因

9、素,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环境等家庭因素以及学校教育、民族政策等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民族认同的形成8-9 。也有学者认为,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往往对一个民族形成“一种公共的凝聚力”,处理好“普遍组织、亲身参与、适度宣传等关键因素就可以强化民族认同。2 0 18 年全国两会首次把“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外延从国内的多民族扩充至海外侨胞。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认同不仅体现在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还体现在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维护,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延续上图。中华民族认同是民族认同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认同。2020一2 0 2 2 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暴发,全球确诊人数不断攀升,在疫情暴发前期,广

10、大华侨积极购买防疫物资,竭尽全力帮助国内人民渡过难关,到后期华侨自身面临口罩紧缺、就诊困难、生活物资难以保障等困难,全世界华人华侨团结一致,中华民族认同空前高涨。作为中国著名侨乡,丽水市约有4 1.5 万华侨遍及全球13 0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有2 6.9 万人处于13 个重点疫区国家。本课题在重大疫情背景下,以海外华侨为调查对象,研究海外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现状及政府援助政策对其认同的影响,为政府和侨务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参考。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利用海外疫情防控建立的侨联天下e矩阵(3 0 0 多个侨团负责人组成的一级群、3 2 1个以地域为单位的普通华侨二级群、3 0

11、0 0 多个三级微信群以及12 6 个微信义诊群和海外留学生群等),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选取4 3 2 人作为被试。其中男性2 6 8 人,女性16 4 人;侨一代219人,侨二代17 6 人,侨三代及以上3 7 人;其他人口学变量见被试基本信息表(表1)。数据来源于丽水市侨联2 0 2 0 年境外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第4 期孙君洁,张俊霞,虞悦: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被试年龄人数18岁及以下11930岁563140岁924150 岁1155160 岁12660岁以上42(二)测量工具1.中华民族认同问卷(EthnicIdentityScales,EIS)。

12、本研究采用的中华民族认同问卷为秦向荣编制的民族认同问卷的一个分问卷,包含认知成分、行为成分、评价成分以及情感成分等4 个维度,共有2 1道题!。采用李克特6 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越强,问卷中有4 题为反向计分项目。该问卷及4 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 2 0.9 2,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由于该问卷原调研对象为青少年,为考虑其对其他年龄段被试的适用性,在测试前先对2 0 0 位不同年龄段的华侨进行预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及4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 0 0.9 3,同样具有较高信度。2.自编问卷。共7 道问题,涉及疫情期间海外华侨对中国政府援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府

13、援项目中华民族认知中华民族评价中华民族情感中华民族行为中华民族认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被试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在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9 8.4 7 8.3 4)显著低于女性(10 0.5 16.8 9;t=-2.63,P0.05;在认知成分、行为成分上,男性都显著低于女性(t=-5.42,P0.001;t=-3.87,P3表1被试基本信息表出国年限人数15年20610年521115年741620年13420年以上152助内容的需求和期待、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变化以及对下一代华文教育的计划等。3.个人访谈。为深人了解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情况,本次研究还随机选取2

14、 0 名华侨进行个案访谈,主要调查其对中华民族以及疫情期间政府政策的真实感受,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建议。三、研究结果(一)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现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得分为9 9.2 5 7.8 8,平均分为4.7 3 0.3 8。以李克特6 级计分的均值3.5分作为参照数,说明被调查对象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较高(具体见表2)。表2 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现状(N=432)项目均值M4.774.165.055.114.730.001)。在年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F=19.22,P0.001),对其进行多重比较,4

15、 1 5 0 岁的被试对中华民族认同得分最高(4.8 5 0.2 8),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在出国时间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12.59,P0.001),出国时长为11 2 0 年的被试对中第几代华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及以上标准差SD0.360.380.630.550.38人数2191763254华民族认同的得分最高(4.8 8 0.2 1),显著高于其他分组。在认知因子上,被试称呼自已为居住国华人的占比为6 9.2%,这说明调查对象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华侨对自已的华人身份有一定认知,但仍有2 2.7%的人认为“中华民族身份对我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甚至有约5.8%的被试认为“我的华人

16、身份会妨碍我的将来发展”。对于“您的祖籍或籍贯这一题,有3.0%的被试回答不知道或者认为是居住国,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被试均为侨三代及以上。在评价因子上,有7 5.5%的被试认为“从心里感到自已和其他的华人是一家人”,有87.8%的人认为“没有中华民族的将来就没有我的将来”,但也有3 1.3%的被试认为“如果听到他人说中华民族的坏话,我不会感到生气”。在情感因子上,有9 6.3%的被试“知道中华民族的一些传说故事和象征(比如“龙”)”,但也有5 3.7%的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了解”,5 9.0%的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不清楚。在行为因子上,有8 8.9%的人会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

17、秋节等),但也有19.9%的人“没有刻意去保持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有2 1.3%的人不会把中餐作为第一选择。(二)海外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代际差异在代际变量上,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差异(F=9.2 1,P 0.0 0 1),第一代华侨得分最高(4.7 7 0.42),显著高于第二代(4.7 10.2 8,P0.05)第三代(4.6 7 0.4 0,P0.05)、第四代及以上(3.9 6 0.3 7,P0.001),但第二代和第三代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认知(F=4.23,P0.05)、行为(F=23.68,P0.001)、情感(F=6.40,P0.001)和评价因子(F=10.43

18、,P0.001)上均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在对爱国主义精神、和谐观念、仁爱思想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认知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听过并认同。通过访谈发现,第一代华侨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他们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理丽水学院学报解和感受,甚至能说出一些具体案例印证,但侨三代及以上则表示对其具体内涵知之不详,他们对中国的看法集中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美食丰富、人口众多等。在“我会保持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上,约9 1.3%的侨一代表示赞同,7 7.2%的侨二代表示赞同,仅有约13.5%的侨三代、侨四代表示赞同。通过访谈发现,第一代华侨认为他们会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前,提前组织相关食材和物品

19、用以庆祝,也会积极参加社区、商会准备的活动。与第一代华侨不同,第三代、第四代华侨表示自已不会主动保持中华民族风俗习惯,但如果有人组织也会考虑参与。(三)重大疫情下政府措施与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正相关在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对中国政府的海外援助政策知晓率较高,达到6 7.8%。其中对“及时发布并更新领事提醒,公布各国应对政策和使领馆防疫服务信息”“发放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等防疫物资”这些政策的知晓率最高,分别为8 1.9%和82.4%,说明在疫情期间,人们较为关注防疫物资等信息,同时也有2 7.8%的被试认为疫情期间的心理帮扶也十分必要。有6 2.3%的被试认为经过这次疫情对中国的热爱加深,但也

20、有2 8.5%的人认为对中国的认同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变化。有5 4.9%的被试认为经过这次疫情,以后会加强子女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对中文的学习。有6 7.5%的被试认为会考虑提高回国频率,但也有2 3.3%的人对中国政府防疫政策不了解或不支持。通过访谈发现,在疫情前期,海外华侨较为关注政府关于防疫物资购买、发放,回国政策,回国机票购买等信息。在居家隔离期间,转为关心中医防护、心理帮扶等信息。常态化疫情防控后,他们对于政府能够帮助其复工复产的需求最为迫切。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处理,结果显示,在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的民族认同和受到过政府的政2023年第4 期孙君洁,张俊霞,

21、虞悦: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研究策支持显著正相关(具体见表3)。进一步研究发现,获得过政府海外援助的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及时发布并更新领事提醒,公布各国应对政策和使领馆防疫服务信息开展海外连线,回应华侨求助诉求开设网络问诊平台,提供专业、科学的疫情防控指导发放口罩、消毒水、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帮助疑似病例就医、会诊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复工复产其他注:*P0.01。四、结果与讨论(一)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现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疫情下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认同感较高,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的认同显著低于女性,这与其他研究结果-12 1一致。这可能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中

22、华民族传统有关,相比于男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更易接触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13 。同时,4 1 5 0岁的被试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高,这与前人研究结论 14-15 一致,该年龄段的被试作为第一代华人移民具有较强的中华文化认同或双重文化认同。在具体项目上,虽然大部分华侨对自已的华人身份有一定认知,但也有极小部分华侨不认可,对中国持一种不亲近态度。通过访谈了解到,各个侨团经常利用中国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特殊节日举办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活动,但由于许多国家的华文教育并不完善,部分华侨对中华民族的传承仅停留在保持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浅层行为上,无法深入根部,对中华

23、民族的了解仅浮于表5认同(10 5.12 3.8 9)显著高于未获得过援助的(93.413.19;t=-1.63,P0.05)。表3 政府海外援助措施与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相关性(N=432)项目新闻报道更加有力有效。(二)海外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代际差异在代际变量上,海外华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呈代际递减趋势,且在认知、行为、情感和评价因子上均存在代际差异,第三代及以上华侨显著低中华民族认同得分0.272*0.248*0.0770.0770.220*-0.0690.290*-0.143*面,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知较为模糊,不足以与中华民族共情。特别是疫情期间,中外疫情防控政策的差异,加上国外媒体的非客

24、观报道,也会对其中华民族认同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人手,提高其中华民族认同感。在学校层面,加大对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华文教育机构的建设力度,开发网络课程,积极培养汉语言文化类师资,为华文教育的开展提供学习平台和资源。在家庭层面,与华侨在国内的亲人加强日常交流,让他们成为联系海外华侨的纽带。在社区层面,华侨的奋斗史蕴含了爱国爱乡、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精神,帮助和鼓励华侨建立和发展自已的组织,充分发挥海外华侨的智慧与优势,通过侨团关系网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承下去。同时,积极搭建多方对话交流平台,不断提高与各国新闻业务领域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让6于其他代华侨

25、,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情感也较为表面和被动。受社会背景、生活环境、家庭因素和出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第三代及以上华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认识不够清晰;受多元文化影响,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处于“人云亦云”或“事不关已”状态。在行为上,他们会参加家庭组织的各类活动,体验学校、社区的活动,但多属于被动参与。没有强烈的参与需求,没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内心层面的不了解加上行为层面的少参与,使得第三代及以上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很难提升。因此,要坚持教育先行,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华文教育体系:一方面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华侨新生代应用华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厚植“爱我中华”的

26、民族情感,积极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三)重大疫情下政府海外援助措施对华侨中华民族认同的影响国家政策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直接影响到两国人民的交往情况,间接影响华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中国著名侨乡,海外疫情暴发前期,丽水在全国率先成立海外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启动海外援助、境外防控及相关工作,以严密的作战体系、科学的研判路径、高效的防控措施、丰富的服务手段第一时间开展海外援助工作,并且此次海外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对海外华侨精神层面的关爱。“及时发布并更新领事提醒,公布各国应对政策和使领馆防疫服务信息”“开展海外连线,回应华侨求助诉求”“帮助疑似病例就医、会诊”“帮助复工复产

27、”等措施也获得了海外华侨的肯定,受到过政府海外援助的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认同度更高。政府提前构建数字化、精准化、服务化侨务平台,建立海外华侨人员信息数据库,常态化开展海外华侨人员信息的收集、整理,为第一时间开展海外援助提供信息保障。同时,抓住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侨领这一关键少数,鼓励他们在服务侨团、促进中外友好丽水学院学报合作的基础上,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领头雁的独特作用,客观讲述中国国情,传递中国声音。参考文献:1PHINNEY J 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J.Psychology bulletin,

28、1990(3):499.2 CARLA J.Racial identity,Africanself-consciousness,andcareer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26(1):28.3ARNETT J J.The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 J.Americanpsychologist.2002,57(10):774.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

29、版社,19 8 9:3 5.5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 J.民族研究,19 9 5(6):17.6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 0 0 7.7李静.当代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18(11):2 15.8秦向荣,佐斌.民族认同的心理学实证研究:11 2 0 岁青少年民族认同的结构和状况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7(6):3 7.9曲晶.城镇化背景下达翰尔族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J.区域治理,2 0 19(2 8):18 2.10何一民,黄沛骊.抗战时期国家与中华民族认

30、同之构建及影响: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 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6(3):14.11秦向荣.中国11至2 0 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 0 0 5.12孙君洁,雷涛,虞悦.浙江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J.丽水学院学报,2021,43(6):100.13张雅楠.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文化适应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 0 19.14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 5 0 194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5 8.15刘燕玲.当代海外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特征探析:以美国华人为例 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 0 2 1,3(1):4 5.202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