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优化探析——基于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视角.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693277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优化探析——基于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优化探析——基于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优化探析——基于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 0032023 年 9 月Sep.2023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以下简称“铸牢”课)的教学过程备受关注,如何提高“铸牢”课的教学质量、怎样提升“铸牢”课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题。毋庸置疑,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对于“铸牢”课而言,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向诸多方向突破,其中,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课程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本文中,笔者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民族工作等

2、相关讲话精神为指引,立足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大纲(修订版),在前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尝试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教学,通过从“为何融”到“融什么”再到“怎样融”的初步探索,力求实现“铸牢”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一、为何融: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的必要性“铸牢”课是面向高校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与“铸牢”课教学内容具有契

3、合性。在“铸牢”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是实现“铸牢”课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困境的现实选择。(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兼具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两大功能,两个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恰恰与“铸牢”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和价值目标相契合。在知识传授层面,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能够贯穿“铸牢”课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所确立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从而更好地完成“铸牢”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在价值引领层面,在“铸

4、牢”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有助于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判断、分析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御民粹主义、消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摘 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是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方向。文章作者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必要性,构建了以观、讲、走、悟、践等五种形式多管齐下的教学路径,并提出了以课前预习为先导、以课上学习为核心、以课后复习为补充的实施策略。文章作者提出了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学优化建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悟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自信心

5、,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1 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实践路径研究”(ZSZX2105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 歌(1989),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通辽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乔德中(1987),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8-2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

6、)27-0003-03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教学优化张 歌1,乔德中2(1.通辽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教学优化探析基于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视角德育与管理0042023 年 9 月响、腐蚀和渗透,自觉与敌对势力和极端分裂势力坚决斗争。(二)应对传统教学模式困境的现实选择针对“铸牢”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传授目标和价值引领目标,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宣教、倾向灌输性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其一,以教

7、师为中心往往容易忽略“铸牢”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出现教师“一言堂”“独白”“唱独角戏”等现象。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不低,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其二,注重理论宣教有利于教师讲解原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传授这一教学目标,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这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缺少以理论指导实践的锻炼。其三,倾向灌输性教育容易导致学生被动学习,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不利于思想和价值教育,难以实现价值引领这一教学目标。鉴于此,在“铸牢”课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其

8、中,有助于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将灌输性教育与启发性教育相结合,从而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二、融什么: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的路径在“铸牢”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观、讲、走、悟、践等多种形式充分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这些形式相辅相成、相互贯通,能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铸牢课的教学目标。(一)观:阅享经典文献、赏析文艺作品第一,阅享经典文献。在“铸牢”课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9、共产党宣言1、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2、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3、邓小平的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4、江泽民的论民族工作5、胡锦涛的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6等著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这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经典文献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民族观。第二,赏析文艺作品。互联网时代,随着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教师可以在“铸牢”课教学中引入展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文艺作品,如都是一家人马背上的法庭青春之骏等影视作品,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跑马溜溜的云上等纪录片。引入这

10、些文艺作品,能够改善教学中的沉闷氛围,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在赏析中学习”,提升教学效果。(二)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7因此,在“铸牢”课教学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带头讲好民族团结的进步故事,还要调动学生讲故事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讲好“雅歌儒服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互鉴融通”“彝海结盟”“回民抗日支队”“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琼崖纵队”“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通过讲好民族团结

11、进步故事,实现教学过程的理论化、抽象化与通俗化、形象化。(三)走:积极建设“行走式”的“铸牢”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馆、景观,通过参观和现场教学,积极建设“行走式”的“铸牢”课。例如,五一会址、沈阳故宫等,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学生认识;感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实践教学资源更为具象化、本土化,也更为便捷,能够“零距离”的教育引导学生,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利用。(四)悟: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2、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8因此,在“铸牢”课教学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旨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关注现实,从而在学生心中播撒“四个与共”的种子。通过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共同性与差异性等几重关系,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义。(五)践: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从本质上讲,铸牢中

13、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在“铸牢”课教学中,如果说观、讲、走、悟侧重的是“知”入脑入心,那么还必须引导学生自觉付出行动。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主题党日和主题团日、大学生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小分队、石榴籽工作室、大学生讲思政课、大学生导演拍摄微电影微纪录片和话剧歌剧舞剧等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总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德育与管理0052023 年 9 月牢”课教学,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达到日用而不觉、践行而不觉的理想状态。三、怎样融: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的策略在“铸牢”课教

14、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在课前阅读经典文献和赏析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文艺作品,鼓励学生通过讲故事、讨论交流获取课堂主导权,组织学生通过实地参观的形式提升自我。(一)以课前预习为先导在“铸牢”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通过阅享经典文献和赏析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相关的影视作品、纪录片、话剧等形式展开预习。教师需要根据各个专题的主题,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经典文献、影视作品、纪录片等,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赏析,便于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主题内容,为课上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专题八“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电影十八洞村、纪录片激越怒江、话剧金色的胡杨,帮助学生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5、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明确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推动民族地区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实践。(二)以课上学习为核心在“铸牢”课教学中,课上学习是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需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总结等形式融入教学。例如,在学习专题十一“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时,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五次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致内蒙古的三封贺信、在内蒙古参加的三次活动、关于内蒙古的三次座谈、给内蒙古的两

16、封回信、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周年的题词、对于内蒙古的多项批示等,引导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内蒙古的历程。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并讲述“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学生倍加珍惜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典范”的崇高荣誉。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新时代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蒙古使命,牢记嘱托,筑梦北疆。(三)以课后复习为补充在“铸牢”课教学中,课后复习主要指实践教学,即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7、的生动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馆、景观。例如,在学习专题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教师在课后复习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赴乌兰浩特参观“五一会址”。通过实地参观历史场馆、阅读文献及图片,向学生展现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历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让学生懂得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如,在学习专题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奈曼旗的清代郡王府,通过景观和文献

18、资料,帮助学生树立、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结语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教学持满意和接受的态度,这是对教学探索和尝试的充分肯定,表明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教学是有成效的。当然,在探索和尝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生愿意观看影视作品,却忽略理论教学的重点,重故事、轻道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存在管理难题和安全隐患;等等。毋庸置疑,这将是下一步努力和改进的方向。随着实践探索逐步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融入“铸牢”课教学的成效会更加显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大有可为

19、。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9):4-11.8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N.人民日报,2021-08-2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