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21462 上传时间:2024-04-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经济-91-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 1980年代末,它是有别于城市旅游和景区旅游的一种旅游形式,主体要素是田野、农村和农民。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朴实平淡的农家生活,以此寻找乡愁触发物,唤醒沉睡的美好记忆,所以乡村旅游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21 世纪初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成了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1。中国旅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推动旅游行业的转变发展方式,一是要加快推动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2,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2、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目前,学术界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旅游方面。在理论方面陆蓓 4认为以产业融合的旅游业态创新必将成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切入点之一。丁运超 1、王俊文等 5关注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彭瑛等 6则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了农业结构调整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关系,认为“农业、旅游产业耦合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优策略,唐芳 7基于三产融合的视角对农村流通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面向三产融合的农村流通体系优化策略。郭俊华等 8以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两者相结合为背

3、景,总结全国各地探索产业兴旺的五大模式,并且结合产业扶贫提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路径。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显示 9,到2025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接待游客人数将超过40亿人次,经济总收入将达到1.2万亿元。大量的文化元素渗透到了乡村旅游项目中,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1。1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现状1.1 门头沟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门头沟区地处北京市的西北部,处于华北地区冲积平原和内蒙古草原之间。该地区的地势呈现出西北西高东南东低的特点,98.5%的面积都是山地。山地与平缓的山坡交替出现,西

4、部山区与东部平原的气候差别明显。由于门头沟区地貌复杂多变,天气多变,传统农业的开发受到限制,但特色种植业的开发却受益良多 10。目前,门头沟区的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占70.0%,其中小麦、黄豆、谷子等小粗粮栽培规模排在前三位,占全部粮油作物种植规模的90.0%;此外,该区还开发了独具特色林果和中草药种植,如核桃、水果、杏扁、香椿、京白梨、盖柿、樱桃、大枣、葡萄、蔷薇花和黄芩等,具有鲜明自然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生产基础,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清水镇、潭柘寺镇和斋堂镇是核桃培训基地,而斋堂镇和雁翅镇则是苹果培训基地,清水镇、雁翅镇、斋堂镇和妙峰山镇是杏扁培训基地,雁翅镇田庄办事处则是香

5、椿培训基地,军庄镇、妙峰山镇和王平镇是京白梨培训基地,潭柘寺镇和妙峰山镇是盖柿培训基地,妙峰山镇、王平镇和永定镇则是樱桃培训基地,雁翅镇、斋堂镇和龙泉镇则是大枣培训基地,雁翅镇、王平镇和永 收稿日期 2023-03-28 作者简介 安 安(2000),女,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休闲农业。通讯作者 江 晶(1980),女,山西晋中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安安,江晶(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0)摘要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紧密,在尊重农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乡村转型升级,是融合旅游产业、

6、合理开发乡村资源、带动村民致富的有力措施。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门头沟区为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环境条件,农村农旅融合模式多种多样,将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拓宽地方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实现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在农业总产值、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在农业功能拓展,人才培育,同质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需加强主体培育,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键词 地方特色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北京市门头沟区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安安,等: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

7、展的思路区域经济-92-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4 期(总第 562 期)定镇则是葡萄培训基地,妙峰山镇涧沟则是蔷薇花培训基地,斋堂镇和清水镇则是黄芩培训基地 10。1.2 门头沟区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京西文化走廊”和“三山两寺”是门头沟区的两大著名景点,“永定河文化”以其独特的韵味闻名于世,“三山两寺”则以其丰富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户外基地等资源而闻名于世。此外,“三山两寺”还是北京惟一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太平鼓、花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各区县中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代表性 11。门头沟乡村的乡村旅游业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了发展文旅产业,门头沟区特别制定了“三地”

8、的目标,即作为全球山地运动打卡地、全球山地旅游目的地以及京津冀微度假的选择地。充分利用门头沟区妙峰山、灵山、百花山等原生态山水景观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依托爨底下、韭园、灵水等古村落,琉璃渠等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生态旅游业。截至2021年底,门头沟区拥有42个农村游览观光园,比2020年增长率35.5%,城乡游览农户数量达到880户,同比增长率39.5%。从图1中可看到,门头沟区实际运营的农村观光园数量逐年递增,2021年农村游览接收人次达到270 143人次,而2020年农村游览接收人次仅为211 688,同比减少增长率27.6%,2

9、021年主要旅游景区营业收入达到11 379.8万元,2021年游览景点门票人均收入达到6 623.7万元,比2020年上涨了60.9%,这标志着“三增长”旅游业取得了跨越式蓬勃发展,吸引人次、门票人均收入和游客净收入均有显著提升,同比上涨87.9%。门头沟区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强大的产业推动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图 1近 3 年门头沟区休闲农业农户数和休闲农业单位数2 门头沟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2.1“品牌驱动生态引领”模式雁翅镇立足“农游合一、文游合一”发展道路,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出镇域“雁翅优选”品牌,打造永定河畔“雁翅优选”综合服务体验店,通过品牌驱动促

10、进农产品销售,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区域竞争力,促农增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休闲产业优势,打造雁翅小院特色民宿,形成休闲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格局,打造优势农村发展赛道。2.1.1 基本情况雁翅镇位于门头沟区中部山区,东邻妙峰山镇和王平镇,南接大台街道,西与斋堂镇相连,北与长平区老峪沟和河北省怀来县相接,面积263.2 km2。雁翅镇坐落在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因传说一只五彩神雁幻化成形如大雁翅膀的山脉而得名,汇集了五大文化,构筑了一个充满文明气息的人文雁翅,33 km永定河绵延穿流,为雁翅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生态资源镶嵌叠加成就绿色雁翅,革命传承悠远培育出红色雁翅,有山有水有人文的雁翅

11、镇具有良好的休闲农业发展基础。2.1.2 经验做法一是整合农产品资源推出特色品牌。2021年推出“雁翅优选”品牌,设计品牌形象“雁小优”,并通过综合服务体验店展销香椿酱、蜂蜜、苹果、花椒等镇域特色农副产品,产品经过设计包装,提升了整体形象,提高了农产品价值。围绕镇域吉祥物“雁小优”设计推出背包、服饰、玩偶等文创产品,并鼓励当地能人巧匠展示特色手工制品,提升文化价值。二是打造综合服务体验店创新运营模式。在永定河畔太子墓村开设首家“雁翅优选”服务体验店,采取“企业+镇+村”运营模式,通过统一设计、集中展销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持续塑造“雁翅优选”区域公共品牌。体验店通过与专门经营队伍合作不断提高经营

12、水平,促进镇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和财富。同时,推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等帮扶单位与镇企管中心合作,签订农产品订单助力果农增收。三是整合农村闲置资源打造雁翅小院民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创办农村民宿,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农房和产业用地,激活闲置资源,吸引社会力量,打造出更加精致的农村民宿,唱响“走进雁翅小院,畅游锦绣田园”的主题,为村级集体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雁翅镇通过“雁翅优选”品牌打造提升了品牌形象,发挥了品牌驱动力,促进了全镇农产品销售,形成了太子墓红富士苹果、淤白村水库鱼、饮马鞍蜂蜜等系列特色产品,成为休闲旅游的亮点和特色。通过打造乡村民宿,将雁

13、翅镇打造为有趣味、有质感、有情怀、有内涵的休闲农业体验打卡地。截至2021年,雁翅镇投资6 200余万元,在碣石村、淤白村、河南台村等8个村打造乡村民宿,共盘活农户闲置院落90余处。先后建成槐井石舍、土店儿、芳草淤白、南台花开等10家乡村民宿,成为全方位体验山水雁翅、人文雁翅、绿色雁翅和红色雁区域经济-93-翅的窗口。2.2 西山线路“连农带农”模式西山永定线路旨在充分发挥西山和永定河文化带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山川交融的生态景观、“源文化”、流域文化、古商道、红色文化等资源,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门头沟区属于太行山脉的一部分,是永定河流经最长的一段,也是西山

14、永定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以永定河、109国道、108国道、“一线四矿”为主干,门头沟区串联起了特色村落、休闲农园、乡土农情、农耕文化等重要节点,促进了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了永定河乡村休闲农业品牌。该线路位于门头沟东部,沿途主要涉及四个乡镇,主要涉及12个景区(景点)、21个休闲农业园区,其中采摘园6个,17个乡村,其中2个美丽休闲乡村。沿线鲜花百果芳香四溢,精品休闲园区集聚,妙峰山庙会、妙峰山花会、梨园界等乡间民俗活动丰富,重点打造了西山永定康养休闲农业精品路段和西山永定农学教育休闲农业精品路段。3 门头沟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主要成效3.1 扩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

15、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建设逐渐在门头沟区打造了“一日游”“两日游”甚至多日游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吸引了一批新农人、返乡青年等投身各区休闲农业,带动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探索新业态,创新融合发展模式,赋能休闲农业提质升级。由图1可以看出近3年门头沟区休闲农业的农户数量和休闲农业单位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休闲农业的农户数量达到880家,休闲农业单位数量达到33家。由于疫情因素的影响,休闲农业单位的数量在2020年呈大幅下降趋势,由原来的25家下降至13家,但在疫情缓和后呈现指数型增长,由13家迅速增长到33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增加带动了农民就业,也带动更多集社员、经营者与股东身份

16、于一体的农户脱贫致富。同时,龙头企业、高校等多方社会组织力量融入农村,推动城市要素与乡村要素的集聚、共生,逐渐激发产业振兴主体活力 8。3.2 产业强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精品线路建设联动推进资源集成,统筹发挥休闲农业强村富民作用,为村集体赋能、聚才、培源、拓路,进一步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推动农民收入持续普遍稳定增长。20192021年农业产值(图2)呈上升趋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呈下降趋势,乡村旅游整体收益不良好,2020年达到5 738.4万元,2021年达到6 357.6万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门头沟区依托休闲农业“十百千万”项目,着力打造西山永定精品线路,沿线8

17、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均与村集体签订利益联结机制的相关协议,妙峰骑行小镇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与村集体达成协议,合作社除每年将盈利8%(保底3万元)作为红利分配给村集体外,还负责安排当地农民的就业岗位,通过开发“非遗妙峰咯吱制作”“妙峰咯吱宴”等体验项目带动村内21户农户制作咯吱增收。图 2近三年农业总产值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变化趋势3.3 旅游品增值,带动特色产品销售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建设中注重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鼓励开发农业伴手礼,支持培育农业电商销售人才,多方位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门头沟区打造“雁翅优选”“斋堂尚品”等特色镇域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产品增值,雁翅镇依托“

18、雁翅优选”建立西山永定线上特色农产品体验店,并通过与帮扶单位签订农产品订单,助力农户增收,虽受疫情影响,但北京周边轻度游一度成为北京居民首选,近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图3)呈直线上升从53 743万元上升到59 33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万元图 3近 3 年门头沟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变化趋势4 主要存在问题4.1 政策有待进一步整合市区政府对休闲农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休闲农业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不同部门间政策缺乏整合与聚焦,在具体操作中存在难以落地的现象,影响农商文旅产业融合的高质高效实施。如受到用地限制、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未能进入良好运营状态,线路的“集聚效应”未能充分释放,

19、安安,等:地方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区域经济-94-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4 期(总第 562 期)对沿线乡村、园区、民宿和民俗接待户的带动能力尚不明显。4.2 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门头沟区农村三产融合倾向于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智慧农业、工厂化农业等新业态,产生了文化、旅游、教育、生态等新功能。但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门头沟区多以农产品采摘、餐饮、民宿为主,而农耕文明展示、农事体验、文化娱乐、技艺传承等体现地方特色的项目较少,经营形式简单雷同,经济效益较差,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其次,要进一步加大门头沟区乡村旅游的运营管理,注重

20、品牌营销和全产业链业态开发,扩大消费群体,引导城市居民消费下乡,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高效推进农村三产融合。4.3 人才培育需进一步加强休闲农业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虽吸引了不少创业创新和返乡就业人员,但产业整体对人才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精品线路建设人力支撑不足,老龄化和空心化导致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就业人口结构失衡,这些都成为探索新业态、新内容的瓶颈。如“栗花溪谷”内60岁以上老人共有1 513人,占人口总数28.1%,老龄人口为沟域经济发展带来负担。4.4 同质发展需进一步破题虽然休闲农业线路主题化提升效果显著,业态更加丰富多元,体验项目不断创新,但整体仍存在同质化现象,线路建设缺乏

21、系统、全面、深层文化挖掘,缺乏有高度、有深度的总结提炼,导致精品线路吸引力不足。由于产品供给创新不足,许多休闲项目仅限于采摘、参观、餐饮和住宿,缺少独特性和创造力,缺少生态、保健、科普和文化等高附加值感受服务项目,致使游人逗留时光短暂,难以形成二次消费行为。5 政策建议5.1 加大政策集成,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了促进农业乡村提高政策效果,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释放休闲农业蓬勃发展的活力,各区应当积极利用农业生产发展融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改资金,明确建设用地范围界限,严格控制建设土地指标,同时在严格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统一完善政策,研究出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探索如何在农田、林地或道路周围建立小型服务设

22、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以期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5.2 创新资源联动,凝聚主体发展合力促进资源统筹利用,推动主体联动共赢。通过发挥休闲农业精品线路资源的聚集作用,鼓励引导各节点形成连续的航线,围绕路线主题打造一个配套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农民创业脱贫致富、文化符号突出的休闲农业聚集区,以此丰富精品线路的内涵,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借助精品线路提升创造全域旅游契机,统筹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串联沿途采摘休闲、亲子研学、科普教育、农家美食、酒店娱乐等项目,打造全方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小镇。推进乡镇统筹、乡村联动、村企合作、村景对接、村园共建、村户协同,推动各主体联动共建,吸引优秀文旅、文创企业与村集体

23、合作共建力度,促进精品线路整体推进、高质发展。创新合作经营模式,推动产村融合聚力。培育“村企合作”“镇企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懂农业、爱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鼓励合作经营模式,引导形成以入股方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核心,与重大农产品公司、文旅公司等运营市场主体合作,着力推动“休闲农村+”发展模式,通过产村融合,联动村庄、休憩农业园区、现代民俗接待户(农村农家民宿)等多种业态载体,打造一个集吃、住、玩、学、体验于一体的农村综合体模式,通过休闲服务在特定区域的专业化分工,促使区域运营市场主体共同开发,达成合作。5.3 加强主体培育,提高

24、线路服务品质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应瞄准“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研、悟”十大要素,开发具有线路文化特色的伴手礼和农文旅创意产品,提高闲暇产品供给服务质量。同时,重视引智育才,主动栽培“新农人”,强力扶植培训本土人员,充分利用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资源,加强专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组织农村电商相关新技术、新技能培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闲暇产品供给服务质量。5.4 强化创新驱动,厚植产业特色优势构建品牌体系,提升线路特色。为了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设精品线路,并促进各区域休闲农业品牌体系的建立。应培育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品牌,不断拓展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此外,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如推

25、介会、农民丰收节和农耕文化节,以丰富休闲农业品牌的内容。持续开展四季休闲乡村游路线推介,开展美丽休闲乡村创建,推动原味民宿发展,开展休闲农业星级园区评定培育休闲项目品牌,鼓励乡镇培育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打造新亮点、充实新内容,形成一批网红打卡点,推出一批市民休闲好去处。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休闲业态。依托北京市“三个文化带”建设,引导挖掘线路人文历史资区域经济-9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产业振兴 1,乡村产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2。近年来,新疆

26、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以粮、棉、果、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进入高效优质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壮大,但南北疆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依然突出 3。全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4,南疆四地州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增收问题依然突出 5,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攻坚地。从目前南疆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看,纺织服装、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就业巩固脱贫成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在乡村一级大多以“卫星工厂”的形式存在,但因产业链不完善、与市场衔接不紧密等原因,持续健康发展能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极弱,各类不稳定因素导致农民接受程度低、参与积极性差。而基于种植业、养殖业延伸出的

27、农产品加工业,多以“短平快”为主,一方面缺乏基于市场因素充分考虑的科学合理规划,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农民经营理念传统、技术知识滞后 收稿日期 2023-03-01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南疆乡村产业兴旺的实现途径(JZ202002004)。作者简介 郑 峰(1991),男,安徽亳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南疆地区 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及对策以新疆喀什地区 A 县典型村为例郑峰,林萍,肖丽,王成(新疆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摘要 为了提出培育壮大南疆地区乡村产业的对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南疆在乡村振

28、兴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突破,以新疆喀什地区 A 县典型村为例,分析南疆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制约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行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质量和水平不高及整合现有要素促进产业增效的措施不够,建议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体系、建立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主体的培育和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要素等四个方面优化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和措施。关键词 南疆;产业振兴;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源、演绎乡村故事,结合各线路主题特色,突出农业文化符号,融合长城文化、运

29、河文化、红色资源、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元素设计伴手礼套装,继续丰富农事教育、科技研学、文化体验等体验形式,挖掘农业颜值经济、体验经济,提升农业附加值。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开发体验新内容,围绕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建设,利用“互联网+”,深化“文化+”,将生态底色、田园美色、文化特色融入休闲业态,延长休闲旅游价值链条。参考文献1 丁运超.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81-1283,1344.2 张白平,彭 瑛.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203-20

30、5,211.3 王 婧.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村寨文旅融合路径研究以恩施州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3(3):86-89.4 陆 蓓.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5 王俊文.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2(1):61-64.6 彭 瑛,张白平,赵士钊,等.安顺市农业结构调整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思路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249-251.7 唐 芳.基于“三产融合”的农村流通体系优化J.商业经济研究,2021(18):17-20.8 郭俊华,卢京宇.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与路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6):42-51.9 刘 萍.文旅融合视域下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31):118-120.10 刘法英,顾慈阳.北京门头沟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18):13,16.11 陈国才.文化创意助力门头沟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J.投资北京,2010(10):61-63.郑峰,等: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及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