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

上传人:bubibi 文档编号:21726581 上传时间:2024-04-14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第6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概述社会规则是一种社会经验。儿童的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不断地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由最初的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个体,始终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就需要接受和掌握社会规则,这是儿童的社会化并形成相应品德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学前儿童社会规则认知教育主要是指引导学前儿童了解、感受并最终学会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的教育。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是确保群体中每位成员有序行动、和谐共处、愉悦发展的必要章程或指南,是社会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或要求。它能引导成员做出符合群体认同的行为,帮助成员融入群体,

3、适应社会生活。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一)社会认知概述社会认知概述社会认知一方面包含了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特征的认知,如对人的意图、态度、情绪等的知觉和判断;另一方面包括对人的外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社会组织的认知,如对友谊、道德、社会制度的认知、理解和期望。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二二)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因素。(1)成熟主要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2)物理环境是指个体在与物体的相

4、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不同于社会经验。皮亚杰把这种经验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的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它同样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4)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性因素是平衡或自我调节。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三三)社会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根据与学前儿童自身密切程度的不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认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身边环境的

5、认知,二是对社会环境的认知。1.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认知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认知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对家庭、幼儿园、社区的认知。对学前儿童社会环境的认知教育,应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展开。(1)对家庭的认知。(2)对幼儿园的认知。(3)对社区的认知。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对家乡、民族、祖国的认知,对社会机构的认知,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认知等。(1)对祖国、民族、家乡的认知。(2)对社会机构的认知。(3)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认知。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

6、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四)社会规则认知社会规则认知规则是儿童建立安全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对规则的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则不仅不会限制儿童的发展,还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安全感。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社会规则认知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作为“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形成并发展的认知因素,也是衡量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主要维度之一。儿童社会规则认知水平对

7、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发展和未来社会行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儿童早期的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应该受到重视。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安全感高的孩子的主要表现安全感高的孩子的主要表现(1)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2)对自己的(3)愿意和别人亲近;(4)遇到新鲜事物主动去接触。评价高;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安全感低的孩子的主要表现安全感低的孩子的主要表现(1)拒绝和陌生人交往;(2)对新鲜事物没有探索欲;(3)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感到害怕;(4)不敢一个人在家;(5)不愿意或不敢和同学说话;(6)发生矛盾时退缩;(7)不喜欢学校,不

8、愿意上学。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应依据学前儿童教育发展水平和学前儿童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学前儿童教育的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从学前儿童实际社会认知水平出发,密切结合本地区教育实际情况,确定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目标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社会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社会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是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最为概括的陈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包括:(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活动的目标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活动的目标其具体教育目标如下:(1)儿童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与

10、家人之间的关系,明白父母师长对自己的养育和培育之恩;(2)儿童应初步了解家庭和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和结构,熟悉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前儿童初步了解并掌握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行为规范、基本公共卫生规则、幼儿园行为规范等;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4)培养学前儿童的劳动意识,理解劳动的意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前儿童热爱劳动的感情;(5)培养学前儿童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争做环保小卫士;(6)培养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培养其初步的是非观和爱憎感。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

11、的设计与指导(二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原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原则则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及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接受社会规范的水平大致分为三种:服从水平、模仿水平和理解水平。学前儿童对于社会规则的接受程度主要处于服从水平和模仿水平,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基于学前儿童心理、生理的特点,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活化。2.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3.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之一,是指在教学中引导

12、学前儿童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学习对象,使学前儿童获得感性认识。直观性反映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三三)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方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认知教育的实施方法法1.通过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规则教育通过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规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创设常见的方法主要有绘画、手工及二者相结合的运用等。下面主要从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个方面来介绍环境创设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13、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户外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可划分为三大区域:活动区、设施区、种植养殖区。活动区主要供儿童做操、上体育课、进行各种游戏活动等,要求场地宽阔平整。2)室内环境的创设足够的空间是学前儿童在室内开展各类活动的必要条件。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个结构良好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以下标准:(1)活动区数量、面积适宜。(2)减少各活动区之间的相互干扰。(3)物品的摆放应方便学前儿童取用和走动。(4)活动区的规则要清楚明确。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材料是环境创设的重

14、要支撑。综上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活动区域安全整洁;二是活动空间安排合理有序;三是活动材料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四是环境具有探索性,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五是达到美感与儿童兴趣的和谐统一。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2.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规则教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规则教育育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规则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前儿童积累社会生活经验,以便学前儿童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学习和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学前儿童社会规则认知主要包括对社会道德规则的认知和对社会习俗规则的认知两部

15、分,具体表现为儿童对基本道德规范、文明礼貌规范、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的认识和理解。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具体来说,学前儿童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在游戏等专门性活动中渗透社会认知教育。(2)让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体验社会角色。(3)游戏规则应与社会规则一致。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将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将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中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然是在学习、生活、游戏中融合进步,是将认识纳入其整个的经验体系中的。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也是引导学前儿童进行社会环境

16、和社会规则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与其生活环境、经常出入的社会场所等密不可分,因此学前儿童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或外出活动中的各种时机与情境中进行随机教育,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对象的特殊性,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有所反映。教师如果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社会教育活动是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品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第

17、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一、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因其所处地域、功能和用途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除了要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需要以外,还要从扩展儿童视野、丰富儿童社会认知的角度,有意识地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和认识社会,激发儿童兴趣,从而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一)以学前儿童为本以学前儿童为本以学前儿童为本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中,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前儿童,设计的出发

18、点是学前儿童,设计的归宿点也是学前儿童,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以学前儿童为本包含着多方面的含义,具体为:(1)教育活动的设计要以学前儿童为本,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指向儿童,而不是其他方面(目标、内容、方式、结果);以儿童的活动成效作为衡量活动质量的关键指标,以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价活动的标准,将教育活动设计成儿童积极主动、兴趣盎然的活动。(2)以学前儿童为本,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关注点放在儿童身上,要以儿童为主体,设计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让儿童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而不是将关注点放在教师身上,考虑教师自身的活动。第

19、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将儿童置于教育活动中师幼关系的平等地位,构成一种民主平等、相融和谐的师幼关系,将教师的指导活动与幼儿的自主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互动相融的活动。要贯彻这一原则,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坚持“儿童就是儿童”的现代儿童观,坚持“儿童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坚持民主平等的先进理念,并将这些思想与理念深入到教育活动之中。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4)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促进者,而不是指挥者、控制者与鉴定者。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

20、用就是对儿童活动的支持、关注和促进,教师指导的关键就在于促进学前儿童自主活动的发展。(5)教师要开发多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学前儿童具有活动的条件和材料,支持学前儿童的自主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园成为学前儿童自主活动的“乐园”,成为学前儿童快乐生活的“家园”。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二二)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中,要把握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因地制宜地利用教育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使教育活动能够适应学前儿童发展、适应生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需要学前儿童教师根据儿童实际

21、、教育实际和地区实际来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环境和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除了要遵循学前儿童的特点、教育的规律之外,还要依据幼儿园和社区的实际状况,设计出适宜的活动。适宜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活动的设计要与幼儿相适宜,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适应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2)活动的设计要与幼儿园的环境与资源相适应,应是幼儿园教育资源能够支持的活动,是与幼儿园环境相适宜的活动。(3)活动的设计要与地区的社会生活相适宜。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在贯彻适宜性原则时,首先,学前儿童教师要把握不同年龄幼

22、儿的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及个性特点,设计活动要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其次,学前儿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尽可能地从学前儿童的社会生活中发掘主题,组织开展活动,既适应学前儿童生活,又能因地制宜。最后,学前儿童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各种资源,以便实施教育活动时,具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背景来支持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三三)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中,要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目标、学前儿童学习的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方法有机整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其融入教育活动之

23、中,形成完整、自然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取整体经验和全面发展。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设计活动时要将活动目标定位于学前儿童身心的整体发展和整体经验获取上,而不是某个单一目标上。(2)将学前儿童学习的不同领域内容融为一体,从学前儿童的生活中生成活动的主题,使学前儿童学习的不同内容相互渗透、互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3)活动的方式方法应相互渗透、有机整合,集体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形式和个别活动形式有机整合。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四)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社会环

24、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设计中,必须准确把握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此为依据,着眼于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发展性原则包含以下两个层次的含义:(1)设计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要以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设计的活动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盲目滞后。(2)活动的设计要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落脚点,将“发展”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教师贯彻发展性原则时,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25、,视儿童的发展为自然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儿童积极主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要承认儿童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其次,学前儿童教师要将儿童的身心发展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目的。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实施二、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实施由于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活动设计时都应有所反映。所以学前儿童教师如果注意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设计实施:(1)学前儿童教师运用参观法、讲述法、角色扮演法、观察学习法等,帮助学前儿童认识社会环境,熟悉社会规则。(2)学前儿童教师运用实践练习法,引导学前儿童仔细观察认知对象,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认识,初步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第 6 章 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3)学前儿童教师运用移情训练法组织学前儿童自由表达个人感知,表达自己的认知体验。(4)学前儿童教师运用游戏扮演法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则,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帮助学前儿童认识社会环境,熟悉社会规则,构建自己的社会规范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