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初中学霸 文档编号:21729383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X 页数:180 大小:39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亲,该文档总共1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2、。(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3、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

3、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3)学习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2、学习第二部分(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

4、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B.朗读第五节(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六、七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经历)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三、学习课文第八节1、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

5、(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2)齐读这节。三、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四、板书设计:15 青海高原一株柳惊见一方景观(壮观而独立)粗神奇形状枝干叶子16草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

6、束、举杯、摔跤。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5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贯穿,保持作者感情的连续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

7、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三、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读生字组

8、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骏( )俊( )竣( )限( )驰( )峻( )唆( )梭( )垠( )弛( )蹄( )茶( )貌( )杯( )跤( )缔( )荼( )藐( )怀( )胶( )2理解词语。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五、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2熟读课文。第2课时一、听天堂这首歌(由于学生离草原

9、比较远,对草原了解的太少,在听歌曲时,边听边欣赏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再让我们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

10、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3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 茫。”“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11、入云际。”)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 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 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

12、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三、学习第二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可分为两层: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3、讲读第1层课文。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

13、洒脱。”) 4、讲读3、4、5自然段。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B、读后讨论交流。(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

14、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 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 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四、总结交流同学们,学到

15、这儿,你领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吗?你体会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五、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习体会六、板书设计: 16草 原 天:可爱、明朗景色(美丽) 地:一碧千里 远迎会见 情谊(深厚)款待 话别17 麋鹿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保护野

16、生动物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2今天,我们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生字词。(2)理解词语的意思。(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3指导分段。(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

17、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2)讨论分段。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4小结。三、书写指导1分析字形。2描红、临写。四、作业1抄写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2)理解第一层内容。指名读。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更”字可以去掉吗

18、?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注意重读“更”。(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指名读。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引读练习(4)理解第三层内容默读第三层,思考。

19、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交流。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1)指名读课文(2)出示“传奇”,齐读。说说“传奇”的意思。(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三、配乐朗读第二、

20、三段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第3课时一、复习导入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二、精读训练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三、课堂练习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2交流复述方法。(1)结合插

21、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3练习复述。(1)同桌互相复述。(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3)师生评选。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五、板书:17、麋鹿鹿科动物繁殖能力低麋鹿外形奇特(“四不象”)传奇经历回归故土练习五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

22、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1)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二、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2)给出恰当 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三、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四、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诵读(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

23、读准子音,读准节奏。(3)指名读,教师指导。(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5)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2、欣赏(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第2课时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2、学习写毛笔字。教学重难点: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三题1、指导(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2)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

24、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第3课时教学目标: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教学重点:指导评说喜欢影视栏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内容。教学难点: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教学准备: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教学过程: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25、1、审题(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B、为什么喜欢?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指导(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 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2、反馈(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2)评议小结。18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

26、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重点难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巴金老人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简介巴金。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2、质疑:引出课文。二、自读课文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

27、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第二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第三自然段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第四自然段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五自然段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第六自然段写他对孩子们的祝福。三、精读第一段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说明巴金

28、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四、精读第二段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五、指导写字1、教师示范。2、学生描红六、作业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2、抄写词语。第2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

29、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二、精读第三段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用“不是而是”造句)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我

30、”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三、精读第四段1、引

31、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2、感情朗读。四、精读第五段1、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五、学习书信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2、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七、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八、作业1、造句:多么多么不是而是2、课后4(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 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

32、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九、板书设计:18、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让生命开花结果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19 钱 学 森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33、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揭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二、自读课文、一读课文。()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二读课文。()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检查二读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查字典弄

34、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三读课文。()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检查讨论。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第一段(第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第二段(第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第三段(第、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第四段(第、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第五

35、段(第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三、分段读课文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说说“艘、斩、魂、授”这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艘”中的“叟”,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学生描红这个字。五、作业1、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艘()掠()眺()绕()()()()()2、认真诵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钱学森说的话。第2课时一、复习检查,明确要求、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

36、从中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二、精读课文、精读第一段(第自然段)()默读第一段。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语,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抓住重点句品读。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感情朗读。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教师范读,指名试读,女生齐读。、精读第二段(第自然段)。()指名读第二段。()出示钱学森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a、为什

37、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b、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朗读加深理解。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虽然当时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让我们用心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小结并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精读第三段(第、自然段)。()指名读第三段。()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出示重点句,品读领悟。“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a、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

38、”指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的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朗读。、精读第四段。()指名读第四段。()读一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感情朗读。()小结并板书。三、朗读全文。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课时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哪些词句反映了他那高尚的爱国情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吗?、过渡: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二、精读第五段

39、。、指名读五段。、“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感情朗读。三、总结全文。四、课堂练习、读一读,再抄写。富裕研制优厚劈波斩浪诚恳坦诚教授魂牵梦绕、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认真朗读。当时,钱学森享受着的待遇,有的生活和的工作条件。可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我现在所做的,都是在,为的是回到祖国能做点事。”五、板书设计:19钱学森身在异国心系祖国祖国新生急切归国

40、克服阻挠踏上归程卓越贡献高度赞誉20詹 天 佑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能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一层一层表达中心的方法,能顺着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是怎样克服的。.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学准备:投影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背诵课三、四自然段,师生评议。二、导入新课、投影出示詹天佑头像:你知道这是谁吗?简介詹天佑主要经历、事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板题齐读)、通过预习,说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三、初读课文,理清脉落、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读后评议。、说说课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你写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