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21740183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 PDF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小题,小题,19 分)分)1 1(3 3 分分)A A(不是不是“阶级概念与市场经济阶级概念与市场经济”促使促使,而是而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2 2(3 3 分分)C C(A A“作者认为作者认为”错错,应该是一些批评家应该是一些批评家;B B“应只依自己的标准评定应只依自己的标准评定”错错,还有还有“大众大众”标准标准;D D“否则就会抑制个性的张扬与独创能力的提高否则就会抑制个性的张扬与独创能力的提高”错错,原

2、文是原文是“雅雅的的过度苛求往往表现为经典或者传统对于个性与独创的抑制过度苛求往往表现为经典或者传统对于个性与独创的抑制,那么那么,俗俗的泛滥多半热衷的泛滥多半热衷于以低劣于以低劣、畸形乃至变态的趣味投机市场畸形乃至变态的趣味投机市场”。)3 3(3 3 分分)D D(流露出宋人面对唐诗高超成就的压力和焦虑心理流露出宋人面对唐诗高超成就的压力和焦虑心理,与雅俗之与雅俗之辩的产生原因无关。其他三个都是其他三个都是雅俗之辩的产生原因,A A 文化生产者文化生产者“士士”“商商”的融合的融合,B B 正确对待古代文正确对待古代文化化,C C 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故选故选 D D。)4 4(4 4 分)

3、时代性(历史性)。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对于雅俗的理解,人们的审美趣味与历史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长期性。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雅俗之辩,雅俗概念会保持长盛不衰的理论活力。广泛性。从社会各个领域人们都可能发现雅俗之辩的踪迹。评分建议评分建议;一点一点 2 2 分分,2 2 点即满分点即满分,意思对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言之成理即可。5 5(6 6 分分)列举 20 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雅俗之辩的事实,证明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密不可分;对比分析 20 世纪之后与古典社会的雅俗之辩,证明其与社会背景紧密互动;引用约翰斯道雷的名言证明雅俗之辩任何时候会发生,且审美趣味与历史之间会重新建立联系。评分建议评分建议

4、;一点一点 2 2 分分。(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6 分)分)6(3 分)A(“都是跟自己日常生活直接相关”错,有的不是跟“自己”“直接”相关。)7(3 分)D(“比喻修辞”错,是比拟。)8(4 分)有生命的动物值得怜惜,凡事多看多做就会熟悉;生活中充满趣味。评分建议:一点 2 分,两点即满分 4 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9(6 分)结构松散:本文不像一般的散文有特定的线索,而是行文散漫率性;语言朴实:本文语言不像一般散文一样典雅庄重,而是洋溢着地方特色和儿童的活泼浪漫;主旨浅近:本文主题不像一般散文一样深刻,而是从儿童的视角观察社会,体悟日常。评分

5、建议:一点2分,三点即满分6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小题,小题,20 分)分)10(3分)CEG(“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而且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11(3分)B(“恶衣恶食”中的“恶”意思是“粗劣的”。)12(3 分)C(文中“非为贤赐也”,是说“并不是因为贤人的才德而赐予。”)13(8分)(1)(4分)我不知道,过去,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都是贤人。评分建议:“识(知道)”“往(过去)”“判断句”及语意通顺各 1 分。(2)(4

6、分)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评分建议:“祖述(效法遵循)”“道(方法)”“尚(尊崇)”及语意通顺各 1 分。14(3分)孔子认为“贤者”能推荐比自己贤能的人;孟子认为“贤者”能舍生取义;墨子认为“贤者”应该得到尊崇。评分建议:每点 1 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贡问孔子说:“如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说:“我不知道,从前,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是贤人。”子贡说:“那么齐国管仲就不算贤人,郑国子产就不算贤人吗?”孔子说:“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引荐贤人的为贤呢,还是出力的为贤呢?”子贡说:“能举荐贤人的人贤能。”孔子说:“对。我

7、听说鲍叔牙使管仲显达,子皮使子产显达,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让比他们更贤能的人显达。”材料二: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8、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材料三: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而且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

9、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而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天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

10、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所以墨子说: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不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尊崇贤者,是政治的根本。(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9 分)分)15(3分)C(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是厌弃黑暗官场,本诗主旨不同。)16(6分)不要空谈古人,要汲取思想;不要空读万卷书,要重视实践;不要为读书所累,要坚守本心。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

11、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17(6分)(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2)快投笔 莫题柱(3)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朝闻道 夕死可矣/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3 小题,小题,8 分)分)18(3 分)A(根据句意关系可知)19(3 分)C(材料中的“你”是泛指。A 指说话者“我们”;B 指说话对象:周朴园;C 泛指;D 指前面的“地”“天”。)20(2 分)答案示例:信:“人”只要“说话(言)”就一定要讲“信”用。功:“工”作努“力”,才会成“功”。舒:善于“舍

12、”弃,善于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忌:妒“忌”之人,因为“心”中只有自“己”。评分建议:有一定寓意,解析合理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小题,小题,12 分)分)21(6 分)语句,修改为: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是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的/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语句,修改为:大多数人习惯在夜里给电动车充电。语句,修改为:一旦夜间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处置。评分建议:每点 2 分。22(6 分)要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电动车要停放在指定位置;电动车充电时要规范。评分建议:每点 2 分,意对即可。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13、)23参见作文评分细则 评分评分细则 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2024 年春运第一天,农民工曹新平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包袱赶火车,一路上遇到不少好心人搭手帮忙。曹新平很激动地说:“我一路上都在遇见好人。”遇好人才有好发展,做好人才有好社会。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一、审题 1作文题解读作文题解读 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简述事情:农民工遇不少好心人帮忙。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与人们的寻常所见无异。第二句话对好

14、心人表达感激之情,而且强调“一路上”“都在”,即好心人不在少数,好心人随处都有。第三句话表达观点:“遇好人”的意义,做好人的意义;也在暗示人们,“遇好人”是对社会的理解,“做好人”是对自己的要求;两个分句结合起来可理解为“好人”利己利他利社会。2.概念阐释概念阐释“好人”,即“好心人”,即为他人之人。其特征有:不求回报,不求酬谢,不需他人要求或提醒,也不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日常生活中助他人一臂之力,正是这一看似不经意没什么大作用的帮助,却给困难、艰难中的人带去了方便、推动力。3.参考立意参考立意 本题贴近考生实际,引导考生思考好心人的生命价值,激励青少年关注身边平凡而温热的生活、生活

15、在其中的人,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获得更自洽的人生和更自由的表达。话题内容明确,选题立意简易,便于考生联想、感悟与思考,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见解独特的文章。好心好行为好人;好人伴你行;好人助力好发展;做,就成了好人;做好人才有好社会“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想和思考应由材料生发。“请写一篇文章”,没有指定文体,可以由考生自主选择文体。写作任务中的“你”提醒考生在行文时要凸显自己的身份意识,写出自己独特的“联想和感悟”。“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则是说,所选的观点(包括思想及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在材料要点所指的范围内;而文体一旦选定,无论是写议论文、记叙文,还是散文,都要符合相应

16、文体的基本要求。二、评分(一)判分原则(一)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综合衡量,精准量分。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形式、内容均恰当,要敢打高分。(二)评分等级(二)评分等级 本次评分为七等。一等 55-60,二等 51-54,三等 46-50,四等 41-45,五等 36-40,六等 26-35,七等 0-25。评分参考量表评分参考量表 七等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具体特征 一等 55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

17、新颖,有识见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恰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议论的,能紧扣主材料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思维品质突出。侧重叙述的,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细节巧妙表现主旨,有独到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二等 5154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侧重叙述的,能聚焦某一现象,主旨明确,有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三等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

18、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要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思路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侧重叙述的,主旨明确,叙事完整。四等 4145 审题基本准确,立意基本清楚 语 言 比 较 通顺,偶有不规范、不准确 基本上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侧重议论的,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侧重叙述的,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五等 3640 审题不够完整,立意不够清晰 语 言 不 够 通顺,表达不够规范和准确 可以体现题意。侧重议论的,观点不够准确,论证薄弱。侧重叙述的,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六等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不通畅,多有语病、标点等硬伤 貌似贴合题意,实则

19、内容与题目主旨无关,文体不够清晰,不能够通过文章表达题目内涵。七等 025 自说自话 语 言 粗 俗 低劣 全然不顾题目要求(三)评分提示(三)评分提示 1.考生能围绕“好人”及其意义论述,叙写好人的生活故事,涉及好人身上的美好品质,可在四等酌情赋分。2.考生能围绕“好人”及其意义论述,点明“好人于自己于他人于社会意义重大”,可在三等酌情赋分。3.考生能围绕“好人”及其意义论述,探究“如何做好人”,并有自己个性化解读,有独到的人生感悟,则在二等以上赋分。4.考生无视材料,另起炉灶,写作对象不能围绕“好人”,则赋分不高于 30 分。5.对角度精当、见解独特、思想深刻、结构精巧、有文采、有意蕴的作

20、文,应敢打高分。(四)个案处理(四)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 23 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 1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5 分。2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 40 分(不满 100 字,04 分;200字左右,58 分;300 字左右,915 分;400 字左右,1625 分;500 字左右,2635 分;600 字左右,3640 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4游戏考试、游戏人生、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35 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17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8 分;政治倾向有问题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 1 分,扣满 5 分为止。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