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

上传人:公务员考试助手 文档编号:21742149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0年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二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本章引言:认识是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认识论就是把人类认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人类的认识既包括求知的过程。也包括求知的结果,即知识。从古到今,存在着各式各样关于认识的理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它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克服了旧唯物论认识论的直观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认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节认识

2、的产生及本质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自从地球上出现人,便有了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改变外部世界,一是人认识外部世界。人的认识活动与人的存在一样长久。尽管如此,但对于什么是认识,认识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给出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答案。千百年来,各家各派的哲学家们对此做了不间断的探索,然而并未使这个问题获得真正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认识产生的客观过程,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分析了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地揭示了

3、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认识的产生认识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和活动。同人是怎样产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样,作为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的产生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人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人类产生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正如人类自身产生、成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一样,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正像个人的成长史再现着整个人类的成长史一样,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人的认识与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意识是人特

4、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对自我的意识。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认识和意识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与认识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人的意识是人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意识的产生时指出:“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人的认识也是如此。原始的人的认识是认识的初始阶段,是从对周围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认识开始的,他们只有对具体事物直接的感知,而没

5、有形成对事物一般性质的抽象的认识。如在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个岛上,居住着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塔斯马尼亚人,他们没有热、圆、硬这样表示事物一般性质的词?表示事物的热,就说“像太阳一样”;表示事物的圆,就说“像月亮一样”;表示事物的硬,就说“像石头一样”在认识的初始阶段体现了认识的具体性和直接性。远古的人类还没有对自我的认识,因而也就没有自我意识。个人思维的发展过程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通过对儿童的心理、语言和思维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过程。恩格斯曾指出:“在思维的历史中,一个概念或概念关系(肯定和否定,原因和结果,实体和偶体)的发展同它们在个别辩证论者头脑中的发展

6、的关系,正像一个有机体在古生物学中的发展同它在胚胎学中的发展的关系一样(或者不如说在历史中和在个别胚胎中)。这种情形是黑格尔在论述概念时首先揭示出来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考察,研究了认识的发生。他的“发生认识论”对于我们研究认识的发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2、认识论和本体论意识或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同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的关系。本书第一章已经讲过,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哲学上把研究这方面问题的理论叫作本体论,它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维能不能认识、

7、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一 般将它称为认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既不存在独立于本体沦之外的认识论,也不存在独立于认识论之外的本体论。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认识论也是如此。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性,认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决定它必然把人的认识仅仅限制在精神的范围内。主观唯心主义把主体的感受当作认识的唯一对象,认为认识只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或者精神的作用,不与外部世界发生任何关系;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作是对客观精神及其产物的认识

8、。例如,中国明代的王守仁,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一切知识的根源是“良知”,而“良知”为人心中所固有。他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阳明全书,传习录中)这样的本体论决定他的认识论必然主张“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阳明全书,传习录上)宋朝的朱熹(1130-1200)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著名代表,他提出“理”是万物的根本,“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一)认为在天地万物之前,就有一个“理”存在了。在认识论上,朱熹把认识说成是“得于天之

9、所斌,而非人之所能为也。”(朱子语类卷四十九)与唯心主义哲学相反,唯物主义哲学则认为存在第一性,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这种世界观决定它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如北宋哲学家张载(1020一1077)认为物质性的“气”是万物的本原,“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在认识论上,他主张“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张载集张子语录上)就是说,人的感知是由外物作用所引起的,如果没有外部事物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认识。总之,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当然,本体论也不能脱离认识论而存在,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出来。3、认识和认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注意认识

10、和认识论之间有什么区别。但仔细考究起来,它们不是完全等同的。在哲学上,对认识和认识论进行了区分。就唯物主义哲学而言,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论是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认识的理论,是对认识的反思和研究。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便有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但人们对认识的研究,在社会和人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有可能。所以,是认识在先,对认识的研究在后。是先有认识及其发展,然后才有认识论。认识发展史同人类发展史、生产发展史、社会发展史一样长久;而认识论只是认识发展到一定水平才产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11、,是人的意识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认识论是以认识为研究对象,是对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再认识和反思,通过这种研究,揭示认识的本质、产生和发展规律。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认识论既然以认识为研究对象,它就离不开认识,就不能脱离认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就离不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正是这个缘故,在哲学上。我们把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在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沦和不可知论。这些派别或者是由于唯心主义的局限,或者是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未能真正科学地解决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马克思

12、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实现了认识论的革命变革,第一次彻底地、科学地、辩证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这种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唯心主义哲学从精神出发去考察人的认识问题,虽然积累了不少思想资料,但由于出发点的错误,终究不能正确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论,由于不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因此也未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

13、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怍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外部的客观世界是人认识的对象,但是没有人的实践,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不会自动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才会成为认识的对象,才会有对它的反映。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

14、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如果没有实践这个桥梁,主体就无法达到客体,认识也就不会发生。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体力,而且锻炼了思维的能力,使人的智力不断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展,人们获得的知识也不断丰富。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一个生下来就完全与实践隔绝的人,既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也不可能有什么才能。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有“生而知之者”,散布“天赋的才能

15、”、“天生的心灵禀赋”等,都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谎言。我们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别,现实中,人在生理上的确有差别,如有的人比一般人反映快,接受能力强,比较聪明。但聪明本身还不是知识,就能力而言也只是一种潜能,它只是为人们接受知识和增长才干提供了条件,要将这种条件变为真正的知识和才能,还必须经过实践。我们也不否认有杰出的天才人物,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归根到底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思想家的远见卓识,科学家的伟大发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实践,不论何人,都将一事无成。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得好:“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一份灵感加九十九份血汗。”所谓“血汗”就是不辞辛苦地奋斗,也就是勤于实践。强调实

16、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应当承认,由于个人的生命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人的绝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从书本和他人那里学来的。所以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必须明白,书本上的、“也人的知识,对我说来是间接的,在他人、在第一次获得这种知识的人那里,仍然是直接的,即仍然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昕以,我们既要重视向他人、向书本学习,但尤其要重视向实践学习。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很有道理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

17、,推动认识的发展。社会生生不息,不停地发展变化着。社会实践不断开拓新领域,涌现出新的问题、新的需要,正是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需要,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天文学最初是适应古代畜牧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近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都是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是在现代科技实践发展的推动下而产生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首先实践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经验,既包括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又包括当代人的实践经验。其次,实践

18、还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新的物质手段。例如:没有射电望远镜,人们不可能观察到距离地球200亿光年的星系;没有高能加速器和粒子对撞机,人们不可能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认识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正是这些新的物质手段,强化、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给了现代人的认识以巨大推动力,使得现代人的认识获得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人们在实践中,不仅改造客观世界,而且也改造着自身的认识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一方面

19、,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和经验,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触新开拓的领域,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正是这两个方面,培养和锻炼着人的思维能力,使人的思维越来越发达,越来越敏捷,不仅能够灵活地运用概念去把握事物及其本质,而且能通过思维把握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而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唯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20、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正是由于这种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研究认识现象,首先碰到的是谁在认识和认识什么的问题,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研究认识的其他问题。研究谁在认识就是研究认识的主体,研究认识什么就是研究认识的客体。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就不停地从事认识活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外部世界的奥秘。然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却很少去研究认识本身。只是到了近代,欧洲哲学才把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

21、问题凸显出来,由重点研究本体论的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认识论的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都未能真正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把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使得对认识论的研究达到了真正科学的水平。1、认识主体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唯心主义哲学把这个承担者说成是“精神”、“灵魂”、“自我意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前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提出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认识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一切认识现象都是属于人的,离开

22、-“人和人的实践根本就谈不上认识。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不是从自然界以外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分化的产物。人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肉体属于自然界,并生存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人的大脑是一种高度发展和高度完善的物质,具有认识功能,是人所独特具有的认识器官。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作为认识器官高度发展、高度完善的物质一人脑的存在,都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就小能存在,也就无所谓认识。其次,认识主体不仅

23、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社会性,是说这里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指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劳动活动把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人通过劳动结成一定的关系,形成人类社会,使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离不开社会,人的活动,人的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亨受由于人作为认识主体的社会性,使得人的认识必然受到所处社会条件的制约。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

24、不开的。所谓认识主体的历史性,就是指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每一个时代主体的认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每个时代主体的认以总要受到一定历史的局限。即使像马克思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小例外。他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但他不可能认识20世纪和2l世纪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具体规律,这个规律只能由处于这个历史阶段的巾国共产党人来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二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所谓认识主体的能动性,是说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体。

25、从对认识客体的选择和设定,到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再到主体对客体信息在思维中的加工制作,都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主体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他通过劳动改变世界使之适应人的需要。在劳动和创造的过程中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主体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主体的能动性又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毛泽东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人类个体就是指在一定

26、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个体的人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由感官和大脑去反映外部事物,从而产生认识。个人虽是认识的最小单位,但他却是认识的直接承担者,是组成群体主体和整个人类主体不可缺少的因素。个体作为认识主体存在很大局限性,个体的认识活动受到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和阅历、个人的生理状况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漫步田野,水稻专家与普通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月光下散步,艺术家与天文学家的感受是不同的。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个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的不同。此外,认识个体还要受到活动范围、所处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作为认识主体的群体虽然是由个体所构成,但群体的认识不同于个体,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个体

27、,群体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在群体中个体能摆脱他个人的某些局限性,形成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从而对认识客观世界产生重大作用。所以,在实践中要特别重视群体认识的功能和作用。当然,群体也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到群体自身的制约,如每个阶级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对作为阶级的群体认识主体的认识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另一方面,群体的认识也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局限,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认识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的认识绝对不能同日而语。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28、,这种性质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个体、群体的存在都是有限的,所获得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无数的个体、群体汇成人类整体,无数个体和群体的认识汇成无穷无尽的人类知识的长河,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个体形成的群体,以及由个体、群体而构成的人类整体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情况,每一种主体作为认识的承担者所能实现的认识是不相同的,必须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分析。2、认识客体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

29、精神括动和精神产品。精神活动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或认识活动,这种精神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就构成为精神客体。精神产品是指人们认识的成果,把这种认识成果作为认识对象,它们也成为精神客体。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主观意识或感觉,认为认识就是认识人的主观意识或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客观精神,说认识就是对客观精神的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具有根本性,它们的共同点是把认识客体仅仅局限于精神、意识的范围。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否认把自然和社会作为认识客体。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在

30、没有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它不依赖于认识主体,是一种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在成为主体认识对象以后并无改变,即仍然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质实体。社会客体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所组成,虽然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生产方式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对社会意识和其他方面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精神客体虽然是人的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但一旦它们成为认识对象,就是在认识主体之外实际存在的,因而对认识主体来说就具有了客观性。坚持认识客体的客观性,同坚持唯物论是完全一致的。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

31、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的对象性是与主体活动的指向性分不开的,任何主体的活动总要指向某个特定的对象,无指向、无对象的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广袤无垠,哪些事物在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上成。2、认识客体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自然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社会客体是指作为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括动和精神产品。精神活动指的是人的意识活动或认识活动

32、,这种精神活动作为认识对象就构成为精神客体。精神产品是指人们认识的成果,把这种认识成果作为认识对象,它们也成为精神客体。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主观意识或感觉,认为认识就是认识人的主观意识或感觉;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客体说成是客观精神,说认识就是对客观精神的认识。它们之问的区别不具有根本性,它们的共同点是把认识客体仅仅局限于精神、意识的范围。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否认把自然和社会作为认识客体。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具有客观实在性,都是或归根结底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在没有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它不依赖于认识主体,是一种客观

33、实在;这种客观实在在成为主体认识对象以后并无改变,即仍然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物质实体。社会客体同样具有客观实在性。社会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所组成,虽然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生产方式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对社会意识和其他方面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精神客体虽然是人的精神活动或精神产品,但一旦它们成为认识对象,就是在认识主体之外实际存在的,因而对认识主体来说就具有了客观性。坚持认识客体的客观性,同坚持唯物论是完全一致的。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认识客体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都自然而然地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

34、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外部事物,才构成认识的客体。认识客体的对象性是与主体活动的指向性分不开的,任何主体的活动总要指向某个特定的对象,无指向、无对象的认识活动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广袤无垠,哪些事物在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上成为认识客体,不是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社会需要和实践发展的水平。当社会实践的发展还不能探索物质的原子结构的层次时,原子尽管存在着,但它并不成为认识的客体,即它不具有对象性;只是到了20世纪,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的认识活动才扩展到原子结构,这时原子才成为认识的客体,即才具有了客体的对象性。社会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使得人能认识的客体不断扩大;今天人们的认识客体比古代

35、人扩大了千万倍,未来人类的认识客体又会比现代扩大千万倍。这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上面我们已分别做了说明。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通过这种改造,获得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实践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首要的基本关

36、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马克思指出:“人们绝不是首先处在这种对外界物的理论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他们是从生产开始的)。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就是说,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就在观念上、理论上去理解并把握客体,也就是达到对客体的认识。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各自独立进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体的制约,表现为主体必须

37、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活动才能获得成功。一切实践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制约性统一的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也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主体把客体反映为观念和思想,即把客体转化为主体的观念和思想,用概念去把握客体,使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把从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观念、思想,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人的认识就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哲

38、学认识论的这一特点,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了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第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在哲学上有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一条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前一条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后一条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根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这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的原则。就一切唯物论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这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基本立场是正确的,但由于这种唯物论具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不懂得实

39、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意义,所以,旧唯物主义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认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哲学有各种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同人的直接经验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这种认识论对认识活动进行了很多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些有用的思想材料,对于推动认识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认识论不符合认识的实际过程,是非科学的,不可能正确解决认识的本质问题。第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

40、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即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也就是说,现实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也给了肯定的回答,如黑格尔。但他同唯物主义所主张的可知沦是有根本区别的。因为,在黑格尔那里,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产物,这同唯物主义主张的客观世界的可知性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哲学认识论。在欧洲近代哲学中有两位典型代表人物,一位是英国的休谟,他认为人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41、即这种感觉是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人是无法知道的。这就是说,外部世界本身是否存在、是否可以认识,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也不否认感觉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但他认为人们所能认识的只是客观世界的外在现象,至于现象背后的本质人的认识是无法达到的。他把事物的本质叫作“自在之物”,“自在之物”的现象可以引起人的感觉,由于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认识无法达到事物的本质,即无法达到“自在之物”。不可知论是一种错误的、消极的理论,它怀疑人的认识能力,不承认人类知识的客观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

42、来,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批驳了不可知论以及哲学上的一切其他怪论。恩格斯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

43、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辩证唯物论是对这种唯物论的发展和超越,它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不仅能反映外部事物的现象,而且经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主体的创造的过程。概念本身就是思维加工的产物;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在观念中创造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物质形态。所以,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

44、一,这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根本标志。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深化的无限过程,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列宁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人们先是产生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理性认识,然后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又产生新的认识。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反映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

45、。这两种形式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特征所决定的。先从客体方面来看。任何客体即认识对象都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比较表面、比较多变的方面。客体的这个特征决定了认识主体对它的反映形式必然分为两种:反映事物现象的感性形式和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形式。再从主体方面来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他的反映器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感觉器官,包括人的眼、耳、鼻、舌、身;一部分是思维器官,即人的大脑。当然,这两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是紧密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认识过程中是同时起作用的。但一般地可以把感觉器官看

46、作主要是反映客体的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器官人脑则反映客体的本质、内部联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觉是在实践中反映客观事物的开始,是对认识对象最直接的反映。感觉是人脑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反映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例如通过视觉反映事物的颜色,通过味觉反映事物的味道等。知觉是比感觉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各方面外部特性的整体的认识

47、。例如通过把红的颜色、圆的形状、甜的滋味等感觉的综合和组合,人们可以获得对苹果的知觉。知觉高于感觉,但它仍然属于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表象是事物感性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是指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感觉的事物在离开人的感官以后,它的感性形象在人的大脑中重新浮现,例如我们头脑中再现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勇夺冠军的场景。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比感觉和知觉更高级,因为它是对象不在眼前而产生的对该对象回忆的认识。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

48、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全体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的特性。概念是理性认识的细胞,有了概念就可以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是概念的展开,是一种利用概念对事物做出某种判定的认识形式,这种判定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关系,事物的性质是在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判断也是对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认识。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出未知的认识形式,它由判断所构成,是人们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手段。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