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

上传人:幼儿教育老师 文档编号:21742426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数学教案全册(四年级下册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

2、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二、新授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27+85 =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

4、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2)P5/做一做1、2三、小结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四、作业:P8/14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小结: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

6、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242+242 =48+12 =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

7、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1)27030-18030 =9-6 =3(名)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9030 =3(名)2

8、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四、作业P89/59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

9、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课后小结: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10、。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1)42+6(12-4)(2)42+612-4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四、作业P1

11、415/2、3、57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三)(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0的运算 月 日 第 课时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快速

12、口算出示:(1)100+0= (2)0+568= (3)078=(4)154-0= (5)023= (6)128-128=(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二、新授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13、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三、小结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四、作业P1516/813板书设计:关于“0”的运算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课后小结: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14、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设置情景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1、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2、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

15、0度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试一试解决。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

16、填空。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课后延伸: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

17、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 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

18、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教师小结:绘

19、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2、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

20、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 复习巩固1、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

21、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 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两题2、当堂汇报(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第四课时已有基础: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目标: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准备:每个(

22、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小组讨论:(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1、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2、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讨论: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2、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2、在点1的

23、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 方向,点2在起点的 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 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

24、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

25、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

26、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 (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155+(145+207)=(155+145)+207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小结: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内容:P

27、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二、新授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第五天 城市BC第六天 城市CD第七天 城市DEAB 115千米BC 132千米CD 118千米DE 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汇

28、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三、巩固练习P30/做一做四、小结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32/57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

29、(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课后小结: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教学目标: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46+( )=75+( )( )+38=( )+5924+19=( )+( )a+57=(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85=717 85+632=( )304+215=519

30、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练习本独立完成:(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求:(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

31、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a+(20+9)=(a+20)+9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91+89+11 78+46+154168+250+32 85+41+15+59计算:480+325+7

32、5、325+480+75二、小结学生谈收获。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 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

33、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三、巩固练习P

34、35/做一做1、2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五、作业:P37/24板书设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学生举例) =250(桶) =250(桶)(255)2=25(52) (学生举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教学目标:能运用运

35、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502=100 5020=1000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1258=1000 12516=20012524=3000 12580=10000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 254 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43254 25434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

36、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24 68125843925(5)对比练习:425+16254251625(25+15) 4(2515)44625(40

37、+6)254949+49514999+49(68+32)5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汇报。二、小结学生谈收获。乘法分配律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一、铺垫孕埋伏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

38、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汇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

39、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P38/5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四、小结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a+b)c=ac+bc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