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Marleyazariah 文档编号:21742688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DOC 页数:194 大小:7.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亲,该文档总共1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评价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协作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二九年九月2目 录前 言11总则31.1编制目的31.2 编制依据31.2.1 法律法规31.2.2导则、规范41.2.3 技术文件41.3 评价标准51.3.1 环境质量标准5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61.4 评价工作等级71.5评价范围与时段81.5.1评价范围81.5.2评价时段81.6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101.7 环境敏感区域及敏感点112工程概况132.1工程

2、地理位置132.2流域规划简况132.3 工程建设河段概况14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42.4.1目前河口河段的防洪形势142.4.2 目前河口防洪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52.4.3 工程建设是黄河三角洲综合治理开发的要求162.5 工程建设任务与目标172.6 工程规模组成与特性172.6.1 堤防工程212.6.2 险工工程282.6.3 河道整治工程292.7 施工布置及进度342.7.1 施工总布置342.7.2 施工进度382.8 工程占地及移民安置规划402.8.1 工程占地402.8.2 移民安置规划概况413工程分析433.1 工程与相关规划的协调一致性分析433.1.1 本工

3、程与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的关系433.1.2 本工程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符合性433.1.3 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区划的符合性443.1.4 工程建设与水功能区划及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453.1.5 与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协调性453.2 施工布置的环境合理性分析463.2.1 施工料场环境可行性分析463.2.2弃渣场环境可行性分析473.2.3施工道路布置环境合理性分析493.3 工程作用因素分析503.4 主要影响源分析503.5 环境影响识别与筛选523.5.1工程特点与区域环境特点523.5.2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533.5.3 评价因子筛选533.5.4

4、 评价重点55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564.1 区域环境概况564.1.1 自然环境564.1.2 社会环境604.2 陆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54.2.1 陆生植物现状调查与评价654.2.2 动物资源694.2.3 生态完整性评价694.3 水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44.3.1调查断面布设744.3.2 浮游生物调查结果754.3.3 底栖动物调查结果774.3.4 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结果774.3.5 鱼类调查结果774.4 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与评价814.4.1自然保护区概况814.4.2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814.4.3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834.4.4自然保护区植被844.4

5、.5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874.4.6自然保护区主要存在问题904.5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904.6 环境空气与声环境现状评价934.7 主要环境问题934.7.1 黄河入海流路不稳定,洪水威胁依然存在934.7.2 生态系统脆弱、土壤盐渍化程度高934.7.3 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经济开发、洪水危害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94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55.1 已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955.1.1 堤防工程955.1.2 河道整治工程965.2 水文情势影响预测与评价965.2.1控导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975.2.2工程对河势影响975.3 陆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95.3.1 对植物资

6、源影响995.3.2 土地利用格局影响评价1005.3.3 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评价1025.4 水生生态系统影响预测与评价1035.4.1 对水生生物影响1035.4.2对鱼类影响1035.4.3 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小结1045.5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55.5.1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55.5.2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75.5.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75.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95.5.5 施工期人群健康影响分析1105.6 水土流失预测1115.6.1 预测内容1115.6.2 扰动土地面积1115.6.3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1115.6.4 弃土弃

7、渣量1115.6.5 水土流失量预测1145.7 社会、经济影响预测与评价1185.7.1 增强地区防洪能力1185.7.2 确保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1185.8 移民安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195.8.1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1195.8.2 移民安置对土地资源影响1205.8.3移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1236 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46.1 工程与自然保护区相对位置关系1246.2 对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影响1246.2.1 对植物区系组成影响1246.2.2 工程占地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1256.3 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影响1266.3.1对鸟类的影响1266.3.2 对其他动物影响1

8、336.4 工程建设后对自然保护区影响1336.4.1 对自然保护区补水影响1336.4.2工程占地对自然保护区结构与功能影响1366.4.3 土地利用格局影响1376.5 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评价小结1396.5.1 对自然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的影响1396.5.2 对自然保护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1396.5.3 相关意见1397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417.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417.1.1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1417.1.2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1447.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447.2.1 水环境保护措施1447.2.2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457.2.3 声环境保护措施1457.2.4 固体废弃

9、物处置措施1467.2.5 人群健康保护措施1467.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467.4 小结148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28.1 环境管理1528.1.1 环境管理目标1528.1.2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1528.2 环境监理1538.3 环境监测计划1548.3.1 大气环境监测1548.3.2 声环境监测1548.3.3 水土流失监测1558.3.4 人群健康监测1568.4 生态环境管理与监测1568.4.1 生态环境管理机构1568.4.2 生态环境监理1588.4.3 生态环境监测1588.5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1598.5.1 目的1598.5.2主要验收内容1599 环保投

10、资估算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19.1 环保投资估算1619.1.1 编制依据1619.1.2 投资项目划分1619.1.3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629.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59.2.1 环境经济效益1659.2.2 工程投资与环境损失1699.2.3 经济损益综合分析16910 公众参与170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17010.2 公众参与的方式17010.3 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17010.3.1 调查范围与调查对象17010.3.2 调查内容及时间17110.3.3 调查结果统计17310.3.4 公众意见汇总及处理17410.4 召开座谈会17510.5 公众参与结论17611 环境影响

11、评价结论与建议17711.1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17711.1.1 陆生生态系统17711.1.2 水生生态系统17811.1.3 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与评价17811.1.4 水环境现状17911.1.5大气环境与声环境现状17911.2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17911.2.1 对水文情势影响17911.2.2 陆生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911.2.3 水生生态系统影响预测与评价18011.2.4 自然保护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111.2.5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8311.2.6水土流失18311.2.7社会经济影响18311.3 环保效益评价结论18411.4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1

12、8411.5 综合结论18411.6 建议185附件:附件1 任务委托书附件2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附件3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附件4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关于黄河河口近期防洪工程建设涉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函函的答复附件5山东省林业局关于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需占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请示附件6 公众参与调查表样表附图:附图1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总体布置示意图附图3 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施工总体布置图附图4 区域土壤

13、类型图附图5 项目区水土流失三区划分图附图6 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图附图7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附图8 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图附图9 项目区遥感影像图附图10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图附图11东营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12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附图13 工程与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14施工布置与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示意图附图15 工程与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位置关系图附图16工程与自然保护区重要物种分布位置关系示意图前 言黄河河口地区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181011915,北纬37153810,属陆相弱潮强烈堆积性河口,是1855年黄河改道入渤海以来由

14、黄河泥沙淤积、填海造陆所形成的一片新陆地,该地区又称黄河河口三角洲。自然条件下,黄河尾闾河段在此洲面上遵循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规律摆动,横扫三角洲,循环往复并扩大洲面范围。河道摆动顶点在宁海附近,包括北至套尔河口、南抵支脉沟口的扇形地带,涉及范围约6000km2。自1953年起,随着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曾三次采取人工改道措施,限制河道摆动范围,把三角洲顶点下移至渔洼断面附近,包括北至车子沟、南到南大堤的扇形范围,面积约2400km2。目前黄河河口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和农牧渔业综合开发地区。黄河河口的治理,直接关系着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

15、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保障河口地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要求黄河入海流路必须相对稳定,力争使现行的清水沟流路继续行河一个较长的时期。198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原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以及有关单位共同协作编制完成了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1992年国家计委以计农经19921842号文批准了该规划报告。1993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河务局编制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国家计委以计农经1996238号文批准该项目建议书。据此,从1996年开始,实施了北大堤沿六号路延长工程、黄河河口南防洪堤0+00027+735段的加高加固、险工建设以及十八户、中古店、清3、清4等控导工程的新建续建、护林控导工

16、程改建等项目。由于油田改制等原因,尚有北汊1改道引河开挖、崔家庄控导工程和八连控导工程的部分坝垛等未实施,管理设施和通讯系统建设尚有部分未实施。由于黄河入海流路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中的工程尚未按计划全部完成,河口河段防洪工程遗留问题的存在,近期防洪形势仍然严峻,急需开展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以便安排近期防洪工程建设。根据水利部及黄委会的批示,依据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国函【2002】61号文)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

17、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受山东黄河河务局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业主委托后,评价单位先后与有关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并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同时对部分专题进行委托。委托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对评价范围内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委托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专题研究。评价单位在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评价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18、山东省林业厅、东营市环境保护局、东营市林业局、东营市国土资源局、东营市海洋渔业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总则1.1编制目的在对拟建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基础上,对工程方案和施工总布置合理性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全面分析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实施后对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和该项目的建设与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

19、环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1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8)(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

20、植物保护条例(1996.9)(1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1)(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17)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1.12)(18)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0.12)(19)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04.1)(20)山东黄河河道管理条例(2004.1)(2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22)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77号文)(23)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

21、(2004.7)(2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文)(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26)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1999.3)1.2.2导则、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19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2-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22、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8)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1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11)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DL5402-2007)(1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1.2.3 技术文件(1)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国函【2002】61号)(2)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国函【2008】63号)(3)山东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鲁政发【2003】119号)(4)东营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2004.12)(5)山东省

23、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鲁政字【2000】86号)(6)山东省水功能区划(鲁政字【2006】22号)(7)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略规划(鲁政发【2008】46号)(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界限的公告(鲁政字【2002】85号)(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01】46号)(11)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的通知(东政发【2003】21号)(12)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9) (13

24、)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占地处理及移民安置专题报告(2008.9)(14)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9) (15)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鲁环函【2007】808号)(16)任务委托书1.3 评价标准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见附件2),项目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文。1.3.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1。表1-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名称取值时间标准限值(mg/m3)N

25、O2TSP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订版二级日平均0.120.31小时平均0.24(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2。表1-2、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 单位:mg/L(pH除外)标准名称评价因子标准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PH6-9溶解氧5化学需氧量(COD)20生化需氧量(BOD5)4氨氮1.0总磷(以P计)0.2石油类0.05(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标准,主要指标见表1-3。表1-3 、声环境评价标准 单位:dB(A)类型昼间标准夜间标准155451

26、.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二级标准。(2)废水污染物执行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表2中一级标准。(3)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主要指标值见表1-4、1-5、1-6。表1-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污染物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SO20.5氮氧化物0.15颗粒物5.0表1-5、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标准名称污染物标准值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表2中一级标准PH69SS7

27、0BOD520CODcr100石油类5氨氮15表1-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噪声限值夜间噪声限值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1.4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工程规模、特性、工程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的确定原则,提出本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如下: (1)生态环境拟建工程占地面积8404.55亩(5.6km2),影响面积20km2,工程建设地周围环境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为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因部分工程涉

28、及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一级。(2)地表水环境工程主要是土石方工程,工程建设对水环境影响在施工期,运行期没有水污染物排放。施工期间高峰期日最大废水排放量2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涉及水体为黄河干流,规模为大河,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3)环境空气工程建设区域为河滩开阔地,不属于复杂地形,大气污染物产生于施工期,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土方开挖引起的粉尘、运输中产生的扬尘和施工机械车辆排放的尾气,没有明显持续的、固定污染源,因此施工期扬尘及尾气的影响不进行评价等级判定,大气环境影响只做简单分析

29、。(4)声环境声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运行期不产生噪声,工程建设区域建设前后噪声级基本没有变化,声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1.5评价范围与时段1.5.1评价范围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规模:堤防加高9.7km、帮宽34.93km、淤背加固6.85km;防浪林建设12.85km;险工改建加固3.1km;河道整治续建工程5处、加高1处,加固2处,总长11.18km(续建5.5km、加高1.7km、加固3.984km)。根据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的规模、特性和影响区域的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如下。(1)地表水环境黄河干流从渔洼断面至清四断面河段,长30

30、.9km;工程段附近沉沙池等地表水体。(2)生态环境堤防帮宽、加高加固工程沿线两侧各延伸2km的区域,面积约675.63km2,其中包括取土场、施工营地范围;工程涉及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大气环境施工道路两侧200m范围、堤防工程、控导工程、取土场周围500m范围。(4)声环境堤防工程、施工临时道路周围200m范围。工程各环境因子评价范围示意图见图1-1。1.5.2评价时段项目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和运行期。185图1-1、评价范围示意图1.6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根据工程建设区和影响区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功能,考虑施工特点,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生态环境1)生态保护对象生态环境

31、保护对象为工程建设扰动的地表植物、土地资源、区域陆生动物、水生生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采取工程及管理措施,将工程建设及移民生活安置对土地资源、地表植被的破坏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维护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构与功能,使工程建设对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保护鸟类)影响得以减免。3)水土保持控制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应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应达到85%;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拦渣率目标确定为95%;林草植被恢复率应达到95%;林草覆盖率应达到20%。(2)地表水环境工程建设涉及黄河干流河段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水环境保护

32、对象为黄河干流渔洼断面至清四断面河段地表水体、大堤两侧沉沙池;水环境保护目标为维护黄河干流渔洼断面至清四断面之间河段类水域环境功能。(3)声环境声环境保护对象为工程建设地点附近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通过环境保护措施,使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1类区域标准。 (4)环境空气环境空气保护对象为工程建设地点沿线居民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通过环境保护措施,使环境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订版二级标准。(5)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保护对象为生活安置移民、区域耕地;保护目标为:移民生活水平得以维持现状甚至有所提高,临时占用耕地得以复耕。1.7 环境敏感区域及敏感点根据环

33、境现状调查,本项目共涉及以下环境敏感区域(点),具体见下文。(1)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水环境敏感点工程建设不涉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项目水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工程建设段黄河干流沿线工农业取水口。水环境敏感点分布具体见表1-7。(3)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本项目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主要为项目区附近的居民点,根据项目区1:10000地形图,结合现场考察情况,工程区域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分布见表1-7。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分布示意图见图1-2。表1-7 、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类别环境敏感点涉及工程岸别位置水环境十八户取水口十八户控

34、导工程右岸十八户控导工程上游约1.5km西河口取水口西河口控导工程左岸西河口控导工程下游约1km大气、声环境薄家扣子堤防帮宽左岸最近的居民点距离大堤约60m肖圣庙堤防帮宽左岸最近的居民点距离大堤约200m临河村堤防帮宽/淤背左岸最近的居民点距离大堤约100m图1-2、敏感点分布示意图2工程概况2.1工程地理位置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工程建设河段上距黄河下游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40.93km,下距黄河入渤海口约33km,工程建设地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沿线涉及东营市利津县、垦利县、河口区。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2.2流域规划简况黄河是我国的第二

35、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580亿m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80155亿m3,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t,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m3。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为解决黄河洪水威胁大、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复(国函200261号)。内容包括防洪减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流

36、失生态建设规划。提出的治理开发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完善的黄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有效控制黄河洪水泥沙,初步形成“相对地下河”谋求黄河长治久安。形成节水型社会,实现外流域调水,供需矛盾基本解决;黄河流域地表水水质恢复良好状态。黄河流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区基本得到治理,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达到4亿t,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在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基础上,按照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对今后20年黄河流域的防洪减淤建设和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用于指导今后20年黄河流域的防洪减淤工作,是21世纪初期黄河流域防洪减淤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和依

37、据。规划内容包括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规划、黄河上中游干支流及城市防洪规划、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规划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及管理规划。国务院以国函200863号批复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原则同意黄河流域防洪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m3/s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和泥沙。2.3 工程建设河段概况工程建设河段从渔洼至入海

38、口长约65km,有堤段两岸堤距5km14km,控导工程布设稀少,河道平面变化大,河槽很不稳定。其中,渔洼西河口河段,介于窄河段与入海河段之间,主河槽宽300500m,河道呈微弯形,弯曲系数约为1.07,河相系数(宽深比)K=B1/2/H为5.06.0;河段的险工、控导工程较稀疏,河道平面变化较明显。西河口以下为清水沟流路入海段,两岸堤距6.0km14.0km,自上而下呈喇叭形。其中西河口至十四公里,河道长15.8km,两岸堤距6.0km8.0km,主河槽平均宽457m,河道为弯曲型河段,弯曲系数为1.22,河相系数为8.313.3。十四公里以下为清水沟流路改道后新淤的尾闾河段,河道宽浅,河相系

39、数为8.020.5,主河槽宽390m750m。河段自西河口以下有西河口、护林、八连、清4、清3等控导工程,清4 以下至入海口约33km为无工程控制河段,由河道两岸的导流堤约束入海。2.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4.1目前河口河段的防洪形势1976年黄河改走清水沟流路以来,经淤滩成槽和溯源冲刷后,经19861995年的来水来沙连续偏枯年,河口河段发生了严重淤积。至1995年汛前,利津、一号坝、西河口3000 m3/s水位比1984年分别抬高了1.96m、1.70m、1.84m。河口河段河槽逐渐萎缩,过水面积逐渐减小,清1至清6断面标准水位下的面积减小1500m2左右,清水沟流路已演变成一条只要过2

40、000m3/s流量就要漫滩的“枯水型河槽”。1996年汛前实施清8改汊,使西河口以下河长缩短16km,河道比降加大,加之当年汛期水沙条件较好,利津站3000m3/s流量持续时间较长,引起河口段河道的溯源冲刷。由于溯源冲刷,使河口河段同流量水位比改汊前明显下降,平滩流量增加到3500 m3/s左右。1997年11月2004年12月,在河口河段实施三次挖河固堤工程,上界为纪冯险工,下界为清3断面,涉及河道总长度为53.6km。三次挖河工程共挖泥沙1057万m3,加固堤防长度24.8km。三次挖河对减少河口河段的淤积有一定的作用。2001年5月以后由于小浪底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的影响,使清7以上河

41、道主槽冲刷,平滩流量较前期有所增加,2007年汛前利津站平滩流量为4000 m3/s左右。清8改汊、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和挖河固堤工程的实施,虽使河口河段的防洪形势出现暂时的缓和,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河口的防洪问题,随着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逐渐淤满,下泄沙量增加,河口河段将继续发生淤积,淤积延伸速度将加快,同流量水位将继续抬高,河势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本河段乃至利津以上河段防洪将产生不利影响。2.4.2 目前河口防洪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河口防洪工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不能满足严峻的防洪形势要求,具体表现如下。(1)控导工程控制河势能力低,河势变化大现有河道整治工程还不能有效控制河势,1986

42、年前河道整治工程很少,仅有中古店、护林及十四公里的少部分坝段,河岸坍塌,坐弯严重,河势变化频繁,主槽摆动不定。1986年开始陆续新建了苇改闸、西河口、八连、十八户、崔家庄、生产村等控导工程,因这些工程兴建较晚,且大部分是为了避免塌滩或为了引水而修建,故有部分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处数、长度都达不到要求,河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改善。(2)滩地横比降大,危及堤防安全1979年以前,清水沟流路河道摆动幅度大,滩面淤积比较平整。南岸由于护林、十四公里等工程的作用,河道平稳发育,但流路北半部行洪时间短,造成北大堤地势低洼。1985年后主槽逐渐回淤,由于河道单一顺直,近十几年来水较小,尽管有些漫滩淤积,但多是

43、滩唇淤积,滩面淤积较少,形成较大的横比降。清1清7断面河段滩唇到堤根横向高差已达1.22.45m,横比降达40/000100/000。若遇大水漫滩,河势骤变,很可能发生横河,主流直冲大堤,造成冲决危险;或者形成滚河顺堤行洪造成防洪被动局面。(3)河口泥沙淤积问题将长期存在 黄河入海口位于浅海弱潮地区,海洋输沙能力不足,泥沙大量淤积在河道内和滨海区,如1986年2000年尾闾河段持续淤积延伸,同流量水位抬高,2002年利津站最大流量2500m3/s时相应水位比1958年10400m3/s流量相应水位高出0.04m,比1988年同流量水位高1.13m,加大了防洪压力。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

44、河道呈冲刷态势,尾闾河段仍持续淤积延伸,西河口以下河长从2001年的56km增加到2007年汛前的60km,河长增加后河口地区洪水比降减小,对泄洪不利。2020年以后,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进入排沙运用期,黄河下游来沙量将显著增加,会加重河口地区的淤积,河口延伸速度加快,将对黄河下游产生溯源淤积的反馈影响。未来利津站年平均来沙量仍大大超过黄河口海洋输沙能力,入海流路“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演变特性将长期存在,尤其是尾闾河段仍持续淤积延伸,将产生溯源淤积,使河口河段乃至黄河下游艾山至西河口河段的防洪能力减小,不但给胜利油田和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带来困难和不利影响,而且将对黄河下游的防洪整体部署带来一定的影响。(4)防洪工程不完善,防御洪水能力低现有堤防工程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河口左岸共有26.8km在高度上达不到设计标准(其中原北大堤21.7km,孤东南围堤5.1km),占左岸堤防总长的54%。另外,根据计算分析,河口堤防尚有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 河口地区的四处险工,分布在北大堤的堤线转弯处。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堤防的逐渐加高,原修建的险工高度欠高0.751.46m,部分断面裹护体坡度未达到1:1.5。河口段的河道整理工程存在的问题:首先河道整治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