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端砚市场及发展调研.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48193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砚市场及发展调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端砚市场及发展调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端砚市场及发展调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砚在汉代以实用为主,到宋代彰显文人趣味,至明清审美至上,经历了从实用到鉴赏的功能变化。端砚产于广东肇庆端州,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自唐出产至今,名扬中外。端砚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集诗、书、画、印、雕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在文化属性上偏阳春白雪。因高端化、小众化、种类不够丰富等原因,目前端砚市场有一定的萎缩。一、端砚在历史上的辉煌地位端石特性明显,制砚工序繁杂。砚笺 引米芾 砚史 云“良久微渗,若油发艳,近无复有”。端砚“呵气成墨,滑如肌肤”,经旬不涸,发墨不损毫,写出的字“虫蚁不蛀”。西清砚谱 载,唐代褚遂良端溪石渠砚的砚铭有“润比德,式以方”1 句。陈继儒 妮古录 曰:“文人之有

2、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2 古人以砚为长物传世(图1、2)。在古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北宋苏易简 文房四谱 云:“谱言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惟砚而已。”3 唐代中晚期,端砚已被列为贡品。随着岭南梅关古道的开通,端砚更多地被运往中原。歌咏端砚的诗赋众多,如,刘禹锡称“端州石砚人间重”。唐中书令许敬宗之女嫁给岭南豪族,得赠端砚。唐翰林学士李肇编写的史书 唐国史补 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宋代,端砚作为主要的贡砚,名列众砚之首,受到上层阶级的喜爱,甚至因此出现一些地方官员以端砚行贿的现象。宋史?包拯传

3、载:“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北宋熙宁二年(1 0 6 9),周敦颐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时“端守杜谘取砚无餍,人号杜万石”,周敦颐“恶其夺民利”,于是请朝廷下令对地方官实施限购端砚的措施,“凡仕于州者,买砚无过二枚”。清康熙年间 肇庆府志 第1 8 卷 名宦志 记录,南宋时期马曦骥任职肇庆,“有以奇砚献者。曦骥谢之曰:此非暮夜金,但吾职贰郡,当饮水自励,何敢以长物污家声。其人惭退”。二、端砚产业的兴衰发展1端砚产业的发展阶段端砚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家庭作坊国营端砚厂个体户、民营端砚厂大师工作室团队工作室”等形式,

4、市场几度兴衰。新中国成立后,端州是全国重要的端砚销售集散地和端砚制作传承地。清代以前,端州以开采、粗加工端石为主。李贺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苏轼 端石砚铭 称“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米芾 砚史 记载宋代已有售卖石璞的方式:“其端人不斵成,只持璞卖者,亦多如是。”唐宋以前,端州的砚工所采砚石经简单的围料、光身工序后,运送到京城,由玉雕或砚雕高手制砚,“石产于端而工不善斫”4。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端砚产业逐渐由盛转衰。明清时期,端州开始本地制砚,但制砚名家多在江浙。如:清代琢砚家顾二娘是吴门(今苏州)人;清代制砚和藏砚名家高凤翰晚年客居扬州;现代著名琢砚家陈端友是江苏常熟人,

5、在上海设店制砚。当时,肇庆黄岗镇白石村只有惠福坊和应日坊的村民掌握传统的制砚技艺。两坊中,八成村民无田可耕,端砚制作以梁、李、郭、程、蔡、罗等几个家族为主,技艺传男不传女,村中还流传着“郭家梅,程家凤、蔡家云、罗家龙”的说法。当时,端砚制作以家庭为单位,所制墨砚是中低档实用砚。屈大均在 广东新语 中写道:“羚羊峡西北岸有村曰黄冈,居民五百余家,以石为生。”其中半数居民制作端砚,另有居民以白石、锦石制作屏风、几、案、盘盂等,“岁售天下逾万金白石即西洋诸番亦来买取。盖黄冈衣食于石,自宋至今,享山岩之利者数百年矣”5。到了2 0 世纪上半叶,据 高要县志 记载,由于书写工具逐渐简便,轻便的铜墨盒代替

6、了笨重的石砚,导致石砚使用减少。同时,西方传入的铅笔、蓝墨水笔日渐流行,书写者对石砚的需求进一步减少。“昔之制砚者多黄江(即黄冈)乡人,凡五百余家。今业此者甚寥寥,只附城有三数工肆名曰某某斋者而已。”6 砚石名坑陆续停采,制砚工匠纷纷转行,1 9 4 9 年端砚停产 7。新中国成立后,端砚恢复生产。国家重视振兴工艺美术,肇庆市召集民间艺人,恢复砚坑开采和端砚制作。清代老字号“陈玉斋”“宝山斋”端砚作坊合并为肇庆市工艺厂 8,当时肇庆市共有2 家集体性质的端砚厂,其是端砚出口重点单位。端砚厂的雕刻老艺人由黄岗镇民间几大传统制砚家族成员组成。工人进厂先到砚坑采石,了解砚石生长规律,分辨石质优劣,三

7、年学徒期满后往往专注雕刻单一题材。1 9 8 6 年 肇庆市端溪名砚厂厂史记载:1 9 6 2 年,相关部门拨款2 万元,用于开采麻子坑,从而使沉睡近百年的麻子坑砚石重新问世;1 9 7 2 年,相关部门拨款4 0 万元,重开老坑岩(水岩);1 9 7 9 年,相关部门投资2 0 万元,重开坑仔岩。三大名坑陆续重开,开采量大增。端砚年产量从1 9 6 2 年5 0 0 方增加至1 9 8 7 年3 0 万方,产值也从5 万元增长至1 5 0 0 万元 9。2 1 世纪,端砚在国家、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进入高速发展期。肇庆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中国砚村”被授予“国家文化端砚市场及发展调研严晓

8、红摘要: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端砚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当前既是端砚生产的旺盛期,又是其重要的转折期。该文梳理了端砚的特质和历史地位、产销历史、从业人员情况,分析了当前端砚发展面临的产业局限,提出促进端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让端砚在当代市场重新找回准确定位。关键词:端砚 市场 产业发展4 8非物质文化遗产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图2图1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端砚被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上邮票,被选为2 0 0 8 年北京奥运会指定礼品。2 0 1 6 年,肇庆市

9、端砚协会的“端砚”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2 0 2 0 年,中国端砚博物馆在端州区开馆。肇庆市出台了 肇庆市端砚业发展纲要,制定了 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2 0 0 6 年的 广东省地方标准 端砚(D B 4 4/T3 0 6 2 0 0 6)使端砚的鉴定和产品流通有了通行标准(该标准现已废止)。到2 0 2 2 年,肇庆市端砚鉴定委员会已出具 中国端砚鉴定证书 近十万本。2.端砚从业情况清末至民国时期,端砚砚坑逐渐停采,制砚艺人纷纷转行。2 0 世纪5 0 年代,肇庆只有2 家端砚厂,由端砚艺人组建。2 0 世纪8 0 年代有端砚厂近百家,从业者近千人 1 0。2 0 1 6 年,

10、肇庆有端砚企业四百多家,端砚作坊两千多个,有一万多人从事端砚行业 1 1。目前,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高要区金渡镇、鼎湖区沙浦镇。黄岗镇白石村有7 0%到8 0%的人制作端砚。广西、福建、江西等地大量人员来端州学艺。截至2 0 2 2 年底,肇庆有1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 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 个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1个省技师工作站 1 2、2 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 3。拥有端砚相关职称或称号的人才8 1 2 人(包括上述工作室),其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程文、杨焯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张庆明、梁佩阳、罗

11、海、梁金凌。制砚大师一些来自黄岗镇原有采石家族,一些是由广式红木或玉器雕刻师傅转行,这有效地促进了端砚技艺的提升和制砚工具的改进。近些年,端砚生产经营方式还逐渐从大师工作室演变为新的团队工作室方式,一些各有所长的制砚人员组合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各自负责擅长的制砚或销售环节,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专业化分工加强,目标客户定位较为精准。但总体来说,受制砚人情怀、文化素养和发展平台的制约,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大师有限。3.端砚的销售新中国成立前,当地售砚以小商贩走街串户居多。明清时,肇庆曾为两广总督府所在地,有端砚集市。清代施闰章 砚林拾遗 记录“所寓郭外天宁寺,咫尺端江,聚砚为市”。清至民国年

12、间,肇庆端砚店铺有二十多家 1 4。“宝山斋”“陈玉斋”等砚铺伙计挑担入城兜售端砚 1 5。端砚出口始于民国时期,由广州原栈石业店经销 1 6。新中国成立后,端砚产品远销至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端砚产品石质纯净、细腻、滋润,包装设计古朴大方,一些砚台外围被敲成不规则形状,俗称“凿天然”。端砚成为广东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之一。2 0 世纪7 0 年代前后,每年通过广州进出口春秋季交易会承接订单,此外,还通过广东省进出口公司的联系,与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开展端砚展销,日本一些商号和商人与端州沟通频繁 1 7,并对砚堂砚池比例、长宽高尺寸要求较高 1 8,以英寸标注尺寸 1 9。2 0 世纪8

13、 0 年代,端砚销售以私人订制和代销点销售为主,主要的销售渠道是文物商店和文房四宝商店,一些端砚艺人带着单位介绍信和产品到各地上门推销。受当时日本经济衰退影响,端砚出口数量减少,出口创汇下降。而同时,国内市场兴旺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生产进入端砚制造领域,端砚厂家发展很快,产量不断上升。端州端砚作坊多以前店后场的方式加工、销售,直接在门口雕刻招揽生意。随着电商的兴起,销售渠道从实体店部分转移到网络平台直播营销。鉴于砚石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一些端砚大师如梁佩阳等到日本收购早年出口的精品端砚,大量精品端砚回流国内旺盛的收藏市场 2 0。近些年,受市场环境影响,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端砚销售量和价格

14、有所下跌。三、重振端砚产业发展的建议端砚是汉字千年传承的重要媒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被一些人淡忘,有些则“日用而不自知”。文化价值系统需要不断反思才能获得现代意义并发挥创造性力量。尤其是对端砚这种在当前缺乏实用性的产品而言,4 9解决当前端砚市场无序发展、高端精品缺乏、市场后继乏力的问题,既要以经济建设为导向,又要以文化内涵的深化引领创新驱动。笔者的建议如下。第一,重新定位砚的功用,扩大砚的使用空间。现代人工作、生活快节奏加快,部分书画爱好者往往跳过了磨墨的过程,砚的实用性弱化。米芾言:“器以用为功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2

15、1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中,启心章第二 提到“夫欲学书之法,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2 2。在砚上研墨是书画创作前的精神准备过程,有助于创作者随着单调而有规律的研磨动作澄怀静虑,凝神构思。书画创作的过程也要“师古人”,从而将端砚从简单的生产墨汁的物质工具变成激发创作灵感的精神工具,使创作者的精神和肢体都处于“无为”状态,思维高度集中,更好地进入中国书画构思创作的冥想静思状态。第二,建立人才队伍,促进技术开发并开展技术交流。加强端砚产业链人才化、品牌化建设。一是竖向深耕培育。相关高校与美术专业高等学府如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端砚文化产业发展专题研

16、究,在艺术学院设立端砚设计、艺术鉴藏、艺术市场营销等专业,从制砚雕刻、市场推广、艺术鉴定、学术研究等方面培养学生和端砚传承人,并为该专业学生开拓端砚产业就业平台,形成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才储备。二是横向强强联手。虽位列“四大名砚”之一,但端砚仅靠挖掘自身潜力尚不足以更好地发展。高校可考虑与歙砚、玉雕、木雕、陶瓷、金银器等工艺融合,通过大师讲座研讨、交流互动、交叉教学等方式,在技艺、创意、销售渠道等方面碰撞交流,实现“1+1 2”的目标。第三,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有竞争力的端砚企业和端砚产品不多,相关部门可参考无锡对宜兴紫砂壶产业的保护、培育,加强对产业和非遗传承人的扶持,优化市场平台,增强

17、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优势;扶持龙头企业做好端砚艺术性和实用性创新攻关,突出端砚独特石品的稀有性和砚台的艺术价值,鼓励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以市场机制引导组建稳定的回收变现场所,培育端砚二级市场,为端砚保值增值提供空间;为企业和个体作坊提供产业发展平台与市场数据,准确、及时地反馈市场需求。第四,结构升级,打造诚信品牌。相关部门牵头做好产业规划引导,引导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加大对非遗端砚制作技艺的宣传。企业建立品牌意识,打造知名商标,利用权威性鉴定证书,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如:利用端砚石质细腻“如孩儿面”、易于发墨的优点,将精品端砚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形象宣传相结合;利用砚石“不损毫”

18、的品质,将中低端端砚产品设计成更实用的盛墨舔笔的仿古文房器具;提升端砚形象包装,对一些利用石品俏色精工雕刻的砚石制品,要配套支撑砚石竖立、便于多面赏玩的旋转底座或博古木架;墨砚不分家,强强联手安徽徽墨老字号,开发砚墨配套产品,使二者相得益彰;还可以如打造百年国药金字招牌一样,以企业信誉确保端砚产品的坑口石质,消除客户对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顾虑。第五,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做好砚石原材料的保护与开发。加强砚坑的保护性开采与综合利用,加强砚石市场数据统计,提升端砚投资价值,自觉抵制违背产业发展规律的恶性竞争。注:图1 为明代白端砚,来源于黄海涛总编 东方翰典文化博物馆藏品选:文明的脚印(中州古籍出版社2

19、 0 1 5 年版)第1 1 0 页。图2 为李志强作仙女散花砚,来源于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 广东民间工艺精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1 9 0 页。参考文献:1 1 0 1 6 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肇庆市端州区志 M .北京:方志出版社,2 0 1 2:1 0 3 7.2(明)陈继儒.妮古录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1.3 李春林,赵茜.中国书法文化丛书:文房四宝和装裱卷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 0 2 1:7 0.4(清)吴兰.端溪砚史 M .北京:中国书店,1 9 9 1:9 5-9 6.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M

20、.北京:中华书局,1 9 8 5.6 肇庆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肇庆历代方志集成:民国三十七年高要县志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2 1.7 何向.端砚文化中的传统精神 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0,9(6):9 4-9 7.8 陈羽.端砚民俗考 M .北京:文物出版社,2 0 1 0:1 5 5.9 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肇庆市志 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 6:1 9 5.1 1 1 5 郭秋芳.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化发展研究以肇庆市端砚经济为研究对象 J .佳木斯学院学报,2 0 1 5(5):3 4 3-3 4 4.1 2 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志编

21、纂委员会.端州年鉴2 0 2 1 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 0 2 1:1 4 0.1 3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 E B/O L .(2 0 1 6-0 5-1 7)2 0 2 3-0 1-1 5 .h t t p:/h r s s.g d.g o v.c n/z w g k/x x g k m l/b m w j/q t w j/d w j s/c o n t e n t/p o s t _ 1 2 9 6 3 0 9.h t m l.1 4 黄增章.民国广东商业史 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 0 0 6.1 7 程振良.肇庆市郊

22、区端砚厂初探兼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文的砚雕技艺 C /2 0 1 8 年中华砚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集,2 0 1 8:7 2.1 8 麦 文 捷.七 八 十 年 代 国 营 端 溪 名 砚 厂 砚 台 欣 赏 E B/O L .(2 0 1 9-0 5-2 7)2 0 2 3-0 1-1 5 .h t t p s:/w w w.m e i p i a n.c n/2 5 4 k 1 a 0 u.1 9 赵粤茹.紫云东渡中日建交后端砚贸易故实钩沉 J .艺术市场,2 0 1 9(4):8 4-8 9.2 0 上官云.千元端砚4 0 年身价百倍 或因封坑致海归砚升值 E B/O L .(2 0 1 4-0 3-1 9)2 0 2 3-0 1-1 5 .h t t p:/c u l t u r e.p e o p l e.c o m.c n/n/2 0 1 4/0 3 1 9/c 1 7 2 3 1 8-2 4 6 7 4 5 1 4.h t m l.2 1(宋)米芾.砚史 M /(清)张海鹏.学津讨原7:应用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 9 9 0.2 2 谢稚柳,主编,周克文,执笔.中国书画鉴定 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 0 0 9:1 5 3.(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编辑杨婷5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