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价值分析.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48970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价值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价值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63 低分子肝素钙结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价值分析 王 萌 元氏县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130 摘要:摘要: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方案对患者的影响。我我们选取了 7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35 例。我我们比较了这两组在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凝血功能以及心绞痛发作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心绞痛

2、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日消耗量等指标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P 值小于 0.05。因此,我我们得出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方案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 考虑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严重性以及它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密切的关联,积极采取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控制患者病情和减轻症状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会触发血小板凝聚和激活凝血系统,进而导致血栓形成,可能导致

3、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已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旨在对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这两种药物进行药理分析,以深入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通过药理分析,我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阿司匹林的血小板抑制作用,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聚集和血小板激活的过程,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低分子肝素钙作为一种抗凝药物,通过促进抗凝血酶的生成,阻止血栓的形成,以了解二者联合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具体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设计:本研究招募了 7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时间跨足了从 2021 年 8 月到 2022

4、 年 10 月。通过采用随机平均分配法,将这些患者分成了两个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3.17.5)岁,男女比例为 20:15;而实验组中,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4.67.7)岁,男女比例为 18:17。在比较了两组基线数据后,我我们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本研究纳入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了解研究的目的,并且自愿参与研究,同时对所用药物没有过敏反应。排除标准:本研究排除了那些患有严重高血压、出血性疾病以及伴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同时也排除了对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了阿

5、司匹林肠溶片的治疗,每天需要口服 100mg,连续治疗 7 天。如果患者发作心绞痛,可以在需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实验组的患者接受了联合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的用法与对照组相同,但低分子肝素钙需要每天皮下注射 5000U,分为两次给药。这些治疗方案的目的是减轻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并预防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聚集的作用,可以降低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的风险。而低分子肝素钙则有抗凝血作用,可以减少血液凝固,防止血栓的形成。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我我们可以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

6、卫生 64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我我们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首先,根据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我我们将显著改善定义为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了 80%以上,有效改善定义为心绞痛症状有所好转,发作次数减少了 50%到 80%,而无效改善则是未达到以上标准或心绞痛症状加重。我我们还统计了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其次,我我们对心电图的改善情况进行了评估。改善显著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正常,疾病发作时ST 段下降且0.05mV,持续时间20 分钟。改善定义为 ST 段回升,T 波倒置变浅50%,发作时 ST 段下降1mV 且持续时间20 分钟。而无效改善则是未达到以上

7、标准或治疗后心电图与治疗前相同,或发作时 ST段下降1mV。我我们统计了两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率。另外,我我们进行了凝血功能的评估,包括检测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我我们还记录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的日耗量等方面的信息。这些评估指标全面反映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改善情况。以上指标的观察和比较可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28

8、.0 录入,计数资料以 n(%)形式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x s)形式表示,用 t 检验。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对照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 1。2.2 心电图改善情况 实验组心电图改善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果详见表 2。2.3 凝血功能 根据我我们的统计结果,我我们发现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值大于0.05。这意味着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基本相似。然而,在治疗后,我我们观察到了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更高,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

9、白原(FIB)的水平则较对照组更低。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 值均小于 0.05,说明了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明显改善,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心绞痛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具体的结果请参见表 3。2.4 心绞痛发作情况 根据我我们的统计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日消耗量没有明显的差异,P 值大于 0.05。这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绞痛症状相似。然而,在治疗后,我我们观察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具体而言,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消耗量较对照组更低,而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值均小于 0.05。这意味着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经历了更少的

10、心绞痛发作,这些发作的持续时间更短,需要的硝酸甘油量也更少。这些结果反映了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在减轻心绞痛症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详细数据请见表 4。表 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5)9(25.71)16(45.72)10(28.57)26(74.29)实验组(n=35)1(2.86)13(37.14)21(60.00)34(97.14)X/7.466 P 0.006 表 2 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 n(%)组别 无效 改善 显效 总改善率 对照组(n=35)8(22.86)18(51.43)9(25.71

11、)27(77.14)实验组(n=35)1(2.86)14(40.00)20(57.14)34(97.14)X/6.247 P 0.012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65 表 3 两组凝血指标对比(s)组别 TT(S)PT(S)APTT(S)FIB(g/L)PLT(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5)15.232.41 19.523.16*10.343.43 18.862.82*38.694.30 55.705.47*4.680.44 3.650.58*188.4120.82 168.4515.05*实验组(n

12、=35)15.192.39 17.353.20*10.483.31 12.852.67*38.144.19 40.695.16*4.710.42 2.940.30*188.5620.38 181.6815.43*t 0.069 2.854 0.173 9.155 0.541 11.808 0.291 6.435 0.030 3.631 P 0.944 0.005 0.862 0.000 0.589 0.000 0.771 0.000 0.975 0.000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 4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组别 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min)硝酸

13、甘油日消耗量(mg/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5)9.212.34 4.321.41*17.082.29 14.372.36*9.374.38 4.112.84*实验组(n=35)9.302.54 2.230.81*17.052.27 10.652.41*9.294.13 1.320.76*t 0.154 7.603 0.055 6.524 0.078 5.614 P 0.877 0.000 0.956 0.000 0.937 0.000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临床认为该疾病共有五

14、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冠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可能突然破裂,这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聚集和血栓的形成。这些血栓可能阻塞了冠脉的一部分,引发心绞痛症状。冠脉痉挛:粥样硬化的斑块可能导致冠脉的痉挛,使得冠脉变得更加狭窄。这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更容易发生收缩,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冠脉的狭窄程度。冠脉病变的进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粥样硬化的斑块可能不断增大,导致冠脉管腔的进一步狭窄。这会限制心肌的供血,从而触发心绞痛的发作。这些病理生理机制共同作用,导致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症状加重。斑块炎症:斑块区域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和

15、血管狭窄。全身疾病关联: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存在关联,这些疾病可引起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或血液成分异常,从而增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风险。这些病理生理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症状的发作。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5。在上述病理机制的基础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但与此同时,此类疾病的治疗手段也趋于完善,其中抗凝与抗血小板聚集聚集在治疗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临床需要围绕这一原则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使患者痛苦减轻。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16、其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活性,提高局部血流量。将其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能够有效阻断血小板凝聚,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可以避免患者冠状动脉局部血栓的形成6。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患者血小板会不断被激活增加,从而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滞状态。因此,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而本次研究所应用的低分子肝素钙是临床中常见且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其本身除了抗凝作用外,还具有抗感染、抑制补体活性等作用7。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该药物有助于促使患者的身体产生普通肝素,从而影响其凝血因子的活性,有效发挥抗凝作用。相较于普通肝

17、素而言,其分子量更小,作用也是普通肝素的 2-4 倍,因此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半衰期长,能够有效预测到抗凝效果。其次,低分子肝素钙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其给药方式更为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8。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抑制凝血酶形成、抑制血液成分聚集聚集和加速溶解的作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血液灌注量,有效地抑制血栓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66 成。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并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凝血功能以

18、及心绞痛发作情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 值小于 0.05。这说明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疾病情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并显著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发作频率。这项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见,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能够增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抗凝血效果,改善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有效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 ST段并能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从而可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9。综上所述,将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

19、的优势。这种联合治疗方案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凝血指标,降低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还显著减少了心绞痛反复发作的频率。此外,该治疗方案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综合调节凝血功能和血管状态,这种联合治疗更好地控制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一治疗策略是安全且有效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韩建武.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2011(18):22-24.2田野.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3):115-117.3

20、张建国建国,冯皓宇,李强,等.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预防四肢骨折血栓形成及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 高迁移率蛋白 1 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27(2):217-220.4缪丽琳,姜艳艳,郑文芳.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及其联合方案对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8):67-70.5高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7):43-44.6Yongxin Y,Jiahua F,Zhiteng C,et al.Alterations of NMR-Bas

21、ed Lipoprotein Profile Distinguish Unstable Angin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f Coronary LesionsJ.Metabolites,2023,13(2).7徐新豫,王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J.系统医学,2020,5(22):52-54.8官毅红.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共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观察 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6):11-13.9H.M,Mad W W H,Mohd S S.Clinical characteristic,associated risk factor and outcome of inpatient case of NSTEMI/unstable angina in a small district hospital in Terengganu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23,373(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