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十一期:守学术之正%2C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49692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期:守学术之正%2C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十一期:守学术之正%2C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十一期:守学术之正%2C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472021 年 刊 协 讲 堂矩阵,建立数字化内容资源库和用户平台,努力将新科技手段应用于儿童阅读和教育。3.在业态上,继续探索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型,并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两个效益。4.在国际化方面,继续扩大期刊、图书和其他产品的“走出去”,扩大东方娃娃品牌影响;努力提升“走出去”的结构和层次,从产品的“走出去”,逐步提升到品牌和文化的“走出去”。吴尚之:今天,丁诚中同志与我们分享了“东方娃娃杂志的品牌化探索之路”,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始终把内容建设放在首位。提供优质内容,办出高品质期刊,竭诚为读者服务,是办刊人的初心和使命。

2、东方娃娃把握两个规律,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引领,努力做到从儿童成长规律出发,提出和落实刊物内容建设标准;从儿童阅读规律出发,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二是始终把原创出版作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原创出版与阅读,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出版的各个环节。深入探索绘本出版,通过设立“东方娃娃原创绘本奖”,出版了一批优秀原创作品,培育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绘本作家。三是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东方娃娃构建新型行销理念与方式,培育了独特的行销理念。积极开展亲子阅读,举办数万场家长讲座,播撒亲子阅读的种子。及时调整期刊发行格局,转变订阅方式,自建网

3、络销售平台,全方位提升读者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形成东方娃娃的新媒体矩阵,形成了线下产品与线上平台互动发展的格局。四是始终把品牌建设贯彻期刊建设的全过程。品牌化战略既有利于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提升期刊的品质和质量。东方娃娃充分发挥书刊资源互动优势,构建出版品牌,建设图书和课程资源出版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打造原创品牌和独特标识。同时,延伸品牌,探索多元经营,推动期刊“走出去”,扩大了海外的出版发行,提升了东方娃娃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后,让我代表中国期刊协会,感谢丁诚中同志的精彩演讲!感谢大家对刊协讲堂的热情支持!第二十一期:守学术之正,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

4、料中心的办刊特色高自龙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二十一期刊协讲堂!成立于 1958 年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学术信息服务机构。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148种期刊、每年出版1527期、发表2万余篇文章、海内外发行 700 多万册的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始终坚持以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遵循“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精选千家期刊,荟萃中华学术”,成为我国优秀学术成果的集萃园地,海内外中国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人大转载”成为引领学习理

5、论研究前沿的风向标,学术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他们的办刊特色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请来了本期演讲嘉宾高自龙同志,请他与大家分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经验和做法。高自龙同志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编审,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期刊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下面请高自龙同志就“守学术之正,创期刊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这一话题开讲。高自龙:尚之会长好,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好!很荣幸受邀来刊协讲堂与大家交流。今天,我围绕“守学中 国 期 刊 年 鉴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348术之正,创期刊

6、之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办刊特色”这个主题,向大家汇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创新发展情况,以及办刊中的一些探索与体会。一、基本概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以下简称“书报中心”)成立于 1958 年,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学术信息服务机构。从制作学术信息卡片开始,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 148 种期刊、每年出版 1520 期、发表 2 万余篇文章、海内外发行 700 多万册的大型学术期刊出版单位。60 多年来,书报中心始终坚持以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遵循“学术为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是我国唯一学科体系对应完

7、整、规模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学术期刊集群。“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通过一整套严格规范的选文与评审流程,从国内公开出版的报刊中精选最优秀论文转载,成为我国优秀学术成果的集萃园地、海内外中国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人大转载”成为引领学术理论研究前沿的风向标,也成为学术评价参考标准之一。2011 年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产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7 年“壹学者学术生态系统”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在 2016 年度“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排行榜”中,书报中心的就有 11 种。目前,书报中心正努力打造融合期刊出版、数字出版、学术评价、智库服务

8、等业务于一体的现代专业学术期刊出版和知识服务机构。二、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规范编辑全过程我之所以把编辑制度建设放在开篇来讲,是因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迭代加快、期刊出版要求更高、新生代编辑队伍成长等业态发展,迫切需要期刊管理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创新方式方法;还需要从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入手,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编辑质量责任制、编辑队伍管理等,建立起适合现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全流程编辑制度体系。这是新时代期刊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书报中心是一家集群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期刊出版单位,尤其强调编辑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的刚性来规范全过程。书报中心历经 60 余年的编辑探索与经验总结,已形成一整

9、套标准化、制度化的科学规范的编辑制度体系。下面,仅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流程管理很多人不太了解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出版流程,主观上想象这事很简单、很随意、很容易,事实不是这样。书报中心一直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要求,从来源报刊征集入库、期刊基本信息著录、论文学科分类标引,到编辑团队初选、复选、专家评选、领导终审,直到录入、排版、印制、发行,每一环节都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构筑了完整的编辑出版管理制度体系。(二)质量管理关于期刊质量管理,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新出发202010 号)中包括四个大方面: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该规定对编校和出版形式的

10、质量管理都做了详细规定。内容质量尤其是政治导向方面,在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已有规定。对这些国家出版法律法规,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定期地、不断地、反复地组织编辑学习和培训,决不能把出版质量要求仅挂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书报中心每年都召开编辑工作会议,学习国家有关期刊出版法律法规及最新精神,刚刚结束的 2021 年编辑会议的主题就是“完善编辑制度体系,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书报中心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设置了质量管理岗、特约审稿岗、三审(选)岗,加强了印前质检。其次,根据国家出版法律法规,制定了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如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书报中心期刊选文基本要求 书报中心

11、期刊审查基本要求 书报中心学术期刊质量评估考核办法书报中心文摘系列期刊编辑工作办法关于“复印报刊资料”选文与评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当前加强编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复印报刊资料”期刊栏目设置的指导意见书报中心期刊版式设计基本要求期刊版权页著录项目管理办法编校质量管理办法,等等。(三)队伍管理对期刊这种连续性定期出版物而言,一个成熟稳定的编辑团队至关重要。近些年,期刊编辑队伍新老更替加快,新编辑招聘难、培养难、留住难等已成为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今时代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仅仅指在职在岗的编辑,还包括外聘编辑、审稿专家、外排外录外校人员等,他们也是编辑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书报

12、中心有 100 多位专职编辑、100 多位执行编委、1600多位编委会委员、200多位外排外录外校人员。为此,我们制定了系列编辑队伍管理制度。如书报中心编辑3492021 年 刊 协 讲 堂上岗基本要求书报中心特约审稿编辑管理办法书报中心编辑日常汇报考核办法书报中心编辑岗位评聘细则书报中心外聘编辑管理办法书报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章程书报中心学术编辑委员会章程书报中心学术编辑委员会执行编委工作管理办法书报中心关于举办会议的暂行规定书报中心关于编辑参加会议的暂行规定,等等。三、以“基于评价的转载”为理念,推动期刊转型发展“基于评价的转载”,是对传统选文转载标准的创新。一般是指,针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13、”二次文献的特质,选文转载工作,从偏重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科研参考资料性的选文转载标准,转变为主要以优质学术成果作为依据的选文转载标准。每一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内容定位、读者定位,有的一直没有改变,有的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整。在期刊定位调整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尤其是有的盲目跟从模仿,结果走向了失去自我发展优势和特色的同质化之路。因此,期刊定位调整是生存发展的战略性头等大事,需要科学论证、慎而又慎。创办于 1958 的书报中心(时称图书提要卡片组与剪报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社会化的学术信息服务机构,解决了当时教学、科研、宣传资料短缺之需。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学术信息资料由短缺

14、至丰富直至冗余,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原定位已经不符合时代之需。经充分的市场调研,大约从 2008 年起,书报中心开始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发展战略转型,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定位也向“基于评价的转载”转型。(一)赋能学术期刊出版新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深刻地表现于出版领域。社会确实需要高质量的学术产品、科学的学术评价。“以刊评文”受到质疑,是因为期刊的水平高,不等于所刊登文章的质量水平也同样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原来的定位是从国内公开出版的报刊上精选有价值的资料,为教学科研服务。向“基于评价的转载”

15、转型,就是为了赋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知识优选和评价的新内涵新动能,提供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产品。为此,2008 年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这个专门机构、专职团队主要负责论文筛选标准研究、修订完善及监控实施。2010 年,人文社科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制完成并在编辑选文中贯彻推行。历经十余年的探索,这个指标体系已基本成熟,并内嵌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编辑流程的每个环节,每个编辑人人必知、人人必用。可能有人会问,转型前后有什么差别吗?答案是肯定的。与过去相比,转型后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已经形似而神不同了。比如,资料功能弱化后,空洞的文章少了;评价功能强化后,创新性

16、选题的文章多了;要求学术学科覆盖后,同质化选题的文章少了,一些偏冷领域的文章入选了;等等。可以说,是以各个学科的学术研究前沿为根本,以学术评价的眼光,同类比较、优中选优。近 10 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数据为依据,连续发布年度转载指数及期刊、机构等的影响力排行榜,社会影响力、认可度逐年加大,充分证明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向基于评价的转载、向知识服务和学术评价方向发展是正确的。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在 2019 年 3 月 26 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讲话中指出,“人大评价”

17、体系有三个鲜明特色,即注重“创新和质量”为导向、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复合评价”方法和注意加强“同行评议”的主体地位。(二)“分类评估、同类比较”的优选方法大家都知道,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有四大文摘,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摘。1.完整的学科期刊布局,覆盖了全部学科(军事学除外)。刊号多就是宝贵的资源优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按照国家学科体系对应布局,覆盖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一级、二级和新兴交叉学科。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研究状况,每年还要定期调整期刊名称、内容定位、转载数量,以动态平衡“复印报刊资料”与学科变化、研究水平、冷热学科的平衡发展。如哲学学科就有 6种刊物:哲学原理中国哲

18、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逻辑。2.全样本报刊资料收集,不分级别背景。信息资源部门共收录我国公开出版的人文社科报刊约 4000 种,还包括港澳台地区出版的部分期刊。工作人员先将报刊上刊登的每一篇学术理论文章无遗漏地作学科分类标引(书报中心有自研的期刊“学科分类体系”与“论文分类体系”),然后拆分报刊,同类文章归集,交到各专业编辑手中。3.各环节编辑统一标准、同类比较、多轮筛选。初中 国 期 刊 年 鉴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350选(评):论文水平分级。先进行分类核对,即补充、完善、修订,然后各学科编辑按照人文社科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同类比较、水平排序,将质量“较

19、好”的论文提交学术编辑委员会中的执行编委。复选(评):执行编委评选,即对初选送的稿件再评审、补充、排序。终选(评):学科评议组(解决争议)学科执行主编(学术性审查)编辑室主任(规范性审查)副总编、总编辑(签发)。(三)“编辑+专家”的共同选文模式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编辑方式与其他期刊的编辑模式看似一致,但实际有很大不同,而是将编辑与专家相结合,采用“编辑+专家”的共同选文模式。每本“复印报刊资料”都设有学术编委会,从中推选出 13 人轮流担任执行编委,全面参与选文评文工作。这个过程类似同行评议,发挥了专家和编辑的各自优势,尽可能减少了好文章漏选情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有的刊可能因篇幅、周期

20、等要求遗憾地漏选了个别好文章,但一旦选用了水平差的文章却非常扎眼。书报中心内部的规章制度体系极大地限制了不规范选用文章的空间。曾有执行编委因学术偏好、推荐关系稿等行为被提前解聘,也有执行编委不能尽职履责被解聘;编辑若被查实学术腐败行为将被开除。当然,社会监督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文章被举报而遭撤稿。将更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吸引到办刊队伍中来,是书报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坚持的优良传统。以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和各学科编辑委员会为专家团队,以中心编辑部、学科组和责任编辑为专职团队,以中心质量管理部、期刊质量审查委员会为质检机构,组成了书报中心立体的编辑架构体系。(四)“导向为先、创新为要”的选文准

21、则1.坚决把好学术出版的政治导向、价值取向关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其本质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期刊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承担起服务两个大局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使命任务。当前,在学术出版中要辨别历史虚无

22、主义和以学术为名宣扬错误观点的文章,也要严防那些空话套话、脱离实际、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生硬剪裁活生生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章;同时,也要注意文章中敏感政治术语、敏感事件的表述规范性。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做到不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对政治导向存在问题的论文,也一概不予入选。2.以创新程度大小作为评估论文质量等级的基本准则。发现那些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文予以编辑出版,是我们编辑的首要职责,也是一项基本功。在论文政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论文是否有创新、有多大的创新,就成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选文的重要尺度。我们工作中体会,学术“创新”绝非易事,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启迪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23、的文章更是少数。因此,只要在“知识、理论、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算是好文章了。大量“精致的平庸”论文存在,浪费了编辑很多时间精力。期刊一定要重视选题的策划。一个好选题首先要是个真问题,值得研究,且作者是真研究问题;其次是个新问题,许多学术论文的选题雷同,再创新的可能性就小,即使在形式规范上做的很到位,也基本属于重复性研究;再次,是个好问题,令人眼前一亮,学界关注、社会需要。当然,也有大量好选题写得很差的情况。此外,一些题目用了一些译介词汇或生僻字词,实质内容从其摘要中就可基本判断出并无新意;而有些关于基础领域核心问题的选题,往往是那些有实力的作者才能驾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理念是:创新非共识

24、,绝不能唯名人论;发现新人力作,比发表名人的精致平庸的文章,对学术的贡献更大!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追求学术创新但不追时事热点,所以有的选文可能与有些同行认知有出入。事实上,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时效等原因造成的。有期刊发表的论文,尽管相比自己而言很好,但对比同时期的同一作者、同类文章,则明显有差距。(五)“专栏+专题”的内容创新形式学术期刊能否引领学术创新?期刊界有不同声音。我认为,学术创新不是单一主体的行为。学术研究的创新是学术研究者的责任,这是无需争论的。但学术期刊对学术创新的催化、引导作用也是客观事实。许多学术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的讨论都由期刊发起或重要参与。例如,红楼梦研究的大

25、讨论,起点就开始于文史哲发表的“两个小人物”的文章;而 20 世纪 80 年代3512021 年 刊 协 讲 堂初开始的关于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的大辩论,则是缘起于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所以,期刊在选题策划中的主动性、主导性,在寻找作者时的全面考察与后期催稿、修改,在刊登文章时的价值取向、学科偏重、文风喜好、时效把控,等等,都影响着学术创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坚持“精选也是创新,转载就是引领”的立场,并通过专栏+专题的形式,引导学术研究方向。书报中心编辑的日常工作就是阅读大量本领域的学术论文,对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焦点问题、冷门问题,谁在研究这

26、些问题,哪些期刊在刊登这方面的文章,等等情况基本了解。因此,每个学科领域的编辑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学界关注的问题,都会专门设置栏目,多选文章、重点推介;对特别重大问题、重大主题,还会编辑专刊,如“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一带一路”“脱贫攻坚”“数字人文”“社会学转型”“改革开放 40 年”“新中国成立 70 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等等。这种专栏+专题的内容结构,抓住了学界研究的主流主线,既是对主要学术创新研究成果的集萃,也给学界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对我国学术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四、以学术会议交流为载体,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学术期刊尤忌闭门办刊!这是期刊发展的规律。全国高等学校文科

27、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提出期刊要构建“五个共同体”,即学校共同体;一流学科群共同体;期刊共同体;编辑部共同体;二次文献、大型数据库等合作共同体。这很有道理,但都需要通过开展学术会议相互交流才能实现。书报中心发挥 60 余年来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凝聚力、学术价值引领力、学术评价公信力、学术成果传播力等优势,通过常态化举办、协办、参加学术会议,与学界、业界建立了广泛密切关系。如 2015-2019 年共主办学术会议 106 场,其中会议规模在 100 人以上的有 72 场。会议涉及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评价研究领域、期刊出版领域,规模大、质量高、主题丰富,成为我

28、国教学科研人员、学者、学术期刊编辑、科研管理人员共襄学术盛宴的重要平台。有的会议甚至被誉为“编辑节”,有的会议被誉为学术研究的“风向标”。(一)年度期刊总结与转载指数发布论坛每年 3 月的最后一个周二,期刊界广泛关注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年度转载指数成果发布论坛定时召开,每年千人以上参会,被期刊界称为“编辑节”。论坛汇聚了期刊界、学界、科研管理、学术评价、学会协会、政府机构等各方面精英,共同检视上年度中国期刊的成就、问题,研讨中国学术发展的规律、趋势,相互交流办刊经验、教训,了解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核心群、科研机构的分布格局、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梯队等重要信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

29、报新京报,以及中国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及其相应网站)定期报道,2020 年 3 月学习强国 APP 也首次予以报道。(二)年度学术梳理与评选活动由书报中心与光明日报社、学术月刊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 17 届,吸引了我国学术界、报刊界、科研管理界等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参与,每年出版 中国学术热点趋势报告。“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是对年度人文社科领域学术成果的梳理、总结与评价,该评选活动将大数据分析与专家评议相结合,参考年度报刊发文数据和重要学术会议主题,经过读者调查、学者推荐、专家审议、投票评选等流程,每年评选出十大入选学术热点和十大提名学术热点,营造了“社会关

30、注学术,学术贴近社会”的创新氛围。评选结果客观反映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发展趋势和学术理论界的热点、焦点和亮点,成为真实记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成就、客观反映学术理论研究动态、有效传播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引领学术理论研究方向的品牌活动,被誉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研究的风向标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作为主办方之一,书报中心编辑深度参与年度热点评选活动,以学科为单位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包括编辑、学科执行主编和相关专家,每个课题组根据年度本学科的研究重点,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跨学科、综合学科的研究态势,经过组内反复讨论,梳理出每个学科的热点备选条目。可以说,“中国十大

31、学术热点”评选是一次编辑、专家大交流大交融的学术总结活动。其他各学科编辑也独立组织年度学术研究盘点会议,把握学科研究动态。例如,2021 年 1 月,图情档学科组与图情档 39 青年学者沙龙共同举办“2020 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经过热点条目征集、条目汇总整理、学界评选投票、青年学者热议与权威专家评议点评等诸多环节,最终形成了 2020 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中 国 期 刊 年 鉴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352我认为,所谓办刊要“走出去、引进来”,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为编辑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交流同业经验、发现优秀作者、了解科

32、研机构学术方向等提供条件和舞台,而且也是锻炼和培养编辑团队的良好途径。以上,我粗略谈了一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办刊特点和体会。大道至简、贵在适用。请大家批评指正。吴尚之:今天,自龙同志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守学术之正,创期刊之新”的办刊经验和做法。60 多年来,人大书报资料中心所办期刊特色鲜明,越办越好,不愧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优秀学术成果的园地”!他们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编辑制度体系建设,深化三项管理。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化、制度化的科学规范的编辑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期刊编辑全过程,将制度有机融入管理之中,不断深化编辑流程管理、期刊质量管理和编辑队伍管理等

33、三项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推动期刊转型发展,抓好五项创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创新为要,推动转型发展,着力抓好五项创新,即赋能学术期刊出版新内涵,推出“分类评估、同类比较”的优选方法,“编辑+专家”的共同选文模式,“导向为先、创新为要”的选文准则,“专栏+专题”的内容创新形式。三是坚守学术之正,推动学术交流。通过举办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年度转载指数发布论坛、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等活动,与学术界建立了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既充分发挥了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的学术共同体凝聚力、学术价值引领力、学术评价公信力、学术成果传播力的优势,有力推动了学术研究和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最后,让

34、我代表中国期刊协会,感谢自龙同志的精彩演讲!感谢大家对刊协讲堂的热情支持!第二十二期:推动内容创新和融合创新,促进大学期刊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的创新实践石 磊吴尚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二十二期刊协讲堂!作为清华大学学术期刊建设的核心出版平台,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经过 10 年磨砺,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之一,体现出较为鲜明的综合性、国际化、学术性、高水平特色。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现有期刊 32 种。其中,7 种英文科技期刊被 SCI 收录,6 种中文社科期刊被 CSSCI 及其扩展版收录。纳米研究(英文版)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

35、(自然科学版)中文版和英文版、摩擦(英文版)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共有 9 种期刊 12 个项目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和第二期,有10 种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两种期刊入选“领军期刊”。他们在内容创新和融合创新方面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今天,我们请来了本期演讲嘉宾石磊同志,请他与大家分享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的办刊经验和做法。石磊同志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期刊中心、学术出版中心主任、编审,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1998 年起就职于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直从事学术和教育出版编辑工作。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多项,发表多篇论文,有着丰富的出版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