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探究——以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为例.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1622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探究——以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探究——以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探究——以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徐晓利摘要现地教学突出“现场”和“实地”,注重在情境感知基础上开展教学,有其独特优势,在军校教育中应用广泛。但是在现地教学中目前存在着认识上“偏”、内容上“浅”、方法上“单”、参与度“弱”、效果难检验等问题。文章结合新教员培训的教学实践,在多维融合理念引导下,创新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整合现地资源、构建多元一体设计,创建平等对话、协作共享的学习共同体,采用融“情”入“境”、借“境”启“思”的融合式教学,创新“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凝练出“五步三法”的环节步骤,实现对学员的融合式培养。关键词多维融合;军校;现地教学;模式;学员培训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

2、23)10-0124-03基金项目:2021 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 多维融合、实践育人 的军校教员培训现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12171)作者简介:徐晓利(1982-),女,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军事文化。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 年 10 月 第 10 期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探究以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为例(陆军勤务学院,重庆 401331)现地教学是依托历史事件发生地或社会实践现场开展教学的教学组织方式,突出“现场”和“实地”,具有现场性、亲历性和可感性等特点。使受教育者由旁观者变为亲历者,由无关者变为参与者,

3、置身现场,亲力亲为,身临其境。通过观察、体验、讲授、互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环节,使学员在现地的感知体验中获得新鲜印象、真切感受,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社会生活发生关联,深化理解,培养和锻炼学员1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现地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现地教学优势的发挥。为此,本文以新教员培训为依托进行现地教学实践,探索出新的、较为成熟的现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一、现地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组织形式单一,教师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现地教学是依托实地现场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但在实践中现地教学常常被等同于参观见学,除部分涉及实践操作的课程,大量采用参观、听取讲解

4、的形式。教师没有就教学内容和需求与现场人员进行充分沟通,没有在此基础上做内容整合并形成密切配合,而是将引导任务交给了现场的带教者或讲解员,忽略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讲解活动被作为主要教学环节,“走一圈”“听一课”,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对教学活动、教学环节的创造性、多样化设计。在活动前的知识铺垫、活动中的导学导思、活动后的总结提升等环节着力不够,导致教师功能弱化,无法推动现地教学在目标的牵引下深入有序地开展。(二)学员参与性弱,学习流于表面在“参观式”现地教学中,课前准备环节非常薄弱,甚至常常被忽略。学员在思想认识、知识储备上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目标不清晰,不能带着问题进入现场。因

5、此,大部分时间精力集中在了解基本常识,学习停留在感知、记忆,接收的知识呈现零散、碎片化状态,很难在当下触发深入思考、实现深度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学员以“参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观察、观摩,看得多,想得少,听得多,说得少,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缺少主动探究、深入参与。师生、生生、师生和现地带教者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而实际上,现地教学不仅包括参观活动,更强调学员亲身经历、深入思考、主动作为。(三)考核评价环节薄弱,成效难以检验现地教学由于组织形式的特殊性,在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上与理论教学有较大差异。就其内容而言,应从综合素质提升的层面进行考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以学员提交的心得体会作为教学反馈和评价

6、依据。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标准和严格的要求规范,教师的评阅标准比较宽松,往往是“过得去就行”。学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以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开展的考核评价存在随意性、片面性,很难全面客观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以考核促学习的作用。(四)对现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度有待提升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发挥现地教育资源的集群优势,在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一体设计、优化组合,当前现地教学大多缺乏这样的整体规划。因此,要想发挥现地大课堂的优势,用好用足现地资源,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军事人才,需要在现地教学模式上另辟蹊径,进行较大

7、的改革。从 2020 年开始,在陆124窑窑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的现地教学专题中,以“多维融合”理念为牵引,对现地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和评价进行深入改革,探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现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二、多维融合视域下军校现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一)多元目标下的内容整合:整合现地资源、构建多元一体内容设计在“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指引下,一名合格的军校教员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知军晓战的军事素养、德高身正的师者情怀、精纯深厚的专业能力、高超娴熟的教学能力,等等。为提升军校学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学员在从教之初坚定政治信仰、树立姓军为战的意识、涵养为国育才的师者情怀,培养善

8、于学习、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在现地教学专题中尝试整合多个本地优质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一体设计。精选了红岩联线(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魂广场)、钓鱼城古战场、陶行知纪念馆等现地教学点,采取“先学后教”“角色翻转”的方式(学员先在教师的带领下分组体验现地教学,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组织现地教学),形成包含思想政治、军事素养、师德师风、现地教学法的多元一体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各知识领域的交叉融合,为提升军校新教员的综合素质提供有力支撑。(二)学习主体的融合:创建平等对话、协作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脱胎于建构主义理论,在我们看来,学习共同体与其说是学习者群体,毋宁

9、说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对于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而言,其周围的成员及其共同的实践活动、共同的话语、共同的工具资源等,就构成了一个学习的环境。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学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协作等方式共同确立意义、实现知识建构,具有不同背景文化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其协商确定的学习目标2,促进个人智慧和自我的成长。为打破现地教学中学员被动式学习的现状,激发学员自主探究的活力和创造力3,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学习促进者的作用,营造出更为开放、包容、自由的学习空间,多维融合视域下的现地教学尝试打破教师“教”、学员“学”的界限,扩大学习主体的内涵,在师生、生生之间构建平等对话、协作共

10、享的学习共同体。首先通过教学准备会发布“新教员开展现地教学”的任务,将学员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召集人,同时明确教师的职责是引导者、助学者、共学者。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围绕学习任务进行深入对话、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角色分工等。小组成员通过公开展示环节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由其他成员进行评议,发起广泛讨论。在讨论中,该成员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和重新评价,不断完善自我观点。同时,学习小组吸纳该成员合理意见,形成共有的学习经验,实现共同学习。带教教师作为助学者,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引导学员围绕教学目标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并鼓励其大胆创新,尊重

11、学员(同伴)的实践探索,采纳其好的观点做法。“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学习空间,其中教师和学员是同等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共同承担学与教的责任4,时而教师主导,时而学员主导,“教”“学”的角色随着活动任务的进展而发生转变。在此观念引导下,现地教学采用“现学后教”“角色翻转”的方式进行两轮实践活动。在第一轮现地教学中,让学员先作为教育对象观摩带教教师的教学示范。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现地教学方法要点,自行设计实施方案。在第二轮现地教学中,由每组成员轮流主导现地教学实施,并作为教育对象参与其他小组组织的现地教学活动。“教”“学”身份一再翻转,带教教师及学员在相互借鉴中吸取宝贵经验,加深

12、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优化教学方法策略,提升教学能力。(三)教学方式的融合:采用融“情”入“境”、借“境”启“思”的融合式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现地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让人身临其境、体验感知,“以现地特别是现地的实物、实景和实情为依托,以实践为具体展开方式”1。通过实地走访,瞻仰历史遗迹、聆听故事讲述、参与现场活动,使学员充分感知周遭的形象、声音、氛围。抽象枯燥的概念理论被还原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的历史细节。情境感知特别容易触动心灵,激发情感共鸣,启迪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利用现地教学的这一特点,采用融“情”入“境”、借“境”启“思”的策略。首先,精心选择那些紧扣教学目的、反映历史主题且打动

13、人心的历史场景,讲述人物故事、演绎文学艺术作品,融“情”入“境”,激发对历史情境的想象和还原,唤起广泛的情感共鸣。在渣滓洞牢房外,集体诵读革命烈士何敬平创作于此的诗歌 把牢底坐穿,在铿锵的诗句中感受其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在合川钓鱼城,结合山川形势、道路关卡、手绘地图,讲述可歌可泣、悲壮慷慨的历史故事,感悟南宋军民团结一致、誓死抗敌、坚守钓鱼城 36 年的英雄壮举;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旧址古圣寺门前,学员自编自导自演陶行知教育小故事,让人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的情境中,领略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芒。从情境中获得对教学内容的具象化理解和真切感悟,构成课堂理论教学的有益补

14、充。同时,从具体情境中引申出有价值、有深度的议题,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员进行思考、辨析、讨论。从刘国、王朴等烈士放弃优越生活、甘为革命献身的人生选择出发,走进人物内心、分析其原因,进而探讨青年人在物质现实与理想信仰之间如何抉择;从钓鱼城战场环境出发探究南宋军民坚守多年的原因;从古圣寺(育才学校旧址)简陋的物质条件与莘莘学子成长成才的对比,感悟最艰苦的环境孕育最纯粹的教育理想,进而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辨析讨论中获得理性升华、明理增信。在情境感知基础上开展“融情启思”的融合式教学,综合运用实物展示、故事讲述、仪式体验、话题研讨、角色扮演等手段,精心营造出沉浸式教学环境,让学员感动于“情”、

15、深化于“理”,使现地教学兼具打动人心的情感温度和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为学员有志于“道”、身体力行打下基础。125窑窑(四)教学环节的融合:创新“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为实现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我们以能力导向为牵引,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围绕“学员开展现地教学”这一任务精心设计实践环节,组织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教师在“做中教”,学员在“做中学”。带教教师秉承“怎么做就怎么教”的原则,亲身做示范,组织第一次现地教学。从活动前的背景介绍和任务布置,到活动中的现场讲解、话题讨论、情境表演,活动后的总

16、结提升,前后呼应、重点突出、环环相扣,让学员做好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在情境中获得独特体验、深切感受,并促使学员在课后积极归纳反思现地教学的思路方法,为下一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现地教学打基础。在第一阶段现地教学结束后,学员通过课后小组研讨交流,确定教学内容重点,总结凝练现地教学方法,团结协作、大胆创新,设计第二阶段现地教学思路、活动、流程,深化对现地教学的理解和方法掌握。最后通过“做”(组织第二次现地教学),不仅锻炼提升学员个人教学能力,促进相互间观摩学习,同时还能检验前期教学效果,也就是实现“做中评”。在第二次现地教学中,带教教师全程作为观察者,观察、记录并完

17、成对学习小组的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创新模式,实现以“做”为核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评”,让学员充分参与、反复实践、深入体验,实现对思想政治、军事素养、师德师风、现地教学法等几个版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掌握、融会贯通。三、多维融合视域下军校现地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按照“五步三法”的步骤实施。第一,课前准备阶段。带教教师向学员介绍现地教学专题“先学后教”的整体设计、实施流程、教学要求。将学员按照第一轮现地教学地点进行人员分组(分为红岩连线组、钓鱼城古战场组、陶行知纪念馆组),明确各自的行程安排。每个大组内部又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便于第二轮现地教

18、学开展。第二,学习体验阶段。第一轮现地教学由三名带教教师分头组织实施,带队前往相应的三个教学点(红岩连线、钓鱼城古战场、陶行知纪念馆)。包含两个环节:一是理论提示。采用课堂讲授、观看纪录片、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员了解有关背景知识,明确现地教学目标、内容和研讨任务。学员查阅资料,提前做好研讨准备。二是现场观摩。带教教师在现地教学点组织活动,学员积极参与并做好记录,作为教学对象参与体验现地教学。第三,研究内化阶段。这一步是自主探究、研究深化阶段。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与带教教师共同开展合作学习、集体备课,总结归纳现地教学方法要点,讨论拟定下一轮现地教学的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工、搜集资料、撰写教案、

19、试讲等。第四,实践应用阶段。在第二轮现地教学中,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其他同伴开展现地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既“教”又“学”,不同的小组之间互为师生,轮流交替进行,充分展示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带教教师全程观察,并记录学员表现情况,作为教学效果和个人评价的依据。第五,总结提升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对现地教学开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完成小组互评和学员自评,提交现地教学活动的教学反思。“三法”包括示范观摩“体验学”(第一轮现地教学)、小组合作“共同学”、角色互换“做中学”(第二轮现地教学)。注重实践育人对能力生成的重要作用,通过体验模仿、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实现有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学习

20、能力、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流程如图 1 所示。图 1 军校新教员培训现地教学实施流程图四、结语多维融合视域下的军校现地教学模式是从陆军勤务学院新教员培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凝练出来的一种新模式。它突出以学员为中心、实践育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主体、教学方式、教学环节等关键因素内部的相互连接、多维融合,并对此进行了大胆而深入的教学改革,建立起一套能引导学员自主探索、全面发展的支持体系,在践行过程中收获了参训学员、专家同行的广泛认可。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优化现地教学模式,实现知识拓展、能力生成和价值观培塑的融合式培养,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做出有益尝试,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借鉴意义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胡军涛,薛亚梅.新时代军校政治理论课现地实践教学:内涵、特点及路径J.教育观察,2021,10(37):68-70,120.2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7(4):57-62.3张佳佳.创造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出路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4刘明国,丛国凤.基于贯一设计的学习者共同体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2):18-19.126窑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