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层面的“轻” 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1644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面的“轻” 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层面的“轻” 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层面的“轻” 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多层面的多层面的“轻轻”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H U A N G MA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W O R K S T A T I O NH U A N G MA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W O R K S T A T I O NA N DR U R A L R E C E P T I O NH A L L I NG U A N G Z H O UA N DR U R A L R E C E P T I O NH A L L I NG U A N G Z H O U设计三文建筑黄麻乡村振兴工

2、作站与乡村会客厅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岭街道黄麻村村口,处在黄麻路与广汕公路的交会处,是人们进入黄麻村的必经之路。项目场地北高南低,南侧为城市主要道路,西侧是进村的道路和高架桥,东侧为林地和临时停车场。溪流龟咀涌从场地中穿过,将场地分为东西2 块用地。本案是黄麻村乡村振兴和旧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包括:展厅、配套办公、接待服务以及新的村委会等。根据使用需要,项目被分为2 部分:首先完成的是位于溪流(龟咀涌)东面的乡村会客厅;之后完成的是位于场地北部的乡村振兴工作站。除建筑外,周边的环境也需要设计和提升,使其在为本村和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同时,也成为黄埔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0 10

3、 20 30 1从黄麻村入口道路看工作站0 2建筑总体布局0 3总平面图0 4嘉宾接待区北侧庭院鸟瞰0 5 庭院柔和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界限专辑0 5 0N O V2 0 2 30 40 5工程名称:广州黄麻乡村振兴工作站与乡村会客厅坐落地点:广东 广州面积:5 2 0 0m2(乡村振兴工作站),2 1 0m2(乡村会客厅)主创建筑师:何崴 陈龙设计团队:唐静 王梓亦 孟祥婷 周俊杰王东升 刘泳 朱艳明竣工时间:2 0 2 2摄影:金伟琦0 5 10 80 90 60 70 6庭院采用木板铺装,配有水景0 7乡村振兴工作站一层平面图0 8庭院内的螺旋楼梯成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0 9二层廊道将建筑的

4、几个区域联系起来1 0二层连廊,格栅顶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专辑0 5 2N O V2 0 2 3设计概念和总体布局建筑师在和业主沟通后,双方达成了共识:乡村振兴工作站应该朴素实用,但也要有品质感;建筑尽可能轻盈,降低对环境的扰动;采用装配式的方式建造,以缩短工期;如有可能,将建筑设计为可拆除的,必要时场地可以重新还原为耕地。乡村振兴工作站被布置在场地北端地势较高的区域,其中包括展厅、嘉宾接待区和新的村委会。为了尽量不破坏建筑西侧的溪流和林地,工作站主体建筑在东侧沿溪流走势布局,并尽量后退,保持了与溪流的距离。乡村会客厅与工作站隔溪相望,为一座小巧的环形建筑,主要功能是茶室。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站采

5、用类集装箱的模式建造,由预制化的钢框架为支持构建,配以装配式的外立面和地板。建筑分为展厅、嘉宾接待区、村委会3 个区域,各区域具有独立的出入口,可分可合。根据功能需要,建筑各部分高度不同,其中展厅高度为9m,其他部分的层高为3.6m。因为建筑由模块组成,可以很好地适应地形。展厅和嘉宾接待区的入口面向南边的绿地,展厅入口前的浅水池形成进入建筑的前导景观,增强了仪式感。水池与微地形和高大乔木一起,使建筑与南侧的景观连为一体,让工作站成为小公园的一部分。村委会位于建筑北区,入口面向西侧的黄麻路,方便本村人抵达。展厅、嘉宾接待区与村委会之间有通道分割,并在嘉宾接待区的北侧设有一个小庭院,将外来人员和村

6、民的流线分开。庭院东侧与溪流、林地毗邻,院中有水池、树木,并通过螺旋楼梯与二楼的廊道连接,形成怡人且丰富的小景观。建筑首层大量使用了甬道,既将3 个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割开,又应对了广州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形成自然通风的路径。首层基础和部分区域的架空处理进一步加强了对气候的回应。此外,首层地面采用点基础和架空防腐木地板。建筑地面整体抬升,雨水可以很好地渗透入地面,形成水的循环。建筑的3 个区域在二层被廊道连接在一起。廊道分为窄长的栈道和较为宽大的平台,在连接各区域的同时,也增加了半户外活动的空间。廊道和首层的甬道并不完全重合,错位的处理使建筑体块之间的灰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渗透方面更为丰富。建筑外立面

7、采用简洁朴素的处理方式,以白色真石漆搭配木格栅为主。木格栅为建筑包裹了第二层表皮,一方面起到遮阳作用,另一方面丰富了建筑立面的虚实关系。1 00 5 31 1专辑乡村会客厅乡村会客厅位于龟咀涌的东侧,主要功能是茶室。它面积很小,宽大的屋顶和透明的外立面使其很好地与环境景观相融合,成为一个新式的亭。建筑呈环形,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内庭,屋顶外侧高、内侧低,形成四水归堂之势。建筑的外立面朝向工作站和公园的部分为落地玻璃。部分落地玻璃内侧使用木格栅,遮阳的同时,也呼应了工作站的外立面形式。为了让建筑更为轻盈透通,会客厅的结构采用钢结构。钢柱分为内外2 圈:外圈位于外立面内侧,共8 根;内圈柱子环绕内院布

8、置,比外圈柱子减少一半,为4 根。建筑入口部分采用内凹的处理,内凹部分在地面设立浅水池和汀步石。此处的立面为封闭墙面的处理方式,并配以中式六角窗和假山。整个设计手法让人想到中式园林建筑,赋予会客厅以文化感和趣味性。会客厅的室内设计也力求清爽,地面采用平整的水磨石,分割线按照扇形布置,回应了建筑的形态。屋顶呈碗底状,采用木饰面,灯光和空调口被巧妙地与木饰面的缝隙融合,保证了空间的完整性。室内顶面的弧度向室外延伸,成为建筑出挑的檐。与出檐对应的是建筑外围高于地面的环形台,它既可以为客人提供室外休息的座位,又让建筑从地面“漂浮”起来,增加了建筑的轻盈感。文字提供:三文建筑收稿日期:2 0 2 3-0 9-0 10 5 41 21 31 41 51 61 1从溪流仰视乡村会客厅1 2乡村会客厅平面图1 3会客厅的入口部分1 4出挑的檐口和地板让乡村会客厅显得轻盈1 5透过落地玻璃窗,工作站和会客厅隔溪相望1 6屋顶的雨水汇聚后流向内院0 5 5N O V2 0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