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考.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1716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74 当代思潮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及当代启示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思考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作为女性解放的经典著作,论证了女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关系,阐明了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的现实,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了女性地位变化的过程、原因、深刻剖析了女性获得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起源指出,只有消灭私有制,婚姻自由和女性的全面解放才有实现的可能。这本著作中的女性解放思想对当今时代女性的解放乃至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女性地位历史嬗变的唯物史观溯源在社会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女性处于受压迫的地位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婚姻形式和家庭形式的变化造成的

2、。恩格斯从史前的三个阶段出发,将婚姻家庭形式划分为群婚制、对偶制、专偶制三种形式。基于摩尔根的史前三个阶段,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女性地位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导致女性地位变化的首要原因。恩格斯在起源的序言中清晰地阐释了两种生产理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1在蒙昧时代,人们还生活在最原始的状态中,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阶段,人们的生活资料仅能依靠最直接的自然资源,

3、男女的分工也是自然分工,男性负责获取自然资源来维持物质生活,也就是负责生活资料的生产,女性发挥自身的特殊生理功能,负责人自身的再生产也就是种的繁衍,两性的分工都是为了满足人类两种生产需要,此时男女两性的地位是平等的。自晓梅(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女性地位的演变、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以及女性获得解放的条件和途径,对我国实现两性平等和女性的全面解放,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关键词:恩格斯;女性解放;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到了野蛮时代,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驯养动物

4、和种植一些谷物,生产工具逐渐由简单变为复杂,甚至冶铁技术也得到发展,男性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占有者。此时,男性的劳动优势逐步得到突显,也成为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女性地位由此发生了从高到低的变化。到了文明时代,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显著提升,还掌握了大量的劳动技术,生产有了剩余,人的大脑也变得发达,自我意识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自我财产的占有意识,生产资料从部落的共同所有变为男性的私人占有财产,这也意味着私有制出现了,由于谋取生产资料和制造生产工具都是由男子完成的,女性只是负责家庭事物劳动,相较于男子,女性的劳动价值就显得格外低廉,因此,财产的占有权在男子手中,妇女只能依附于男子生活 男性的统治

5、地位得到了巩固,女性也成为了被奴役和被压迫的对象。家庭和婚姻形式中女性地位的变化恩格斯认为女性属于被支配地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原因要从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去探索。恩格斯在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家庭形式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转变过程中女性地位的下降,母权制被推翻的现实。摩尔根说,“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反之,亲属制度则是被动的。”2也就是说家庭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向更高级的阶段演变,亲属制度会随着家庭形式向文明的阶段迈进而被其他制度所取代。在群婚家庭中,由于两性关

6、系的杂乱,辨认子女的父亲就成了一个难题,世系只能从母亲来确认,这也 075当代思潮是血缘家庭,母权制社会由此产生,在此家庭中,男子获取简单地生存资料,女子则是人类再生产的主角,女性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受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群婚家庭(血缘家庭)被更高阶段的对偶制家庭所取代,对偶制家庭相较于群婚制家庭的进步之处,就在于配偶的范围缩小到了相对稳定的男女之间。但是此时的婚姻关系还是非常脆弱、不稳定的,男女双方的聚散随意且自由,婚姻也容易被破坏,共产制家户经济还不具备被取代的条件,“在共产制家户经济中,大多数或全体妇女都属于同一氏族,而男子则来自不同的氏族,这种共产制家户经

7、济是原始时代普遍流行的妇女占统治地位的客观基础。”3这就意味着在对偶制家庭初期女性在家内的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进一步的发展,对偶家庭开始饲养家畜,这些新的财产由最初的归氏族所有发展到归家庭所有,由于男性在生产方面占据了优势地位,财产自然也就成为他的私人占有,女性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沉重的抨击,母权制也由此被逐渐推翻,男子掌握了家庭的大权,随之,女性开始被压迫,成为了单纯的生孩子工具。家庭形式过度到了专偶制家庭,但此时的专偶制并不是所谓的“一夫一妻”制。事实上,这专偶制只是对于女性的专偶,对男性并无较大的影响,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专偶制,在文明时代,生产力发展迅速,生产有了剩余,男性拥有了大量的财

8、产。专偶制的产生,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为了财产的继承,规定女性只能一个固定的配偶,这就保证了男子的财产能够让自己的子女来继承。这一时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原有的生产关系被打破,即原始共产制经济被取代,母权制被终结。“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4女性解放得以实现的主要条件和途径根据恩格斯对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剖析,造成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影响,因此,女性解放首要的条件就是消灭私有制。除此之外,女性自身要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实现经济独立,才有获得解放的可能。消灭私有制是女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

9、的变迁和女性历史地位的演变考察得出结论,认为性别压迫和阶级压迫是相伴相生的,男性奴隶主在家庭中对女性的统治和奴役是最初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表现,女性受压迫和阶级受压迫的根源是一样的,即私有制。因此,女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只有在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参加社会劳动是女性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在起源中,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乃至社会的地位是由于她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她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决定的。“一个女人的工作家务劳动是不可能给她地位的。几乎在所有的社会工作中,这一地位可以说是最低下的。一个女人的地位只能通过她丈夫的工作来间接获得。”5女性

10、从事家庭劳动创造的价值与男性在社会劳动中创造的价值相比,不值一提。女性脱离了社会劳动,仅从事家庭劳动,没有经济收入,只能依附丈夫生活,是不可能在家庭中有地位的,在这样的状况下,永远不可能实现男女平等,更不可能获得女性的彻底解放。女性获得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将家务劳动社会化,减轻女性的家务劳动负担,让女性参加到社会劳动当中,女性的解放只有在大量的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才有可能实现。女性经济独立是实现女性解放的经济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恩格斯在起源中揭示了造成女性地位变低的原因,究其本质就是经济地位的丧失。女子依附于男子的经济条件生活,这就注定了女性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压迫

11、的地位。女性只有实现经济独立,才能确保自身在家庭中的地位,获得相对的自由。女性没有了经济压力,在婚姻当中,男女双方除了相互爱慕以外,就不再有其他的动机,婚姻也只有在消除了经济因素的顾虑,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男女的地位才能平等,才有实现女性在婚姻中的自由和解放的可能。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对现代女性问题的启示在经济领域: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女性除了家庭劳动以外,还必须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独立,才能维护自身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但基于女性是人类再生产的主体,在生育问题上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导致工作性别歧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招聘条件中的性别限制、男女薪资待遇差距

12、大等方面。因此,为实现女性的真正解放,需要调整女性就业结构,为女性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缩小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鼓励女性参与经济建设,让她们摆脱家务劳动的束缚,在经济建设中创造自身的价值。在政治领域:提高女性的参政水平。女性的参政水平是衡量女性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提高女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参与水平,是实现女性解放的应有之义。“近十年来,妇女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代表比例达到24.9%,比第十一届提高了3.6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党政机关女干部人数占干部总数的26.5%。”6近年来女性参政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还

13、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参政率,要大力支持和鼓076 当代思潮励女性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增加女性在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比例,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女性参政的意识和能力。在文化领域:消除对女性的传统偏见,弘扬新时代先进文化。在文化层面,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消极文化依然还存在,针对这种现象,要从实际出发,以“扬弃”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党的十八大以来,家风建设在社会和国家的建设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要摒弃“男主女仆”的传统观念,让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观念代代相传,营造风清气正的家风,提高女性的家庭地位,让女性享有更多的决定权和

14、话语权,构建天朗气清的文明社会环境。在社会领域:健全女性健康保障体系。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程过中,女性的身体遭到了巨大的伤害,宫颈癌、分娩意外等一系列的女性疾病冲击着女性的健康,生命遭受着疾病的威胁。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女性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女性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城乡之间女性的差异。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欠发达偏远地区的女性在疾病防治、心理健康、营养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保障,为了加快女性的解放甚至全人类的解放进程,必须加大对女性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健全完善偏远地区女性疾病防治体系和救

15、助政策,加强女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充分贯彻落实女性健康保障的政策,为女性提供充分的健康保障和条件。在个人层面:提升自我,树立正确婚恋观。女性增强提升自我与参加社会劳动的意识。从恩格斯分析女性地位变化的原因中可以得知,女性自身的能力也是造成男女不平的重要原因。女性长时间的依赖丈夫的经济,就会成为被支配的对象,地位下降,丧失自由。因此,女性要获得解放,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脱离家庭的束缚,参与到社会劳动当中,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在经济上实现独立,实现财富支配自由。在学习方面,女性要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广泛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武

16、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要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不平等的对待做斗争。另外,女性要重视自身修养,增强抗压和自我疏导的能力,实现人格独立,成为有学识、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女性。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恩格斯在起源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只有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不被其他利益所驱使的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只有在摆脱了政治和经济利益的羁绊才能实现真正的婚姻自由。在良好、健康的婚姻关系中,女性的地位才能有一定的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越来越自由,与此同时,婚姻问题也越来越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在男女选择配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拜金主义者,由于男女之间的能力悬殊,会使经济基础薄弱的一

17、方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例如,女性成为了“家庭主妇”,在家庭中不被尊重,甚至被家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选择配偶时,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男性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应当本着“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的原则,摒弃女子就只能照顾家庭的传统观念。女性在保证自己经济独立的前提下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和能力相匹配的配偶,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才能实现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自由和解放。女性的解放和实现全人类解放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女性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一个重要标准。女性的彻底解放关乎到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在当今时代,女性的全面解放依然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现实难题。习近平指出:“世界的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

18、、包容、可持续的轨道,妇女事业是衡量的重要标尺。”7女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实现女性解放也是世界发展的现实需要。解决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要一如既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思想,深入思考恩格斯在起源中的女性解放思想,并从中汲取理论智慧。实现女性的解放不仅需要女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参加社会劳动,更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女性提供更加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保障,让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营造男女平等的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6李文.提升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水平解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N.西安市长安区妇联,2022-7-15.7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20-10-0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