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维协同视域下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1750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维协同视域下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维协同视域下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维协同视域下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总第 期 :多维协同视域下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贺蝶(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指学生能够对自我进行合理的认知与反省,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情绪,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进而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在促进学生幸福成长和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的变革应突出和重视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明晰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关键原则,在多维协同的视域下发挥学校教育、家校合作、社区影响的多方位作用。关键词:多维协同;社会情感学习;基础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贺蝶(),女,重

2、庆荣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并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现代化 。当代教育如果一味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忽略对学生自我管理、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等品质的培养,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现代基础教育亟须引导学生科学管理和表达个人情绪,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社会情感学习的理念则为现代基础教育提供航向,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作为该理念的最早提出者,“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会”(,简称 )也阐述了社会情感学习是个体学习自我认知、自我

3、管理、感受与表达同情、建立与维持关系、作出负责任决定的过程 。实施社会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已不再是学校的单方面责任,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采用多维协同的视域,实现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多主体协作,探索出新时代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一、多维协同视域下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一)学生综合发展的助推器首先,在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得到不断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自身认知内驱力的提高,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次,多项研究表明,参加过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业成就水平,相较于没有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来说平均高出百分之十一 ,

4、因为他们具有更浓烈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目标以及负责的学习态度。此外,社会情感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而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协调作用。因此,具有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学会正确认识自身情绪和思维方式,并且客观地处理好个人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而调节自身行为,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力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中一直存在的“教学与育人有机统一”问题,社会情感学习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方向,也推动教育回归本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 行动框架”指出,要保证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关注并培养儿童可持续

5、发展的社会情感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强调,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最终推动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响应新时代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号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开放、更广阔的人性尺度和人生尺度,继而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三)社会和谐进步的辅助剂社会情感学习改变了当前教育过分强调学生学术能力发展的局面,学生在社会情感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业成绩和交往能力,还能通过掌握情感技能,达到调试自我、关怀他人、服务社会的境界。把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

6、力培养与价值观教育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拥有同理心和包容心,减少问题行为,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意识。社会情感学习促使学生个体成功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更引导其成长为品学兼优的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 。因此,想要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就要重视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通过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二、多维协同视域下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关键原则(一)协同性原则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层次性,除了学校环境,家庭、社区、同伴群体等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及社会情感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需要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通过发挥学

7、校、家庭、社区的协同作用,明确各方职责,形成教育合力。(二)全体性原则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对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和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在培养过程中无意识地出现教育偏差。在对待一些多次出现负面情绪或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时,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实现正面引领。因此,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应是所有学生的必备素养。学校在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时应坚持做到面向全校学生,创造更加具有温度和情感的学校环境。(三)持续性原则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持续性,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8、,学校氛围、相关课程的开设与变革、家庭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和思维。因此,在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时,需要学校、家庭、社区等主体一起,在变化和反复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在学生心中种下社会情感学习的种子,使得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形成正确认知,产生积极行为,进而为未来的幸福和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多维协同视域下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主要策略(一)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社会情感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适应成长环境,建立关系网络,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人格。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阵地,应注重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建设,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9、,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学校环境,提供滋养土壤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积极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进而达到陶冶心灵、塑造行为的目的。和谐健康的学校环境创设主要从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升校园环境的关怀性。除了安全必备的硬环境外,学校还要注意软环境的建设。如在操场上设置供学生休闲的绿草地、为儿童的群体活动设置专门的场地、张贴温馨的标语等。另一方面,增强班级环境的人文性。班级内部应改善权威型的课堂管理模式,主张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班会和咨询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友好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把制定公平的组

10、织纪律与实施科学的民主决策相结合,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构建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体系课程是学生社会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应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完善社会情感学习的课程内容体系。一是明确开设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根据各年龄段学生情感状况的不同来编写对应的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最终获得自我管理、同伴交往、真诚倾听等各项技能,并把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如美国开设的“关爱学校社区”课程和“我能解决问题”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同理心、掌握解决冲突的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二是利用渗透课程的潜在影响。除了独立设置专门课程外,其他学科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社会情感学习

11、的内容。如:体育课程,除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协作意识的增强以及控制情绪能力的提升;英语课程,通过语言的学习,了解到不同语言表述背后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加强教师引导,突出育人价值在学校环境中,除了同伴交往,对学生的情感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师。关注和发展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具有人文素养与情感品质,因为教师的工作在本质上就是“影响人”“教人学习”。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为此,教师主体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认知,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导向观,提高自身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进而发挥榜样辐射作用。首先,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项目

12、的培训,增强情感能力的知识基础和信念。通过课堂观摩交流、研讨活动等形式,丰富知识储备,习得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自我效能感。其次,教师应学会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上勉力为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消弭所谓优生优待的认知偏见,正确管理和调节自身情绪,向学生有效地表达情感和关心。同时教师要注意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多样化情感需求,不能把自身的情感体验强加在学生身上,引导学生识别和接纳不同的情绪,理性看待问题。最后,教师需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借助朋辈的支持力量,鼓

13、励学生在与同学、朋友的实际相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处理冲突的技能,使得学生能在悦纳自我、忠于自我的同时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影响,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二)发挥家校合作的协同作用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基础力量来自于家庭环境的熏染。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单方主体的责任,而是家校共育的契合点,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进行。增进家长对社会情感学习的理解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宣传社会情感学习理念,让家长意识到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情感学习理念的解读和学习,家长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支持学校的相关工作

14、,达到家校育人的一致性目标。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情感的教育活动,让家长能够在课堂观察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切实体会社会情感的重要意义,帮助家长学会充分理解孩子的表现和情感需求,进而在日常的家庭环境中更加尊重和理解孩子,形成温暖和睦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的社会情感教育能力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培训,如“如何感受孩子的情绪变化”“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地与孩子共情”“有效实现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等,通过不同专题培训,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良好的情绪感染和培育孩子,掌握与孩子情感沟通的技巧。此外,学校应定期邀请社会情感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教师鼓励家长参加,使家长通过讲座学习的方式,学会控制和管

15、理自身的情绪,并站在孩子的情感角度思考问题。当家长能以社会情感视角来处理亲子沟通问题、提供和谐温暖的沟通氛围时,孩子也能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交往品质,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校共育要求家长和教师能超越个人利益诉求,克服个体经验的局限,既从儿童个体,也从儿童群体成长的维度建立共育关系 。首先,教师要考虑到家长日常工作繁忙、亲子缺乏有效交流等情况,主动与家长沟通,说明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表现,如学生在社会情感学习课堂中的成长、人际交往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其次,学校需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推进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学校微信公众号,帮助家长了解社会情感工作的进展

16、。教师也可以借助家访、微信群、群等形式,主动与家长进行信息共享,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与家长共同摸索和探究出适合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最后,学校应在创设的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中开辟社会情感学习板块,发布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况,在“教育 技术”的基础上,落脚于学生的情感发展,最终实现家校的良性互动。(三)发挥社区影响的支持作用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展,学校和教室是社会情感能力得以发展的环境,而家庭、社区则提供了重要保障 。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发展需突破学校地域的局限,加强学校内外联合,实现综合变革。开展社区情感实践活动社区组织和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17、如开展“重阳节养老院打扫”“街道卫生情况监督”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社会情感学习的个人体验。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学会不同的社交方式与技能,从而在与互动交流中明确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意识,感受社会关怀,提高自我认同感,不断锻炼和提高自我社会情感能力。实现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联动学校需要加强与社区的积极合作,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一是学校与社区协商,把社区的实践资源引入学校,如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二是邀请相关的社区人员参与学校的社会情感活动设计与规划 ,打破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完善社会情感学习活动的相

18、关事务。三是学校和社区联手,共同开展社会情感能力的主题活动,再邀请家长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实践社会情感。四、结语随着学校教育应试化加重、儿童家庭教育支持度较低以及社会保障缺失等情况的出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交往中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开展社交、掌握社交技能、加强情绪管理,是当前基础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出现,则为研究者提供了新视角。重视对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协调发展,也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探索。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绝不是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的单方面力量就

19、能实现的,需要综合考量,以多维协同的视角,通过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多方主体协作,合力找寻培养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主要路径。参考文献:宋才发 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丰富内涵与世界意义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政研究,():,:():吕晓娟 社会情感学习:意义重构与本土实践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毛亚庆,杜媛,易坤权,等 基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学校改进 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管理,():全晓洁,蔡其勇 从“我”到“我们”:社会情感学习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中国教育学刊,():黄忠敬 如何在学校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刘胡权 提升教师情感素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访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教授 教育科学研究,():,李明蔚,毛亚庆,顾欣 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教师教育研究,():康丽颖 家校共育:相同的责任与一致的行动 中国教育学刊,():杜媛,毛亚庆 从专门课程到综合变革: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策略的模式变迁 全球教育展望,():易春丽 英国中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支持体系研究 重庆:西南大学,(,):,:;责任编辑:钱晓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