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2154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理论研究992023.15_孙伟欣(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9)摘 要:多元文化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文化世界。思政教育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将成为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厘清多元文化的起源、内涵与特点,阐述其对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多元文化对该专业学生的影响,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整合高校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实践活动等措施。关键词:多元文化 教育类专业 思政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受到了来自全球的冲击,社会整体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1社会和经济的大融合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形成了

2、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形式。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优秀的文化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低劣的文化对国民素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把多元文化的理念引入大学的思政教育中,必然会使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朝着革新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多元文化与在其背景下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作做了阐述,对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提高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一、多元文化概述(一)多元文化的起源在 20 世纪 20 年代,“多元文化”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一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殖民地的统治文化与原住民的民族或种族文化并存;二是在移民国家中不同种族、

3、民族、宗教信仰的文化并存。2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对多元文化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多元文化存在互相促进、发展、融合、互补的功能。从中西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可以总结出“多元文化起源多元一体发展全球化中的多元文化”这一发展潮流是文化发展的主题。如果没有多元的发展,文化之河将会失去滚滚之水,成为干涸的河床。3(二)多元文化的内涵文化既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沟通交流的纽带。我们国家历史悠久,始终坚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当前,国内学者对多元文化的内涵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宏观上看,多元文化是指在群体、区域和社会中共存的几种相互联系的文化。4从微观上

4、看,多元文化是指不同的社会团体之间的价值观念和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所产生的行为方式。另外,有的学者从多元文化的词汇意义入手,提出“元”在“多元文化”中是文化渊源的象征。5基于这一点,学者们更加深刻而精确地界定了“多元文化”,认为一个社会、民族或国家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就是多元文化。6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多元文化内涵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抽象地概括为各种形态、性质的多种文化并存,也可以具体地体现为人们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知识文明中,差异是信息,民族文化特征和多元文化观念是个性创造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创造力发展的基本源泉。7多元文化视域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5、思想理论研究100_(三)多元文化的特点多元文化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交融性的特点。首先,多样性是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结果,即由各种文化构成的文化差别。差异文化是差异化团体在差异的环境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他们所在地区、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结晶。文化的生成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其次,平等性意味着对不同的文化给予同等的待遇。多元文化强调平等,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独特之处,应尊重并赋予其发展空间。多元文化中的多种文化共存,必然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先决条件,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必须与国家所传达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与之相违背的文化形式,则要提高警惕。最后,交

6、融性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元素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关系和活动过程。8多元文化的交融性具有时代特征,是与当代社会发展最为契合的重要因素。在历史发展初期,由于地理环境、交通方式、信息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人们的文化交往仅限于特定的族群,很少有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因此,社会上的文化基本上是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而随着交通方式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也逐渐被打破。二、多元文化下教育类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一)教育类专业的特点教育类专业是指以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教育院校教师、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研单位的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人员的一系列专业。只有深刻理解教育

7、类专业的内涵,才能使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发展。一方面,学科性质的人文性。教育学是一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学科。教育学专业以人为本,探索人的价值,这与思政教育的理念有着很大的联系,使思政教育在教育类专业领域中扎根。另一方面,培养目标的师范性。教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不同的教育体系培养专门人才。国家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培养对象具有师范性,本身又具有示范性,他们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二)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在高校的必要性多元文化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在珍惜和爱护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认识其他民族的文化,肯定人类文化的价值,促进人类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

8、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出发,就当前困扰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做出了精辟的指导,并从教育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9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年轻一辈,高校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又是推动其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思政教育亟待改革。我们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以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前提,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防止因个人差异而产生的偏见和文化歧视。思政教

9、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学生都能平等地学习,体验、包容、欣赏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民族的关系更加融洽,实现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处、繁荣、和谐、美好的共同理想。(三)多元文化对教育类专业学生的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普通专业课程相区别的复合型的综合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目前,我国教育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这与思政教育的目的和理念背道而驰。思政教育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使思政课的教师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进行思政教学。大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背景。但是,一元主义的思政课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一些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产生自

10、卑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将多元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历史之后,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进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与此同时,跨文化交流的学习,也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缺陷,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在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观点、学术观思想理论研究1012023.15_念、思想观念和人文观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多元的思考方式。三、多元文化视域下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一)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冲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和长远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文化吸收能力,他们对各种新的文化、观

11、念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接受能力。多元文化的交融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多元文化的本质在于价值多元化,容易导致道德失范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识。10同时,作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文化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冲击。比如,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个人主义、极端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过度地追求功利,逐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大学思政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二)对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动摇文化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一些学生没有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没有看到世界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前沿,也没有从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中去理解和解决不同文化的关系,就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误解,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大众文化盲目跟从11,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很多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没有对多元文化进行正确的阐释,致使学生难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多元文化的内涵,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是当前高校思

13、政教育应该重点思考的内容。(三)对教学内容说服力不足的质疑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思想和政治两大部分。其中,思想较为抽象,很难用语言来解释,而那些晦涩又专业的词汇,更是给思政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一些思想教育内容滞后,无法与新时期的多元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实施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许多老师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讲述马克思主义、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往往注重理论灌输,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有很多专业词汇。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却很单薄,缺乏说服力,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四、以多元文化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措

14、施(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实践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政课程实施的关键。如果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不强,在课堂上就不能有效地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因此,实施思政教育就要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水平高、对多元文化有正确认识、与时俱进的思政教师。首先,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比如聘请专家讲课、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实践、参观红色基地等。其次,组织学术与教学经验交流会,由各个学院的思政教师组建团队,相互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形成自身的思政教育模式。最后,思政教师要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知识,

15、与时俱进,依据学生的心理动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立足。(三)整合高校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通过开展特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多元文化及其消极文化的影响的认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开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脱口秀等,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和社会价值的作用。同时,以班级为单位,构建学生的思想融合主体,加强二者的融合效果。充分发挥中国共青团的组织和领导作用,以“学社联合会文化”“社联活动”等形式,对“思政教育”思想理论研究102_和“多元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并将其成果

16、通过校园宣传平台进行推广。此外,发挥全体班委的工作积极性,在“思政多元文化”主题班会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思政教学内容”与“多元文化”,扩大思政课程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参考文献:1 刘丽.多元文化对思政教学改革的影响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A1):99-101.2 冯建军,傅淳华.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5-40.3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J.广西民族研究,2004(2):21-28.4 郑荣双.多元文化:作用及误解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28-31.5 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7、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5-40.6 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 J.史林,2006(5):185-189.7 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J.中国音乐,2000(1):35-39.8 邹成效,衡孝庆.论融合性 J.学习与探索,2016(3):27-31.9 沈壮海.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遵循写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周年之际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3-10.10 陈荣.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变革探讨 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3):82.11 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 J.齐鲁学刊,2012(2):79-82.(责任编辑:刘娟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