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289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策划PLANNING当今的学习要求已从过去的双基、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随之带来大单元、跨学科、联系生活、家校社协同等学习方式的变化,同时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要求学习个性化和优质学习均衡化。这样的学习转变,要求现代课堂教学类型具有多样化、打破时空界限、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特征,而传统课堂类型的单一化是满足不了新的学习需求的,即便有学校进行了零散的课堂类型探索,但没有体系化的建构,也无法实现教育内容和课堂类型的良好适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容量大、计算能力强、算法客观性、网络互联性等优势,研发了多课型混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单班创生、开合班组、室外探究

2、、双线双师、网络直播五大课型为核心的系统化建构,以满足新时代的学习要求。一、多课型混搭对于新时代教育的适切性(一)提供适合不同学习内容的课堂类型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类型,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能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理论性强的学科,讲解和讨论的课堂更能达到效果;对于实践性强的学科,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模拟实验。通过多课型的混搭,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果。(二)提供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例如,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我爱我的

3、家乡”为主题,通过线上直播课、室外探究课的方式,邀请相关的家长或其他校外人士担任讲师,让学生了解本地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走访了解本地文化。研学活动以“去有书的地方”为主题,让学生参与到校外的文化体验和创作活动中,如参观博物馆、活动演出、纪念馆等。这样的课程设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与个性化学习根据上课的教师个性特长、知识能力进行智慧重组和资源共享。比如在网络直播课时,各教研组根据个人优势进行分工合作,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把握课堂目标、撰写教案,由审美能力强、信息素养高的老师解

4、决技术问题、制作课件,由亲切随和、声音甜美的老师线上讲授。这样的分工,让工作更加高效,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同时,技术的运用使得学习终端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出勤、互动次数、答题数据等,通过实时生成,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给予学习建议,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多课型混搭:数字化转型下的课堂变革路径 文/邹贤莲 向雪萍 唐 雪21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November 2023二、多课型混搭的建构与实践(一)多课型混搭的目标原则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传统的课堂形式十分受限,主要表现在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缺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

5、点;学习过程缺乏实践与真实体验,导致学习兴趣不强、学习效率较低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征、学情基础、教学内容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进行多课型混搭,这是一种与智能新时代相匹配的教育新样态。基于素质教育与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在课堂改革这个深水区,教师开始大胆尝试,想要切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养育人。(二)五大课型的缘起与形成一场疫情催化了课堂的变革速度,线上教学时期,学校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方法,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原有的认知,原来课堂不一定发生在教室,学习不一定发生在校园,知识不是单向传输。于是,疫后复学的教育教学都要进行整体的升维。学校以班级规模的重组、师生角色的重

6、塑等方面为切口,进行深入探索。最终形成了单班创生、开合班组、室外探究、双线双师和线上直播五种课型。1.单班创生课单班创生课基于班级授课制,由 1 名老师+1 个班级进行单班系统教学或辅导。通过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营建全景式学习场、构建智能化交互圈,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板块式教学,让学习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实现师生思维的开放创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课为例,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的家庭环境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灾的严重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寻找虚拟家庭中的火灾隐患,并制作宣传海报,以此提高学生的团

7、队协作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2.开合班组课开合班组课突破班级物理界限,重组学习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主题选用多媒体技术和终端设备,一名教师主导,一名教师协作,师资混搭、双师配合,实现师资的优化组合,通过分层辅导、竞争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从而实现“1+12”的学习增值。在语文学科雾在哪里一课中,采用了开合班组课的形式,营造学习的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主讲教师首先将两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双线双师课 单班创生课 开合班组课室外探究课网络直播课多课型混搭 时空重构角色重塑目标重置内容重组资源重生

8、弹性课堂时长 延展学习空间 技术平台加持设计适切课程(活动)关注学情基础搭建班级规模定位教师角色226 个大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竞争。课中,主讲教师要求每个大组分别模仿雾孩子的声音朗读课文,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朗读过程中,主讲教师不断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文中的场景和情境真实再现。协作教师在此过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每个大组的学习成果进行了细致的评价。通过 PK 的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这种开合班组课的形式,营造出积极向上、富有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针对性地解决了学

9、生的学习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3.室外探究课室外探究课充分利用校内学习场和校外学习场,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习空间更广阔,通过开展学科拓展、生活实践、研学体验等探究活动,使学习的内容更亲近自然,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合作、探究能力。在主题课程“春”中,采用室外探究课的形式融合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美术多门学科开展。学生在校园中利用平板智学工具、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 VR 等技术资源,完成各个学科的小任务,例如拍摄和剪辑关于春天的图片与视频,用画笔绘出美景,用笔描写美景,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美景实现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交互融合,进而开展实践学习。4.双线双师课双线双师课通过线

10、上线下共融,“1+N”的学习共同体,双师配合,营建互学共生的学习场,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交互共同学习。双线双师课中教师授课端与学生学习端的情况通过教学平台反馈到行远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分析,有利于教师的智慧研讨,从而促进教师教研能力提高。例如校本主题课程“做高飞的雁”,采用双线双师课的形式,各班教室屏幕和现场大屏上,呈现出线上导师、各班级学生和线下助教的画面。线上导师发布朗诵任务,线下助教组织学生分段朗诵。全年级6 个班级近 300 名师生沉浸聆听,营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生生间的互学。5.网络直播课网络直播课是借助直播教学平台和终端,选用多媒体技术,筛选资源,通过直播间+N 个学习空

11、间开展的课型。拓展了育人边界,实现了家、校、社多群体随时随需联动,协同共进。例如通过网络直播课开展“散学典礼”课程,课程的时间设置在周五晚上 19:00,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参加散学典礼,为学期末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通过学生分享、家长寄语、教师引导与志愿者连线共同引导家长、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实现家校社合作育人。(三)多课型混搭的建设与应用在课堂的改革探索中,教师们发现教学时空、师生角色、资源、平台等重要的课堂元素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建设逻辑,就是将课堂中原有元素,通过时空延展、角色重塑、内容重构,突破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让每个元素在环境变量中自适应,让课堂真正为学习服务,实现教

12、学升维。学校依托云钉一体的超能数字底座,建成五智云平台,联通 Class in 教学平台,实现广链接、深延展、多协同,探索课堂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学生室外探究教师公开课策划PLANNING2223EDUCATION TODAY今日教育November 20231.延展学习时空延展学习时空是多课型混搭的前提基础。在学习空间上,打破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将课堂从线下整体升维到线上,提出“云端+实体”共建、“线上+线下”共融的建设路径。基于不同的硬件设施以及线上教学平台,设置不同课型。在学习时间上,依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学科特点,打破“一刀切”的作息时间,将课时设置成 15 或 20 分钟的短课时、30

13、 或35 分钟的中课时、50 或 60 分钟的长课时在“长+中+短”搭配的弹性作息模式基础上,配置不同的课程和课型。2.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师生角色观念是进行多课型混搭的必然要求。在多课型混搭的探索中,师生的角色定位可以随需进行灵活切换。在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多样化角色切换的目的是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为适应社会的“学习者”,适应未来的“数字公民”,最终扮演“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3.玩转技术平台玩转用活新技术新平台,已经成为多课型混搭的有效抓手。以“轻设备、重应用”为导向,从硬件基础、平台应用、用户端口三维度入手,重构课堂变革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人的智慧,提升全员信息素养。4.创生重

14、组资源资源进行创生重组是探索多课型混搭的重要策略。整合校内校外的多方资源,挖掘与教育相关的一切要素,通过四项策略:人尽其才,多群体共创;时尽其效,多时长共生;地尽其利,多场域共享;学尽其理,多学科共融,以实现资源的创生、内容的重组。三、总结与思考(一)多课型混搭的实践成效多课型混搭,这既是课堂变革的新路径,也是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策略,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驱动着学生的智学智玩,撬动着教师的智教智研,牵动着家长的智陪共进,形成了学生智学智玩、教师智教智研、家长智陪共进的教育样态。1.学生智学智玩多课型混搭,因需选择课型,开放的学习场域,自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内容,多维的评价导引,激发

15、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助力孩子思维成长。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学习基础和学科特征,利用“周总课表”实现多课型混搭。采取团队智慧众筹教研备课方式,每周学科主任都会召集老师们进行下一周的集体备课,从学科、年级、主题、目标、课型、负责人几方面落地,最后汇总成全校的周总课表。2.教师智教智研随着每种课型的确立和实践,老师们观念在转变和超越、思维在升级和迭代、专业在厚积和丰盈。100%的教师参与多课型探索,100%的教师能实现自主直播授课,进行 50 余人次的多课型混搭课例教学展示交流,公开发表后疫情时代学校双线双师融合课的实践探索 多课型混搭,切实转变教学方式等 10 余篇论文,出版著作多课型混

16、搭:课堂数字化转型新路径。3.家长智陪共进多课型混搭,多渠道地链接家校资源,丰富课堂学习内容和方式,尤其是网络直播课的实施,突破时空限制,深化亲子共进陪伴,拓展家校共育边界,营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二)多课型混搭的新思考行远小学创新与重构线上线下融合的五大课型,突破了传统单班授课制,丰富了课程内容,实现了灵活多维的对话交互。五大课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五大课型促进学生健康、持续、长远地发展。老师们在扮演导师、助教等多角色的过程中走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勇闯深水区,运用现代思维方式,不断精进学习、创新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五大课型探索实践促进了师生的智慧生长。虽然将多课型教学常态融入校园生活,但教学实践时间较短,未有周期成果和参照对象,也没有具体的数据表明该实践的实效性,还需要时间与科学量化验证其实效性。未来将在实效性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实践。本文案例入选了教育部“2023 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学校实践类”。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