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3305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6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tudy on CO2enhanced tight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geological storage technologyM粤 Hanhan,H韵哉 Mengyao,P粤晕 Xiaotian,在匀粤晕郧 Chunxiao(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Xian Shiyou University,Xi鸳an Shaanxi 710065,China)Abstract Tight oil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orld and rich in reserves,but its deve

2、lop原ment is difficult and the production decline is very fas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Even afte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operation,the recovery factor is still very low,and theformation energy must be supplemented.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abroad show that gas injection

3、 to develop tight oi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oil re原covery.In addi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nder原standing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CO2gas is in原creasing day by day,and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CO2has a low

4、 MMP.People put forwardthe plan of injecting CO2to improve crude oil recovery,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through geological storage to achieve economic benefits.This article surveys a large numberof documents,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O2enhanced tight oil reservoir develop原ment and

5、geological storage at home and abroad,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CO2injection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马含含,侯梦瑶,潘晓甜,张春晓(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远缘)摘要 致密油在世界范围分布广,储量丰富,但开发难度大,开发过程产量递减非常快。即使水平井压裂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采收率依旧不高,故需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1。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注气开发致密油是一种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了解到能源消耗逐年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日益增多的背景,且通过实验表明二氧化碳具有较低的

6、最小混相压力(MMP)的情况下。人们提出了注二氧化碳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并通过实现地质封存来减小环境压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方案。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以及地质封存机理,并进行了二氧化碳吞吐的数值模拟,解析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提高致密油采收率与地质封存一体化,缓解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础。关键词 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 TE3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5285(2023)09-0008-05DOI:10.3969/j.issn.1673-5285.20圆3.09

7、.002*收稿日期:圆园23原04-园7作者简介:马含含(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藏数值模拟、二氧化碳驱油与封存。E-mail:xsy_石油化工应用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第 42 卷第 9 期2023 年 9 月Vol.42 No.9Sept.2023随着水平钻井和多级水力压裂的广泛应用,致密地层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超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对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耗竭有不利影响。因此,石油回收率很低,大部分石油被困在原地,未能得到开采。致密油藏在衰竭开采初期时,原油产量较高,开采中期原油产量递减快、整体采出程度低2-3。故衰竭开采后补充地层能

8、量实现二次采油是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重中之重4。伴随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飞速发展,回收了大量之前无法回收的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气源成本5,且二氧化碳具有较低的最小混相压力,使得二氧化碳驱成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技术。经过研究表明,注二氧化碳可以补充地层能量,从而改善开发效果。致密油衰竭开采后,采用二氧化碳吞吐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另外作为一种高效的开采方式,不仅能够弥补许多开采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后,还可以进行有效封存6-7,也实现了环境保护的效果,故注二氧化碳技术日益受到业界重视8。1二氧化碳驱研究现状员援员二氧化碳驱发展历

9、程20 世纪中叶,大西洋炼油公司发现,作为制氢副产品的二氧化碳能够提高石油的流动性。后续研究发现,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相间传质作用、原油体积膨胀、原油黏度、界面张力下降、原油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溶解等是二氧化碳驱油机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二氧化碳驱油,并由此产生了第一个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专利9。美国 Shell 公司于 1958 年首次在二叠系油藏开展了二氧化碳驱采油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将二氧化碳注入到油藏中,能够有效地补充油藏的能源,增加油藏的采收率10-12。雪佛龙于 1972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凯利施奈德油田的 SACROC 区启动了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驱油的商用项目,其初始的平均采

10、收率超过三倍13。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二氧化碳驱油技术进入了成熟期。自 圆园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快速发展,对矿物能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的高效开采面临着新的难题,因此,二氧化碳捕获-淹没-封存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随着石油生产国、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二氧化碳驱替封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国际上新的研究热点14-18。从本世纪开始,油价一路攀升,这让二氧化碳驱油计划变得更加赚钱。所以,新的工程一直在增加。截至 2014 年,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二氧化碳驱油工程共有152 个,年均增产 1 470伊104t19。二氧化碳驱在我国经历了 60 余年

11、的探索与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二氧化碳驱工艺。美国在全球应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方面居首位。截至 2014 年,我国二氧化碳-EOR年度产油量为 1 371伊104t,占全球总产油量的 93%。我国 20 世纪 60 年代就对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大庆油田 Pu I4-7储层及南萨拉图东段地区开展了室内及外场二氧化碳驱油实验。20 世纪90 年代,江苏省富民油田进行了二氧化碳吞吐采油的现场试验20。但是,我国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 2000年以前,因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认识,导致了气源供给的局限性,限制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近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开发二氧化碳驱替

12、与埋存的关键技术。2005 年,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所在香山召开的“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和“二氧化碳驱油”的新理念。根据我国大陆油气藏的原油和地层特征,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中国石油正在长庆油田黄 3 井和新疆油田 8 区块 530 井分别进行高盐度油藏二氧化碳驱油和封存技术的研究和中试。这些做法一旦成功,将对鄂尔多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石油开采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产生积极影响。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nd geological storage,and conducts numerical

13、simulation of CO2huff-n-puff,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uff and puff effect,providing a theoreticalbasis an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2enhanced tight oil recov原ery and geological storage,alleviating environmental pressure,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原velopment

14、.Keywords tight oil reservoir;enhanced oil recovery;mumerical simulation马含含等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第 9 期91.2二氧化碳-EOR 机理1.2.1降低原油黏度二氧化碳具有相当低的最小混相压力,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降低了原油的黏度,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使二氧化碳能够获得更大的波及范围,对原油产量的增加具有明显效果。致密油藏的原油黏度越大,原油降黏的程度也会越大。员援圆援圆改善原油与水的流度比二氧化碳在溶入原油以后,原油黏度会降低,改善原油流动性,提高了原油的流度21。原油的流度增加,水的流度减少,故原

15、油与水的流度比得以改善。员援圆援猿降低界面张力原油和二氧化碳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使气相更加丰富,从而降低了二氧化碳进一步溶解到原油中的压力屏障,即降低了界面张力。员援圆援源原油体积膨胀二氧化碳在原油中的溶解增加了原油的体积,从而将原油从多孔介质中挤出。此外,由于水饱和度降低,原油的相对渗透率提高,水的相对渗透率下降。员援圆援缘原油中轻烃抽提、萃取作用二氧化碳具有相当低的最小混相压力,当原油与二氧化碳产生混相效应后,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对原油中的轻质组分进行抽提、萃取。同时随着压力的增大,二氧化碳的波及范围会进一步增大,从而携带出更多的原油。员援圆援远混相效应二氧化碳与原油的混相取决于原油的组成、油

16、藏压力和温度。当油藏温度较高,油藏压力也较高时,二氧化碳进入油藏后与地层原油不断接触,接触过程中二氧化碳会抽提原油中轻油组分,进而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达到动态混相的状态。员援圆援苑分子扩散作用在二氧化碳的非混相驱替中,因为其具有致密的地层岩石以及具有复杂的石油性质,所以在二氧化碳的非混相驱替中,会出现注入到石油中的二氧化碳向石油中的渗透速度很慢,而且与石油和天然气的相互影响也很小,因此,会造成非混相驱的开采效率比混相驱要差22。员援圆援愿溶解气驱效应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层之后,有很大一部分会溶于石油之中。在油井生产的时候,随着油层压力的下降,二氧化碳就会从石油中扩散出来,在石油中产生了一种气体驱力

17、量,最终会产生一种溶解气驱,进而对驱油效果进行了提升23。员援圆援怨提高渗透率部分地层岩石可以被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中形成的碳酸溶解,形成更宽或额外的油气流动通道。员援猿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机理二氧化碳在注入地层封存过程中,主要的封存机理有 4 种:构造封存(静态封存)、溶解封存、残余气封存(束缚气封存)和矿化封存。员援猿援员构造封存二氧化碳封存最早期的封存机理是构造封存,即静态封存。当注入的二氧化碳遇到上覆不渗透的盖层无法继续向上运移而滞留在盖层下部时,就形成了构造地层圈闭,与此同时构造地层储存机理开始作用。二氧化碳注入此类圈闭(即背斜、断块、构造和地层尖灭)构造之前一般都含有油气或地下水,由于不渗

18、透盖层的隔挡作用,尽管注入的二氧化碳浮力较大,但二氧化碳仍无法进行垂向运移。员援猿援圆残余气封存当二氧化碳在地层中迁移时,由于毛细管力和表面张力,二氧化碳被永久地捕获在岩石颗粒的孔隙中。这种封存机理就是残余气封存。在地质封存过程中,残余气封存机理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是主要的封存机理24。员援猿援猿溶解封存二氧化碳溶解在地下流体中,其溶解程度随温度、压力、盐度和二氧化碳饱和度而变化25。溶解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储层的垂直渗透率和厚度。溶解和储存将减少游离二氧化碳的数量以及二氧化碳迁移和泄漏的风险;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和稳定的封存方式。员援猿援源矿化封存在二氧化碳封存过程中,受岩石矿物成分和流

19、体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二氧化碳会与岩石和地下水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碳酸盐矿化。矿化是一种稳定和长期封存二氧化碳的机理,其时间尺度非常长,通常需要数百至数千年才能完成26。圆二氧化碳吞吐数值模拟圆援员方法论本节将解释模拟中使用的一些主要原理,包括Peng原Robinson 状态方程(PR-EOS)。PR-EOS 模型用于 CMG-GEM 成分模拟中的相平衡计算。二氧化碳分子扩散会影响储层的渗透深度和注入气饱和度分布。Peng原Robinson 状态方程(PR-EOS)是石油工业中使用的一个基本模型,因此,使用 PR-EOS 模型作为状态方程来描述溶剂-二氧化碳石油系统的相行为。PR-

20、EOS 模型27可以表示为:孕越砸栽灾原遭原葬灾 灾垣遭蓸蔀垣遭 灾原遭蓸蔀(1)a=ac琢 Tr,棕蓸蔀(2)ac=园援源缘苑 235R2Tc2Pc(3)石油化工应用2023 年第 42 卷10b=园援077 796 9RTcPc(4)式中:琢 Tr,棕蓸蔀-与还原温度 Tr和偏心因子 棕 相关的 琢 函数;灾-摩尔体积;砸-通用气体常数;Pc-临界压力;Tc-临界温度。PR-EOS 模型中使用的 Soave 型 琢 函数如下所示:琢=1+0.374 69+1.542 26棕-0.269 92棕2蓸蔀1-Tr0.5蓸蔀蓘蓡2(5)2.2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碳对提高

21、致密油藏采收率及地质封存的可行性。基于 PR-EOS 状态方程,利用 WINPROP 模块对各组分进行相态模拟,同时,结合实验及文献,得到的油水,油气的相对渗透率、裂缝数据、注采井及射孔数据、油藏数据等建立了GEM(组分)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故需要对模型结果进行历史拟合。拟合数据来自实际油藏的历史数据,拟合目标包括累计采油量、注采量、井底压力、含水率等。圆援猿二氧化碳吞吐敏感性分析影响二氧化碳吞吐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本次模拟设计了四个情景进行敏感性分析,分别是二氧化碳注入速率、每次循环生产时间、二氧化碳焖井时间以及二氧化碳吞吐循环次数。圆援猿援员二氧化碳注入速

22、率该模型中,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注入速率分别设置为 600、1 200、2 400、3 600、4 800 Mscf/day,初始油藏压力设置为 13.776 MPa。在焖井期间,BHP 降低,因为井筒周围的二氧化碳由于压力梯度而渗入地层,从而对整个储层进行再加压。平均压力随不同的喷射速率而变化。在平均储层压力高于 BHP 之前,不会产生石油或天然气。结果表明,较低的注入速率通常对应于较高的二氧化碳利用效率(即在注入速率较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利用较少)。根据结果,较高的注入速率对应较高的BHP 和平均储层压力。随着 BHP 的增加,在焖井期间,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被迫进入更深的地

23、层,更大体积的石油从地层流向井筒。圆援猿援圆每次循环生产时间该模型中,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循环生产时间分别设置为 10、50、70、80、130 和 210 d,总生产时间为 1 830 d。由于整个生产时间是固定的,因此,修改了每个案例的最后一个周期,以匹配总生产时间。初始储层压力为13.776 MPa。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每个周期的 IORF在50 d 之前改善得更大,而在 50 d 后则没有那么大。最终 IORF 受益于生产时间的强烈影响,直到 50 d,之后的积极影响太小,无法弥补不利影响。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是有一个最佳的生产时间。除了生产 10 d的情况外

24、,在接下来的周期中总是观察到有效性降低。由于每个循环的生产时间太短,大量注入的二氧化碳仍留在储层中。因此,储层压力随着二氧化碳的积累而增加,直到达到 53.793 MPa 的极限。2.3.3二氧化碳焖井时间该模型中,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焖井时间分别设置为 0、15、30、60、90、120 d,但总的生产时间为 1 830 d,故需要调整最后一个周期的生产时间来保证总的生产时间不变。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注入的气体有足够的时间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每个循环中可以生产更多的石油。然而,产生的额外油很难弥补浸泡时间延长循环次数减少带来的损失。因此,建议在二氧化碳吞吐过程

25、中缩短焖井时间,甚至不焖井。此外,还计算了每个循环的二氧化碳利用率,从一个循环到下一个循环,效率不断下降,并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二氧化碳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尽管每个循环的 IORF较高,二氧化碳利用率较高,但由于生产循环减少的不利影响,延长浸泡时间对最终采油没有好处。圆援猿援源二氧化碳吞吐循环次数该模型中,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时保证总的生产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吞吐循环次数分别设置为 1 次、3 次和 6 次。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吞吐工艺的所有案例研究的累计石油产量都高于初级产量。说明二氧化碳吞吐对提高采收率肯定是有益的。此外,随着更多的二氧化碳吞吐循环,当生产时间较长时,累计石

26、油产量较高。然而,随着生产时间的缩短,累计石油产量会更高。这也是由于高井底压力和平均储层压力提供了高流体生产速率。3结语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的结论与认识:(1)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了二氧化碳-EOR 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机理,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了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及地质封存马含含等二氧化碳强化致密油藏开发与地质封存研究第 9 期11的可行性。(2)结果表明,较高的注入速率、较长的生产时间和较长的浸泡时间都有助于每个循环的 IORF。(3)结果表明,较高的注入速率更有利于增加最终IORF,并且 IORF 在浸泡时间为 0 天时达到其最高值。(4)结果表明,较低的注入速

27、率和较长的浸泡时间都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利用率。然而,每次循环后影响都会减少。参考文献:1 吴晓虎.致密油藏注空气/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9.圆 王宁,高东,文斌,等.致密油藏开发特征及开发技术分析J.石油化工应用,2016,35(3):15-18.3 汤翔,李宜强,韩雪,等.致密油二氧化碳吞吐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源愿(源):817-824.4 于馥玮,苏航.中国致密油特征与开发思路探索 J.当代化工,2015,44(7):1550-1552.5 秦浩.注 CO2提高采收率联合地质封存参数优化研究 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

28、020.6 CUI Guodong,PEI Shufeng,RUI Zhenhua,et al.Whole pro原cess analysis of geothermal exploitation and power genera原tion from a depleted high-temperature gas reservoir by recy原cling CO2J.Energy,2021,217:119340.7 CUI Guodong,REN Shaoran,DOU Bin,et al.Geothermal en原ergy exploitation from depleted high

29、-temperature gas reser原voirs by recycling CO2:The superior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J.Geoscience Frontiers,2021,12(6):428-443.8 崔国栋,张亮,任韶然,等.油藏 CO2驱及封存过程中地化反应特征及埋存效率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6):123-131.9 W匀韵砸栽韵晕 L P,B砸韵宰晕杂悦韵酝月耘 E R,D再耘杂 A B.Methodfor producing oil by means of carbon dioxide:US2623596

30、AP.1952-12-30.10 江怀友,沈平平,陈立滇,等.北美石油工业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现状研究 J.中国能源,2007,29(7):30-34.11 W哉 Yuanbing,H哉 Dandan,C匀粤晕郧 Yuwen,et al.Applica原tion status of CO2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oenhance oil recoveryJ.Xinjiang Oil&Gas,2010,6(1):36-39,54.12 江怀友,沈平平,卢颖,等.CO2提高世界油气资源采收率现状研究 J.特种油气藏,2010,17(2):5-1

31、0.13 LANGSTON M V,HOADLEY S F,YOUNG D N.DefinitiveCO2flooding response in the SACROC unit C.SPE En原hanced Oil Recovery Symposium,19愿8.14 JABLONOWSKI C J,SINGH A.A survey of CO2-EOR andCO2storage project costsC.S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CO2Capture,Storage,and Utilization,2010.15 ZHANG Lei.Applic

32、ation of CO2-EOR technique in AmericaJ.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11,30(6):153-158.16 W粤晕郧 Lili,Y粤晕 Jianwen.New area of enhance oil and gasproduction attribute to CO2storage technologyJ.ForeignOilfield Engineering,2004,20(1):3-5.17Y粤晕郧 Yongzhi,S匀耘晕 Pingping,Z匀粤晕郧 Yunhai,et al

33、.Study on CO2-EOR and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techniquein China J.Petroleum Geology&Oilfield Development inDaqing,2009,28(6):262原267.18 S匀耘晕 Pingping.Use greenhouse gases to improve recoveryof resources and underground storageJ.World PetroleumIndustry,2009,16(2):22原27.19 KOOTTUNGAL L.2014 worldwide

34、 EOR survey J.Oil&Gas Journal,2014,112(4):79原91.20 CHEN Zuhua,YU Kai,LIU Wei.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injection-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effectsof CO2miscible flooding:Take the Subei Caoshe oil field asan example J.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Reservoir,2011,34(1):37原4

35、1.21 杨梅.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认识 J.石化技术,2020,圆苑(远):源怨,猿员.22 姚健.CO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测定及模型研究 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9.23 于清艳.L3 区块低渗致密油藏注气开发方式研究 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5.24 SPITERI E J,JUANES R,BLUNT M J,et al.Relative-per原meability hysteresis:Trapping models and application togeological CO2sequestration C.SPE Annual TechnicalConf

36、erence and Exhibition,2005.25 KUO C W,BENSON S M.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effects of small scale heterogeneity on CO2/brine multiphaseflow system in horizontal corefloodsJ.Advances in WaterResources,2015,79(5):1-17.26 K匀粤砸粤运粤 Y K,THORDSEN J J,HOVORKA S D,et al.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ssues

37、of CO2storage in deep salineaquifers:Geochemical results from the Frio-I Brine Pilottest,Texas,USA J.Applied Geochemistry:Journal of the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chemistry and Cosmochem原istry,2009,24(6):1106-1112.27 P耘晕郧 Dingyu,R韵月陨晕杂韵晕 D B.New two-constant equationof state J.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Fundamen原tals,1976,15(1):59原64.石油化工应用2023 年第 42 卷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