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5428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社科研究52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与恩格斯珠联璧合的伟大成果。在马克思逝世之后,自称“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独自承担起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继续推进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同时深化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捍卫并发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文章主要选择恩格斯于18901895年创作的五封极具代表性的唯物史观书信。这五封书信是全面、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的第一手资料,是深入贯彻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一致性的重要依据,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理论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恩格斯晚年时期,唯物史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外部面临着以保尔巴尔特为代表

2、的资产阶级学者的攻击。在 黑格尔和包括马克思及哈特曼在内的黑格尔派的历史哲学 一书中,巴尔特将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决定论”,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把经济因素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作纯粹的经济运动过程。而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以韦斯特为代表人物的“青年派”,他们自称唯物史观的拥护者,实际上是思想上的半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将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化、庸俗化,教条地解释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形态和政治等上层建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能动的反作用,抹杀人的主观能动性,掩盖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已成为了“不研究历史的借口”。恩格斯深刻批评道,“关于这种马克思主

3、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恩格斯为了遏止各种篡改唯物史观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坚决捍卫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向正确方向发展,恩格斯在书信中对“经济唯物主义”“历史宿命论”等错误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科学概括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化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思想内涵,使之真正成为致力于改造世界的哲学。二、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一)重申经济“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坚定立场和理论前提,也是历史

4、唯物主义区别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恩格斯反复强调:“物质生存方式始终是始因”,“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在致约 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再次说明:“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在致瓦 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得出结论:“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其根本在于坚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

5、。总结恩格斯晚年书信,恩格斯旗帜鲜明地强调经济关系是人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最强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具有根源性和终极性,如果没有人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及其当代价值王子玥(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摘要:文章以恩格斯于晚年创作的一系列重要书信为依据,集中论述和总结了恩格斯晚年捍卫和深化唯物史观的卓越贡献。恩格斯通过书信全面批驳了诸多西方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和误解,深刻阐释了经济基础“归根结底”的决定性作用和上层建筑及其各因素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入研读恩格斯晚年五篇唯物史观书信的思想成果,不仅可以澄清诸多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不实诘难,而且对

6、全面推进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恩格斯;晚年书信;唯物史观作者简介:王子玥(1999),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科研究53类现实的经济活动,没有维持人类基本需求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就不会有人类社会,更不会有人类所创造的历史。恩格斯一再强调经济的“归根到底”作用,既是与唯心史观彻底的割裂,又纠正了当时在德国兴起的庸俗的、机械的唯物主义倾向。(二)强调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能动作用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坚决反对把经济关系看作唯一的决定因素的片面观点,首次系统地阐释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说:“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

7、,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的制约下产生后,就具有了不断获得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有条件的,并非完全独立于经济之外,并且会对经济基础发生不同程度的反作用。恩格斯论述的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意识形态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恩格斯指出“在每一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风俗、习惯、传统等因素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深刻影响了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每个新理论的形成在时代条件的制约下,以先驱所提供的思想材料为基础,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

8、,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它们以不同于经济基础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使社会历史总是趋向于某一方向,同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多样化的面貌。第二,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恩格斯将此特点生动比喻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并驾齐驱的,意识形态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然而,承认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和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并非要否定它们归根到底受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制约,而是为了阐释由人所创造的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是真正解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谜的锁匙。第三,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相互联系互相作

9、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恩格斯反复强调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是历史辩证法的重要体现。恩格斯指出,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共同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尽管部分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具体发生的作用十分偶然和疏远且难以把握,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处于错综复杂的网状关系之中。而在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中,恩格斯认为政治、法律等离经济基础最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迅速,而哲学、宗教等离得较远,它们需要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综上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10、来未把经济因素看作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所阐释的经济的决定作用是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不等同于在一切意义上,真理若被夸大则走向荒谬。脱离社会现实和具体实践而只把经济“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看作是全部事物的根源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三、恩格斯晚年书信捍卫发展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恩格斯晚年书信推动了唯物史观的重大理论发展,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资产阶级学者刻意歪曲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来为资本主义辩护。因此,明确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守正恩格斯晚年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精神遗产,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命运问题,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

11、完整性的历史命运问题。(一)抵制马恩分裂论和“扬马贬恩”长久以来,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这两种世界观的激烈冲突从未断绝。极力诋毁和歪曲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新贡献成为了资本主义阵营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箭靶。他们极力贬低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伟大贡献,公开宣称不存在所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以达到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一致性和理论完整性的险恶目的。在西方“马克思学”视域下,“指鹿为马”“马恩对立”“西马论马”“扬马贬恩”等错误倾向屡见不鲜。早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时期,保尔巴尔特率先捏造了马恩对立论,他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拆解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两种不同的社会学倾向。李希特海姆和

12、吕贝尔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将马克思与恩格斯主观设定为“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义的恩格斯”,毁谤恩格斯所表述的自然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20世纪中后期,科拉夫斯基、诺曼莱文等人大肆宣扬马恩在历史观上是割裂的,他们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辩证法,其历史观是以社科研究54人为中心的。而恩格斯反复强调的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被他们歪曲为历史的主体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某种抽象的经济力量,将恩格斯打上“经济决定论”者的标签。他们通过编造马恩对立论,企图抹杀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和发展中的杰出贡献,否定恩格斯不可撼动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地位。这些“对立论”者的论述往往是

13、将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上某一论点或某一时期的差异打造包装成二者思想上的对立和互相解构,这样的攻击和贬低显然是非常荒诞可笑的。毋庸置疑的是,恩格斯在唯物史观这一理论的制定和完善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深刻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前提,我们须始终牢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两个独立的学术研究主体,二者之间只存在工作分工、性格差异、语言特点、学术风格和理论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在思想和观点上始终是高度一致的,绝无哲学根本立场上的对立。马克思以其卓越的思辨能力发挥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专长,而恩格斯则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调查研究中往往率

14、先获得先发性认识。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并不是简单地复述了“亡友”的观点,而是运用个人智慧“补偿了亡友未能完成的工作”,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世界观”。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捍卫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成为更加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最终统一于实现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最终目标。(二)树立以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恩格斯晚年书信凝聚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即唯物史观是用于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启示我们建立以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辩证思维。唯物史观的鲜明特点是从现实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唯物史观审视人类社会的总体性思维可

15、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从横向来看,人类社会被看作是由众多相互作用的因素共同构成的系统的立体的空间整体,其中经济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从纵向角度看,人类社会被看作是不同发展阶段前后相继相互影响,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的发展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总的历史过程。在致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特意强调:“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告诫博尔吉乌斯整体认知重于具体细节,倘若不把握总的观点,零散地解读文章的某些方面,对个别字词或者段落咬文嚼字,得到的不过一孔之见而已。恩格斯在致康拉德 施米特的信中指出:“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到相应的政治

16、、私法、美学、哲学等的观点。”恩格斯提醒须采取从抽象到具体的社会研究方法,对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研究。历史与社会存在紧密联系,只有将唯物史观运用于社会研究才能得出更科学、更系统的结论,从个别和特殊中找出共性和规律。考察和认识人类社会,要谨防还原论和一元化思维,唯物史观不是依据一个概念和一条原理而推演出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观点,若是以形而上学的片面化聚焦代替了唯物史观整体的辩证理论,历史的本来面貌将被遮蔽。人类社会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历史的各因素与其所在的大系统中的其他要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审视和把握人类社会,谨记运用相互联系的辩证思维才

17、能避免一叶障目的片面性认识,才能在我国社会实际的建设和发展中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四、结语唯物史观实现了对以往自然主义历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大变革,科学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在黑暗中的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点亮了明灯。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依然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长期以来,恩格斯晚年的唯物史观书信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出版界广泛传播。恩格斯基于自身的理论研究旨趣和侧重点与马克思形成了天才互补,他对唯物史观的阐释与发展与马克思的思想一脉相通。我们必须回到思想原典,透彻研读原著,把握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基本原理和思想内涵。时刻牢记恩格斯反复强调一个重要原则:应该根据原著而不是第二手的材料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重读和钻研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全面推进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恩格斯.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戈尔什科娃.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