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63307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期2 0 2 3年9月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F o r u m o f W o r l d E c o n o m i c s&P o l i t i c sN o.5S e p t.2 0 2 3 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任 慕*摘 要 当前,中日两国在地区制度平台建设乃至全球事务参与上竞争与合作并存。两国因历史和领土问题引发的对抗、日本对华的地位及意识形态对抗促成了两国间的非对称性对抗关系,是竞合状态的底层逻辑。日本对华的强敌意心态驱使其以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依据制定相关政策,对外政策呈现出对华强对抗的特征。在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结构下,日本在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上虽

2、与中国展开功能性合作,但同时为削弱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采取了与中国竞争合作伙伴、确立对华制度优势的对抗性政策。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在一定时期内会持续存在。中国一方面需时刻对日本保持警惕,另一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采取战略包容、战术灵活的政策。关键词 非对称性对抗 中日竞合 东亚地区经济治理 功能性合作 制度竞争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两国而言至关重要,也深刻影响着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经贸合作虽然被视为中日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但是两国双边经济关系也一度呈现“政冷经冷”态势,在地区经济制度平台建设以及全球经济事务的参与上竞争与合作并存。中日经济关系深受国际权力格局、两国实力对比变化

3、、政治外交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美博弈常态化的背景下,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具有不确定性。中日两国在经*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任慕,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 6 9 9号吕振宇楼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邮编:1 3 0 0 1 2;E-m a i l:r e n m u j l u.e d u.c n.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本地方振兴政策对吉林省的启示研究”(2 0 2 1 C 1 9)的阶段性成果。贾沂蒙.日本经济界人士: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N.中国青年报,2 0 2 2-1 0-1 3(9).济领域竞合并存的状态是两国关系的写照,也是

4、过去五十年密切互动所形成的结果。因此,探究中日竞合关系的本质和因果机制有助于预测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在涉日问题上进行审慎决策。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中的竞合关系是传统议题,相关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在竞争层面,学者就两国在基础设施投资、制度构建等不同议题领域中的博弈进行探讨的同时,倾向于揭示其背后的战略意涵、原因及影响。相对而言,关于中日合作的研究多集中于多边合作或寻求两国合作的议题领域、路径和前景。随着2 0 1 7年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改变,学者们开始将中日竞合关系并置探讨。现有研究对作为竞争者的中日之间的合作原因进行理论阐释,或通过经济外交视角阐发中日竞合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以及探讨中日竞

5、合的影响。由此可见,学界愈发关注中日两国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制度建设上的竞合。一方面,东亚是中日经济外交互动的重要场域,在区域经济治理上两国的竞合体现得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中日关系的发展直接关乎地区治理效果。2 0 1 8年中09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 张群.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制度博弈J.国际关系研究,2 0 1 8(6):9 3-1 0 7;张微微,赵天鑫.对东南亚高铁输出的中日竞争状况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 0 1 9(1):5 8-6 6;袁伟华.权力转移、相对收益与中日合作困境 以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为例J.日本学刊,2 0 1 8(3):3 9-6 2;G i u l i

6、 o P u g l i e s e,A u r e l i o I n s i s a.S i n o-J a p a n e s e P o w e r P o l i t i c s:M i g h t,M o n e y a n d M i n d s M.L o n d o n a n d N e w Y o r k:P a l g r a v e,2 0 1 7:1 9-4 1;S a o r i K a t a d a,J e s s i c a L i a o.C h i n a a n d J a p a n i n P u r s u i t o f I n f r a s

7、 t r u c t u r e I n v e s t m e n t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A s i a:C o m p e t i t i o n o r C o n v e r g e n c e?J.G l o b a l G o v e r n a n c e,2 0 2 0(3):4 4 9-4 7 2;L i q i n W a n g.C h i n a-J a p a n C o m p e t i t i o n i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I n v e s t m e n t i n S o u t h

8、e a s t A s i a:A T w o-L e v e l A n a l y s i sJ/O L.C h i n e s e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R e v i e w,2 0 2 3-0 8-1 0.h t t p s:/d o i.o r g/1 0.1 0 0 7/s 4 1 1 1 1-0 2 2-0 0 2 3 1-7;B h u b h i n d a r S i n g h,S a r a h T e o,B e n j a m i n H o.R i s i n g S i n o-J a p a n e s e C o

9、m p e t i t i o n:P e r s p e c t i v e s f r o m S o u t h e a s t A s i a n E l i t e sJ.A u s t r a l i a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f f a i r s,2 0 1 7(7 1):1 0 5-1 2 0.江瑞平.世界大变局中的中日韩合作J.日本研究,2 0 2 2(2):1-1 3;张玉来.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东亚 中日合作的空间与潜力J.东北亚论坛,2 0 1 9(3):4 0-5 4;田中明彦.国际大变局下的日中

10、合作 兼谈日美贸易摩擦的启示J.日本学刊,2 0 1 9(4):1 6-1 9;沈和.中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 0 2 3,4 2(2):7 0-8 1;刘红,刘洪钟.东亚供应链调 整背景下的中 日合作J.日本学刊,2 0 2 3(2):9 9-1 2 7;魏景赋,柏玉萱.中日在泰国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路径探析 基于贸易关系视角J.经济论坛,2 0 2 2(1 0):1 2 8-1 3 9.周永生.“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日两国的竞争合作J.东北亚学刊,2 0 2 1(3):2 0-3 3;李振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领域中日竞合研究J.理论探讨,2 0 2 0(

11、2):1 0 3-1 0 8.程蕴.“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日关系:竞争性互惠结构的内涵与作用J.日本学刊,2 0 1 9(4):2 2;孙忆.竞争者的合作:中日加强经济外交合作的原因与可能J.日本学刊,2 0 1 9(4):4 4-6 5;王丽琴,崔江妍.中日两国对东南亚基础设施投资的竞合及影响研究J.东南亚纵横,2 0 2 1(2):7 5-8 4.日关系缓和加之2 0 2 2年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 C E P)正式生效,学界对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R C E P框架促进两国未来的良性互动 有所期许。在东亚地区经济治理领域,学者们主要聚焦具体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多数学者都认可中日竞争

12、地区领导权的论断。然而,中日关系结构如何影响两国东亚地区治理竞合这一主题的理论化探讨不足。因此,本文在既有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分析理论基础上提供解释中日竞合的理论框架,提出“非对称性对抗”概念以理解中日关系;从理论层面阐释“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形成的逻辑和结果,进一步揭示当前中日竞合状态的因果机制和特征。本文以中日在东亚经济治理中的竞争与合作为案例来理解当前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形成以及这一关系结构对两国东亚地区经济治理政策和路径的特定影响,以期对中日未来的走向进行合理预判。一、非对称性对抗:理论逻辑与政策结果国家之间在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不同类型的双边关系,如敌人、对手、同盟等。一旦形成特定类型的

13、双边关系结构,将长期影响两国的互动和政策选择。(一)对抗的含义和特征在国际关系理论语境中,“对抗”(r i v a l r y)这一术语来自政治心理学,学界探究对抗与战争的相关性,从理论角度解释对抗双方的对外政策。对抗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行为体在某些重要问题或利益上存在“持续的竞争和斗争”。瓦斯凯(V a s q u e z)指出对抗的本质是“心理上的敌意”,这一心理状态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对抗双方就某一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所持立场的出发点主要是取决于敌意,而非考虑利益得失”。根据敌意程度的不同可明确区分“对抗”与“竞争”。对抗是以国家间产生敌意为标志在政治领域上形成的一种关系类19第5期

14、任慕: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 姜跃春.世界中的中日关系:有竞争,也有合作J.日本学刊,2 0 1 9(S 1):1 6 6-1 6 8;陈慧.R C E P生效后中日双边经贸合作的趋势变化研究J.亚太经济,2 0 2 2(2):1 9-2 8.竹内順子.中国輸出競争力向上東競合補完関係変化J.R I M 環太平洋情報,2 0 0 2(5):7 1-9 7.B r a b d o n V a l e r i a n o.B e c o m i n g R i v a l s:T h e P r o c e s s o f I n t e r s t a t e

15、 R i v a l r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M.L o n d o n/N e w Y o r k:R o u t l e d g e,2 0 1 3:5.J o h n V a s q u e z.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 R i v a l s T h a t G o t o W a r f r o m T h o s e T h a t D o N o t:A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C o m p a r a t i v e C a s e S t u d y o f t h e T w o P a t

16、 h s t o W a r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Q u a r t e r l y,1 9 9 6,4 0(4):5 3 2.型。相较而言,竞争是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现象,国家间的利益之争并不必然产生敌意。因此,竞争是对抗形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对抗是具有军事冲突风险的竞争。竞争状态下的双方视彼此为对手,而对抗关系下的双方将对方视为敌人。历史上的对抗多体现为军事冲突,然而军事冲突并非判定对抗关系的标准。一般而言,对抗的双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承认(i d e n t i f y a n d r e c o g n i z e)”己方影响对方

17、的政策和行为出于敌意。换言之,对抗关系形成的条件是双方均持敌意心理,且双方可预见其对抗性的政策和行为必然引发对方的反抗。有别于理性选择理论,对抗强调对外政策决策者的心理和情感要素。理性选择理论假定行动者的理性行动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博弈双方对某一政策进行成本收益计算;而对抗理论认为这一报偿结构对于对抗的双方影响有限,它们更重视某一政策能否伤害和否定对方。根据对抗理论的“火山模型”(v o l c a n o m o d e l),物质利益的竞争易引发双方的低强度对抗,在长期互动中积累诸多问题(i s s u e)、持续存在分歧,一旦叠加心理层面的敌意,就会导致“火山爆发”,两国的危机或冲突升级

18、为战争。所以,对抗常态化使双方陷入敌意的恶性循环,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被对方视为对自身安全和利益的威胁,双方都倾向于选择减少对方潜在收益的政策。所以,对抗关系的双方偏好冲突性的竞争或对抗性政策。(二)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特征与影响要素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尚存另一种具有对抗性质的关系 “非对称性对抗”(a s y mm e t r i c a l r i v a l r y)。根据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双方均有同等的对抗心态并非构成对抗的必要条件。这种对抗只需一方认为双方处于对抗关系中即可,另一方是否具有同等认知并非必要条件。在非对称性对抗中,双方对彼此的敌意心理和对抗程度存在差异,具有不对等性。从认同

19、理论的视角来看,国家X将其竞争者Y视为敌对的“他者”,Y虽然认为X是竞争者,却并未将X29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 C a m e r o n G T h i e s.A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t o E n d u r i n g R i v a l r i e sJ.P o l i t i c a l P s y c h o l o g y,2 0 0 1,2 2(4):6 9 3-7 2 5.D a v i d D r e y e r.I s s u e C o n f l i c t A c c u

20、 m u l a t i o n a n d t h e D y n a m i c s o f S t r a t e g i c R i v a l r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Q u a r t e r l y,2 0 1 0(3):7 8 1.B a r r y M S t a w,H i l l a r y A n g e r E l f e n b e i n,G a v i n J K i l d u f f.T h e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R i v a l r y:A R e l a t

21、 i o n a l l y D e p e n d e n t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m p e t i t i o nJ.A c 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J o u r n a l,2 0 1 0,5 3(5):9 4 3-9 6 9.视为重要的“他者”。X具有强敌意,而Y则是具有弱敌意。在国家互动中,X的对抗性政策与行为可能会导致Y产生敌意或反抗,此类反制政策并不必然导致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发生改变,只有当Y在反抗X时敌意程度增加,并首先采取针对X的对抗性政策,X与Y的关系才转换为对抗。国家间的“非对称性对抗”和“对抗”会

22、根据问题、环境、互动场域等多种要素的改变而发生动态转变。“非对称性对抗”与“对抗”的形成过程和类型具有相同之处。双方在事关自身利益得失的不同问题上存在竞争,问题的累积加大冲突升级为对抗的可能性。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利益竞争、领土纠纷、权力争斗及价值观差异等。现有研究表明,四种类型的问题促使对抗关系形成的概率最高,学者们总结为空间对抗、地位对抗、意识形态对抗和认同对抗。空间对抗的双方存在领土、领海主权的争端,这一议题所引发的冲突极易形成对抗。地位对抗是指双方在特定层次的国际等级体系中相对位阶的竞争。这一概念涉及国家在全球、地区、次地区及全球-地区复合等层次上的权力分配、影响力

23、投射以及享有的威望,地位对抗通常在两国相对实力发生改变时凸显出来。此外,意识形态对抗和认同对抗强调身份、规范等理念要素。意识形态对抗可能导致国家身份互斥。认同对抗体现为国民信仰、种族及民族等认同冲突所形成的对立关系。空间对抗和认同对抗通常产生于双边互动,是最易于形成的对抗关系,而随着问题的解决,这一对抗关系即可消解。然而,这两种对抗若持续存在,所产生的敌意会外溢到其他问题领域。地位对抗和意识形态对抗经常发生在全球或地区层面上,两国间的对抗通常会涉及其他国际行为体,这两种类型的对抗可能会促使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形成。(三)非对称性对抗下的政策结果“非对称性对抗”与“对抗”双方的政策选择有所不同。首先

24、,非对称性对抗39第5期 任慕: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 D a v i d D r e y e r.I s s u e C o n f l i c t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t h e D y n a m i c s o f S t r a t e g i c R i v a l r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 Q u a r t e r l y,2 0 1 0(3):7 8 3.W i l l i a m T h o m p s o n.P r i n c i

25、p a l R i v a l r i e sJ.J o u r n a l o f C o n f l i c t R e s o l u t i o n,1 9 9 5,3 9(2):1 9 5-2 2 3.W i l l i a m C W o h l f o r t h,B e n j a m i n d e C a r v a l h o,H a l v a r d L e i r a,I v e r N e u m a n n.M o r a l A u t h o r i t y a n d S t a t u s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R

26、e l a t i o n s:G o o d S t a t e s a n d t h e S o c i a l D i m e n s i o n o f S t a t u s S e e k i n gJ.R e v i e w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2 0 1 7(4 4):5 2 8.关系对强敌意国家的限制和影响更大,强敌意国家更易选择竞争性或对抗性政策。根据对外政策分析中的意象理论,决策者对于自我和他者的意象影响外交决策过程,行为体的敌意易导致认知偏差和认知谬误,将对手的任何政策和行为动机都视为对抗性质,从而作

27、出极端自卫性或攻击性的行为。强敌意国家陷入权力政治的思维模式,采取增强军事实力、与第三方结盟、竞争性的叙事、强调意识形态差异、利用对方弱点进行污名化等旨在降低对手收益的强对抗性或竞争性政策。此外,强敌意国家外交政策制定以弱敌意国家的政策为依据,目的在于对抗和否定对方,弱敌意国家并非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或敌人。因此,在双边关系中,强敌意国家就某一问题表现出对抗性时,弱敌意国家可能采取反制政策或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弱对抗性政策。在地区乃至全球层次上,弱敌意国家并不以减少强敌意国家的利益和安全为目的,相关政策的自主性较强。其次,非对称性对抗的双方之间的合作更易于达成。强敌意国家虽然与其“他者”进行

28、战略对抗,但是仍会部分遵循理性决策原则,在合作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合作的可能性。因为弱敌意国家并非以降低对方潜在利益和安全为目标,若选择不具有攻击性的政策或者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双方达成互惠性合作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强敌意国家而言,合作的动力来自对利益(绝对收益)的预期,在博弈过程中可产生的短期信任有助于在特定议题领域内(如经济领域)达成合作,然而这种信任并不具有外溢性,其他外部压力的影响可能会降低合作成效。弱敌意国家合作的动力更为复杂,获取自我利益、追求集体利益以及与第三方对抗都可能成为其合作的原因。在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高弹性互动结构之下,弱敌意国家通过“相应手段改善双边关系”降低对方的

29、敌意,促成合作的可能性较大。再次,非对称性对抗下双方的互惠性合作具有不稳定性,因互动层次、议题、场域而有所差别,其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备受考验。强敌意国家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政策阻碍互信的产生。弱敌意国家虽然不以对方行为作为政策制定的基础和49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 M i w a H i r o n o.A s y mm e t r i c a l R i v a l r y B e t w e e n C h i n a a n d J a p a n i n A f r i c a:T o Wh a t E x t e n t H a s S i n o-J a p a n R i v a

30、l r y B e c o m e a G l o b a l P h e n o m e n o n?J.T h e P a c i f i c R e v i e w,2 0 1 9(5):8 3 7.程蕴.“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日关系:竞争性互惠结构的内涵与作用J.日本学刊,2 0 1 9(4):2 6.依据,但在持续的互动中会因后者的对抗行为而降低信任,双方纵使不陷入敌意螺旋也难以达成战略互信。双方出于利益、战略、地位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合作程度、深度和广度在不同层次(双边、地区或全球层次)和议题(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非传统安全等领域)上存在差异。政治领域往往呈现出更显著的竞争或对抗,

31、越接近双方的战略重心地带,强敌意国家对弱敌意国家的对抗越激烈,对抗强度越大,越难以达成合作。简言之,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互动结构对强敌意国家的政策选择影响更大,政策和行为呈现强对抗性,而弱敌意国家的政策选择自主性更强且具有弱对抗性。在这一关系结构下双方竞合并存,功能性合作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而竞争呈现显著性和长期性。因此,除非强敌意一方调整心态,化解自身的敌意,否则这种结构将会持久存在,给双边关系的发展蒙上阴影。二、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影响要素与政策结果当前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结构是两国竞合的底层逻辑。国际关系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国家之间对双方在利益和偏好上存在竞争或敌意这一认知并不是由对抗关系

32、决定的,而是社会互动以及行为体话语定义的产物。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关系是两国在冷战结束后的频繁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有其存在的根源和影响因素,产生了相应的政策结果。(一)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形成的影响要素中日间利益纠葛、问题繁杂,非对称性对抗关系的形成及其影响要素远比学者们总结的模式更为复杂。然而,中日间存在的问题类型与既有研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领土争议是引发中日间非对称性对抗的重要因素。两国间的领土争议超越了“空间对抗”的狭隘范畴,这一现实矛盾夹杂着复杂的地缘、历史与民族情感问题。2 0世纪9 0年代以来,关于领土和领海权引发的矛盾成为中日两国互不信任的源头,这一敏感议题数次引发中日

33、矛盾,加深了两国间的敌意。其次,日本对中国的地位对抗是非对称性对抗形成的关键要素。二战后,日59第5期 任慕: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 M a r t h a F i n n e m o r e.N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e s t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o c i e t yM.I t h a c a/L o n d o n:C o r n e l l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 9 9 6:1 3-1 5.本以美国介入亚洲的战争为机会恢复经济活力,在2

34、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与美国经济实力相抗衡的东亚国家。虽然日本在2 0世纪8 0年代中后期因美国打压而陷入经济停滞,但其经济实力直到世纪之交仍位居亚洲第一。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东亚地区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削弱了日本的影响力。学界普遍认为中日关系在2 1世纪初转冷的根本原因是中日间实力对比变化,两国在东亚地区形成争夺领导权的地位对抗。然而,这种对抗并非具有对称性。日本对于其地区领导者和典范身份所受到的威胁感知加深了其对中国的敌意。图多尔奥内亚(T u d o r O n e a)指出国际体系或者地区的主导国因担心失去主导地位而产生身份焦虑,这种地位焦虑促使主导国在经济、军事和声望上与挑战国竞争,抵制后者

35、与之匹敌或超越其地位的努力。在中日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日本在心态上无法适应在经济等诸多领域已然被中国超越的事实,产生地位焦虑,故而为维护自身领导权而对华进行地位对抗。最后,日本出于恐惧和敌对心理强调两国身份政治差异,由此单方面形成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对抗。后结构主义者认为国家通过外交话语和叙事塑造具有敌意的“他者”,在外交实践中形成对自我身份的再造和确认。在双边关系平稳发展时期,日本并未将中国视为敌对的“他者”。中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日本外交话语开始强调其与中国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身份。无论日本塑造中国这一敌对的“他者”是自我身份构建的工具还是旨在服务其战略对抗,日本外交话语不断强调与

36、中国的价值观相异,反映出其对华对抗心理。相较之下,自两国恢复邦交后,中国对双边关系中的身份认知相对保持一致。即使在两国因历史和领土问题发生冲突之时,中国也从未强调过两国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差别。简言之,中日互动过程中的领土争议和历史问题引发的对抗、日本对华的地位和意识形态对抗的出现和不断升级形塑了两国的非对称性对抗关系。(二)中日非对称性对抗的政策结果首先,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对中日两国外交政策产生的限制效应不同,两国呈现出不同的政策取向。日本对中国抱有强敌意,外交政策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69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 C h r i s t o p h e r M D e n t.C h i n a

37、,J a p a n,a n d R e g i o n a l L e a d e r s h i p i n E a s t A s i aM.M a s s a c h u s e t t s:E d w a r d E l g a r P u b l i s h i n g,2 0 0 8:2 8 6-2 9 1.T u d o r O n e a.B e t w e e n D o m i n a n c e a n d D e c l i n e:S t a t u s A n x i e t y a n d G r e a t P o w e r R i v a l r yJ.R

38、 e v i e w 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2 0 1 4,4 0(1):1 2 5.略目的,呈现对抗特征。中国并未将日本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其外交政策不以对抗日本为目的。在双边关系上,中国始终强调同日本发展友好关系。2 0世纪9 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历史修正主义、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东海油气田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等问题数次引发危机,日本的挑衅行为迫使中国采取反制政策,导致两国关系不断降温。在多边关系上,中国的对外政策并非以对抗日本为出发点,而是以多方共赢为主要目的,其主导和参与的国际制度平台对日本表示开放。然而,日本采取不断加强美日

39、同盟、争取合作伙伴、强调身份政治、对中国污名化等对抗性政策,利用亚太地区甚至是全球双边关系或制度平台制衡中国的影响力。其次,中日存在合作的条件和空间。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共同利益,在双边经贸和地区经济合作上存在合作潜力。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新冠疫情期间两国贸易仍逆势增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对华贸易和投资能有效拉动日本经济发展。两国在转移过剩产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全球价值链重塑中具有极大的合作空间。经济收益为日本缓和对华关系提供主要动力,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为两国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换言之,在非对称性对抗关系下,中日两国虽然存在争议性、竞争性的利益

40、诉求和目标,但是并不否定有限合作的可能。中日两国在面对共同威胁时出于减少损失的考虑可能选择功能性合作。美国在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退出诸多国际制度安排,以自我利益优先弃盟友利益于不顾的行为迫使日本开始寻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以保障亚洲自由贸易体系稳定、拓展外部经济发展空间。虽然日本一直以竞争和对抗心态面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日本多次放出缓和信号,展示出合作的姿态,并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形式拓宽两国的经济合作空间。虽然日本没有改变其对抗中国的态度,但是出于国际环境变化和对潜在收益的乐观预期,两国也可达成合作。79第5期 任慕:非对称性对抗关系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

41、治理为中心 C h r i s t o p h e r H u g e s.J a p a n s R e s p o n s e t o C h i n a s R i s e:R e g i o n a l E n g a g e m e n t,G l o b a l C o n t a i n m e n t,D a n g e r s o f C o l l i s i o n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f f a i r s,2 0 0 9(4):8 3 7-8 5 6.2 0 2 1年11 2月中国日本经贸合作简况 E B/O L.(2 0 2 2

42、-0 3-2 2)2 0 2 3-0 8-1 0.h t t p s:/b a i j i a h a o.b a i d u.c o m/s?i d=1 7 2 8 0 1 2 0 4 8 0 6 8 7 5 5 5 7 3&w f r=s p i d e r&f o r=p c.张玉来.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东亚 中日合作的空间与潜力J.东北亚论坛,2 0 1 9(3):4 0-5 4.最后,在非对称性对抗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中日间互信的缺失限制中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日本对中国的强敌意心态促使其采取对抗性的安全政策和竞争性的经济政策,同时在国际制度领域以及意识形态上与中国保持长期对立。日本以所谓“

43、自由民主国家”自居,不仅将中国的对外行为归因于政治制度,而且画出“自由与繁荣之弧”,推行价值观外交,以意识形态拉拢其他亚太国家遏制中国的崛起。俄乌冲突后,日本更是以价值观话语拉近与北约国家间关系,拉拢欧洲国家助其遏制中国。正是由于日本对中国的敌意心态和对抗政策,两国虽然可达成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功能性合作,但是稳定、长期的战略和安全合作仍旧存在限制。特别是在中美博弈常态化的背景下,日本对美国对华战略的积极辅助、对价值观的过分强调、安全政策的外溢效果,加之历史问题的导火索效应等要素都可能导致中日双方关系再次降温,合作的意愿和效能随之降低。三、中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竞合:关系结构与政策选择非对称性对抗

44、关系影响中日两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制度安排上的政策和实践。两国在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中的互动更为特殊且复杂。就议题领域而言,中日在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上互惠性合作的空间较大,基于对潜在经济收益的预期和避免共同损失,两国理应加大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地区经济治理介于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议题之间,两国在传统安全上易陷入博弈状态,非传统安全议题上的合作因战略的优先性较低而易于达成,而经济议题易受到传统安全的影响。从对抗的地点来看,东亚在中日两国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国均有能力和抱负成为东亚秩序的塑造者。在中日非对称性对抗关系下,强敌意的日本对弱敌意中国的对抗强度激烈,较易出现学者所认为的中日对地区领导权

45、的竞争,合作难以达成。因此,在东亚地区经济治理进程中,中日两国竞合的动态变化与非对称性对抗关系密切交缠、动态互构。(一)东亚地区的经济治理与中日竞合表现区域治理是指处于某地理范围内的国家、国际组织及个人等国际行为体针对区域内部某一特定议题或全面合作的问题,为实现共同目标、增进共同利益,在供给和分配地区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开展政策协调、实现集体成果,最终达到地区善治的目标。在这一进程中,国家进行制度性和物质性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活动,通过双边和多边的方式进行沟通协调达成合作以应对地区面对的集体89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问题。作为区域治理的重要部分,地区经济治理主要由金融、贸易及投资三个子领域的活

46、动类型构成,包括制度和机制构建,如构筑规则体系、多边机构和制度安排,以及物质产品供给和分配,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等内容。东亚地区治理也包括三个子领域,在实际的治理实践中子领域之间联系紧密,通常在构建多边制度的同时制定贸易和投资的相关规则。囿于冷战体系的结构限制和国家发展水平参差等因素,东亚地区经济协调与合作起步较晚。2 0世纪9 0年代初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 P E C)的建立标志着亚太地区经济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但东亚地区内部实质性的多边经济合作和制度构建却未有发端,直到1 9 9 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亚各国才具有合作的动力,将东盟+3合作平台制度化。东亚地区经济治理肇始于2 0 0 0年

47、“清迈倡议”生效后的货币金融合作。当前的金融治理主要依托于“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 I M)的多边合作机制。以金融治理的制度平台为契机,贸易和投资治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当前的贸易和投资治理主要包括双边、多边的贸易和投资协定以及地区或次地区合作机制,如东盟+1、东盟+3、东盟+6、R C E P、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 S)和澜湄合作等。理论上而言,经济治理的成效取决于全球或者地区领导国提供公共产品的效能和合作的深度。作为东亚的两大强国,中日两国曾就地区治理达成合作声明,承 诺“促 进 东 亚 区 域 合 作,共 同 推 动 建 设 和 平、繁 荣、稳 定 和 开 放 的 亚洲”。过

48、去几十年里,中日两国分别提供了特定的物质性和制度性公共产品。两国东亚地区经济治理的理念和政策选择也会产生“扩散效应”,影响东亚其他国家的地区政策,从而影响地区经济治理成效。日本著名学者河合正弘曾指出东亚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三个前景:第一个是“亚洲辉煌的世纪”,亚洲经济稳步增长,至2 0 5 0年,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G D P)在全球G D P中所占比例将超过5 0%;第二个是中等收入陷阱,每个国家都无法解决其国内经济面临的各种问题;第三种情况是亚洲崩溃,即中日军事冲突爆发,包括中日在内的所有亚洲国家经济将遭到严重破坏。可见,东亚未来经济辉煌的美好愿景需要依靠中日99第5期 任慕:非对称性对抗关系

49、视阈下的中日竞合:以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为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E B/O L.(2 0 0 8-0 5-0 7)2 0 2 3-0 5-0 1.h t t p:/w w w.g o v.c n/j r z g/2 0 0 8-0 5/0 7/c o n t e n t_9 6 4 1 5 7.h t m.河合正弘.日中経済関係課題今後展開E B/O L.(2 0 1 4-1 1-1 0)2 0 2 3-0 8-1 1.h t t p s:/w w w.r i e t i.g o.j p/j p/e v e n t s/1 4 1 1 1

50、0 0 1/s u mm a r y.h t m l.两国和平共处、密切合作才可达成。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治理中的合作以多边形式为主。2 0 1 8年中日关系缓和后,两国达成了在“一带一路”部分项目中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成为东亚地区投资治理的创新机制。两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争取合作伙伴和制度竞争两个方面。两国在争取贸易投资合作伙伴、次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上存在竞争,譬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等。虽然在争取与第三方的经济合作上大部分竞争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其主体也是企业,但是背后离不开政府政策导向且反映出日本政府的战略竞争目的。制度竞争分为“制度性竞争”和“制度内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