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遗“1 1”理念下辑里湖丝IP文创产品设计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63351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遗“1 1”理念下辑里湖丝IP文创产品设计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遗“1 1”理念下辑里湖丝IP文创产品设计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遗“1 1”理念下辑里湖丝IP文创产品设计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7Green Packaging Research DesignAbstract:The handicraft technology of castle silk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d its current form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is only on silk.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diversified development,how to carry out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has become a diffic

2、ult problem.Due to the emergence of the erasopenanddiversifiedvision,thecreativeformof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cross-border”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icrafts.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pulled a trillio

3、n-level service market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more and mo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1”models have emerged,which has brought good social effects.The spirit of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cross-border applic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ultural

4、trend.Therefore,this subject will carry out innovative explor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1”,and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stle silk handicraft and modern creative IP design across the border.Realize the living inheritance and creative prot

5、ection of non-hereditary handicrafts,and highlight the best aspec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icrafts.Keyword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handicraft;castlesilk;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1+1”;IPdesign方诗宇,王娜*,胡艺璇(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非遗“1+1”理念下辑里湖丝 IP 文创产品设计研究Research on IP Creative Produ

6、ct Design of Castle Silk Based on“1+1”ConceptFANG Shi-yu,WANG Na*,HU Yi-xuan(Art College of Huzhou Normal University,Huzhou 313000,China)摘要: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前它的文化传播形式仅停留在丝织品上。在现代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进行传承和推广就成了一个难题。由于时代开放的多元化视野的出现,非遗跨界这种创造性的保护形式,给传统非遗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动了一个万亿级的服务市场后,出现了非遗“1

7、+1”模式,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非遗跨界应用的融创精神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潮流。本课题在非遗“1+1”理念下进行创新探索,将传统非遗辑里湖丝手工艺与现代创意IP设计跨界融合,实现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创意式保护,彰显非遗手工艺最精彩的一面。关键词:非遗手工艺;辑里湖丝;非遗“1+1”;IP 设计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2023)08-0157-05DOI:10.19362/10-1400/tb.2023.08.035158绿色包装研究设计收稿日期:2023-05-09基金项目:2021 年浙江省课程思政教学新文科背景下“专思创”的艺术类专业三创人才培养研

8、究与实践研究成果(浙教函202147 号);2023 年浙江省新苗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辑丝有礼(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辑里湖丝活态传承和发展研究 2022R431C027);(蚕丝绸)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与宣传推广(202210347010)作者简介:方诗宇(1996),女,安徽淮南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视觉艺术设计研究,E-mail:;胡艺璇(2002),女,浙江温州人,湖州师范学院在读本科生,就读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E-mail:。通讯作者:王娜(1981),女,山东诸城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与产业研究

9、、数字视觉化设计研究、传统工艺与设计创新研究,E-mail:。1 非遗“1+1”概念非遗“1+1”理念,是 2016 年国家文化部和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当中提出的,旨在促进非遗传承人之间的合作,以及加强非遗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跨界融合,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达到强强联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非遗“1+1”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一种传统工艺+另一种传统工艺,以达到让每种工艺都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是一次创新实验。狭义上指非遗文化中具有非遗美学的有形之物之间的创新研究,主要应用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其中“非遗美学”包括了那些拥有独特的审美与艺术魅力的

10、物件,而“有形之物”则涵盖了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种实体、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等。“非遗+”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引入了新的发展理念,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还可以激发出无穷的文化潜力。“非遗+文创设计”“非遗+网络”“非遗+文旅”“非遗+研学”等多种“1+1”的组合形式逐渐完备,使大众都有机会参与到非遗的“全民保护运动”过程中来,从而增强中华儿女对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义务感。非遗“1+1”的理念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跨界融合方式,带来的有效活态传承,这种理念也给本文的研究很大的启发。于是本文将通过对辑里湖丝手工技艺的传承现状、地方性知识、社会习俗、审美,以及共同情感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及

11、对现代 IP 形象设计的理念进行归纳整理,借助非遗“1+1”理论将辑里湖丝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跨界结合,设计出以辑里湖丝手工技艺为核心的文创 IP 形象,为辑里湖丝工艺文创产品发展提出可行的设计路径,以期对辑里湖丝手工技艺传承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2 非遗“1+1”在非遗工艺文化中的意义由于当地的传承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他们无法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制作出来的文化产品也不足以吸引现代消费人群。这种情况阻碍了非遗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并且很难让现代民众感受到它们的魅力。辑里湖丝非遗手工技艺的重振,除了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外,采用创新的保护方式,可以为非遗

12、文化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以识别性强、符合大众审美趋势的 IP 形象设计与非遗手工技艺相融合,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非遗保护的新模式,是非遗文化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尝试,此理念也为非遗在现代化生活中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思路。3 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 IP 形象设计分析3.1 辑里湖丝工艺文化市场调查3.1.1生存非遗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的手工制作技艺,据当前调查研究发现,传承人顾明琪老先生已经77 岁高龄,但还在继续守护着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在去到当地采访时,顾老先生表示,这是老一辈手工艺者的集体记忆,2010 年时采用传统机械生产,辑里丝厂因为无力更新设备,最终因收支不抵而倒闭,于是

13、辑里湖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处于濒危状态1。3.1.2生产非遗文化产品2009 年 9 月,张建华和沈建栋在辑里村创办了159Green Packaging Research Design图 1 辑里湖丝 IP 形象设计要素当地唯一的丝绸企业尚豪丝绸有限公司,经过一年的艰苦探索,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公司的使命,并且明确了产品的定位。他们坚信,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够将辑里湖丝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下去,重现当年的辉煌。他们坚持以本土特色为基础,融入当地文化,坚持手工生产蚕丝被,做原汁原味辑里湖丝2。2012 年,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成立,致力于传播辑里湖丝的非遗文化,想要将濒危的传统手工技艺从困境中拯

14、救出来,使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传承,从而使辑里湖丝文化得以发扬光大3。3.2 辑里湖丝工艺文化 IP 形象设计要素非遗工艺文化 IP 是非遗文化强有力的识别符号,要塑造情感丰富而又有韵味的非遗工艺文化 IP 形象需要从多角度考虑,笔者将结合以下几个设计要素,提炼设计元素,并将其应用到笔者的设计之中,用一个个创意文化 IP 形象设计表达非遗工艺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详见图 1。制作出华丽的衣裳。老百姓见证了嫘祖的技艺纷纷效仿,并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嫘祖最大的功劳就是教会老百姓养蚕、制丝。笔者想借助嫘祖养蚕制丝这一故事中的古代女性的形象,化身缫丝女工,与辑里湖丝传承人顾老先生的缫丝工艺流程相融合,进行

15、创意设计。此做法不仅表达对传统工艺文化作出贡献的人物表达致敬,进而可以让大众更深入地感受非遗工艺文化的魅力4。3.2.3角色定位角色定位在故事创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怎样定位到人性情感层面,是 IP 定位的关键性步骤5,因此笔者根据 IP 形象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特征以及时间特征确定 IP 角色定位,提炼辑里湖丝缫丝工艺流程的重要步骤,结合嫘祖养蚕制丝的故事提炼出 8 个重要步骤采桑蚕种吐丝结茧煮茧缫丝复摇成绞。笔者提取辑里湖丝发展最鼎盛时期清朝时期的民间女性服装造型元素,结合古风 Q 版形态为基础造型设计,精致的古风妆造的清朝缫丝女工们却正在做着前人的劳作,认真地完成养蚕制丝的故事,形成反差萌,使

16、 IP 形象更加亲民,让消费者被激发出保护欲。配色上整体采用中国风鲜亮明快的色彩进行搭配。3.2.4地域元素地域文化元素,是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恒久的地方传统所组成的,通过从当地的历史图像资料和文字、地理风貌、当地习俗当中提取具有文化符号象征的内容,将其打造为这个区域的地区名片6。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实物、文字、图像等素材,这些具有地方标志性和文化性的元素,将为当地的 IP 文化形象打造,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设计素材,建立起有效的设计资源库。4 设计实践4.1 设计构思在本文的 IP 形象在设计上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历史性7。分别是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背景研究分析、非遗工

17、艺文化 IP 形象的设计要素提取,以及辑里湖丝工艺文化 IP 形象衍生文创产品。首先分析调3.2.1情感定位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产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理表现。这样的表现是由自身需求与感受所引起的。当我们的某种需求被满足之后,自然的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绪,比如开心、兴奋、伤心等。产品共具有4 种特性:分功能性、可依赖性、可用性和愉悦性。关于 IP 形象设计的情感定位应位于“愉悦性”的层面,通过将用户情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设计方式,在外观、功能以及情感需求纳入 IP 设计的考虑范围内。3.2.2故事原型笔者设计的非遗工艺文化 IP 形象,人物造型灵感来源于公元前 2550 年嫘祖

18、始蚕神话故事。故事中嫘祖细心照料蚕宝宝,用它们吐出的丝线编织成绢,并160绿色包装研究设计查了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背景,以及地域元素,根据辑里湖丝的缫丝流程,以及养蚕制丝的全过程加上故事原型设定,确定 IP 角色为不同工作内容的古代缫丝女工,劳作的内容为养蚕缫丝和辑里湖丝缫丝流程中的步骤,结合辑里湖丝缫丝机木制三绪缫丝机。故事背景设定是在古代风和日丽的一天,8 位缫丝女工各司其职,呈现养蚕制丝与辑里湖丝传统手工艺文化,并通过 IP 形象延展出其他周边文创产品。图 2 采桑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3 蚕种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4 吐丝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5 结茧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6

19、煮茧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8 复摇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9 成绞女工 IP 形象设计图 7 缫丝女工 IP 形象设计4.2 IP 形象设计在 IP 形象的角色设计上,根据辑里湖丝的发展兴衰历程,选择了清咸丰元年也就是公元 1851 年为时间特征。在此期间辑里湖丝荣获了许多荣誉,如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中夺得了金奖。值得一提的是,徐荣村的“荣记湖丝”也曾获得中国第一个国际大奖制造和手工业奖。在人物造型上,提取咸丰年间清朝民间女生服饰、发型特点,与 IP 人物形象161Green Packaging Research Design图 10 辑丝有礼卷轴图丝目前的发展情况,采用了非遗“1+

20、1”的创新模式思路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将辑里湖丝非遗手工艺与现代创意 IP 形象设计相结合的形式,为辑里湖丝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赋予新的设计力量,打破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产品形式单一的局面8。用以全新的文化潮流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被更多地人群所了解并喜爱。参考文献:1 金兴盛.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5.2 付玙璠,邵璐.活化非遗刺绣:IP 化路径实现与文化消费的共生 J.新媒体研究,2021,7(18):98-100.3 胡雪彬,曾泽华,王立群.以辑里湖丝为例探讨湖丝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从内外部因素分析 J.今古文创,2021,(06):121-124.4 张伟红,

21、赵志明.从含茧得丝到辑里湖丝忆传统缫丝技艺演变 J.农村农业农民(A 版),2020,(05):60-61.5 朱 珏.试 论 近 代“辑 里 湖 丝”之 兴 衰 J.丝 绸,2008(03):47-49.6 高星.基于南通蓝印花布的非遗 IP 人格化形象开发研究 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51(05):103-105.7 周晓君.非遗IP形象设计应用与传播策略J.丝网印刷,2022(11):73-75.8 杨青.敦煌文化 IP 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 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本),2022,38(04):108-113.结合设计。在角色设计上,8 位缫丝女工妆造与劳作内

22、容不同,每一位都体现桑蚕缫丝的重要内容,同时体现辑里湖丝传统手工缫丝工艺器具木制三绪缫丝机。IP 形象整体造型选取清代民间女性特征,并赋予其现代审美,配色鲜艳且不失典雅秀丽,体现中国传统女性的端庄大气的美(图 2 图 9)。4.3 衍生文创为了更好地表现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以及湖州地域文化特征,笔者设计以长卷形式的插画,整体采用中国风的插画风格,并结合古代工笔画特征,画中描写了清朝时期 8 位缫丝女工在春夏之交的劳作景象。背景为浙江湖州著名景点,特色地标建筑,以及湖州特色食品、植物、动物。全图 8 个人物的主次安排为三个小场景形式。人物的衣着装饰都可以表现清朝民间女工劳作之美,及湖州地域特色风貌美景。以期通过这样一副山河日丽的美景画卷,体现中国传统养蚕缫丝的传统工艺之美(图 10)。5 结语非遗文化 IP 化对于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播与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效果。辑里湖丝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地区最具文化特色的非遗手工技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基于辑里湖丝目前发展的困境,对辑里湖丝非遗工艺文化进行了 IP形象的创意设计,以期能对辑里湖丝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以及活态传承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针对辑里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