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63530 上传时间:2024-04-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3 卷 第 4 期 中 国 水 运 Vol.23 No.4 2023 年 4 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pril 2023 收稿日期:2022-11-19 作者简介:刘灵灵(1985-),女,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喜德(1976-),男,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 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 刘灵灵,吴喜德(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摘 要:非水网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水库众多,但水运行业相对落后,文中章重点对山西省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进行研究。关键词:非水

2、网地区;水运建设;战略实施;亮点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3)04-0024-04 一、非水网地区的航运特点 非水网地区多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北方部分省份,如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新疆、内蒙古、吉林省等。非水网地区多属于封闭水域,不能与外界通航,没有长距离航线,船舶尺度偏小,主要是客(渡)船、游船和砂石船等乡镇船舶。非水网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流、湖泊、水库众多,但水运行业相对落后,水运(客)货运量、货物的周转量同水网地区相比,绝对数量偏小,全国占比也较小;从来看,非水网地区水运是各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最薄弱的环节,基础设施投入相对比例少。二、山西内河航运基础 山西是典型非水网省份、水运不发达地区。黄河、汾河、漳河、沁河是境内主要河流,全省航道总里程 1,557km(其中黄河航道里程 1,004km,其他水域航道里程 553km),全省可通航总里程 1,391km,其中黄河通航里程 970km,其他水域通航里程 421km。全省大部分水运业务集中在“两湖十库一线”(晋阳湖、九女仙湖、小浪底水库、万家寨水库、汾河一库、汾河二库、漳泽水库、后湾水库、关河水库、册田水库、云竹水库、浍河水库和黄河沿线),分布在全省 9市 29 县(市、区),管理区域分散。重点监管水域为;渡口、码头 252 个;通航

4、水域总数 83 处(其中水库 26 处、其他57 处);水运企业 35 个、个体经营户 5 家;监管各类船舶6,565 艘(其中大小机动客船 343 艘,货船 7 艘,渡船 8 艘,工程船 5 艘,挖沙船 254 艘,漂流船 4,433 艘,摩托艇 10艘,其他船 1,505 艘)。三、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全面落实好交通强国战略实

5、施,建设高效、安全、绿色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强化水上交通应急救援能力,打造一流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山西内河航运,为交通强国建设呈现山西亮点。2基本原则 适度超前,高质发展。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应以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切实有效履行职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山西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吸收先进理念,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定位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适度超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充分依靠科技技术进步,结合新装备、新技术和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推动安全监管系统及

6、装备的升级。坚持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和应用创新,推动装备设施要素的集结、协调和优化,不断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智慧、安全绿色。聚焦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智慧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内河航运安全水平,促进内河航运与自然和谐共生。远近结合、协同联动。远期强化前瞻性、系统性引领,近期立足可操作性,注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发展,建立完善规划建设项目库,确保项目实施见效。3战略定位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到 2035 年基本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山西省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

7、,同时推进老牛湾、壶口瀑布、第 4 期 刘灵灵等:非水网地区水运建设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呈现亮点 25 娘子关等重点景区安全监管提质升级。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发展生产力和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山西内河航运有能力、有基础、有条件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勇于担当、敢于先行先试,为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高质量发展,打造交通强国亮点、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1)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山西水系丰富,属于典型的非水网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建成“安全+高效+绿色”为

8、一体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板,树立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标杆。(2)在山西加快融入京津冀联动发展。内河航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立足山西,服务京津冀、加快融入京津冀联动发展的“先行军”,强化内河航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产业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等规划的支撑带动,引领推动山西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加快实施。(3)山西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山西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并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为支柱性产业,这些都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与水路运输密切相关的

9、文化旅游产业,全省将着力破解旅游业改革发展难题,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要求水上旅游客运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适应全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4)经济社会发展对航运安全提出新挑战。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对交通运输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省水上运输、水上旅游活动日益兴起,且发展势头较为迅猛。而内河封闭水域运输方式区别于大江大河和出江出海直达长途运输方式的运输形态,这给航运安全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4发展目标 2025 年发展目标:建设和完善“

10、两湖十库一线”水上安全监管系统,形成全面监管、快速反应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全面提高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能力,建成一支正规化的内河航运安全监管队伍,安全和应急保障充分有力,加快建设国家一流的地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执法系统。2035 年发展目标:基本建成畅通高效、绿色智能、安全便捷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达到非水网地区内河航运管理先进水平,实现山西内河航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新时期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智慧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建设覆盖全省重点渡口、码头、运输船舶、通航航道的 CCTV 系统和甚高频(VHF)通信系统,完善船舶北斗导航监控系统功能,

11、建成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和水上搜救应急反应系统,组织成立“一个中心、四个分中心”。无因违规签发船员证书和船舶证书造成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救生衣行动持续推进,重特大责任事故有效遏制;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明显提升,实现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化监管,推动内河航运管理的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科学管理转变。智慧航道及应急搜救站建设。推进 5G 通信技术、北斗精确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建成电子航道系统与卫星定位系统、VTS 系统、AIS 系统、雷达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对接融合,最终向内河航运管理部门、政府、社会公众提供标准、开放、灵活、智能的电子航道图服务,重点推进各级应急搜救指挥中心(

12、搜救站)建设。航运装备发展建设。继续推进货运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普惠民生、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绿色低碳的水路运输服务系统。继续推进货运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客运船舶快速化、舒适化;船检机构健全完善、运转高效。保持全省船舶检验 6 个分支机构的基础上,新增一个分支机构。验船师队伍建设、船舶检验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满足船舶机构资质要求;面实现船舶垃圾、船舶油污水上岸处理,着力淘汰落后、非环保运力,大力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实施船型标准化。按照新修订的船舶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完成现有不符合要求船舶的改造,经改造仍不能达到要求的,限期予以淘汰。全面实现船舶污染物按规定处置,船舶与码头大气污染

13、物、水污染物得到有效防控和科学治理。法治内河航运建设。内河航运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行政许可公开率100%;政务公开合规率达到95%以上;内河航运行政执法监督、考核中的执法过错和错案率不超过 5%;发现的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 100%追究。三、重点任务 1建设航道养护系统 继续推进水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两湖十库一线”航运电子航道系统,同时完善航道养护系统,包括:助航标志建设、航标监测遥控系统建设、航道管理维护设施和设备。在“两湖十库一线”以三类或重点航标配布,库区等重点水域应配布助航标志,在各码头分别配布信号灯台,并为每座航标安装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在电子航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航标

14、监测遥控终端检测系统,该自动采集、存储并定时向上级管理系统发送航标信息,为每艘航标工作船安装管理子系统以自动接收、存储所辖航标动态信息并发送遥控指令同时向省航运主管部门传输航标信息,最终由各航道运营中心自动接收、存储航标信息并在电子航道图上实时标绘,监视并控制规划范围内航标的工作状态。2建设通信导航系统 通信导航系统为山西内河航道建成数字航道、智能航道为特征的智能化航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航运通信系统、内河船舶导航系统及船舶动态监控系统。所有系统间通过山西省内河航运通信专网、互联网或虚拟专用网络相互连接,数据共享。航运通信系统通过建设 26 中 国 水 运 第 23 卷

15、港区基础通信网络和甚高频安全通信系统(VHF)将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及时接收船舶发出的遇险信息,并能进行畅通、可靠的后续通信,为管理部门提供快捷、方便的对船通信手段;在通航船舶上的一套计算机、定位及通信设备集成,建立船舶导航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信息平台实时、动态标绘该船位置及运动矢量,并通过 CDMA/GPRS/GPS/AIS 等通信网络将本船的动、静态信息发送到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同时接受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发来的其他船舶动态信息、监控指令、服务信息等,为船舶提供动态直观的导航服务;并建立船舶动态监控系统,对“两湖十库一线”航道水域通航船舶的全面监控并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有效实施船舶交通管理(VTS

16、)和船舶事故应急处理提供辅助决策信息。3构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与应急救助系统(1)建立管理合力的格局。监管方案能够确保内河航运管理机构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政相对人的意识;便于与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沟通,获得政府支持;利于推动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港航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形成共同打造、齐抓共管的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管理格局,形成管理合力。(2)建立网络,提高监管效能。基层管理机构可在辖区重要港口、重点通航水域设置船舶现场监管站点,紧扼辖区重点水道咽喉部位,发挥监管站点巡航搜救一体化基地的作用,并与内河 CCTV 视频监控系统、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VHF 无线甚高频系统等信息系统建设、

17、重点水域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 GPS 动态跟踪系统和区域联动执法措施结合起来,形成监管立体化、反应快速化、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的内河现场监管网络,实施全天候的网络联防联控,提升监管效能。(3)建立数据库,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根据需要,建立涵盖水上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内容的数据库。数据采集,采用移动终端对数据进行收集、上传,以保证方便、快捷和及时性;建立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层层把关的制度,保证采集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客观性;数据储存,采用物理空间云端化管理,以确保低投入,高效率;数据处理,对过程记录和实施结果进行数据化处理,化繁为简,使数据输出图形化。根据数据图形分析,实现直观清晰

18、地掌握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工作开展的情况,把控水上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精准定位水上安全工作的督查方向,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等目的,从而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4构建水上安全监管救助体系,提高应急能力(1)“体系”指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水上应急处置体系。“构建一个体系,提高应急能力”是航运监管的事后环节,也是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链的最后一环,是避免或减少人命财产损失的最直接手段。目前,多数内河水域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搜救机构,水上应急救援手段不多、能力不高。各级管理机构应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港航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共同打造“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企业自主到位

19、、社会共同参与”的水上交通安全与防污染应急管理工作格局,积极协助、促成地方政府颁布实施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应急反应预案和水域溢油应急反应预案,并在预案框架下积极争取政府公共安全投入,建设分布合理的区域应急设备库和建立综合与专业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逐渐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水上应急处置体系,解决封闭水域没有建立专门应急搜救机构的问题,提高封闭水上交通和船舶污染险情、事故应急救援能力。(2)建设现场监管救助基地。在辖区重要港口、重点通航水域设置现场监管救助基地作为安全监管、应急救助的现场执行机构,主要职责是巡航检查、现场执法和救助处置,并为其配置工作船艇及配套设施、应急装

20、备等,实现监管水域的现场巡航、执法、应急处置等现场监管救助工作。5完善信息网络系统(1)建立以信息化带动航运现代化,建成山西省各航运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共享的航运信息网络,建成以电子政务为平台的现代航运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航道体系航运业务的一体化管理。(2)航运信息网络系统为集成视频会议、IP 电话、图像监控、电子政务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网络,以 MSTP(以 SDH平台为基础,同时实现 TDM、ATM、以太网等多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方式组网,主要依托高速公路传输网络的富余光纤作网络传输介质。(3)航运信息网络系统作为硬件平台,建成数据翔实、资料齐全的航运信息资源库系统,为山西内河航运信息应用

21、系统提供齐全完备的信息资源支持。航运信息资源库为包括航道、港口、船舶、水运企业四大数据库和其他航务公共信息资源库在内的山西内河航运数据库群,航运信息资源库中的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其中静态数据,来源于各级航务主管部门现有资料的电子化,动态数据可通过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等途径获得。以航运信息资源库作为软件平台,建成航运信息应用系统,包括行政办公完全电子化的航运电子政务平台及航运业务管理完全自动化的航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升级电子政务平台并更新优化各类航运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山西省内河航运系统的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6加强航道管理与维护(1)提升航道养护和服务水平。突出“两湖十库一线

22、”重点水域航道养护水平,以重点养护、重点监管、重点治理提升重点航段航道养护水平和服务水平。(2)航道管理与养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开展全省航道普查工作,摸清底数,打好基础。二是按照航道法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建立航道养护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航道管理养护规划,规范管理养护行为,积极开展航道管理养护的检查、考核。三是强化级以上等级航道的养护,充分发挥等级航道在水路运输中的骨干作用;重点加强运量较大的航道、跨省航道的养护与管理;注重库区、湖区等航道的养护,服务群众便捷出行。四是适时制定我省等外航道技术标准,以适应省内旅游发展需求。(下转第 31 页)第 4 期 刘道宽:浅析黄石新港建设运营模式对水铁

23、联运建设项目的启发 31 案,实现港口、专用线基础设施协同使用、高效运转。6专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思路 以粮食装卸业务为例,虽为黄石新港主业,但港区内并未设置粮食仓库,粮食到港后一部分在码头直接装箱,通过集装箱铁水联运至川渝地区。本地粮食企业已统一入住黄石新港粮食物流园区,包括中粮集团沿江大区总部、海越麦芽、黄石粮食储备中心等项目,园区设置有大量粮食存储专业筒仓,粮食经码头卸船后直接运至物流园区存储。鉴于类似粮食仓库等基础设施,专业化程度高,针对公共通用性码头,港内如有粮食货种装卸业务,仓储设施宜采用通用性较强的平房仓。当然,如有大型粮食客户具备稳定货源支撑的情况需另当别论。7争取地方政策支持 黄

24、石市为引导集装箱运输向铁水联运转移,为货主提供每箱最多 1,200 元的运费补贴,另有航线补贴、货代企业补贴等各类补贴政策,为黄石新港货运市场培育保驾护航。目前长江沿线各港口城市大多出台有集装箱运输扶持政策,主要体现有航线补贴、货代补贴、货源企业补贴、港口补贴、拖车补贴等方式,不同城市在补贴标准和方式上略有不同。大力推进水铁联运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倡导绿色交通、低碳港口,在清洁能源使用、绿色港口和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系统建设等方面契合国家双碳目标,相比大宗散货公路集疏运而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项目建成后,可为地方增加全新的腹地货物运输通道,大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很大程

25、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此,当地政府完全有理由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引导运输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转移。8打造城市名片 黄石新港已建成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外贸集装箱占集装箱总吞吐量一半以上,港区周边已形成临港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前港后园总体格局,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设施完善,“港产城”融合发展已渐成熟。港口建设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大,近五年为临港产业园区引进超 1,000 亿的产业投资规模。水铁联运可以结合水运与铁路运输特点,具有运量大、效率高、集中化程度高等特点,对降低腹地企业物流成本意义重大,在地方招商引资工作中往往扮演着城市招商名片的角色。9成立港航联盟和集疏运网络 黄石

26、新港由盐田港控股建设,与上海港、宁波港、秦皇岛港等沿海港口联盟合作,与各航运企业及船代、货代公司密切联系,现已形成三条精品航线,大大降低腹地企业物流成本,同样对港口运量稳定提供支撑。水铁联运项目的建设运营需加强港口与船公司等航运企业之间的联盟合作,大力开辟精品干线,打造联系紧密、分工合理的港口喂给体系;大力推进以港口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发展,促进不同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加快吸引流通加工、贸易等物流要素向港口集聚,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上接第 26 页)7加强科技研发及成果应用(1)开展港口航道建设、船型标准化、运输安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开发推广应用涵盖航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组

27、织管理全过程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航运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快水路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步伐。(2)开展黄河古贤水库水运发展研究 山西省渡口码头布局规划等相关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根据内河水运船型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结合黄河水运船舶和水电枢纽的实际情况和过坝方式,开展适合黄河水运的标准船型研究。8加强法治体系建设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编码化管理,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办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提高行政效能。深入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在公布权责清单基础上,建立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

28、章适时调整权责清单,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和风险防控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决策程序、法律责任,规范决策流程,强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完善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落实局机关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深化“双随机公开”监管方式。贯彻落实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要求,完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的制定工作。随机抽查事项要达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 100%,实现全覆盖。加快配套

29、制度机制建设,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促使随机抽查与信用体系相衔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全省水路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按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加强基础工作作为当前信用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信用信息平台、信用法规制度、信用标准规范、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第三方评估六项工作中取得积极进展,引导企业与从业人员信用自律,树立行业诚信风尚,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法治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立法手段解决当前航运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省交通运输厅、省政府法制办做好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山西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的立法修订工作。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局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动态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制度的监督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山西航运如何在交通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所作为呈现亮点R.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