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

上传人:小肥粒 文档编号:21764764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35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随堂测验1、问题: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选项:A、辩证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2、问题:马克思 1883 年 3 月去世,安葬于英国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名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 )选项: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鲜明的阶级性正确答案:【自觉的实践性】3、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是( )选项: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

2、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正确答案:【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4、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 )选项:A、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B、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C、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D、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3、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5、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选项: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正确答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堂测验1、问题: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选项: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正确答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问题: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是指( )选项:A、辩证唯物主义B

4、、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辩证法正确答案:【辩证法】3、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选项: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出现正确答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问题: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独创发现是( )选项:A、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5、问题: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带研究生,一开始不上专业课,而是让学生学习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经考核合格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这种教学

5、安排的道理是( )选项: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随堂测验1、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选项: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正确答案:【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

6、展】2、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选项:A、自由经济B、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正确答案:【资本主义经济】3、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选项:A、工业革命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确答案:【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4、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选项:A、科学性 B、革命性C、实践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实践性】5、问题: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 )选项:A、阶级立场B、

7、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辩证法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正确答案:【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随堂测验1、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选项: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正确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问题: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 )选项:A、阶级立场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辩证法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正确答案:【以实践为

8、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问题: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选项:A、剩余价值理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正确答案:【科学的实践观】4、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选项: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正确答案:【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5、问题: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现实条件为转移。这一论断( )选项:A、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B、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具体实际的指导作用C、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

9、事求是的理论品质D、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正确答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导论测验1、问题: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 )。选项:A、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文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C、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正确答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需要是( )选项: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正确答案:【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问题: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

10、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 )选项: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人类文明成果的最新发展正确答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问题:4.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选项:A、无产阶级革命学说B、无产阶级政党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5、问题: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选项: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关于自然、社会

11、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正确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6、问题: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选项:A、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正确答案:【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7、问题:7.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是( )选项:A、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12、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髙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普遍性的统一C、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统一D、规范性和开拓性的统一正确答案:【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8、问题:8.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选项: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学说C、唯物论和辩证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问题:9.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选项:A、剩余价值理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正确答案:【科学的实践观】10、问题:10.马克思 1883 年 3 月去世,安葬于英国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碑

13、上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名言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选项: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鲜明的阶级性正确答案:【自觉的实践性】11、问题:1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选项:A、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2、问题:1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由在于:选项:A、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

14、它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D、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正确答案:【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13、问题: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选项: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启蒙思想 D、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4、问题:1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 )。选项: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正确答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15、问题:15.

1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选项: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正确答案:【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16、问题:16.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直接影响的是 ( )。选项:A、康德B、费希特C、黑格尔D、费尔巴哈正确答案:【黑格尔#费尔巴哈】17、问题:17.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的 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 )。选项:A、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巴黎公社正确答案:【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16、起义】18、问题:18.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 ( )。选项:A、法国的圣西门B、英国的欧文C、法国的傅立叶 D、意大利的托玛斯康帕内拉正确答案:【法国的圣西门#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傅立叶】19、问题:19.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 )选项: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管理论成果D、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管理论成果#无产阶级

17、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问题:20.以下论断正确的有()选项:A、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B、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D、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随堂测验1、问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 )选项:A、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本

18、质C、认识世界没有必要D、理论没有意义,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正确答案:【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2、问题: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选项: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正确答案:【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问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选项: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正确答案:【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4、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19、选项:A、运动B、层次性C、结构性D、客观实在性正确答案:【运动】5、问题:时间和空间是( )选项: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正确答案:【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随堂测验1、问题: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选项: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整体性与局部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正确答案:【同一性和斗争性】2、问题:列宁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 )选项: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

20、否( )选项:A、承认事物是相互联系的B、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用全面的整体的观点看问题正确答案:【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4、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选项:A、客观性B、能动性C、任意性D、对象性正确答案:【能动性】5、问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选项: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正确答案:【意识的内容

21、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随堂测验1、问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选项: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问题: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是指事物中所包含的( )选项:A、落后的方面B、促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C、旧质的残余 D、阻碍事物发展的因素正确答案:【促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3、问题:在工作中防止“过”与“不及”的关键在于( )选项:A、把握事物的度B、确定事物的量C、抓住事物

22、的主要矛盾D、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答案:【把握事物的度】4、问题:“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观点说明( )选项:A、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正确答案:【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5、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选项:A、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B、物质世界是由人创造的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

23、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正确答案:【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第一章测验1、问题: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选项: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正确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问题:“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选项: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

24、的相对性的统一】3、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选项: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正确答案:【能动性】4、问题:“风定花欲落,鸟鸣山更幽”形象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选项: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正确答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5、问题: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选项: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D、物

25、质运动是时空的形成正确答案:【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6、问题: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选项:A、生产实践B、科学实验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政治实践正确答案:【生产实践】7、问题: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选项: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正确答案:【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8、问题: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选项: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正确答案:【意识转化为物质】9、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选项

26、: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0、问题: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选项: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正确答案:【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11、问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选项:A、一元论和二元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论和唯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唯物论和唯心论】12、问题: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选项:A、动物心理的形成B、语言的产生C、劳动 D、人脑

27、的进化正确答案:【劳动】13、问题:唯物辩证法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选项: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否定之否定规律】14、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选项: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存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正确答案:【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15、问题: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是因为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是( )选项:A、历

28、史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正确答案:【历史唯心主义】16、问题:下列方法符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有( )选项:A、欲擒故纵B、将欲取之,必先予之C、有备无患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E、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正确答案:【欲擒故纵#将欲取之,必先予之】17、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选项:A、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B、阻碍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C、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E、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正确答案:【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

29、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18、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选项: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正确答案:【摩擦生热,热胀冷缩#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9、问题: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选项:A、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B、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30、和创造性C、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D、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E、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正确答案:【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20、问题: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对于患有胃下垂、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来说,饭后散步就不适合。这个事例说明( )选项:A、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B、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无法确定正确答案:【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1、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21、问题:“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的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选项: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章随堂测验 11、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选项: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正确答案:【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2、问题:实践的客体是( )选项: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32、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正确答案:【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问题:“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选项: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正确答案:【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4、问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选项: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正确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问题:感性认识的形式有( )选项: A、知觉B、判断C、感觉D、表象正确答案:【知觉#感觉#表象】

33、随堂测 31、问题: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选项:A、是否正确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正确答案:【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问题: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选项: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3、问题: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选项: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客观性】4、问题: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34、( )选项:A、经验主义B、先验论C、绝对主义D、教条主义正确答案:【教条主义】5、问题: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选项: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正确答案:【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随堂测1、问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选项: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

35、间接经验正确答案:【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2、问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选项: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3、问题:“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选项: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正确答案:【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4、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选项: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

36、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正确答案:【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问题: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选项: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正确答案:【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第二章测验1、问题:“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选项: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正确答案:【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2、问题: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选项: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37、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正确答案:【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3、问题: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选项: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正确答案:【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4、问题: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选项:A、是否正确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

38、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正确答案:【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问题:“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选项: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正确答案:【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6、问题: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选项: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正确答案:【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7、问题:认识通过相对真理而达到绝对真理,这是( )选项:A

39、、辨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绝对主义的错误观点C、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D、诡辩论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辨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8、问题:在认识的来源的几种提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概念是认识的来源C、表象是认识的来源D、感觉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9、问题: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选项: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使人的认识不断发展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正确答案:【实践使人的认识不断发展】10、问题:“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0、这说明( )选项: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正确答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1、问题:“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选项: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正确答案:【主观唯心主义】12、问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选项: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正确答案:【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13、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

41、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选项: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正确答案:【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问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 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测工具的更新,目 前人们已经对地壳运动有了大试的观测数据和理论模型,但仍无法完全掌握地震的规律,也无 法准确预测地谋的发生。这

42、说明() 选项:A、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构成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B、人们只能认识个别的、有限的东西C、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D、人类无法充分认识客观世界正确答案:【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15、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选项:A、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悬错误的观点D、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正确答案:【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16、问题:价值评价的对象本质上是()选项:

43、A、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B、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C、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正确答案:【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17、问题: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17 世纪牛顿提出“粒子说” ,17 世纪末惠根斯提出“波动说”,两种学说在科学史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直到 1922 年,爱因斯坦把两者统一起来,建立“波粒二象性”的学说,这个矛盾才得以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所包含的哲理是()选项: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D、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18、问题: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每天会升起。这说明( )选项:A、感性经验对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重要的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D、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不能认识和推断的正确答案:【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19、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选项:A、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B、B.实践具有普遍性C、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