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70890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5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6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导向下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栾丽华 夏治国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要:摘要: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必须加强大学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存在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和方法,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关键词:关键词:创新意识;人才培养;课程改革;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2、:G64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已经进入执行阶段1。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把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

3、展的必然选择2。1 高等学校在创新方面存在问题(1)创新意识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早期阶段教育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是源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思想所导致的结果。孩子从出生到上大学,家长和老师总是压制孩子们的天性,教育他们必须服从命令、听从安排,对思维另类的学生总是批评教育,甚至打骂,时间长了,孩子们被老师管教得规规矩矩,丝毫不敢有违背大人的意见,导致创新意识缺乏。(2)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教学方式是大班授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大多是一个模式,“填鸭式”教学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3。传统授课模式只关注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好奇心得不

4、到激发,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3)考核模式陈旧古板。考题内容大多是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形式,综合分析、实际应用形式的问题很少出现。陈旧的考题内容只是考核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很难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过程考核或阶段考核占比例较少,这种同单一模式的考核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引进的条件越来越高,本科以上的学校大部分专业要求具有博士学位,虽然这些年轻的博士个人素质较高,工作也很有激情,也喜欢创新,但教学经验缺乏,短期内不能承担重要课程的教学任务。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

5、经验,但不喜欢创新,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不喜欢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二是学校各部门繁杂事情多,老师们常常要写材料或者填写表格,占用了老师很多宝贵的时间;学校对教师科研考核较重,所以导致老师对教学投入不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需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5)高校的资金投入不足。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创新教育必须要有从探索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支持。原有的教学和实验设备要更新,教师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只有投入大量的经费才能实施完成。可现状是很多高校资金缺乏,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投入是力不从心,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61 重

6、地制约了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改革内容(1)教学理念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上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育的过程一定会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学生要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允许学生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倍爱护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大力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加强以人

7、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2)课程体系改革 在大学中实施创新型教育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要整体优化,宏观把控,要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主线、以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能够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和技能,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融入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和挑战欲。1)课程体系知识面结构进一步完善 在建立完整知识结构之前要进行课程体系的合理规划,但主要问题是在课程体系中,各课程对知识如何进行合理分割与传授。教师应组建“课程小组”,共同建立良好的本科课程体系,小组中的每位教师都必

8、须熟练掌握所有课程的内容。课程小组的老师通过开会、互相听课、培训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研究制定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之间、知识之间、学科之间实现真正的交叉与融合4。2)实施课程的多样化改革。一是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设置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之间要有很好的衔接关系,能够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培养;二是多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三是开设创新创业等教育课程,并且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授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是增加实践教学类课程开设比例,加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的课程体

9、系 有的学生基础好但能力差,有的学生基础差但能力强,所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模块化的知识结构和弹性的课程体系,学生根据自己所需适当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减少必修课,学生有自由的时间自己来支配,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选修课程要多样化,尽可能跨学科设置,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4)增加科研活动环节 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出现高分低能,应试能力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传统教授理论课程的模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不知道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科研活动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同时提

10、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为未来的就业能力打下基础。(3)课程内容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课程内容只是给出了结论,强调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结论的推导过程,或者结论如何演变而来,使学生只学会了记住结果,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论的推导,阻碍了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由于没有推导过程,学生会认为这个结论是唯一的,毫无疑问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定式,批判、质疑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不也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编排要更多地体现“启发式”和“探究性”的教学思想。在给出结论时要给出结论是如何得来的,这个来龙去脉要讲清楚,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好奇心会得到激发,探索欲得到增强,

11、培养了学生思考、探究、质疑等良好的习惯。学生在推导过程中会仔细思考推论是否正确,也可能提出新的科学见解和科学结论5。科学的进步就在于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又能怀疑、否定前人,不断提出自己的新的观点,完善前人的成果,这就是创新。(4)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62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容易的,会受到很多阻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同样如此。长期以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满堂灌,学生则习惯于机械地接收,这些习惯不是短期内能够克服的,需要在思想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1)理念层面较

12、宏观的教学方法改革 授课过程中要注重提问和交流研讨。对知识点的讲解之前要引出问题,使同学了解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这样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很重要,通过交流研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学生交流与研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集体交流研讨是创新型学习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各高校建设的最好的学风。注重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和创新的动力源泉。因为厌学和喜欢学导致学习的不同效果。学习中有了兴趣,才有探索、研究下去的欲望,而且能够产生灵感、提高效率。注重培养

13、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目前社会上紧缺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转化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所以高校应该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突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鼓励学生敢想敢干,对具有质疑和批判精神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突破常规,敢于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是继承前人的成果,又是怀疑否定前人的成果,在这种不断突破中社会不断发展进步。2)操作层面较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 实训式教学。有些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和技能性很强,应该到实验室进行授课,老师边讲解学生边动手操作,实现讲与练相结合。案例式教学。有些课程涉及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在授

14、课过程中应引入这些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应用。问题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引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进而解决问题。提问环节可以计入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评定该环节的成绩。开放式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尽量不要有标准答案,鼓励一题多解。对一些典型题,组织学生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对不同的见解老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评价,而不是立即否定,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课形式。讨论课是最有难度的也是最锻炼学生的授课形式。老师布置给学生讨论的主题,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不光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

15、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5)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改革 教学质量的好坏需要教学评价系统进行评定。教学评价系统的制定应结合课程性质考虑多方面因素,不应只是通过期末考试或者写一篇论文就能成为评价手段,而是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形成过程性评价体系。所以教学评价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的系统工程6。科学的、实用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系统,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考核包括多个部分,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听课效果、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能够看出学生对这门课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6、力。老师对这一轮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促进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系统包括很多方面,可以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课程进行评价。比如对理论课程的评价更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其评价标准由专业教师来制定,大多包括过程评价和期末考核。对实践课程的评价重动手能力的评价,一般包括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对实践课程学习态度、操作速度、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实践结果准确度等。评价系统一定是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信息需要时反馈,能够保证教学评价的连续性7。3 结论 目前,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是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

17、客观要求和根本任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大众化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将之提升一个高度则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63 充分唤醒、挖掘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鼓励大学生勤于思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国情与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67-368.2马廷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质量保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204-205.3乔秀民.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之管见.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6):71-73.4林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32-33.5郭瑞峰.创新人才培养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162-163.6王春杨.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03-104.7卢春丽.高校线上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因素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报,2021,15(01):98-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