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工信部:着力推动内蒙古锻造新的产业优势.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70933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5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信部:着力推动内蒙古锻造新的产业优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工信部:着力推动内蒙古锻造新的产业优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工信部:着力推动内蒙古锻造新的产业优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RARE EARTH INFORMATION稀土信息 No.11 202327工信部:着力推动内蒙古锻造新的产业优势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发展潜力巨大,战略地位重要,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已于近期正式公开发布。11 月 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有关情况。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

2、篇章的意见实施的跟踪评估,完善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认为,起草一个文件比较困难,但落实一个文件更困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一是要抓好先行推进的工作。二是要同步研究一些细化举措和政策。三是要抓紧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四是要认真做好协调督促工作。内蒙古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资源富集是内蒙古的特点和特色,在能源方面也非常丰富。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内蒙古风能资源全国第一,太阳能资源全国第二,承担的煤炭保供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外运煤、外送电和新能源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内蒙古能够为全社会提供绿色电、便宜电、可靠电。内蒙古自治区党

3、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认为,作为典型资源型地区,内蒙古很多地方都是因资源而兴,先有矿、后有城,先生产、后生活,很有代表性。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不仅要破解自身“资源依赖”的难题,也承担着为其他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的重任。按照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部署,内蒙古重点从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在推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上探索新路径。做好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重点勘查开采区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的衔接。规范能源和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推动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推动非煤矿山资源整合,鼓励综合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资源。二是在健全资源开发补偿

4、和利益分配共享机制上探索新路径。强化资源型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责任和社会责任,促进绿色开发、收益共享。推动生产矿山全面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和矿山土地复垦义务,积极开展第三方治理模式,推动矿区修复和治理。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矿区开展土地规模化综合治理、相邻矿山企业实施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三是在区域协调央地合作上探索新路径。落实跨省区输电工程长期合作协议,在严格执行跨省跨区优先发电规模计划的基础上,推动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省区间现货交易。加快呼和浩特能源资源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四是在促进矿区居民就业增收上探索新路径。探索村集体采取出租等方式,利用矿区土地共建就业帮扶车间以及现代化农业设施和发展

5、新能源,促进矿区居民就业增收。内蒙古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从外送能源方面来看,内蒙古外送的能源占全国跨区能源输送总量超过三成,煤电保供量均居全国第一,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28章的意见提出“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黄志强表示,内蒙古将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储并举,前面四个要素是传统能源领域,后面四个是新能源领域。同时要充分发挥内蒙古“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综合优势,把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得势强

6、劲足。一是提升传统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煤炭方面,要科学谋划煤炭开发布局和接续产能,适时建设一批大型、特大型的现代化煤矿,切实保障好国家的煤炭供应。在煤电方面,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内煤电建设,储备一批煤电项目,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在油气方面,要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力度,高质量建设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煤制油气战略基地。二是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十四五”期间,国家在内蒙古规划布局了库布其中北部、库布其南部、腾格里、乌兰布和四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沙戈荒就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简称“沙戈荒”。内蒙古将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清洁高效先进煤电、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三位一体”

7、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能够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祖国各地。绿色是内蒙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内蒙古资源富集,工业基础较好,是国内重要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生产基地。2023 年前三季度,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7.6%,居全国第五位,制造业增速达到了 12.5%,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陈克龙认为,推动内蒙古立足工业发展基础和产业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作用,更好服务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好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8、的意见重点任务的落实,主要从三个方面支持内蒙古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在建平台方面,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乳制品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验证基地。在强企业方面,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内蒙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领航企业等梯队培育。在育人才方面,谋划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面向内蒙古企业的需求,支持培养一批技术、技能、管理人才。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存量方面,支持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改造,支持高质量建设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9、。在扩增量方面,支持内蒙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引导光伏制造规范有序发展。支持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在育集群方面,指导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实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支持内蒙古自治区 3 个国家高新区功能提升,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我们将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支持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项目建设。加快内蒙古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动重点企业参与试点示范。支持内蒙古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通信装备和物资的配备。绿色是内蒙古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优势所在。近年来,内蒙古牢固树立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造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2 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3.2%;电石、铁合金行业低端产能退出率分别达到 100%、75%。陈克龙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着力推动内蒙古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锻造新的产业优势。一是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支持内蒙古重点行业企业、园区完善碳管理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数字化碳管理先行先试。推动氢能、新型储专 题 SPECIALRARE EARTH INFORMATION稀土信息 No.11 202329能先进技术装备技术攻关,支持内蒙古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冶金、氢基化工等应

11、用示范项目建设。二是持续实施绿色制造推进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支持内蒙古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低碳园区、零碳园区。加强绿色制造典型宣传推广,发挥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作用。三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支持内蒙古培育一批符合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骨干企业,支持鄂尔多斯深化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四是开展能效水效提升行动。支持内蒙古加快推广先进适用节能降碳、节水环保技术装备,创建一批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和园区。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持续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诊断服务,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12、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工业新闻)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指导意见,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一、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期已有一定基

13、础,但在关键基础部件、操作系统、整机产品、领军企业和产业生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加强政策引导,集聚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二、指导意见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指导意见按照谋划三年、展望五年的时间安排做了战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 2 3 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 2 3 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相关产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