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71557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Vol.43 No.9Sep.2023第 43 卷 第 9 期2023 年 9 月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http:/收稿日期:2023-02-22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FJ2023MGCA0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XJY011);福建省教育厅项目(闽教科2017115 号)。第一作者:唐黎(),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引文格式:唐黎,黄舒琪.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4

2、3(9):181-190.TANG L,HUANG S Q.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2023,43(9):181-190.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 及影响因素唐 黎,黄舒琪(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摘 要:【目的】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

3、重要内容和路径,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方法】以福建省4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软件,运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等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在漳州市西部与龙岩市东南部交界地区有一处高密度集聚区。漳州市与厦门市交界处,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市与莆田市交界处,以及南平市西南部与三明市北部交界处有 3 处次级密度集聚区。2)福建 省 4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有 17 个位于海拔 200 m 以下,占比 34.69%;15 个位于海拔 200 500 m,占比 30.62%

4、;17 个位于海拔 500 1 000 m。90%以上的重点村分布在东南部的滨海平原地区、闽西以及闽中主要山脉地区。3)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人口、经济和 5A 级景区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VP为 99.73,VE为 99.68,V5A为 99.84,表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地的人口、经济水平和 5A 级景区的地理关联度较强。且历史文化型重点村分布数量最多,在各市区均有分布。4)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沿着主要公路干线分布,但全省公路密度排名后四位的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相对较多。【结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福建省整体分布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特点。其

5、分布主要受地形地貌、人口经济、交通条件、旅游资源、政策 5 个因素的影响。建议积极引导各村落挖掘利用自身资源特色,树立独特品牌形象,加快补足现有短板,强化政府主导地位,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关键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福建省中图分类号:S78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3X(2023)09-0181-10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TANG Li,HU

6、ANG Shuqi(School of Business,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Fujian,China)Abstract:【Objective】Building key villages for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path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exploring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7、factors is conducive to consolid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chievements and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Method】Taking 49 key national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ArcGIS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kernel density a

8、nalysis,nearest neighbor indexes and unbalance indexes,and the geographical linkage rate and other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1)There was a high-density aggregation area in the boundary zone between the western of Zhangzhou City and the southeastern of Longyan Ci

9、ty.There were three sub-density aggregation areas in the boundary zone between Zhangzhou and Xiamen City,the boundary zone between Pingta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ea,Fuzhou and Putian City,and the boundary zone between the southwest of Nanping and the northern of Sanming City.(2)Among the 49 ke

10、y national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Fujian Province,17 were located below 200m above the sea level,accounting for 34.69%,15 were located between 200m and 500 m above the sea level,accounting for 30.62%,and 17 were located between 500m and 1000m above the sea level.Above 90%of the key villages were

11、Doi:10.14067/ki.1673-923x.2023.09.019唐 黎,等: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82第 9 期乡村旅游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于 2019 年启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具有典型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村落,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进一步优化乡村经济结构,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立足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实际,探究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整体空间布局和结构类型,厘清影响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1。乡村旅游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消费决策、

12、政策影响、动机以及乡村旅游综合管理空间中心性评价等方面2-6。而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研究相对较晚,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7-11。总的来说,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相关研究已经较为成熟。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对象主要有乡村旅游景观12、休闲美丽乡 村13、乡村旅游示范点14、乡村旅游景区15、乡村旅游重点村16等方面。研究区域尺度包含有全国、区域、省域、市域以及个别案例,研究大多采用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通过

13、 GIS 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对研究对象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已有学者对福建省传统村落17-18、休闲乡村19、星级乡村旅游地20等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但鲜见对福建省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此,以福建省 4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 ArcGIS10.8 软件,运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不均衡指数、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探讨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福建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形以丘陵、山地和滨海平原为主,地处 2330 2822N

14、,11550 12040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 2021 年底,福建省下辖 9 个地级市、11 个县级市、31 个市辖区和 42 个县(含金门县)。自 2019 年文旅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以来,截至 2022 年 10 月,共公布 4 批 1 39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福建省共计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49 处。1.2 研究方法1.2.1 核密度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是对所研究地区中点要素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核密度值越大,表示点分布越密集,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21。可以用来分析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密度。其计算公式为:11()niix

15、-xxKnhh=+。(1)式中:n 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数量;(x-xi)表示 x估值点到 xi测量点的距离值;h 为带宽;(x)为核密度估计值。(x)值越大表明重点村分布越集中。1.2.2 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指数是用于分析点要素在研究区域内的相互邻近程度22,可以用来判断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全省的空间分布形态。其计算公式为:distributed in the coastal plain area in the southeast,western Fujian Mountain and the main mountain area in central Fujian.(3)The geog

16、raphical correlation rates of the key national rural tourism villages in Fujian Province with population,economy and 5A scenic spots were:VP was 99.73,VE was 99.68 and V5A was 99.84,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strong geographical correlations with their population,economic levels and 5A scenic spots.Th

17、e number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key villages was the largest in all urban areas.(4)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along main highways,but the number of key villages of rural tourism in Nanping,Sanming,Longyan and Ningde,which ranked the l

18、ast four in terms of highway density,was relatively large.【Conclusion】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 show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ggregation and large dispersion.Their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ive factors:landform,population and economy,traffi

19、c conditions,tourism resources and policies.It is suggested to actively guide all villages to explore and utilize their own resources,establish a unique brand image,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weaknesses,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develop high-quality rural tourism,and

20、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Keywords: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influencing factors;Fujian Province183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 43 卷 E1=/2rn A;(2)1E=rRr。(3)式中:Er为最邻近距离;n 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数量;A 为研究区域面积;r为点要素之间的实际最邻近距离;R 为最邻近指数。当 R=1 时,各个点要素的分布为随机状态;当 R 1 时,点要素的分布为集

21、聚状态;当 R 1 时,点要素的分布为均匀或是分散状态;当 R=0 时,则表示点要素在研究区域内属于完全集中分布状态。1.2.3 不均衡指数不均衡指数是用于分析不同区域内点要素的分布均衡程度23,同时可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洛伦兹曲线,观察曲线的弯曲程度来表征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均衡性。其计算公式为:150(1)10050(1)niiYnSnn=+=+。(4)式中:Yi为各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 i 位市域的累计比重;n 为研究市域个 数;S 为不均衡指数。S 值介于 0 1 之间,当 S=0 时,表明重点村平均分布在各个市域中;当S=1时,则表明重点村全部集中在一

22、个市域中。1.2.4 地理联系率地理联系率是用于反映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市内的经济、人口等要素在空间上的联系程度24。其计算公式为:111002niiiVxy=。(5)式中:xi为第 i 个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占总数的比例;yi为第 i 个地区的乡村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或 5A 级景区数量各类总数的占比;V 为地理联系率。V 值在 0 100 之间,值越接近 100,则说明两两要素之间地理联系越紧密。1.3 数据来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据来源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网站;福建省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涉及影响因素分析中的相关统计数据来自2020 福建统计年

23、鉴和2022 福建统计年鉴;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的经纬度信息通过百度地图 API 坐标拾取器获取;ArcGIS10.8 软件制图数据主要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 结果与分析2.1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 分析2.1.1 空间分布形态使 用 ArcGIS10.8 软 件 中“Spatial Statistics”工具对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最近邻指数计算,得出最近邻指数 R 值为 0.9,数值小于 1,测算结果反映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一定规模的集聚分布现象。2.1.2 空间分布均衡度通过在 Ar

24、cGIS10.8 软件中导入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位置数据,并与福建省行政区划图叠加,生成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图(图1)。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福建省各市均有分布(表 1),其中数量排名前 4 的有龙岩、宁德、三明和福州市,这 4 个市都各有 7 个重点村,共占全省数量的 57.14%,而并列排名最后的莆田、厦门市的重点村数量仅占全省的 6.12%。各市的重点村数量分布较不均匀。图 1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

25、ince 根据表 1 的乡村旅游重点村累计占比,由不均衡指数计算公式得出 S 为 0.18,S 值较小但介于0 1 之间,进一步表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市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图 2 为福建省全唐 黎,等: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84第 9 期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洛伦兹曲线。由图 2 可以看出,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整体呈现上凸趋势,可以进一步直观反映出该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市域尺度下呈非均衡空间分布。表 1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number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

26、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地区Region第一批First batch/个第二批Second batch/个第三批Third batch/个第四批Hourth batch/个重点村数量Number of key villages/个所占比重State percent/%累计比重Cumulative specific gravity/%龙岩市 Longyan city1411714.29 14.29 宁德市 Lingde city3211714.29 28.57 三明市 Sanming city2311714.29 42.86 福州市 Fuzhou c

27、ity1411714.29 57.14 漳州市 Zhangzhou city2310612.24 69.39 南平市 Nanping city1400510.20 79.59 泉州市 Quanzhou city121048.16 87.76 莆田市 Putian city020136.12 93.88 厦门市 Xiamen city020136.12 100.00 总计 Total11266649 数据来源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网站。Data from the website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图 2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洛伦兹曲

28、线Fig.2 The Lorenz curve of distribution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2.1.3 空间分布密度将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据导入ArcGIS软件,对全省重点村进行核密度估计分析,生成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核密度图(图 3)。由图 3 可得,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呈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在漳州市西部与龙岩市东南部交界地区有一处高密度集聚区。漳州市与厦门市交界处,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市与莆田市交界处,以及南平市西南部与三明市北部交界处还有 3 处

29、次级密度集聚区。南平市整体分布密度较低,与宁德市交界处连接福州市与三明市交界处呈现大片的面状区域,三明市的分布较为分散,乡村旅游重点村主要分布在泰宁县,龙岩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主要分布在武平县,泉州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低密度环状分布,莆田市分布密度极低且数量少,福州市的分布集中在永泰县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宁德市分布密度较低而均衡。综上,福建省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整体分布密度较低,呈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图 3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核密度Fig.3 Kernel density map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

30、ian province2.2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借鉴相关研究成果1,21-22,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运用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并结合 ArcGIS10.8 软185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 43 卷件,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人文要素对福建省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2.2.1 地形地貌因素福建省以山地、丘陵和滨海平原为主,丘陵、山地面积约占福建省总面积的 80%,东北部的太姥山脉、西部的武夷山脉以及中部南北走向的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山脉构成福建省的主要地形骨架。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借助ArcGIS10.8 软件将福建省乡村旅

31、游重点村与该省30 m 分辨率的 DEM 高程数据进行叠加,生成福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地形地貌空间分布关系图(图 4)。经统计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中有 17 个村落位于海拔 200 m 以下的地方,占比34.69%;15 个村落位于海拔 200 500 m,占比30.62%;17 个村落位于海拔 500 1 000 m,占比34.69%,没有位于海拔 1 000 m 以上的重点村。因此,绝大多数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在福建省的平原、山地地区。由图 4 也可以发现,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滨海平原地区、闽西山脉以及闽中主要山脉地区。图 4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地形地貌

32、空间分布Fig.4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and topography hydrology in Fujian province2.2.2 人口经济因素地区产业发展与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25。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和发展升级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为分析福建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关系,以 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和 2021 年各市人口数据作为依据(表 2),运用地理联系率计算公式来测算福建

33、省地区经济、人口与重点村的关联程度,计算得出经济的地理联系率(VE)为 99.68,接近 100,表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地经济水平的关联度较强。说明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有实力支持当地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表 2 福建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常住人口数量Table 2 The GDP and number of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Fujian province地区Region地区生产 总值GDP/亿元常住人口数量Number of permanent resident p

34、opulation/万人福州市 Fuzhou city9 392.30842厦门市 Xiamen city5 995.04528莆田市 Putian city2 595.39322三明市 Sanming city2 601.56248泉州市 Quanzhou city9 946.66885漳州市 Zhangzhou city4 741.83507南平市 Nanping city1 991.57267龙岩市 Longyan city2 678.96273宁德市 Ningde city2 451.70315总计 Total42 395.014 187 数据来源于2020 福建省统计年鉴和2022

35、福建省统计年鉴。Data from Fuji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0 and Fuji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2.经计算,人口的地理联系率(VP)为 99.73,说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地区人口规模关联度较强。根据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本地区的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客源,考虑到路程和时间等条件,城市居民会优先选择城市周边的乡村开展旅游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旅游收益增长,进而拉动乡村旅游发展。综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人口规模大小是影响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时,良好的经济、人口基础也

36、为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资金和客源保障。2.2.3 交通因素借助 ArcGIS10.8 软件生成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高速公路空间分布图(图 5)。由图 5可知,福建省公路分布广泛,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并不落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沿着主要公路干线分布,这有利于提高目的地的可达性,方便旅游者前往重点村展开旅游活动。由于福建省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复杂。根据2022 福建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各市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及其唐 黎,等: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86第 9 期面积,计算得出各市地区的公路密度(表 3)。由表 3 可知,泉州、莆田

37、和厦门市公路密度大,排名全省前 3,交通可达性强,而这 3 个地区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却是全省排名倒数 3 位。反之,位于全省公路密度排名较后的南平、三明和龙岩市等地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相对较多。经分析,交通的分布主要受到省内两大山脉的影响,公路密度小,交通可达性越弱,乡村受到外来干扰因素影响越小,旅游开发程度越小,重点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才能够保护得相对完整,符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标准的村落就越多。因此,交通同样也是影响该省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2.2.4 旅游资源因素资源禀赋优势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26。根据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资源特色,结合学者

38、们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类型划分的研 究27-30,将福建省 49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分为历史文化、休闲观光和特色产业主导型 3 大类(表 4)。历史文化主导型主要包括传统古建筑、红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宗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休闲观光主导型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度假设施等;特色产业主导型主要包括研学教育、各种农作物产业、果园采摘等特色产业。经统计,福建省历史文化主导型重点村分布数量最多,在各个市地区均有分布。图 5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高速公路空间分布Fig.5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

39、l rural tourism and expressways in Fujian province表 3 福建省 2021 年各市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及公路密度Table 3 The highway mileage and highway density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Fujian province地区Region面积Area/km2公路通车里程Highway mileage/km公路密度Highway density/km(100km)-2公路密度排名Highway density ranking泉州市 Quanzhou city11 00018 503168

40、.201莆田市 Putian city4 1006 460157.562厦门市 Xiamen city1 7002 130125.293福州市 Fuzhou city12 00012 218101.814漳州市 Zhangzhou city12 60012 780101.425宁德市 Ningde city13 40012 31491.896龙岩市 Longyan city19 00014 82578.027三明市 Sanming city22 90015 69968.558南平市 Nanping city26 30016 10361.229 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年鉴 2022。Data fr

41、om Fujian Provincial Statistical Yearbook 2022.表 4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目的地类型空间分布Table 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stination types of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in Fujian province类型 Type乡村旅游重点村 Key rural tourism villages历史文化主导型History and culture oriented三明市际溪村、培田村、桂峰村、林畲村、济中村;龙岩市岩太村、南江村、中复村;

42、南平市石圳村、和平村、兴贤村、湖头村;宁德市赤溪村、廉村村、龙潭村、下党村;泉州市围头村、佛岭村、梧林社区;漳州市官畲村、蕉路村、塔下村、坪水村;福州市福湖村;莆田市后黄社区;厦门市青礁村、澳头社区休闲观光主导型Leisure and sightseeing oriented三明市崇际村、霞鹤村;龙岩市云寨村;南平市南源岭村;宁德市东壁村、西浦村、桃溪村;泉州市大岞村;漳州市官洋村、山重村;福州市月洲村、春光村、大喜村、平潭综合实验区北港村、磹水村、上攀村;莆田市坪盘村、下山村特色产业主导型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leading type三明市俞邦村;龙岩市培斜村、捷

43、文村;厦门市军营村187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第 43 卷目前,我国 A 级景区可作为评价旅游资源禀赋高低的重要载体,可直接反映区域旅游发展的质量31。截至 2021 年底,福建省共有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10 个。为分析福建省各地区 5A 级景区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的空间关系,根据地理联系率计算公式,二者的地理联系率为 99.84,表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与其所在地区旅游资源的关联度较强。借助 ArcGIS10.8 软件生成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福建省国家5A 级景区空间分布关系图(图 6)。由图 6 可直观看出,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在 5A 级景

44、区周围位置,而 5A 级景区周边具有良好的交通和客源条件,能够发挥好景区的边缘效应和资源互补效应,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漳州市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和书洋镇塔下村就位于 5A 景区福建土楼(南靖)旅游景区范围内,与田螺坑土楼群、和坑土楼群、云水谣景区融为一体;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位于国家 5A 级景区太姥山西南部。图 6 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福建省国家 5A 级景区 空间分布关系Fig.6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key villages of national rural tourism and 5A tourist attractions in Fuj

45、ian province2.2.5 政策因素政府是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主体,随着国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政策的颁布,政策导向成为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32。近年来,福建省文旅厅出台了福建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福建省乡村旅游“百镇千村”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福建省乡村旅游星级休闲集镇和旅游村创建导则(试行)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美丽乡村”“福建传统村落”等有关乡村遴选工作,提出要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海洋经济等重要决策部署,通过充分发挥福建省富饶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优

46、势,加强乡村文旅品牌培育,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乡村给予政策、宣传、人才和资金等支持,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3 结论与讨论3.1 结 论本研究基于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地理坐标数据,使用ArcGIS10.8软件中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生成的可视化图像,直观展现了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情况,并采用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剖析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内外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整体呈小集聚、大分散的特征。根据核密度分析,目前福建省有 1 处高密度集聚区,位于漳州市西部与龙岩市东南部交界地区;有 3 处次级密度集聚区,位于漳州市与厦门市交界处,平潭综合实验

47、区、福州市与莆田市交界处,以及南平市西南部与三明市北部交界处。2)地形地貌是影响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直接原因。由于福建省的地形以山地、丘陵和滨海平原为主,90%以上的重点村分布在东南部滨海平原地区、闽西山脉以及闽中主要山脉地区。位于山区的村落具有丰富的山地自然景观,且受外来干扰因素较弱,能够较好地保存遗留下来的自然、地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位于滨海平原地区的村落则有着独特的海滨景观,地势平坦,便于人们生活居住,均符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标准。3)地区经济与人口、交通、旅游资源、政策是影响福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其所在的各市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规

48、模和 5A 级景区在地理空间上有较强的关联度,且历史文化主导型重点村分布数量最多,在各市区均有分布。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沿着主要公路干线分布,但全省公路密度排名后 4 位的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相对较多,占全省的55%。此外,各级政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唐 黎,等: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188第 9 期大力推进福建省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加快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倾向选择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村落给予政策、宣传、人才和资金等支持。3.2 讨 论地形地貌是影响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直接原因,地区经济与人口、交通、旅游资源、政

49、策是影响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上沿着主要公路干线分布。这与现有研究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大致相似 32-33。但福建省公路密度排名后 4 位的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公路密度小,乡村受外来干扰影响越小,旅游开发程度越小,重点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才能够保护得相对完整。这与已有相关研究运用缓冲分析法,揭示重点村在多少公里的道路缓冲区内1,34-35相比,本研究借助ArcGIS10.8 软件生成了福建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与高速公路空间分布图,又统计分析了福建省各市区公路密度及其排名,既能揭

50、示重点村沿公路干线分布,又能体现其与公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关系,将更能反映出实际的交通条件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情况。而如何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在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却不影响重点村文化和生态等原有特色的保存,是值得后续探究的问题之一。基于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树立特色形象,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福建省拥有数量较多的历史文化主导型乡村旅游重点村,有着较多的传统民居建筑、红色革命旧址、宗族祠堂等。在众多同类型旅游村落中,要善于挖掘村落之间的旅游产品差异,注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突出本土独有的特色文化,继续贯彻福建省“文化+”“旅游+”战略,将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