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交朝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研究.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78025 上传时间:2024-05-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交朝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交朝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交朝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30 期研究视界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贵州省望谟县昂武乡交朝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研究侬康1,尹廷龙2*(1援贵州一零九地矿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兴义 562400;2.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贵州 兴义 562400)望谟县昂武乡交朝的辉绿岩位于望谟县城东南 93毅方向,直距约 40km,属昂武乡管辖。在黔东南罗甸至黔西南望谟一带的二叠系中-上统领薅组(P2-3lh)、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中发育多条辉绿岩脉,辉绿岩脉主要沿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地层中顺层侵入,辉绿岩在空间上以一

2、般呈似层状、岩床状产出,基本顺层,局部切层产出,最大出露长度达 30km,一般 1耀10km,厚80耀200m,在辉绿岩与围岩的接触界面一般在 30m 范围内具有大理石化、硅化、透闪石化等蚀变现象,则根据辉绿岩与围岩的接触界面关系发现多个矿(化)体点。1区域地质背景1.1区域构造大地构造处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右裂谷-前陆盆地区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处于北东东向桑榔背斜南翼,区域总体构造形迹呈北东向展布1。区域内构造变形强烈,主要是印支燕山期形成的造山型褶皱和断裂,以紧密线状褶皱为主,并伴有较复杂的逆冲断层2。区域褶皱有麻井穹窿、麻井背斜、桑榔背斜,区域断层有近东西向的罗甸

3、断层,北西向的巴麻断层等。总体区域构造较复杂2。1.2区域地层区域位于右江地层分区(遇52),泥盆系为台盆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具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三叠系发育完好1。区域地层主要出露三叠系(T)中、下统,二叠系(P),石炭系(C),浅成浸入岩(辉绿岩)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Q)。1.3区域辉绿岩分布区域辉绿岩体分布于望谟-罗甸一带,覆盖面积大于100km2,岩体以岩床状大致顺层侵入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地层中,厚度 80200 m,出露最大长度达 30 km,出露宽度 100600m。第一作者简介:侬康(1983-),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勘查。*通信作者院尹廷龙(1985-),男

4、,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勘查。摘要:大地构造处于羌塘-扬子-华南板块-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右裂谷-前陆盆地区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处于北东东向桑榔背斜南翼,区域总体构造形迹呈北东向展布。该文详细阐述望谟县昂武乡交朝地层及构造情况,重点突出辉绿岩、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及蚀变特征,划分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的岩性和顶、底板接触蚀变分布情况。关键词:辉绿岩;辉绿岩岩体;围岩接触;接触蚀变;矿区地质中图分类号院P618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2095-2945渊2023冤30-0108-04Abstract:The geotectonics is located in t

5、he NW-trending tectonic deformation area of the right rift-Foreland basin of theQiangtang-Yangtze-South China plate-Yangtze block orogenic belt,in the south wing of the NW-trending Sanglang anticline,andthe overal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region are distributed in the NE direction.The stratigraph

6、ic and structural conditions ofJiaozhao in Anwu Township,Wangmo Count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with emphasis on the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ase,diabase rock mass and surrounding rock,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ct and alteration between diabase rock mass andsurrounding rock.The litholog

7、y of the contact between diabase rock mass and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actalteration of roof and floor are divided.Keywords:diabase;diabase rock mass;surrounding rock contact;contact alteration;mining area geologyDOI:10.19981/j.CN23-1581/G3.2023.30.026108-研究视界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

8、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2023 年 30 期2矿区地质2.1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上统领薅组(P2-3lh)、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于后。2.1.1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P1-2s2:出露于矿区北部、中部及南部,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辉绿岩体呈似层状侵入到灰岩中,下部及中上部各侵入似层状及岩床状辉绿岩(茁滋),分别厚 144 及 40 m,走向延长大于 2 km。区内饰面用灰

9、岩即产于辉绿岩与灰岩接触蚀变带中的硅化灰岩。与下伏第一段粘土岩连续沉积。矿区主要出露第二段,厚大于 200 m。2.1.2二叠系中-上统领薅组(P2-3lh)广泛分布于矿区北东、东、南及南西部,岩性以浅灰色、灰白色、褐色薄至中层砂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为主,局部夹灰岩,底部主要为粉砂质粘土岩。厚度大于 300 m。未见顶,与下伏地层四大寨组为整合接触。2.2构造矿区断裂构造不发育,褶皱为一近东西向的交烈背斜,为矿区主干构造。交烈背斜:为矿区主体构造,背斜轴在工作内长约1.5km。核部地层为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中二叠世辉绿岩(茁滋),两翼地层分别为二叠系

10、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中二叠世辉绿岩(茁滋)和二叠系中-上统领薅组(P2-3lh),背斜北东翼地层倾向东,倾角25耀63毅;南西翼地层倾向南,倾角 45耀65毅,为一向东倾伏的斜歪倾伏褶皱。3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及特征3.1辉绿岩渊茁滋冤辉绿岩分布广泛,为基性岩类,岩石类型主要为辉绿岩,主要由辉长辉绿岩及辉绿岩组成3,辉长辉绿岩为灰绿色,具变余辉长结构、变余嵌晶含长结构或变余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35%耀40%)和辉石(55%耀60%)。前者已钠长石化、绿泥石化和钠黝帘石化;后者已被阳起石代替,阳起石多色性明显,Ng忆为蓝色,Np忆为淡褐黄色。岩石中副矿物

11、主要为钛铁矿,含微量磁铁矿、楣石,偶有次生绿泥石、碳酸盐细脉贯入。辉绿岩为绿色,具变余辉绿结构,块状构造,蚀变强烈。主要由更钠长石和绿色阳起石组成,含少量黑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绿帘石和磁铁矿,有些还含石英、楣石、白钛石和磷灰石。辉绿岩具有拉斑玄武岩和高铝玄武岩特征。可能起源于与原始地幔类似的地幔岩的部分熔融作用,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遭到一定程度的壳物质的混染4。辉绿岩在地球化学方面与峨眉山玄武岩高度类似,其形成时间与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基本同时,可以认为辉绿岩是峨眉山玄武岩同质异相岩浆活动的产物。罗甸、望谟一带处于峨眉山玄武质岩浆活动的东部边缘地带4。辉绿岩可做建筑石料或者饰面石材用,建筑

12、石料用辉绿岩主要用于打砂后铺设高速公路,饰面用辉绿岩经加工后,色泽呈墨绿,光亮如镜,色泽花纹明暗均匀,稳定性好,是一种优质的室内外建筑装饰用饰面板材,可作建筑饰面石材矿开采。饰面用辉绿岩,结晶粒度更小,结构致密,从石材表面看整体呈绿色,并可见少量细小黄色黄铁矿颗粒,因此商品名称定名为绿面金。3.2围岩辉绿岩的围岩主要为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第二段(P1-2s2):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3.3辉绿岩与围岩接触关系该区辉绿岩体呈岩床状大致顺层侵入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中部,岩体延

13、长大于 2000m,厚度大于 80m,总体走向南北向。在该区地表发现 2 个岩体(分别为 茁滋1和 茁滋2)如下。西部岩体为茁滋1,大致呈南北走向,长大于2000m,宽大于 20m,岩体基本上顺着四大寨组灰岩侵入。岩体的顶板为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下部见硅化灰岩。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底板均为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上部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东

14、部岩体为 茁滋2,即位于 茁滋1 上部,大致呈北东-南109-2023 年 30 期研究视界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西走向,在南部随地层褶皱呈近东西向,岩体长大于3 000m,宽大于 40m,岩体基本上顺着四大寨组灰岩、硅质岩侵入 茁滋2。岩体的顶板有 2 种岩性与辉绿岩接触,一种岩性为浅灰色、褐色薄层强风化硅质岩,节理发育,大部分具褐铁矿化;另一种岩性为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及硅化灰岩。这 2 种岩性与辉绿岩接触位置不同,但都位于辉绿岩岩体的顶板,所以,茁滋2 的顶板均有硅质岩和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底板均

15、为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下部见硅化灰岩。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图 1、图 2)。图 1辉绿岩岩体分布情况简图3.4辉绿岩与围岩接触特征该区辉绿岩岩体呈岩床状大致顺层侵入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中部,岩体延长大于 2 000 m,厚度大于80 m,总体走向南北向。在该区地表发现 2 个岩体(分别为 茁滋1 和 茁滋2)。图 2综合地层柱状图西部岩体为茁滋1,大致呈南北走向,长大于2000m,宽大于20m,岩体基本上顺着四大寨组灰岩侵入。辉绿岩岩体的顶部与四大寨组灰岩接触,

16、为高温热接触变质,一般离辉绿岩岩体附近近 30 m 范围内见有大理石化、硅化、透闪石化等蚀变,远离辉绿岩岩体蚀变消失。蚀变较好的部位可以利用作玉石矿或饰面石材用硅化灰岩,具有一定的开采和经济价值。矿辉绿岩岩体的底部与四大寨组灰岩接触,接触部位的灰岩未发现蚀变现象,灰岩分布完整。东部岩体为 茁滋2,即位于 茁滋1 上部,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在南部随地层褶皱呈近东西向,岩体长大于3 000m,宽大于 40m,岩体基本上顺着四大寨组灰岩、硅质岩侵入 茁滋2。辉绿岩岩体的顶部与四大寨组灰岩和硅质岩接触,其中,辉绿岩岩体的顶部与四大寨组灰岩接触,为高温热接触变,一般离辉绿岩岩体附近近 5m 范围内见有

17、大理石化、硅化、透闪石化等蚀变,远离辉绿岩岩体蚀变消。辉绿岩岩体的顶部与四大寨组硅质岩接触,一般离辉绿岩岩体附近近 2m 范围内见有绿帘石、高岭土、石英和铁锰质矿物等蚀变,远离辉绿岩岩体蚀变消失;辉绿岩岩体的底部与四大寨组灰岩接触,接触部位的灰岩未发现蚀变现象,灰岩分布完整。0100200 m渊下转 115 页冤辉绿岩呈灰绿暗绿色,辉长结构、嵌晶含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中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组成。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岩性简述浅灰色、褐色薄层强风化硅质岩,中下部为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及硅化灰岩,具透闪石化、石英。硅质岩、灰岩均有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灰色、灰黑色、

18、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下部见硅化灰岩。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辉绿岩呈灰绿暗绿色,辉长结构、嵌晶含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中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组成。与下伏地层呈侵入接触。灰色、灰黑色、深灰色薄至厚层泥晶灰岩、泥晶生物屑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方解石脉发育,上部主要为灰岩、燧石灰岩,夹薄层硅质岩。上部灰岩与辉绿岩接触。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二叠系系统组段四大寨组第二段第二套辉绿岩第二段四大寨组第一套辉绿岩第二段四大寨组P1-2s2茁u1P1-2s2茁u2P1-2s2地层

19、代号柱状图1颐2 000中下统110-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2023 年 30 期图 10数据导出3.5测试结论经过多次采样测试和现场监测测试,该采样船可稳定实现设计功能需求,信号传输稳定性、自动采样、水体监测、数据传输功能等,均符合设计要求。4结论本文根据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的需要,兼顾日常采样需求,设计了可进行 酌 剂量测量的无人采样船,可在复杂环境下和一些人为无法到达的水域进行水体应急采样工作。该采样船可对水体的 酌 剂量率进行监测,从而指导采样点的设置,提高对水体放射性水平监测的准确性;该系统具备的数据传输、视频监控

20、、多点采样等功能,有效提高了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能力,避免了辐射工作人员的人工操作,提高了辐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为四川省核与辐射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其他省设计类似无人采样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参考文献院1 罗文仲,邓晓钦,蒋洵,等.四川省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的思考J.四川环境,2022,41(4):195-198.2 邓晓钦,李春阳,杨永钦,等.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对策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21,30(2):205-208.3 陈普坤.水质监测与采样一体化无人船设计与试验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22.4 黄涛.便携式遥控船的设计及其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D.合肥:安徽大学

21、,2021.5 王月鹏.自主路径规划的无人船水质采样系统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6 佟以轩.多参数水质监测设备及多层监测站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7 杨保华,张昭,郭飞.基于无人布设的海洋环境数据监测系统研究J.环境技术,2022,40(2):11-15,20.3.5辉绿岩与围岩接触蚀变特征区内的变质作用仅见于辉绿岩的顶、底板,其变质类型为热接触变质类型。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热接触交代类型,蚀变带特征主要为硅化强硅化、大理岩化、重晶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和褐铁矿化。区内可形成硅化饰面用灰岩矿、重晶石矿、低品位金矿,其中硅化饰面用灰岩矿属于常见,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

22、4结论第一,该区辉绿岩岩体呈岩床状大致顺层侵入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中部,且地表发现了 2 个岩体。第二,该区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主要是二叠系中-下统四大寨组的灰岩和硅质岩。第三,该区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的岩性不一样,在岩体的顶底板均见到不一样的围岩蚀变现象。第四,该区在部分位置见到了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见大量的大理石化、硅化、透闪石化等蚀变,这些部位可能含有金矿、玉石矿或饰面石材用硅化灰岩矿,具有一定的开采利用和经济价值,望谟县昂武乡交朝一带的辉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具有围岩蚀变的地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院1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区域地质志 贵州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2张中福,蒋良兵,谭月,等.贵州省罗甸县罗悃镇平艾村建筑用辉绿岩资源储量核实及详查报告R.2014.3马东,王生伟.东川地区菜园子辉绿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特征J.金属矿山,2012(8):88-91.4韩伟,罗金海,樊俊雷,等.贵州罗甸晚二叠世辉绿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09,55(6):795-803.渊上接 110 页冤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