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SC范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pdf

上传人:爱文献爱资料 文档编号:21789567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C范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SC范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SC范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 范式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梁 琛 付 微 焦新颖 李若云.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河北石家庄.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长沙 摘 要:考核作为教学成果重要的评价与反馈环节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考核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实践成果基于 范式“以学生为中心”六个维度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考核模式 该模式在考核主体、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考核的要求提高了职业技能的连通性可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考核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课程考核 范式应用型院校一、概述教育是我国实现民

2、族复兴的根本动力好的高等教育可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年起我国的高等教育大面积扩招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迄今为止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还远远落后于数量的增加其直接表现为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远无法达到行业需求 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变考试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比起传统教育的“精、尖、深”应用型本科教育更注重由实践和活动构成技术应用体系 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组织形式及培养过程应高度关注与社会的融合如何建立起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考核方式成

3、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高等教育现有考核模式分析(一)现阶段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考核目的不明确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已然和中学教育存在较大差别知识型教育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考核目的仍以知识点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因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对于多门专业课程之间无法建立起知识体系和构架更谈不上思考和创新.考核形式固化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高等教育扩招引起了教育人员与学生数量的配比失衡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统一时间点、统一考试内容的考核方式是可以达到快速、高效的评判目的因此大多数高等院校采用的仍是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形式单一内容僵化 这种考核方式缺乏对知

4、识纵深关联的检验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无从体现.考核与职业技能要求连通性差由于闭卷考试形式更多针对的是课本已有知识体系框架的考核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而弱化对职业技能的训练 这一现象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实操能力评价较低 针对一项本科生的社会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太偏理论.过程性考核流于形式目前的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评价等大多流于表面 目前大多高校进行的过程性考核集中于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而就平时成绩的评判来说缺乏统一的标准大多数教师仅以到课率为考核指标或根据人为判别给出平时成绩这样既无法保证成绩的公平性也无法发挥过程性考核真正的目的.考

5、核主体单一本科生课程考核的评判规则几乎是由教师一人制定的学生只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缺乏参与度 这种情况无疑会挫伤优秀学生的积极性使中下游学生产生学习的惰性也使得平时成绩代表的过程性考核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二)本科课程考核改革实践 年 首次提出了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也随即被欧美众多教育学者认可 世纪 年代以课程终结考核的时代逐步结束而转为与课程同步进行的过程考核 到 年代美国又兴起了表现性评价即注重评价学生的理解、转化和应用基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多所高校近年来也在积极寻找改革途径其改革方式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化考核目的美国考核方式闭卷占比较少大多以更能体现学生

6、理 科技风 年 月科教论坛解、应用能力的论文、课程设计为主同时融合了现场讲解、表演等方式在知识性考核的同时注重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合理化期末占比加拿大、美国等高校均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不超过.规范化考核体系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和有效许多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稳定的评价体系 徐芳等以苏州大学为例根据课程性质设置了多个考核维度.智慧化考核工具基于智慧平台的考核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考核的效率使多元化考核方式成为可能解除考核仅在教室的限制三、基于 范式的考核模式构建(一)范式的概念与历史 本科教学改革运动又称学生为中心运动()始于 世纪 年代几乎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 这场运动目前仍在继续并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7、 范式的核心理论即新三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 相比传统教育中的老三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范式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著名课程设计专家芬克()基于 理念提出了课程目标的六个维度:知识基础(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知识应用(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整合(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人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和对他人形成新的认识)、关心(关心该领域的新进展)、学会学习(发展出今后能自主学习该学科的能力)基于此在构建考核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尽可能多地包含上述维度的考核内容(二)考核模式构建基于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自身特色结合 范

8、式“新三中心”的核心理念与教学考核六大维度的概念综合整理以下考核模式:.考核主体考核主体采用“”的模式“”即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的评测主体包括教师评测、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即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这种考核主体组合模式既可以丰富考核的多元化评判标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同时可以对教学的双方主体均进行有效的反馈.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并用的形式参考 模式的六个维度将考核分为“知识型考核综合能力测评”知识型考核主要包括期末闭卷考试与随堂测验注重考核知识基础、知识应用以及知识整合维度的教学成果随堂测验以客观题为主旨在考核阶段性知识点学习效果客观题的方式又可以提高评测效率在增加过程考核的

9、同时降低教师的工作增加量期末闭卷考试则采取多种题型的方式有意识增加主观题比例同时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知识线、知识网的掌握、理解程度综合能力测评则主要以表现型评价为主包括“小组汇报展示答辩”该考核将六个维度均包含在内 小组针对选定主题进行收集资料、材料整合、方案制订、文本及演示文稿的制作最终成果以答辩的形式展示教师可在答辩过程中进行提问.考核标准为了解决终结性考核占比较大的问题本次构建的考核体系中知识型考核与综合能力测评各占比 其中期末闭卷成绩占比 随堂测验占比 小组作品展示及答辩的分数由多方共同裁定任课教师和各组代表组成答辩委员会对每个小组的作品展示打出分数答辩平均分将作为小组作业的基础分数

10、这种打分方式可以增加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提高评价的公平性除小组的基础分数外结合小组内成员的互评分数以及学生的自评分数最终确定学生的综合能力测评分数 学生互评与自评是“人文”维度教学成果的最佳体现.过程性考核体现随堂测验每 课时进行一次这一频率既可确保反馈的及时性让学生可以阶段性地查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及方法 组内互评也采取阶段性评价模式 周为一个周期学生对本组其他成员给出“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分并给出改进意见这种多次互评的模式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且通过整合一学期的小组互评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分也采取与互评周期相同的阶段性模式让教师及

11、时了解到自己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做出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考核与职业技能的联通地方应用型院校要在教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因此在考核中小组汇报的主题选用企业、公司等单位的实际项目中考核标准也以行业实际标准为主 这一考核设计会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到社会对于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并模拟从业后的工作内容帮助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融合提高其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学生打乱随机分组即模拟初入职场会遇到的状态科教论坛科技风 年 月锻炼学生如何在不熟悉的团体内快速找到合适的位置、擅长的工作内容并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项目 组内互评的方式也可帮助学生了解到在群体工作中自身的缺陷并及时

12、加以改正 这种形式的锻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以及快速适应的能力四、实践成果上述建立的考核模式已经在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加以运用效果显著 课程共 课时每周 课时共计 周结课授课对象为城乡规划专业三年级学生共 人(一)考核方式总分数 分期末考试占比 随堂测验占比小组汇报得分占比 小组互评与学生自评分数占比 随堂测验每 周进行一次共进行 次每次 分钟包括 道选择题和 道判断题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小组汇报展示主题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随机分组并随机指定组长和答辩汇报人 小组自行选择城市并进行 分钟汇报展示 由教师和组长组成共计 人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汇报进行提问并打分平均分数

13、作为小组得分小组互评以及学生教师互评每 周进行一次共进行 次以等级分数为主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学期末每位组员综合学期整体表现为其他成员打出最终互评分数同时给出自评分数(二)考核成果课程结束后对 名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考核模式下学生对于本课程投入的总时间超过其他专业课程 相比起其他课程投入时间集中于考试前 周本课程投入时间分布较为分散绝大多数学生在 周的总时长内几乎都有课外投入有效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的目的避免了考前突击复习的功利性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表示这种考核模式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对于课程的兴趣与重视 的学生对模拟职场的小组形式表示非常支

14、持半数的学生反馈初期的小组沟通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最终的收获让他们受益匪浅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社会生存技能五、总结与展望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高校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高校考核制度改革的实践措施基于美国 范式“以学生为中心”六个维度教学目标的理念构建起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校的课程考核模式 该模型包括知识层面和综合能力层面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达到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该考核模式已应用在专业核心课程“城市道路与交通”中效果显著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进行修正和完善例如:()该考核模式更适用于小班教学人数众多的课程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小

15、班教学也可方便教师在过程考核中较好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改善动态()该考核在考核方式上还可以继续丰富例如读书笔记、面试等多种形式可让考核体系更加丰富该考核模式仅针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其具体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参考文献: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高等教育():.刘洁许信.应用型本科力学类课程考核改革探究与实践.安徽建筑():.谈松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曹冬岩.美国大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启示.中国电力教育():.陆根书陈晨刘萍刘琰.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研究.复旦教育论坛():.

16、杨爱英宋扬.高等教育考核方式改革初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杨心.加拿大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 以滑铁卢大学为例.世界教育信息():.尹楠.加拿大与中国高等教育考核制度的对比分析.公关世界():.徐芳贺亚娟马丽.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山东化工():.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 美国 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赵炬明.关注学习效果: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 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基金资助:河北省教学改革项目“空间规划背景下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综合改革研究”()作者简介:梁琛()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理学博士河北地质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 科技风 年 月科教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综合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