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经济的脊梁,金融资本、互联网和新兴 科技则为实业插上了翅膀。在这个大时代,实业发展需要高科技、高增值、高知识才能赢得新机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作为2017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来部署,一方面说明我国在新常态的政策框架下,已经形成了以新发展理 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行动纲领;另一方面也客观地表明,面对经济缓中趋稳和不断分化的趋势,目前资本的“脱实向虚”倾向令 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加大,结构纠偏的任务重大而艰巨。在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要求 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奠基作用,其相关的经济政策也必然会产生纲举目张的效应。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现在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了,必须回归它的原有功能。只有让虚拟经济回归其基本功能,发展实体经济的 成本才能降低,发展环境才能优化,发展新动能才能形成。 二、实体经营企业才是解决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 金融资本、新兴科技和“互联网+”的确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大。尤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商业规则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新数字技术的普及、新破坏性威 胁的出现改变了每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及流程。数字革命完全颠覆了旧的商业模式。 大卫·罗杰斯在《智慧转型:重新思考商业模式》一书中认为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五个关键战略领域:顾客、竞争、数据、创新和价值。 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与顾客联系的方式、创造价值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在信息传播和为顾客交付产品方面,已经获得了巨大进步。今天,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展示出更多的双向特征:顾客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论要比广告与名人效应更具影响力,顾客成为更强势的影响者。顾客的动态参与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思考竞争的方式。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们不仅会与同行业的公司竞争,也会与其他行业的公司竞争。其他行业的公司也许正在用它们新的数 字产品抢夺我们的顾客,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与一个长期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内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在另一个领域与该竞争对手的合作来利用公司的能力。在越 来越多的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力资产可能不再留存于组织内;相反,它们可能以宽松的商业关系的形式存在于合作伙伴网络中。 数字技术已经改变我们的世界,也许最重要的改变是我们看待数据的方式。在传统的企业中,获取数据的代价是昂贵的,而且数据难以存储,其依靠的是组织的力量, 管理这些数据需要购买和维护庞大的信息系统。今天,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成,不仅由企业创造,而且由每个人创造。此外,基于云计算的系统使得存储数据越来 越便宜,而且数据容易获得,便于使用。当今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数字技术也正在改变企业创新的方式。从传统意义上看,创新是昂贵的、高风险的、孤立的,所以,测试新想法就变得困难和成本较高,这样一来,企业在向市场正式 推出产品之前,判断应该给产品加入哪些属性时主要依靠的是管理者的猜测和推测。今天,数字技术让连续性的测试、实验和流程成为可能,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用很 少的钱就可以建一个初步模型,在用户社区中可以快速地进行想法测试。对于需要不断学习和快速迭代的产品,不论是否推向市场,这种测试都可以成为常态。 最后,数字技术迫使我们对如何理解顾客和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顾客的关注点会快速改变,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发现新的、顾客关注的方向和潜藏 的机会。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当一个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时,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正如安迪·格鲁夫几年前警示的那样,在数字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企业 要不断挑战极限,找到下一个顾客价值的来源,这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数字技术没有颠覆实体经营,而只是促动、改变、帮助、创新实体经营。 金融资本对实体经营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当前,出现了由全球性的金融资本“投机”造成的利益分配黑洞问题,财富的聚集和兼并越来越严重,占人口总数10% 的社会富有阶层,所持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50%这条红线,欧美、中国、日本、印度等都是如此。其原因在于资本收益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因为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远大于 实体经济资本的流动性,这样就导致金融资本的机会效率远高于实体经济。这也是中国从2000年以后出现的最主要问题,尤其在2008年以后,开工厂的不如炒房的,炒房的 不如炒股的,炒股的不如做P2P的…… 的确,特别是这两年,做实业的整体收益率远逊于投机炒房的,因为炒房的收益率远高于经营实体经济。因此,人们一窝蜂地做投资、做金融,想又快又容易地、“短 平快”地赚到钱,所以才造成当下人们对实体经济的失望,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有十几亿人口,如果人们都去“赚快钱”,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现在,比炒房客更厉害的是那些真正掌握金融话语权的高智商“金融玩主”,因为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远高于那些炒房子的投机客。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远大于房地产的 流动性,成本很低,收益率又很高。只要有资源,人够聪明,那么财富的增长率会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增长率。 随着全球生产效率的递增,财富的聚集程度越来越严重,生产效率越来越高,购买力的减弱也与日俱增,这样就会造成产品过剩,这也是造成当下实体经济困难的另一 个原因所在。 在全球性的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的大环境下,有钱的会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会越来越没钱,随着资本证券化、经济金融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个趋势会愈演愈 烈。随着财富递增式地向少数人手里聚集,社会购买力会越来越弱,实体企业更是难以为继,怎么办?如果将经济的发展比作登山,那么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前进, 中国经济已行至半途,无限风光在险峰——处在“半山腰”的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地继续前行,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达到“最高峰”呢?作者认为,可行!但真正地回归实体经 营并转型升级才是关键。 2016年格力与万科公司遭遇资本市场冲击的案例引发了一个深刻的思考,即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一个实业家的时代,还是一个资本家的时代? 泛滥的货币形成两个效果,一个是贫富分化,比如美国的贫富分化极端严重,因此“21世纪资本论”大行其道。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另一个是资本家取代了实业家,谁能拿到大量便宜钱,谁能与大型金融机构密切地捆绑在一起,谁就能占据更多的资产。什么资产在受到追捧?一二线热门城市的房地 产、全球主要移民城市的土地、全球高端技术与品牌、年轻人中可能成为未来经济顶梁柱的人才,以及李嘉诚在做的收购基础设施。 对于一个工业化之路走了一半的国家,让资本家取代实业家,等于自杀。中国如何完成实体经济的转型,如何让年轻人安心在技术、管理等实业部门,如何形成工匠精 神? 如果不能形成实体经济的转型,高端核心技术就不得不依赖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因此占据先机,国企的改革也就越加困难。 穷的愈穷,富的愈富。2016年9月,咨询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美国公司在海外持有的现金总计达2.5万亿美元 (约合16.5万亿元人民币)。据路透社2015年援引非营利组织的数据,苹果在海外持有的现金高达1810亿美元,与凯投宏观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相当于美国公司海 外现金总额的7.24%。 美国已经形成了硅谷这样的投资、创新模式,完成了工业化历程,多发货币解决了自己的负债,形成了对别国的压力。 在美国工业化之时,黄金是货币定心锚,而在日本工业化之时,也没有什么汇率大幅震荡一说,如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什么广场协议,哪来的日本工业繁荣。所 以,在工业化之时,维持基本的稳定是必要的,别听信什么货币彻底市场化。 即使是美国,其目前的货币局面继续下去,也将是热铁板上的活鱼,死路一条。苹果产品销量的节节下降,意味着其创新能力在持续衰落,苹果持有巨量现金的结果 是,这家公司很有可能变成四处扩张的投资公司,并且不断用兼并的方式消除竞争对手。一个巨无霸企业挡住前行之路,是整个行业的灾难。 中国如果一切货币化,比美国情况要可怕得多,在不确定的前景刺激下,赌徒进行短期搏杀。只要挺过了每次的房地产低谷期,很快就开始回暖,只要能够坐庄成功, 就成为众人眼中的股神。现在购买优质资产的,都是险资等金融机构,这些人做实业真的比现在的企业家好吗? 虽然经济趋势没有实质性改变,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浪潮已经席卷了房地产、黑色金属、煤炭市场,现在转移到了大蒜等农产品市场。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 10月末,全国大蒜批发价涨至7.24元/斤,环比上涨6.16%,同比上涨90%,超越2009年至2010年的价格,创历史新高。 资金多、利率低,为了解决企业的高负债,企业不一定能救活,反而可能导致金融资本压倒实体企业。有人反驳,愿赌服输,既然当初选择上市,就应该料到今天的结 果。这话不公平,货币成为企业的杀手,是货币主导者的责任。 那么,当下的我们到底如何理解实体经营呢? 华为任正非曾经说:“实业才是解决人们幸福生活的根本。”人类幸福生活的根本还是来自实体经济,而不会建立在虚拟经济的基础之上。他一再强调,企业家不要有 那么多互联网概念的冲动,重要的是要踏踏实实地用互联网和新科技优化内部管理,夯实基础管理平台,而不是借互联网的“风口”那么简单。在这个时代,互联网企业只 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只重视线上不重视线下解决不了把三流产品变成一流产品的问题,也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是以BAT等企业为代表的大量向线下发展的企业的选择。但当它们真正走到线下,就会发
5000.00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120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自201X年5月至201X年11月底完工,建设工期共计7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X X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X市国家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公司致力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专注能源环保研发多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利用自有核心专利技术研发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的要求,还具有指标高、实现功能全、取材广泛丰富、廉价、效益高、回收期短的突出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国防等领域,整体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依环保求生存,以人才聚科技,靠科技谋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经营指导思想和“集天地之气,正人文之本,和万物之灵,创能源之利”的文化理念,遵循循环发展理论,积极研发高效能源和环保产品及其制备工艺装备。公司拥有一整套的激励科技发展措施,系统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国内一流生产营销人才和管理队伍。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托,以公司研发中心为骨干,坚持以人为本,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进行科研费用投入,大胆创新、努力研发,已成为国内研究生物质能源领域技术力量较强,产品较全,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1.3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 《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4.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5. 《中国制造2025》;
6.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7.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
8. 《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9. 《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0. 《现代财务会计》;
11. 《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2.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3.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
一
主要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亩
50.00
2
总建筑面积
㎡
22880.00
3
达产年设计产能
万吨/年
5.00
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12000.00
4.1
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3683.00
4.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4490.00
4.3
土地费用
万元
1500.00
4.4
其他费用
万元
178.46
4.5
预备费用
万元
148.54
4.6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000.00
二
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55000.00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47666.67
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3980.57
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2985.43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3.37
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3433.65
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995.14
8
项目定员
人
200
9
建设期
个月
7
三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33.17%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64.65%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86%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32.05%
5
税后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2,375.15
6
税前财务净现值(ic=8%)
万元
18,598.14
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年
4.17
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年
3.47
9
盈亏平衡点
%
23.17%
年产汽车商贸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循环型经济是“循环型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循环型社会”则是循环型经济的制度保障。两个过程是统一的,表现在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观、人群组织方式以及社会的运行方式的转变上,因为经济系统中的加工废物和消费废物都是排入社会的,如果社会没有把这些废物重新输入到经济系统的机制的的话,循环型经济是不可能形成的。而要形成这一机制则要依赖于上述的价值观、消费观和相关方式的转变。自从循环型经济的概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及其城市已先后把构建循环型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目标,提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成倍地降低物质消耗和污染排放,这正是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本质所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消费强度将持续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对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众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不断突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必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自然资源有限,远低于西方国家。大力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2项目发起缘由
我国政府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有利社会的一件好事、一件幸事,是广大农民的福音。
料充分体现了资源利用、健康环保、节约替代、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先进理念,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积极响应我国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号召的现实举措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因此,项目建设实施正是积极响应了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
2.3.2带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再一次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很多企业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科学发展为主产工人队伍,从而为公司的稳健高效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项目公司还将着重对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发,不断提高产品综合技术水平。因此,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
本次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
2.4.3管理可行性
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
2.5分析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使项目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逐步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还可有效缓解当前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项目将给中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及新材料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技术,实现新的飞跃。还将带动项目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
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
第16页
年产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3.1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及意义分析
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态,也是一种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概念的关系非常紧密。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到十八大将其作为战略任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但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而且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标志性特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这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涵,标志着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绿色发展从广义上说涵盖节约、低碳、循环、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从狭义上说,绿色一般表示生态环保的内涵;循环发展就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基本理念是没有废物,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质是解决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发展就是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降低能耗强度、碳强度以及碳排放总量,实质是解决能源可持续问题和能源消费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推动城乡建设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生态修复保护,才能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非常宏大,但中国梦离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又很近:每天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温暖的阳光,吃上放心的食品,安居乐业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梦”。没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民族复兴的任务难言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难言改善。我国正处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发展不等于简单的增长,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增长,更需要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没有权利为了满足我们这一代的需要,剥夺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权利,更不能让子孙后代承担我们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环境生态利用好、保护好,才能维护资源环境对人类的长远供养能力,使后代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公平机会。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有效破解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约束
资源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13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对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
国内外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都有助于破解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例如,废弃商品和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资源,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矿产”或“城市矿山”。在发达国家,开发城市矿产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美国开发利用的城市矿产资源每年的销售额高达2360亿美元。在国内,浙江宁波某公司每年从废弃金属、电器中回收再生铜4制成铜制品,而国内某大型铜矿一年产量也就是50万吨左右。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并逐步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里集中显现,呈压缩型、复合型特点,增加了治理和修复的难度和复杂性。水、土壤、空气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高,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洋污染等问题十分严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就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途径。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不断提高
由于国家大、人口多,加之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任务,我们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督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的前提下,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彰显我国作为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形象,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源综合利用包含的内容广泛,利用的途径也在不断拓宽。近年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其应用前景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86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7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88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89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0
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1
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2
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3
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4
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5
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97
附表14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99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产天然虾青素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X X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黑龙江省X X市工业园区
1.1.5项目负责人
孙X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12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00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3683.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4490.00万元,土地费用为15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178.46万元,预备费148.5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0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可实现年产值55000.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47666.67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980.57万元,年均净利润2985.43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343.37万元,年增值税为3433.65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3.17%,投资利税率64.6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86%,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17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为:天然虾青素。
本次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2288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
层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1、主要生产仓储工程
生产车间
1
10000.00
10000.00
仓储库房
1
5000.00
5000.00
2、配套建筑工程
办公综合楼
3
1200.00
3600.00
职工宿舍楼
3
1200.00
3600.00
门卫室
1
80.00
80.00
配电室
1
200.00
200.00
其他辅助设施
1
400.00
400.00
合计
18080.00
22880.00
3、公共设施
道路硬化及停车场
1
10000.00
10000.00
绿化工程
1
5000.00年产清洗扫路车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清洗扫路车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建设单位:X X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日期:二零一九年
第6页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2
1.1.9项目建设期限 2
1.2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项目发起缘由 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
2.3.1积极响应我国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号召的现实举措 8
2.3.2带动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 9
2.3.3顺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
2.3.4促进国内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1
2.3.5符合《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1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3
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3
2.4.1政策可行性 13
2.4.2技术可行性 14
2.4.2技术可行性 15
2.4.3管理可行性 15
2.5分析结论 15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17
3.1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及意义分析 17
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
3.3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1
3.4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2
3.5我国清洗扫路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3
3.6市场分析结论 26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27
4.1地理位置选择 27
4.2区域投资环境 27
4.2.1区域地理位置 27
4.2.2区域生态环境条件 27
4.2.3区域气象条件 28
4.2.4区域区位优势条件 28
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28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30
5.1总图布置原则 30
5.2土建方案 30
5.2.1总体规划方案 30
5.2.2土建工程方案 31
5.3主要建设内容 32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
5.4.1给排水 32
5.4.2供电 34
5.5道路设计 36
5.6总图运输方案 37
5.7土地利用情况 37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7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7
第六章 产品及技术方案 38
6.1主要产品方案 38
6.2产品标准 38
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38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
6.5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39
6.5.1工艺设计指导思想 39
6.5.2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39
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0
7.1主要原料消耗 40
7.2主要设备选型 40
7.2.1设备选型原则 40
7.2.2主要设备明细 41
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 42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2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2
8.2.1能源消耗种类 42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2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3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3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4
8.5.1工业节能 44
8.5.2节水措施 44
8.5.3建筑节能 45
8.5.4企业节能管理 46
8.6结论 46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48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48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8
9.1.2设计原则 48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48
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9
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9
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0
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0
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0
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2
9.4.3环境保护措施评价 53
9.5绿化方案 53
9.6消防措施 54
9.6.1设计依据 54
9.6.2防范措施 54
9.6.3消防管理 55
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6
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 57
10.1 编制依据 57
10.2概况 57
10.3 劳动安全 57
10.3.1工程消防 57
10.3.2防火防爆设计 58
10.3.3电力 58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58
10.4劳动卫生 59
10.4.1防暑降温与冬季采暖 59
10.4.2照明 59
10.4.3防烫伤 59
10.4.4噪声 59
10.4.5个人防护 59
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 60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1
11.1组织机构 61
11.2劳动定员 61
11.3人力资源管理 61
11.4福利待遇 62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 63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3
12.2建设工期 63
12.3实施进度安排 63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
13.1投资估算依据 64
13.2建设投资估算 64
13.3流动资金估算 65
13.4资金筹措 65
13.5项目投资总额 65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68
第十四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 69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69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69
14.1.2产品成本 70
14.1.3平均产品利润 71
14.2财务评价 71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1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1
14.2.3不确定性分析 72
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74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76
15.1项目风险因素 76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6
15.1.2技术风险 76
15.1.3场风险 76
15.1.4金管理风险 77
15.2风险规避对策 77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77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77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77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78
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79
16.1招标管理 79
16.2招标依据 79
16.3招标范围 79
16.4招标方式 80
16.5招标程序 80
16.6评标程序 81
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1
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1
16.9合同备案 81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83
17.1结论 83
17.2建议 83
附 表 84
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84
附表2 总成本表 85
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86
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7
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88
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89
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