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新城XC-C12-b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pdf

举报
资源描述
编号:PH-LZ-2021-005 龙港龙港新城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建设工程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书(公示稿)浙 江 潽 海 环 境 科 技 有 限 公 司浙 江 潽 海 环 境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二二二二一一年年二二月月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I 目目 录录 1 概述概述.1 1.1 论证工作由来.1 1.2 论证依据.4 1.3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6 1.4 论证重点.9 2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0 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10 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1.18 2.3 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21 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4 2.5 项目用海必要性.28 3 项目所在海域概况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 3.1 自然环境概况.31 3.2 海洋生态概况2.54 3.3 自然资源概况.59 3.4 开发利用现状.61 4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2.68 4.1 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68 4.2 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及生态损害评估.71 4.3 项目用海对鸟类的影响分析.72 4.4 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73 4.5 项目用海风险分析.74 5 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76 5.1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76 5.2 利益相关者界定.79 5.3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80 5.4 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82 6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83 6.1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83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II 6.2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95 6.3 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04 6.4 项目用海与与自然资办函20191857 号文符合性分析.104 7 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105 7.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105 7.2 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07 7.3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110 7.4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113 8 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116 8.1 区划实施对策措施.116 8.2 开发协调对策措施.116 8.3 风险防范对策措施.117 8.4 监督管理对策措施.119 9 生态修复方案生态修复方案.123 9.1 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5.123 9.2 生态修复方案5.124 9.3 生态修复预算、实施计划与进展5.130 9.4 监管措施与建议5.131 9.5 项目用海生态修复建议.133 10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35 10.1 结论.135 10.2 建议.141 11 资料来源说明资料来源说明.142 11.1 引用资料.142 11.2 现场勘查记录.143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 1 概述 1.1 论证工作由来 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位于鳌江口以南、舥艚港以北、东塘以东的龙港沿海(图1.1-1),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 201824 号)精神,2019 年 10 月 24 日自然资源部对江南涂区域历史围填海处理方案同意备案(以下简称该方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 号,附件 5)。该方案涉及未确权用海面积 1164.4346 公顷。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用海区涉及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规中 XC-C12-b 区块,处于该方案涉及的未确权用海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使用权,同时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文件。根据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海渔发20173 号文件精神,符合“用海审批目录”(附件 7)的项目用海可以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经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本项目为绿地建设工程,项目用海属于“用海审批目录”中的第二类“城市基础设施用海和公益事业用海”中的第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用海”中的“7.绿地”,因此,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可以通过用海审批的方式申请获得海域使用权。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拟申请用海面积为 4.1466 公顷,小于50 公顷,应报省政府批准项目用海。根据“自然资规20187 号”和“浙自然资规20191 号”文件精神,为确保具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开展该绿地建设工程的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工作。目前,建设单位已取得龙港市经济发展局关于龙港新城XC-C12-b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的备案登记(附件 2)。由于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用海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填海,填海面积为 4.1466 公顷,需要编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受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潽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了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附件 1)。根据相关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本海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 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均为 1985 国家高程。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3 图图 1.1-1 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图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图江南涂历史围填海区 中心渔港 扶贫搬迁建设区 舥艚港 鳌江口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4 1.2 论证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年 1 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 年 11 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 年 12 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8 年 3 月修订);5)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17 年 9 月修正);6)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17 年 9 月修正);7)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2014 年 12 月修正);8)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2007 年 1 月);9)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2018 年 1 月);10)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 号);11)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 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 2018 24 号);12)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 号);13)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 号);14)浙江省自然资源厅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 号);15)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2017 年 3 月);16)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 号);17)浙江省海域使用论证管理办法(2006 年 9 月);18)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2008年 1 月);19)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海环字2016664 号);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5 20)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的复函”(自然资办函20191857 号)。1.2.2 技术标准和规范 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5)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6)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国海发201022 号);7)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8)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28058);9)海籍调查规范(HY/T124-2009);10)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11)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12)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GB/HY070-2003);13)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T 251-2018);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5)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国海规范201713 号);1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7)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18)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19)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20)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2017 年 5 月)。1.2.3 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 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 年)(国海发20158 号);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2018 年 9 月修订);3)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政函201738 号);4)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浙政办发2017103 号);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6 5)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 年)(浙海渔规201714 号);6)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0-2020)(2011 年 3 月);7)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2009 年 8 月);8)龙港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5 年);9)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 年 7 月);10)龙港新城中央商务区(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 年 7 月);11)龙港新城龙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 年 7 月);12)龙港市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及龙湖片区 35 宗地块控规调整规划(2021 年)(2020 年 12 月)。1.2.4 项目基础资料 1)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 年 12 月);2)关于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用海项目的批复(国海管字 2005 578 号);3)关于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批复(国海管字201294 号);4)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修改稿)(2004 年 8 月);5)江南海涂围垦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3 年 8 月);6)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2004 年 5 月);7)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报批稿)(2011 年11 月);8)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篇章(2011 年 11 月);9)龙港新城东海大道工程初步设计(报批稿)(2014 年 2 月);10)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2019 年 9 月);1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2019 年 9 月);12)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2019 年 9 月);13)其它相关资料。1.3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1.3.1 论证工作等级 本项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海域使用分类,项目用海类型为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7“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 7.71),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 1.11)。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按照项目的用海方式、规模和所在海域特征进行划分。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 4.1466 公顷,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 中关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的判据,确定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为二级,具体见表 1.3-1。表表 1.3-1 海域使用论证工作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 序号序号 用海方式用海方式 用海规模用海规模 所在海域特征所在海域特征 论证等级论证等级 1 建设填海 造地用海 参照判据 填海造地5 公顷 所有海域 二 工程特征 填海造地 4.1466 公顷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 二 1.3.2 论证范围 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论证范围以用海外缘线为起点,二级论证向外扩展 8km,应覆盖用海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根据“自然资规 20187 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精神,本报告资源环境影响内容主要引用“江南涂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相关结论,因此论证范围与生态评估评估范围一致,即以江南涂围填海区外缘线外扩15km,该范围已覆盖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详见图 1.3-1)。目前,江南涂围区外侧海塘已建成,围区内已填海成陆,用海项目实施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因此论证的主要范围集中在江南涂围区内。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8 图图 1.3-1 海域使用论证范围示意图海域使用论证范围示意图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9 1.4 论证重点 根据“自然资规20187 号”文件中相关精神,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生态修复措施。同时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中表 D.1 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自身特征和所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海洋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2.5 节);(2)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3 节);(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5.3 节);(4)项目用海生态修复建议(9.5 节)。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0 2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 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2.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性质等 项目项目名称:名称: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投资额投资额度:度:5133.81 万元 项目项目地点:地点: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 用海面积:用海面积:4.1466 公顷 项目性质: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项目用海地理位置及现状:项目用海地理位置及现状: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的南部,属于龙港新城规划中的产业集聚区的 XC-C12-b 区块。区块北侧为疏港大道,西侧为湖滨路,东侧为渔港路,南侧为海丰路(即九龙路),用海面积 4.1466 公顷。当前工程区海域内无人工设施,表面被杂草覆盖,所生长杂草以小蓬草和狗尾草为多,地理位置见图 2.1-12.1-3,现场情况见图 2.1-4。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1 图图 2.1-1a 项目地理位示意图项目地理位示意图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江南涂围填海江南涂围填海项目项目 苍苍 南南 平平 阳阳 龙龙 港港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2 图图 2.1-1b 项目地理位示意图项目地理位示意图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N 江江 南南 区区 涂涂 域域围围 填填 海海 区区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3 图图2.1-2a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06-12-31)图图2.1-2b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07-12-31)图图2.1-2c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09-12-31)图图 2.1-2d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0-12-31)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4 图图2.1-2e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1-12-31)图图2.1-2f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2-12-31)图图2.1-2g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3-10-02)图图2.1-2h 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4-12-30)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5 图图2.1-2i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5-10-12)图图2.1-2j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卫星影像(2018-04-17)图图 2.1-2 江南涂区域历年卫星影像江南涂区域历年卫星影像图图 项目位置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6 图图 2.1-3 龙港龙港市市新城中央商务区、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及及龙湖片区龙湖片区 35 宗地块控规宗地块控规调整调整规划规划(2021 年)年)(用地规划图(用地规划图)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7 图图 2.1-4 项目用海区及周边环境现状图项目用海区及周边环境现状图 N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8 2.1.2 建设规模及内容1 根据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温州市工业设计院,2020 年 12 月),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硬质铺装、绿化景观、附属设施等。项目涉及 XC-C12-b 地块,工程总用地面积 40974m2,其中,绿化工程 28681.8m2,铺装工程 12192.2m2,建筑工程 100m2。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1 2.2.1 用海项目平面布置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硬质铺装、绿化景观、附属设施等。项目涉及 XC-C12-b 区块,工程总用地面积 40974m2,其中,绿化工程 28681.8m2,铺装工程12192.2m2,建筑工程 100m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2-1,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分别见图 2.2-1。表表 2.2-1 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表表 序号序号 项目项目 单位单位 指标指标 备注备注 1 XC-C12-b m2 40974 2 硬质铺装 m2 12192.2 3 绿化工程 m2 28681.8 绿地率 70%4 建筑工程 m2 100 2 处公厕 5 附属设施 项 1 6 室外水电 项 1 7 总投资 万元 5133.81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19 图图 2.2-1 龙港龙港新城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0 2.2.2 用海项目主要结构和尺度 本项目的建设是为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美观度,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及生活生态环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广场铺装、绿化工程、建筑工程、附属设施及室外水电等。2.2.2.1 道路铺装工程 本项目道路铺装工程用地面积 12192.2m2,根据场地功进行适宜性的设计和选材,尽量做到经济性、生态性以及舒适性。不同区域的材质通过铺装形式、材料、色彩的不同,创造不同的氛围,强化场所感。在景观的细部纹样与材料的使用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元素如莲花纹、水纹、福字地雕等等,来体现古典美学的造园风格。园内铺装地坪以自然石材为主要面层,包括青石板、花岗岩、小青瓦、细砂石等材料。2.2.2.2 绿化工程 本项目绿化工程用地面积 28681.8m2。1、设计原则(1)整体统一协调 以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结构,灵活运用丰富的已有生态体系,以面为主,相互贯穿,相互渗透,相互过渡,总体上形成休闲公共绿地的环境氛围。(2)突出季相变化 通过花色、夜色、落叶变化带来的季节转换感受,建立足够的物种差异和视觉冲击,创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3)以人为本 结合居民生活休闲的普遍规律,认真把握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的需求,利用植物来构筑符合人体尺度和使用需要的绿化空间。(4)经济合理 考虑景观的可执行性和市场性价比,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主要选择抗逆性强,易养护的植物。考虑针对盐碱土壤条件,选择耐盐碱植物。因浙江东南部地区深受太平洋西行台风的影响,需充分考虑植物的抗风性。营造经济又美观的植被景观,实现设计理念和实际实行的高度统一。2、种植形式 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营造在整个环境景观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1 整个景观环境设计的重点,是绿地定位为生态“绿肺”的首要评判标准,也是构架“以人为本”的活动空间与场所最重要的园林因素。结合景观功能分区,营造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1)生态密林:采用常绿和落叶植物结合形成大尺度背景,创造森林般的景观效果。(2)疏林草地:采用大面积的草坪与孤植树相结合,局部点缀色彩热烈的宿根花卉,勾勒出纯粹的开放休闲环境。(3)主题花境:停留休憩节点布置观赏性强,色彩表现好,花期长的主题花境,提升整体绿化品质。(4)组团绿化:采用不同品种、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植物品种,合理搭配呈现出层次分明,季相突出,观赏舒适的植物群落。3、种植设计 乔木可以选择松柏、银杏、香樟、槐树、皂荚、柳杉、楸树、无忧花、榕树、菩提树、垂柳等;开花小乔及灌木有玉兰、栀子、丁香、茉莉花、梅花、桂花、含笑、结香、瑞香、腊梅、金银木、红枫、曼陀罗花、海棠、芭蕉、杜鹃、茶梅、女贞、八仙花等;地被及水生植物有兰花、荷花、彼岸花(石蒜)、玉簪、麦冬、红花酢浆草等。2.2.2.3 建筑工程 本项目建筑工程用地面积 100m2,在区块内布置 2 处公共厕所,建公厕应按住建部二类以上公厕标准进行建设。2.2.2.4 附属设施 项目中有大量景观小品,如雕塑、坐凳、景墙等。设计力求雕塑能体现文化、姿态生动自然,亲切可人。其它如景墙、坐凳等小品亦要求按当地形式和材料,力求古朴自然。路灯、果壳箱、标识、标牌等要做到统一设计,形式简洁优美,与景区及城市整体景观协调一致。2.3 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已于 2010 年底合龙,围区内已统一吹、回填且软基处理至 3.50m 左右。目前,“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评审(附件 4)。本用海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2 项目位于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作为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项目用海区填海施工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本用海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块整平及后续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2.3.1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平面布置 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建设利用原江南海涂围海养殖区的围堤和隔堤,包括北堤、顺堤和北隔堤。其中占用北堤 1184m、占用顺堤 5561m,占用北隔堤长 2573.70m,围区建设隔堤长 49149m。实际施工时,江南涂区建项目和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南部的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建设区同步填海。隔堤堤身材料采用袋装砂,结构形式为斜坡堤,地基处理采用通长砂袋排水板排水固结方案。隔堤堤顶兼顾施工便道和吹填管线通道作用,顶宽 5m,堤顶标高设有+6.0m 和+6.5m 两种。堤顶道路采用泥灰结石路面结构,隔堤内侧今后吹填成陆,内坡不采用护面,外护面(袋装砂斜坡堤)采用复合布袋体无纺布简易护面,内、外坡护脚设置反压棱体。2.3.2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 2.3.2.1 海堤施工工艺 海堤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石料开采碎石加工测量放样土工布铺设碎石垫层铺设塑料排水板经编土工布抛石-反滤土工布闭气土方(与抛石交替进行)迎潮面护底迎潮面护面堤身砌石堤顶结构。(1)铺设土工布:退潮时露滩地段,采用人工赶潮,直接将土工布铺设在滩涂面上。退潮时补露滩地段,采用专业的土工布铺设船进行水下 GPS 定位铺设。(2)碎石垫层施工:土工布铺设定位后,从各料场运输碎石抛填至土工布上,涂面高程在平均潮位以下的采用船抛,平均潮位以上的采用车车抛。(3)塑料排水板施工:先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中穿出,将塑料排水板与桩尖贴紧管靴,以导杆顶住管靴插入土层中,送达预定设计深度后拔出导杆。(4)抛石。(5)镇压层护面施工:迎潮面镇压层兼做施工路面,利用抛填车辆碾压密实,并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超高。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3(6)堤顶道路及堤顶防浪墙:在大堤堤身抛石全部完成并连续 3 日内沉降效益 2mm/d,再进行堤顶路面施工。2.3.2.2 隔堤施工工艺(1)砂被及吹填砂施工:首先铺设砂被及吹填砂作为排水垫层,开展多个工作面,直接人工摊铺,以砂库供砂筑堤。(2)排水板打设:待砂被和吹填砂施工完成后,插板机进场进行陆上排水板施工。(3)铺设通长袋:再铺设通长袋作为加筋垫层。(4)袋装砂棱体施工:开展多个工作面,采取短流水作业,阶梯式推进。(5)铺设无纺布:为防止砂被及袋装砂棱体袋布裸露在外风化,在堤身外侧铺设一层无纺布。(6)泥灰结石路面施工:施工测量集中场地备料场拌法拌合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成型。2.3.2.3 填海施工工艺 填海工程包括吹泥和软基处理。根据疏浚船位置的远近,吹泥又分为单船作业和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1)吹泥工艺 疏浚船距吹泥区距离较近时,采用单船作业方法,先测量定位,然后进行浚前航道水深测量。距离较远采用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根据施工土质、绞吸船泥泵所产生的有效扬程,确定大型绞吸船与大型接力泵船之间的管线长度;单船作业法连接岸管浮管,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法确定接力泵船摆放位置及系统管线联接方案;管架头安装及试吹填;正式吹填,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吹填口位置,保证吹填平整度;管线拆除,船机退场。(2)软基处理工艺 吹填疏浚土至设计标高,静置、晾晒一定时间;搭设工作浮桥,铺设土工编织布;插塑料排水板;连接主管和支管,安放检测仪器;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4 铺设抽真空设备,覆膜密封;抽真空:先试抽真空,在确定真空度达到 85kPa,并持续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应保证真空泵 24 小时不停泵;停止抽真空、平整场地。2.3.3 本项目后续施工工艺和方法 本用海项目后续施工主要为地块整平及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准备 施工前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便集中上料,料源处有专人控制回填石方的质量,严禁不合格的填料进入施工现场。(2)石方填筑 石方运输采用自卸车从料场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地。卸料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对粒径大于 20cm 的石块进行人工破碎,对强度大,人工破坏不了的,及时清出施工场地,卸料全部完成待监理检测合格后,再统一进行推平。(3)推平 用推土机对卸料进行推平,推平过程中人工及时对粒径大于 20cm 的石块进行破碎或清出施工场地。(4)建筑物施工 根据总平面布置,建设硬质铺装、景观绿化、附属设施等。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 2.4.1 项目申请用海类型和方式 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用海类型为“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 7.71),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 1.11)。2.4.2 项目申请用海面积 根据用海单位提供的项目用海平面布置,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拟申请的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 4.1466 公顷。项目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见表 2.4-1,申请用海位置图见图 2.4-1,申请用海界址图见图 2.4-2。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5 表表 2.4-1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一览表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一览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地块绿地建设工程 坐标系坐标系 CGCS2000 投影方式投影方式 高斯高斯-克吕格投影克吕格投影 中央经线中央经线 12030 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编号 大地坐标大地坐标 平面坐标平面坐标 北纬北纬 东经东经 X Y 1 273041.875 1203801.868 3044330.119 513224.840 2 273040.839 1203802.708 3044298.255 513247.928 3 273045.164 1203813.968 3044431.721 513556.812 4 273047.252 1203812.959 3044495.961 513529.049 5 273043.546 1203803.309 3044381.597 513264.333 6 273051.406 1203803.236 3044623.534 513262.067 7 273053.906 1203809.744 3044700.681 513440.590 8 273054.502 1203809.456 3044719.018 513432.666 9 273050.964 1203800.242 3044609.840 513179.914 10 273050.476 1203759.295 3044594.791 513153.940 11 273049.633 1203757.099 3044568.778 513093.700 12 273049.264 1203756.029 3044557.388 513064.346 13 273048.692 1203756.493 3044539.795 513077.099 14 273049.895 1203759.623 3044576.917 513162.961 15 273050.382 1203800.569 3044591.935 513188.907 16 273050.848 1203801.784 3044606.315 513222.237 2.4.3 项目申请用海期限 本项目申请用海期限为 40 年。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6 图图 2.4-1 龙港新城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申请用海位置图申请用海位置图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7 图图 2.4-2 龙港新城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地块绿地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界址图申请用海界址图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8 2.5 项目用海必要性 2.5.1 项目建设必要性(1)响应国家城市绿化政策,助推城市建设的需要 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早在 1992 年 6 月 22 日,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务院第 100 号令 城市绿化条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膨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大量污染物未被处理就被释放到空气中,使大气 PM2.5 严重超标。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空气质量急剧下降、水资源污染与短缺、噪音污染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城市绿化对于净化城市空气、美化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服务当代、造福子孙的事业。本项目作为龙港新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具有突出的贡献和积极的意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区域内土地价值、加速区域内人口集聚,强化区域人才吸引力,为城市提供发展潜力,从而助推城市建设。(2)是贯彻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 根据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将以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引擎,以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为发展蓝本,体现功能的复合,注重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配套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以筑巢引凤、筑巢留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贯彻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远景布局的脚步和基础,提升城市形象和烘托城市品位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区域内建设生态绿地,将城市景观嵌入新城中心,水光山色映辉产业集聚中心,将构建一个多功能、生态型、复合型的龙港新城。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契合龙港新城规划,其建设将有助于加快龙港新城城市化进程,对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城市品位,创造现代化的城市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贯彻城市规划,提升龙港新城城市形象,烘托城市品位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3)是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居民满意度的需要 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29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也带来不少问题,基础设施能否满足城市大规模扩张的需求,是制约城市化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县级龙港市的设立,龙港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今天的龙港辖区面积从 5.2 平方公里扩大到 180 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 5000 余人增至 38.2 万人。规划到 2030 年,龙港市常住人口控制在 73 万人以内,其中城市人口约 67 万人,城市化率达 92%。未来随着龙港新城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城市化快速推进,区域人口将日益集聚、产业将快速提升,面对新形势,城市需要承载迅速扩大的产业与人口,对市民休闲场所的需求将大大加强。生态绿地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附近居民日常休闲地绝佳去处。公园景观设计既要体现生态性,更要考虑周边居民的日常需要,休闲功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需要合理安排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休闲设施。好的生态绿地将大幅度提升周围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不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加快城市宜居建设,进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响应国家城市绿化政策,助推城市建设的需要;是贯彻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是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居民满意度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十分充分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5.2 项目用海必要性 本用海项目所在的龙港新城是龙港未来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两海”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平台之一,本用海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填海造地,为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提供建设用地,能够完善龙港新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提升龙港新城发展承载力,加快宜居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发展。2019 年 8 月,随着龙港撤镇立市,龙港市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原本土地资源匮乏与建设用地矛盾将日趋突出,严重制约城市发展。而本用海项目所在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滩涂资源丰富,且已填海成陆,是龙港未来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本用海项目填海实施可为龙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新增建设用地4.1466 公顷,可充分利用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滩涂围垦资源的优势,有效缓解龙港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龙港新城 XC-C12-b 地块绿地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30 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填海造地规模为 4.1466 公顷,为已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项目实施对完善龙港新城城市配套设施,提升龙港新城发展承载力,加快宜居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城市整体形象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实施对于缓解区域建设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标准 > 行业标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