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_NX_11.0宝典.pdf

举报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与智造宝典丛书 UG NX 11.0 宝典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编著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本书是全面、系统地学习 UG NX 11.0 软件的综合性图书,内容包括 UG NX 11.0 概述及应用基础以及二维草图设计、零件设计、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NX 钣金设计、渲染功能及应用、运动仿真与分析、电缆设计、模具设计、数控加工、同步建模方法及工程应用、GC 工具箱和有限元分析等所有软件应用内容。 本书章节的安排次序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内容安排上,书中结合大量的实例对 UG NX11.0 软件各个模块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进行讲解,通俗易懂,化深奥为简单;另外,书中以范例的形式讲述了一些实际生产一线产品的设计过程,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产品设计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 UG NX 11.0 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读者在系统地学习本书后,能够迅速地运用 UG 软件完成复杂产品的设计、运动与结构分析和制造等工作。书中讲解所选用的实例覆盖了不同行业,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本书附 1 张多媒体DVD 学习光盘,该光盘收录了大量 UG 应用技巧和具有针对性实例的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光盘还包含本书所有的教案文件、实例文件及练习素材文件。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的 UG NX 11.0 完全自学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供大专院校机械专业师生教学参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U G N X 1 1 . 0 宝典 /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编著 4 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0 1 7 . 9 (机械设计与智造宝典丛书) I S B N 9 7 8 - 7 - 1 1 1 - 5 7 5 6 5 - 8 . U . 北 .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 软件 . T P 3 9 1 . 7 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I P数据核字(2 0 1 7 )第 1 8 3 1 2 4 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 22 号 邮政编码:100037) 策划编辑:丁 锋 责任编辑:丁 锋 责任校对:张 征 封面设计:张 静 责任印制:张 博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18 年 1 月第 4 版第 1 次印刷 184mm260 mm 42 印张 769 千字 00013000 册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7565-8 ISBN 978-7-88709-970-9(光盘) 定价:119.00 元(含多媒体 DVD 光盘张)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电话服务 网络服务 服务咨询热线:010-88361066 机工官网: 读者购书热线:010-68326294 机工官博: 010-88379203 金 书 网:www.golden-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教育服务网: III 前 言 UG 是 UGS 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 CAD/CAM/CAE 软件系统,其内容涵盖了产品从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输出,到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应用范围涉及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造船、通用机械、数控(NC)加工、医疗器械和电子等诸多领域。UG NX 11.0 是目前功能最强、最新的 UG 版本,该版本在数字化模拟、知识捕捉、可用性和系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对以前版本进行了数百项以客户为中心的改进。 本书是全面、系统地学习 UG NX 11.0 软件的综合性图书,具有如下特色。 内容全面、丰富,除包含 UG 一些常用模块外,还涉及众多的 UG 高级模块,图书的性价比很高。 实例丰富,对软件中的主要命令和功能,先结合简单的实例进行讲解,然后安排一些较复杂的综合实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讲解详细,条理清晰,保证自学的读者能独立学习和运用 UG NX 11.0 软件。 写法独特,采用 UG NX 11.0 中文版中真实的对话框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附加值高,本书附 1 张多媒体 DVD 学习光盘,光盘收录了大量 UG 应用技巧和具有针对性实例的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可以帮助读者轻松、高效地学习。 本书由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编著,参加编写的人员有詹友刚、王焕田、刘静、雷保珍、刘海起、魏俊岭、任慧华、詹路、冯元超、刘江波、周涛、段进敏、赵枫、邵为龙、侯俊飞、龙宇、施志杰、詹棋、高政、孙润、李倩倩、黄红霞、尹泉、李行、詹超、尹佩文、赵磊、王晓萍、陈淑童、周攀、吴伟、王海波、高策、冯华超、周思思、黄光辉、党辉、冯峰、詹聪、平迪、管璇、王平、李友荣。本书已经过多次审核,如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电子邮箱:bookwellok 。咨询电话:010-82176248,010-82176249。 编 者 读者购书回馈活动: 活动一:本书“随书光盘”中含有该“读者意见反馈卡”的电子文档,请认真填写本反馈卡,并 E-mail 给我们。E-mail: 兆迪科技 ,丁锋 。 活动二:扫一扫右侧二维码,关注兆迪科技官方公众微信(或搜索公众号 zhaodikeji) ,参与互动,也可进行答疑。 凡参加以上活动, 即可获得兆迪科技免费奉送的价值 48 元的在线课程一门,同时有机会获得价值 780 元的精品在线课程。 IV 本 书 导 读 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本书的知识,请您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 写作环境 本书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64 位的 Windows 7, 系统主题采用 Windows 经典主题。 本书采用的写作蓝本是 UG NX 11.0 版。 光盘使用 为方便读者练习,特将本书所有素材文件、已完成的实例文件、配置文件和视频语音讲解文件等放入随书附带的光盘中,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打开相应素材文件进行操作和练习。 本书附多媒体 DVD 光盘 1 张,建议读者在学习本书前,先将这张光盘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计算机硬盘的 D 盘中。在 D 盘上 ug11 目录下共有 3 个子目录。 (1)ugnx11_system_file 子目录:包含一些系统文件。 (2)work 子目录:包含本书的全部素材文件和已完成的实例文件。 (3)video 子目录:包含本书讲解中的视频文件(含语音讲解) 。读者学习时,可在该子目录中按顺序查找所需的视频文件。 光盘中带有“ok”扩展名的文件或文件夹表示已完成的实例。 相比于老版本的软件,UG NX 11.0 中文版在功能、界面和操作上变化极小,经过简单的设置后,几乎与老版本完全一样(书中已介绍设置方法) 。因此,对于软件新老版本操作完全相同的内容部分,光盘中仍然使用老版本的视频讲解,对于绝大部分读者而言,并不影响软件的学习。 本书约定 本书中有关鼠标操作的简略表述说明如下。 单击:将鼠标指针移至某位置处,然后按一下鼠标的左键。 双击:将鼠标指针移至某位置处,然后连续快速地按两次鼠标的左键。 右击:将鼠标指针移至某位置处,然后按一下鼠标的右键。 单击中键:将鼠标指针移至某位置处,然后按一下鼠标的中键。 滚动中键:只是滚动鼠标的中键,而不能按中键。 选择(选取)某对象:将鼠标指针移至某对象上,单击以选取该对象。 拖移某对象:将鼠标指针移至某对象上,然后按下鼠标的左键不放,同时移动鼠标,将该对象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再松开鼠标的左键。 本书中的操作步骤分为 Task、Stage 和 Step 三个级别,说明如下。 对于一般的软件操作,每个操作步骤以 Step 字符开始。例如,下面是草绘环 V 境中绘制矩形操作步骤的表述。 Step1. 单击按钮。 Step2. 在绘图区某位置单击,放置矩形的第一个角点,此时矩形呈“橡皮筋”样变化。 Step3. 单击按钮,再次在绘图区某位置单击,放置矩形的另一个角点。此时,系统即在两个角点间绘制一个矩形。 每个 Step 操作视其复杂程度,其下面可含有多级子操作。例如,Step1 下可能包含(1) 、 (2) 、 (3)等子操作, (1)子操作下可能包含、等子操作,子操作下可能包含 a) 、b) 、c)等子操作。 如果操作较复杂,需要几个大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则每个大的操作冠以Stage1、Stage2、Stage3 等,Stage 级别的操作下再分 Step1、Step2、Step3 等操作。 对于多个任务的操作,则每个任务冠以 Task1、Task2、Task3 等,每个 Task操作下可包含 Stage 和 Step 级别的操作。 由于已建议读者将随书光盘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到计算机硬盘的 D 盘中,书中在要求设置工作目录或打开光盘文件时,所述的路径均以“D: ”开始。 目 录 前言 本书导读 第 1 章 UG NX 11.0概述及应用基础 1 1.1 UGNX 11.0各模块简介 1 1.2 UG NX 11.0软件的特点 4 1.3 UG NX 11.0 的安装 5 1.3.1安装要求 5 1.3.2安装前的准备 6 1.3.3安装的一般过程 7 1.4创建用户工作文件目录 9 1.5 启动 UG NX 11.0 软件 9 1.6 UGNX 11.0 工作界面 10 1.6.1设置界面主题 10 1.6.2用户界面简介 11 1.6.3选项卡及菜单的定制 14 1.6.4角色设置 17 1.7基本鼠标操作 18 1.8 UGNX 11.0软件的参数设置 19 1.8.1 “对象”首选项 19 1.8.2 “用户默认”设置 20 1.8.3 “选择”首选项 21 第 2 章 二 维 草 图 设 计 23 2.1 二维草图环境中的主要术语 23 2.2草图环境的进入与退出 23 2.3 UG草图功能介绍 25 2.4草图环境中的下拉菜单简介 26 2.4.1 “插入”下拉菜单 26 2.4.2 “编辑”下拉菜单 26 2.5添加/删除草图工具组 26 2.6坐标系简介 27 2.7设置草图参数 28 2.8绘制二维草图 30 2.8.1草图工具按钮简介 30 2.8.2直线的绘制 31 2.8.3 圆的绘制 32 2.8.4圆弧的绘制 33 2.8.5矩形的绘制 34 2.8.6圆角的绘制 35 2.8.7轮廓线的绘制 36 2.8.8派生直线的绘制 36 2.8.9艺术样条曲线的绘制 37 2.8.10将草图对象转化为参考线 38 2.8.11 点的创建 39 2.9编辑二维草图 41 2.9.1删除草图对象 41 2.9.2操纵草图对象 41 2.9.3复制/粘贴对象 43 2.9.4 修剪草图对象 44 2.9.5 延伸草图对 44 2.9.6制作拐角的绘制 44 2.9.7镜像草图对象 45 2.9.8偏置曲线 46 2.9.9编辑定义截面 47 2.9.10相交曲线 48 2.9.11投影曲线 49 2.10 二维草图的约束 50 2.10.1 几何约束 53 2.10.2尺寸约束 54 2.10.3 显示/移除约束 58 2.10.4约束的备选解 59 2.10.5尺寸的移动 60 2.10.6尺寸值的修改 60 2.11 二维草图范例1 61 2.12 二维草图范例2 64 2.13 二维草图范例3 68 第 3 章 零 件 设 计 69 3.1零件模型文件的操作 70 3.1.1新建一个零件模型文件 70 3.1.2打开一个零件模型文件 71 3.1.3打开多个零件模型文件 72 3.1.4零件模型文件的保存 72 3.1.5关闭部件 73 3.2体素建模 74 3.2.1创建基本体素 74 3.2.2在基本体素上添加其他体素 81 3.3布尔操作功能 83 3.3.1布尔求和操作 83 3.3.2布尔求差操作 84 3.3.3布尔求交操作 84 3.3.4布尔出错消息 85 3.4拉伸特征 85 3.4.1 概述 85 3.4.2创建基础拉伸特征 86 3.4.3添加其他特征 91 3.5 UGNX的部件导航器 92 3.5.1部件导航器界面简介 93 3.5.2部件导航器的作用与操作 94 3.6 UG NX中图层的使用 97 3.6.1设置图层 97 3.6.2 视图中的可见图层 100 3.6.3移动对象至图层 101 3.6.4复制对象至图层 101 3.6.5图层的应用实例 102 3.7对象操作 104 3.7.1对象与模型的显示控制 104 3.7.2删除对象 105 3.7.3 隐藏与显示对象 107 3.7.4编辑对象的显示 107 3.8旋转特U 108 3.8.1 概述 108 3.8.2关于矢量对话框 110 3.8.3旋转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 111 3.9 縣 特 fiE 112 3.9.1 基准平面 112 3.9.2 基准轴 119 3.9.3 基准点 122 3.9.4 基准坐标系 130 3.10 倒斜胃 136 3.11 边倒 H 137 3.12 抽壳 139 3.13 7L 141 3.14 螺 乡 文 144 3.15特征的操作与编辑 146 3.15.1 勰 参 数 146 3.15.2编辑位置 147 3.15.3 特征移动 147 3.15.4特征重排序 149 3.15.5特征的抑制与取消抑制 150 3.16 拔模 151 3.17扫掠特征 153 3.18三角形加强筋 154 3.19 樹曹 156 3.20缩放体 159 3.21模型的关联复制 161 3.21.1 抽取几何特征 161 3.21.2 阵列特征 163 3.21.3镜像特征 166 3.21.4 阵列几何特征 167 3.22 釣奐 168 3.22.1 比例变换 168 3.22.2变换命令中的矩形阵列 171 3.22.3变换命令中的环形阵列 172 3.23模型的测量与分析 173 3.23.1 测量距离 173 3.23.2测量角度 175 3.23.3测量曲线长度 176 3.23.4测量面积及周长 177 3.23.5测量最小半径 177 3.23.6模型的质量属性分析 178 3.23.7模型的偏差分析 179 3.23.8模型的几何对象检查 180 3.24 UG机械零件设计实际应用1 180 3.25 UG机械零件设计实际应用2 184 3.26 UG机械零件设计实际应用3 187 3.27 UG机械零件设计实际应用4 187 第 4 章 曲 面 设 计 188 4.1曲线设计 188 4.1.1基本空间曲线 188 4.1.2高级空间曲线 194 4.1.3派生曲线 199 4.1.4来自体的曲线 207 4.2曲线曲率分析 211 4.3创建简单曲面 213 4.3.1 曲面网格显示 213 4.3.2创建拉伸和旋转曲面 214 4.3.3有界平面的创建 216 4.3.4曲面的偏置 216 4.3.5 曲面的抽取 218 4.4创建自由曲面 220 4.4.1 网格曲面 220 4.4.2 般扫掠曲面 225 4.4.3沿引导线扫掠 229 4.4.4变化的扫掠 230 4.4.5 管道 232 4.4.6桥接曲面 232 4.4.7 艺术曲面 233 4.4.8 N 边曲面 235 4.5曲面分析 239 4.5.1曲面连续性分析 239 4.5.2反射分析 241 4.6 曲面的编辑 243 4.6.1 曲面的修剪 243 4.6.2 曲面的延伸 247 4.6.3 曲面的边缘 250 4.6.4曲面的缝合与实体化 254 4.7曲面中的倒圆角 257 4.7.1 边倒圆 257 4.7.2 面倒圆 259 4.8 UG曲面产品设计实际应用1 264 4.9 UG曲面产品设计实际应用2 269 4.10 UG曲面产品设计实际应用3 272 第 5 章 装 配 设 计 273 5.1装配环境中的下拉菜单及选项卡 274 5.2装配导航器 276 5.2.1 概述 277 5.2.2预览面板和依附性面板 278 5.3组件的装配约束说明 278 5.3.1 “装配约束”对话框 279 5.3.2 “对齐”约束 280 5.3.3 “角度”约束 281 5.3.4 “平行”约束 281 5.3.5 “垂直”约束 281 5.3.6 “中心”约束 281 5.3.7 “5巨离”约束 282 5.4装配的一般过程 282 5.4.1添加第一个部件 282 5.4.2添加第二个部件 284 5.4.3引用集 286 5.5部件的阵列 287 5.5.1部件的“参考”阵列 287 5.5.2部件的“线性”阵列 287 5.5.3部件的“圆周”阵列 288 5.6编辑装配体中的部件 289 5.7 爆炸 S 290 5.7.1爆炸图工具栏 290 5.7.2爆炸图的建立和删除 291 5.7.3编辑爆炸图 292 5.8简化装酉己 295 5.8.1简化装配概述 295 5.8.2简化装配操作 295 5.9装配干涉检查 297 5.10 UG装配设计综合实际应用 298 第 6 章 工 程 图 设 计 304 6.1 工程图概述 304 6.1.1 工程图的组成 304 6.1.2工程图环境中的下拉菜单与选项卡 305 6.1.3部件导航器 307 6.2工程图参数预设置 309 6.2.1工程图参数设置 309 6.2.2原点参数设置 309 6.2.3注释参数设置 310 6.2.4截面线参数设置 311 6.2.5视图参数设置 311 6.2.6标记参数设置 312 6.3 图样管理 313 6.3.1 新建工程图 313 6.3.2编辑已存图样 314 6.4视图的创建与编辑 315 6.4.1 基本视图 315 6.4.2局部放大图 317 6.4.3 全剖视图 319 6.4.4 半剖视图 320 6.4.5旋转剖视图 320 6.4.6阶梯剖视图 321 6.4.7局部剖视图 322 6.4.8显示与更新视图 323 6.4.9 对齐视图 324 6.4.10 编辑视图 325 6.5标注与符号 328 6.5.1 尺寸标注 328 6.5.2注释编辑器 331 6.5.3 标识f守号 333 6.5.4自定义符号 334 6.5.5基准特征符号 335 6.5.6形位公差 336 6.6 UG工程图设计综合实际应用 337 第 7 章 N X 钣 金 设 计 345 7.1 NX钣金模块导入 345 7.2基础钣金特征 349 7.2.1 突出块 349 7.2.2 軸 351 7.2.3法向除料 358 7.3钣金的折弯与展开 360 7.3.1钣金折弯 360 7.3.2将实体零件转换到钣金件 363 7.3.3展平实体 365 7.4高级钣金特征 367 7.4.1 Ha 367 7.4.2实体冲压 370 7.5 UG钣金设计综合实际应用 376 第 8 章 渲 染 功 能 及 应 用 377 8.1 材料/纹理 377 8.1.1材料/纹理对话框 377 8.1.2材料编辑器 377 8.2灯光效果 382 8.2.1 基本光源 382 8.2.2高级光源 383 8.3展示室环境设置 384 8.3.1 编辑器 384 8.3.2 查看转台 384 8.4基本场景设置 386 8.4.1 背景 386 8.4.2 舞台 387 8.4.3 反射 388 8.4.4 光源 388 8.4.5全局照明 389 8.5视觉效果 389 8.5.1 前景 389 8.5.2 背 S 390 8.6高质量图像 391 8.7艺术图像 392 8 . 8 渲 染 范 例 1 械 零 件 的 渲 染 393 8.9渲染范例2图像渲染 396 第 9 章 运 动 仿 真 与 分 析 400 9.1 概述 400 9.1.1机构运动仿真流程 400 9.1.2进入运动仿真模块 400 9.1.3运动仿真模块中的菜单及按钮 400 9.2连杆和运动副 403 9.2.1 杆 403 9.2.2 运动副 405 9.3 力学对象 408 9.3.1 类型 409 9.3.2创建解算方案 410 9.4模型准备 411 9.4.1标记与智能点 411 9.4.2编辑运动对象 412 9.4.3干涉、测量和跟踪 412 9.4.4函数编辑器 414 9.5运动分析 415 9.5.1 动画 415 9.5.2 随 416 9.5.3填充电子表格 417 9.6 UG运动仿真综合实际应用 418 第 1 0 章 电 缆 设 计 422 10.1 鍵 422 10.1.1电缆设计的作用 422 10.1.2 UG电缆设计的工作界面 422 10.1.3 UG电缆设计的工作流程 422 10.2 UG电缆设计实际应用 423 第 1 1 章 模 具 设 计 441 11.1模具设计概述 441 11.2模具创建的一般过程 441 11.2.1初始化项目 442 11.2.2 模型修补 449 11.2.3模具分型 450 11.3模具工具 457 11.3.1 概述 457 11.3.2 创建包容体 457 11.3.3 分割实体 459 11.3.4 雜 修 补 461 11.3.5 边补片 462 11.3.6修剪区域补片 463 11.3.7 扩大曲面 464 11.3.8 拆分面 465 11.4在模具中创建浇注系统 468 11.5 UG模具设计实际应用 476 11.6 Mold Wizard标准模架设计 486 第 1 2 章 数 控 加 工 522 12.1数控加工概述 522 12.2数控加工的一般过程 522 12.2.1 UG NX数控加工流程 522 12.2.2 进入UG NX 11.0的加工模块 523 12.2.3创建程序 524 12.2.4创建几何体 525 12.2.5创建刀具 532 12.2.6创建加工方法 533 12.2.7创建工序 535 12.2.8生成刀路轨迹并确认 540 12.2.9生成车间文档 544 12.2.10 输出 CLSF 文件 545 12.2.11 后处理 546 12.3 铣削加工 547 12.3.1 深度轮廓加工铣 547 12.3.2陡峭区域深度轮廓加工铣 553 12.3.3 表面铣 558 12.3.4 表面区域铣 565 12.3.5精铁侧壁 572 12.3.6 轮廓区域铣 575 12.3.7钻孔加工 580 12.3.8 攻丝 586 12.3.9埋头孔加工 591 12.4 UG数控编程与加工综合实际应用 594 第13章同步建模方法及工程应用 601 13.1 鍵 601 13.1.1同步建模的作用 601 13.1.2同步建模工具栏介绍 601 13.2同步建模工具 602 13.2.1 移 云 力 面 602 13.2.2 拉出面 603 13.2.3 偏置区域 604 13.2.4 调整面大小 605 13.2.5 替换面 605 13.2.6组合面与删除面 606 13.2.7乡田节特征 607 13.2.8相关变换 609 13.2.9重用数据 615 13.3同步建模范例 620 第14章 GC工具箱 626 14.1 GC工具箱概述 626 14.2 赚 建 模 626 14.2.1 圆柱齿轮 626 14.2.2 圆锥齿轮 628 1 4 . 3 體 设 i 十 630 14.3.1圆柱压缩弹簧 630 14.3.2圆柱拉伸弹簧 632 14.4 加工准备 634 14.4.1 工件设置 634 14.4.2 配置 634 14.4.3 电极加工任务管理 635 14.4.4 加工基准设定 635 第 1 5 章 有 限 元 分 析 636 15.1 概述 636 15.1.1有限元分析的作用 636 15.1.2 UG NX有限元分析 636 15.1.3 UGNX有限元分析流程 636 15.2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 637 15.3组件结构分析 648 第1 章 U G N X 1 1 . 0 概述及应用基础 1 第1章 UG NX 11.0 概述及应用基础 1.1 UG NX 11.0 各模块简介 UG NX 11.0 中提供了多种功能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下面简要介绍 UG NX 11.0 中的一些常用模块及其功能。 1.基本环境 基本环境提供一个交互环境,它允许打开已有的部件文件、创建新的部件文件、保存部件文件、创建工程图、给屏幕布局、选择模块、导入和导出不同类型的文件,以及其他功能。该环境还提供强化的视图显示操作、屏幕布局和层功能、工作坐标系操控、对象信息和分析以及访问联机帮助。 基本环境是执行其他交互应用模块的先决条件, 是用户打开 UG NX 11.0 进入的第一个应用模块。在 UG NX 11.0 中,通过选择功能选项卡区域中命令,便可以在任何时候从其他应用模块回到基本环境。 2.零件建模 实体建模:支持二维和三维的非参数化模型或参数化模型的创建、布尔操作以及基本的相关编辑。它是最基本的建模模块,也是“特征建模”和“自由形状建模”的基础。 特征建模:这是基于特征的建模应用模块,支持如孔、槽等标准特征的创建和相关的编辑,允许抽空实体模型并创建薄壁对象,允许一个特征相对于任何其他特征定位,且对象可以被实例引用建立相关的特征集。 自由形状建模:主要用于创建形状复杂的三维模型。该模块中包含一些实用的技术,如沿曲线的一般扫描,使用 1 轨、2 轨和 3 轨方式按比例展开形状,使用标准二次曲线方式的放样形状等。 钣金特征建模:该模块是基于特征的建模应用模块,它支持专门的钣金特征,如弯头、 肋和裁剪的创建。 这些特征可以在 Sheet Metal Design 应用模块中被进一步操作,如钣金部件成形和展开等。该模块允许用户在设计阶段将加工信息整合到所设计的部件中。实体建模和 Sheet Metal Design 模块是运行此应用模块的先决条件。 UG NX 11.0 宝典 2 用户自定义特征(UDF) :允许利用已有的实体模型,通过建立参数间的关系、定义特征变量、设置默认值等工具和方法构建用户自己常用的特征。用户自定义特征可以通过特征建模应用模块被任何用户访问。 3.工程图 工程图模块可以从已创建的三维模型自动生成工程图图样,用户也可以使用内置的曲线/草图工具手动绘制工程图。 “制图”功能支持自动生成图纸布局,包括正交视图投影、剖视图、辅助视图、局部放大图以及轴测视图等,也支持视图的相关编辑和自动隐藏线编辑。 4.装配 装配应用模块支持“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设计方法,提供了装配结构的快速移动,并允许直接访问任何组件或子装配的设计模型。该模块支持“在上下文中设计”的方法,即当工作在装配的上下文中时,可以改变任何组件的设计模型。 5.用户界面样式编辑器 用户界面样式编辑器是一种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允许用户和第三方开发人员生成 UG NX 对话框,并生成封装了的有关创建对话框的代码文件。这样用户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图形化用户界面(GUI)知识,就可以轻松改变 UG NX 的界面。 6.加工 加工模块用于数控加工模拟及自动编程,可以进行一般的 2 轴、2.5 轴铣削及进行 3 轴到 5 轴的加工;可以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支持线切割等加工操作;可以根据加工机床控制器的不同来定制后处理程序,使生成的指令文件直接应用于用户指定的数控机床,不需要修改指令便可进行加工。 7.分析 模流分析(Moldflow) :该模块用于在注射模中分析熔化塑料的流动,在部件上构造有限元网格并描述模具的条件与塑料的特性,利用分析包反复运行以确定最佳条件,减少试模的次数,并可以生成表格和图形文件两种结果。此模块能节省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成本。 Motion 应用模块:该模块提供了精密、灵活的综合运动分析。它有以下几个特点:提供了机构链接设计的所有方面,从概念到仿真原型;它的设计和编辑能力允许用户开发任一 N_连杆机构,完成运动学分析,且提供了多种格式的分析结果,同第1 章 U G N X 1 1 . 0 概述及应用基础 3 时可将该结果提供给第三方运动学分析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智能建模(ICAD) :该模块可在 ICAD 和 NX 之间启用线框和实体几何体的双向转换。ICAD 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工程系统,它允许描述产品模型的信息(物理属性,诸如几何体、材料类型以及函数约束) ,并进行相关处理。 8.编程语言 图形交互编程(GRIP) :一种在很多方面与 FORTRAN 类似的编程语言,使用类似于英语的词汇,GRIP 可以在 NX 及其相关应用模块中完成大多数的操作。在某些情况下,GRIP 可用于执行高级的定制操作,这比在交互的 NX 中执行更高效。 NX Open C 和 C+ API 编程: 使程序开发能够与 NX 组件、 文件和对象数据交互操作的编程界面。 9.质量控制 VALISYS:利用该应用模块可以将内部的 Open C 和 C+ API 集成到 NX 中,该模块也提供单个加工部件的 QA(审查、检查和跟踪等) 。 DMIS:该应用模块允许用户使用坐标测量机(CMM)对 NX 几何体编制检查路径,并从测量数据生成新的 NX 几何体。 10.机械布管 利用该模块可对 UG NX 装配体进行管路布线。例如,在飞机发动机内部,管道和软管从燃料箱连接到发动机周围不同的喷射点上。 11.钣金(Sheet Metal) 该模块提供了基于参数、特征方式的钣金零件建模功能,并提供对模型的编辑功能和零件的制造过程,还提供了对钣金模型展开和重叠的模拟操作。 12.电子表格 电子表格程序提供了在 Xess 或 Excel 电子表格与 UG NX 之间的智能界面。可以使用电子表格来执行以下操作。 从标准表格布局中构建部件主题或族。 使用分析场景来扩大模型设计。 使用电子表格计算优化几何体。 将商业议题整合到部件设计中。 UG NX 11.0 宝典 4 编辑UG NX 11.0复合建模的表达式提供UG NX 11.0和Xess电子表格之间概念模型数据的无缝转换。 13.电气线路 电气线路使电气系统设计者能够在用于描述产品机械装配的相同 3D 空间内创建电气配线。电气线路将所有相关电气元件定位于机械装配内,并生成建议的电气线路中心线,然后将全部相关的电气元件从一端发送到另一端,而且允许在相同的环境中生成并维护封 装设计和电气线路安装图。 注意:以上有关 UG NX 11.0 功能模块的介绍仅供参考,如有变动应以 UGS 公司的最新相关正式资料为准,特此说明。 1.2 UG NX 11.0 软件的特点 UG NX 11.0 软件在数字化产品的开发设计领域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创新性用户界面把高端功能与易用性和易学性相结合。 NX 11.0 建立在 NX 5.0 里面引入的基于角色的用户界面基础之上,把此方法的覆盖范围扩展到整个应用程序,以确保在核心产品领域里面的一致性。 为了提供一个能够随着用户技能水平增长而成长并且保持用户效率的系统,NX 11.0以可定制的、可移动的弹出工具栏为特征。移动弹出工具栏减少了鼠标移动,并且使用户能够把它们的常用功能集成到由简单操作过程所控制的动作之中。 完整统一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UG 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完全受益于 Teamcenter 的工程数据和过程管理功能。通过 NX 11.0,进一步扩展了 UG 和 Teamcenter 之间的集成。利用 NX 11.0,能够在 UG 里面查看来自 Teamcenter Product Structure Editor(产品结构编辑器)的更多数据,为用户提供了关于结构以及相关数据更加全面的表示。 UG NX 11.0 系统无缝集成的应用程序能快速传递产品和工艺信息的变更, 从概念设计到产品的制造加工,可使用一套统一的方案把产品开发流程中涉及的学科融合到一起。在CAD 和 CAM 方面,大量吸收了逆向软件 Imageware 的操作方式以及曲面方面的命令;在钣金设计等方面,吸收了 SolidEdge 的先进操作方式;在 CAE 方面,增加了 I-deas 的前后处理程序及 NX Nastran 求解器;同时 UG NX 11.0 可以在 UGS 先进的 PLM(产品周期管理)Teamcenter 的环境管理下,在开发过程中可以随时与系统进行数据交流。 可管理的开发环境。 第1 章 U G N X 1 1 . 0 概述及应用基础 5 UG NX 11.0 系统可以通过 NX Manager 和 Teamcenter 工具,把所有的模型数据进行紧密集成,并实施同步管理,进而实现在一个结构化的协同环境中转换产品的开发流程。UG NX 11.0 采用的“可管理的开发环境” ,增强了产品开发程序的适用性。 Teamcenter 项目支持。 利用 NX 11.0,用户能够在创建或保存文件的时候分配项目数据(既可是单一项目,也可是多个项目) 。扩展的 Teamcenter 导航器,使用户能够立即把 Project(项目)分配到多个条目(Item) 。可以过滤 Teamcenter 导航器,以便只显示基于 Project 的对象,使用户能够清楚了解整个设计的内容。 知识驱动的自动化。 使用 UG NX 11.0 系统,用户可以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获取产品及其设计制造过程的信息,并将其重新用到开发过程中,以实现产品开发流程的自动化,最大程度地重复利用知识。 数字化仿真、验证和优化。 利用 UG NX 11.0 系统中的数字化仿真、验证和优化工具,可以减少产品的开发费用,实现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用户在产品开发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通过使用数字化仿真技术,核对概念设计与功能要求的差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制造性符合设计标准。 系统的建模能力。 UG NX 11.0 基于系统的建模, 允许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快速创建多个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复杂的产品,利用这些方案能有效地管理产品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在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创建高级别的系统模板,在系统和部件之间建立关联的设计参数。 1.3 UG NX 11.0 的安装 1.3.1 安装要求 1.硬件要求 UG NX 11.0 软件系统可在工作站(Workstation)或个人计算机(PC)上运行。如果安装在个人计算机上,为了保证软件安全和正常使用,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如下。 CPU 芯片:一般要求 Pentium 3 以上,推荐使用 Intel 公司生产的“酷睿”系列双核心以上的芯片。 UG NX 11.0 宝典 6 内存:一般要求为 4G 以上。如果要装配大型部件或产品,进行结构、运动仿真分析或产生数控加工程序,则建议使用 8GB 以上的内存。 显卡:一般要求支持 Open_GL 的 3D 显卡,分辨率为 1024768 以上,推荐使用至少 64 位独立显卡,显存 512MB 以上。如果显卡性能太低,打开软件后,其会自动退出。 网卡:以太网卡。 硬盘:安装 UG NX 11.0 软件系统的基本模块,需要 14GB 左右的硬盘空间,考虑到软件启动后虚拟内存及获取联机帮助的需要,建议在硬盘上准备 16GB 以上的空间。 鼠标:强烈建议使用三键(带滚轮)鼠标,如果使用二键鼠标或不带滚轮的三键鼠标,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 显示器:一般要求使用 15in 以上显示器。 键盘:标准键盘。 2.操作系统要求 操作系统:UG NX 11.0 不能在 32 位系统上安装,推荐使用 Windows 7 64 位系统;Internet Explorer 要求 IE8 或 IE9;Excel 和 Word 版本要求 2007 版或 2010 版。 硬盘格式:建议 NTFS 格式,FAT 也可。 网络协议:TCP/IP 协议。 显卡驱动程序:分辨率为 1024768 以上,真彩色。 1.3.2 安装前的准备 1.安装前的计算机设置 为了更好地使用 UG NX 11.0,在软件安装前需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设置,主要是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设置。设置虚拟内存的目的是为软件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社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