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eneral Information书名=曹操评传作者=页数=568SS号=0出版日期=封面页书名页版权页前言页目录页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匡亚明导言上篇 第一章 社会、家世及其青少年时代 一、动荡的社会背景 二、模糊不清的家世源流 三、任侠放荡的少年时代 四、初入仕途,急立名誉 第二章 在大乱中谋发展 一、称疾归里,待机乡间 二、间行东归,起兵讨董卓 三、谋不为用,“我自西向” 四、在镇压农民起义军中壮大自己 五、中原始逐鹿 第三章 迎帝都许 一、酬夙志,迎帝都许 二、揽权力,百官总己以听 三、权时宜,重用贤能 四、行屯田以资军食 第四章 用兵东南 一、先打弱近之敌,南征张绣 二、以敌制敌,东讨袁术 三、先抚而后击,长驱伐吕布 第五章 统一河北 一、以弱制强,官渡胜袁绍 二、乘敌内乱,讨平袁氏兄弟 三、北征乌桓 第六章 兵败赤壁 一、间行轻进取荆州 二、延误军机,初战失利 三、料敌不当,兵败赤壁 四、惨痛的教训 五、挫折后的冷静 第七章 计破马超与韩遂 一、声讨张鲁以速马超、韩遂反 二、渡蒲阪,据河西,结营渭南 三、巧施离间计 四、用奇破联军,乘胜而归 第八章 统筹谋敌,屡次击孙权 一、阮瑀捉刀胁孙权 二、军败叹赞孙仲谋 三、士马不能逞其能,密教张辽破敌军 四、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决策 第九章 得陇不复望蜀 一、遥制兵,夏侯渊建功西北 二、亲督将,张鲁畏服封侯 三、失掉一次“望蜀”的机会 四、汉中不复再有 第十章 最后的岁月 一、战略观念上的转变,联吴击关羽 二、有远见的后事安排下篇 第十一章 “兵之变化非一道” 一、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二、将贤则国安 三、重赏明罚,“礼不可治兵” 四、兵无常形,尚奇而贵诈 五、重地势而不以险固为资 六、“因粮于敌” 第十二章 不慕虚名重实权及其尚礼崇法思想 一、“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二、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 三、按汉初诸侯制度“封公建国” 四、设天子旌旗而不为天子 五、治定礼为首,拨乱刑为先 六、一幅理想的社会蓝图 第十三章 唯才是举 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二、用人重谋,“诫在面从” 三、唯才是举 四、不拘一格用人 五、不用则杀之 第十四章 不信天命之事 一、不信天命 二、不信乱神 三、慕仙而不信仙 四、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第十五章 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 一、抑豪强兼并之法 二、减轻赋役,恤民疾苦 三、改税制,开租调制之先 四、重视水利事业,倡行盐铁官营 第十六章 以先王之道为教 一、整风俗,力除社会恶习 二、重教育,以先王之道为教 三、好艺术,倡复先代古乐 第十七章 文学贡献及其主张 一、继承并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 二、“歌以咏志” 三、“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四、“改造文章的祖师” 五、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附: 曹丕 一、生平 (一)文武同修的少年时代 (二)从丞相之副到魏国太子 (三)逼禅代汉 二、军事主张及其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一)重抚用降 (二)“天下未宁,要须良臣以镇边镜” (三)没有建树的军事行动 三、政治思想 (一)绝外戚、宦官专权之路 (二)诸侯就国,无诏不得入觐 (三)复三公,行“九品官人之法” (四)重视用人,但不善纳谏 (五)崇儒 (六)轻刑 四、经济主张 (一)轻税,免租,赈民 (二)继续推行屯田政策 (三)罢钱币,以谷帛为市 五、文学贡献 (一)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组织者 (二)理论创见 (三)创作特点 (四)历史影响 六、余论 (一)相信祯瑞与灾异之兆 (二)提倡薄葬 (三)好田猎,喜女色,逸乐无禁 曹植 一、生平 二、自然观、人生观 (一)“天地协气而万物生” (二)“先民谁无死,知命复何忧” (三)非鬼神而信嘉祥 (四)“仙人”路上徘徊行 三、政治观 (一)提倡“诗书礼乐以为治” (二)继承了“亲亲、贤贤”思想 (三)修“君子之道” (四)主张“省徭役、薄赋敛,劝农桑” (五)向慕“井田”之制 (六)备赞先王之政 四、文学理论及其创作特点 (一)文学理论 (二)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附录一:三曹年表 附录二:人名索引 后记附录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