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2394342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古诗两首(1、2)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3、理解诗句句意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诗人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课时目标:1、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古诗独坐敬亭山的大概意思。2、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咀嚼重点词语,感受诗人的感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和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背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辉。同学们喜欢古诗么?我国唐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诗人叫李白,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李白的资料) 2、李白真是一个文学大家,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一个流芳千古的作品独坐敬亭山。二、整体诵读,初步感受1、播放录音范读古诗。2、指名朗读古诗,多种朗读方式,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师生评价是否读得既正确又流利。3、介绍诗的写作背景。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当时诗人很有抱负,特别想为国家建功立业,但是由于他不断遭受到统治阶级的打击、迫害和排挤,使他特别不

3、得志,于是就产生了逃避现实的想法。他怀着对不合理社会的鄙视开始飘荡江湖。这首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自读古诗,理解字词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部,原名昭亭山,山上有敬亭。尽:飞走了,消失了,无影无踪。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两不厌:指诗人与山不厌倦地相互看着。厌,满足。2、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1)鼓励学生用想象理解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是好多只鸟?(2)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有一片云?(3)理解“尽”和“去”:(4)品析:作者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不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5)感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

4、远去了,李白看起来心情怎么样?(板书:独)(6)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7)总结这两句的含义:一群群鸟儿冲向天空向远处飞走了,一片白云悠然地飘走了,也没有了踪影。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指板书),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指板书)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2)理解“看不厌”: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是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指班上一对好朋友)就像你看她,看不厌,很喜欢;她看你,看不厌,很喜欢。她把她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而李白之

5、所以看敬亭山看不满足,也把敬亭山当成了朋友。这山还是死气沉沉的山吗?简直就是有灵气的神山啊!(3)品析:李白还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而神总是“超凡”(板书:超凡)的,神总是“脱俗”(板书:脱俗)的。指名回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含义。教师总结这两句的含义:只有敬亭山和诗人出神地凝望着,互相看也看不厌。(4)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板书:不独)(5)品析: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引导学生理解“独”是表面的独,而作者的内心并不孤独。以

6、“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板书:表面、内心)(6)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四、感情朗读,升华诗意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展现出来。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其实也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诵读古诗。2、联系学过的古诗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李白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写作方法。夜宿山寺 望庐山瀑布危楼高百尺, 日照香炉生紫烟,手可摘星辰。 遥看瀑布挂前川。不敢高声语, 飞流直下三千尺,恐惊天上人。 疑是银河落九天。五、回顾总结,授之以渔1、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

7、、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方法。2、作业(1)背诵全诗、默写全诗(2)课外阅读李白其它的古诗。第二课时 望洞庭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洞庭。2、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学过程:一、复习与导入:1、背诵独坐敬亭山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洞庭。(1)板书课题:望洞庭。解题,你从题目知道了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2)介绍诗人:刘禹锡,

8、洛阳人,唐代诗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二、学习新课:1、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指明说说读后的感受。2、精读体会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是指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2)“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

9、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迷蒙之美!(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3、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读读比较一下。三、作业设计:1、默写古诗2、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