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及其心理结构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 第三节 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过失犯罪及其心理结构 一、过失犯罪的概念 (一)疏忽大意过失 (二)过于自信过失 二、过失犯罪的类型 (一)有认识的过失与无认识的过失 (二)事实过失与法律过失 (三)业务过失与普通过失 (四)重过失与轻过失 (五)单独过失与共同过失 三、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与心理结构 (一)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 (二)过失犯罪的心理结构 四、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异同 (一)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相同点 1.具有社会危害性。 2.受行为人的心理、意识支
2、配。 3.具有罪过。 (二)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相异点 1.从法学角度来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相异点 主要有四: (1)社会危害性的比较。 (2)主体和主观方面的比较。 (3)客体和客观方面的比较。 (4)刑事责任的比较。 2.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心理 与行为上的相异之处主要有三: (1)心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不同: (2)心理状态不同: (3)心理机制不同: 返回 第二节 影响过失犯罪的因素 一、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二)舆论因素 1.群体舆论 2.社会舆论 (三)工具因素 (四)被害人因素
3、二、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行为因素 返回 第三节 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心理动因 1.概念。疏忽大意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 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 大意没有能预见,以致造成危害结果的过失犯罪行 为。 2.心理动因。 (二)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心理过程与机制 1.应当预见和能够预见。 2.没有预见和疏忽大意。 3.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一)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心理动因 1.概念。过于自信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 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轻 信这种危害结果不会发生或自己可以避免,因此采 取了掉以轻心的态度,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从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过失犯罪。 2.心理动因。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心理过程与机制 1.已经预见和轻信能够避免。 2.错误决策与危害行为的实施。 三、过失犯罪的动机问题 (一)过失犯罪动机的性质 (二)过失犯罪动机的类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