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08904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船舶操纵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 第一节 研究结论.19 第二节 政策建议.21 一、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行为.21 二、采取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收入差距的无序扩大,提高整体消费倾向.21 三、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理顺供需关系,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22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小居民消费的不确定因素,释放居民储蓄,促进消费增长.22 五、分层次引导居民消费行为.2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5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第一节第一节 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居民消费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居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偏 好的综合体现。 众所周知

2、,居民消费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居民的 消费行为是影响消费的内部因素。近几年来,国内消费需求一直疲软。据调查 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出现长期下降趋势,居民消费需求呈现明显不足消费 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关系到城镇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 甚至全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通过刺激消费,拉动国内消 费需求,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良性循环,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变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由于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 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城镇较发达而农村比较落后,城乡之间

3、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别是一项反映城乡差别的重要指标, 其集中体现为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的差异。过大的城乡居民消 费差异不仅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如何 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中一个非常 重要的现实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对于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生活条件改 善与生活质量提高的首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一直保持持续稳定 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消费的增 长特别是边际消费逐年递减;“十一五”期间扩大

4、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点而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低下的问题将是当前一个时期必须直面的严 峻问题。因此如何扩大居民消费、增强消费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目 前各方面普迫关注的问题。 由以上几方面原因可以得出,研究消费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确实有着十 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很多研究只 是单方面的分析城镇居民或者农民的消费状况,并没有把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把城乡消费差异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并不多见,对浙江省的城乡消费情况的比 较研究就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小小的探索。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二节第二节 本文的

5、研究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构 本文以微观层面的居民消费者为分析对象,运用Excel等软件,收集1978- 2006浙江省的实际数据(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7等),通过对恩格尔系 数、居民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初步统计分析,来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 特征、消费环境,再针对城镇和乡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分别建立回归 模型,简单分析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最后,对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进行 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意见。 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引言 浙江省城乡 居民的实际 收入和消费 水平状况 浙江城乡居 民消费行为 特征的比较 分析 选 题 意 义 研 究 结 构 研 究 方 法 创

6、新 和 不 足 西 方 古 典 消 费 经 济 理 论 西 方 当 代 消 费 经 济 理 论 发 展 当 代 中 国 居 民 消 费 行 为 理 论 研 究 成 果 居民消费总体 发展情况 用恩格尔定律 分析 用 ELES 模型分 析 影响城乡居民 消费行为的因 素分析 浙江省城乡居 民消费行为制 约因素的比较 结论和建议 文献综述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三节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基于一般理论基础上的实证性分析。因此,总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理 论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具体的来说,将采用以下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来支持

7、论文的研究,包括学校图书 馆和浙江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英特网的搜索引擎、 各大专业网站等等; 2、数据处理法: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系统调查,确定统计对象,进行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分析,本文主要采取了比较恩格尔系数和建立 ELES 扩展线性支出 系统模型的方法对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列表法与图示法:将整理好的数据列入表格,或作出相关图示,有助于直观、 明了地进行分析处理; 4、数理分析法:将整理好的数据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以期得出结论; 5、综合实证分析法:将数据理论结合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分析。 第四节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点本文的创新点和

8、不足点 正如本文的选题意义中所述,研究消费以及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确实有着十 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很多 研究只是单方面的分析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单边的消费状况,并没有把二者 进行比较研究,把城乡消费差异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并不多见,对浙江省的城 乡消费情况的比较研究就更是几乎没有。因此,本文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小 小的探索。 而本文最大的不足就是题目摄取范围偏大,以我本科四年学习的理论学习 和研究水平较难在有限的篇幅内用精练的文字表述全部的研究结果。这也是我 论文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足而留下的遗憾。因此只得选取重点,即从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差异方面下手,根据建

9、立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做出结论分析和提出建 议。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第一节第一节 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西方古典消费经济理论 威廉配第(1623-1687)的消费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主张节制和不必要的消 费,以保证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他把消费区分为必要消费和不必要消费,他认 为最不利于生产的是用于大吃大喝的消费,其次是用于购买衣料的消费。同时, 他提出通过税收调节消费,主张通过征税的办法来控制资金的支出及用途, 亚当斯密(1723-1790)也主张把资本积累放在首位,节制消费。他认为 勤劳和节俭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并区分了目前消费与未来消

10、费、生产 性消费与非生产性消费,以及它们不同的经济效果,主张以增加消费来促进国 民财富增长,还首次提出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消费,继承了配第节制消费, 保证财富积累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主张的消费经济理论仍旧是强调资本及财富的 积累,节制非生产性的消费。比斯密的消费思想更为深刻的是,他始终把工人 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生产与消费、政府税收与人民消费水平等关系上, 更多地强调限制政府的非生产性,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他分析了消费欲望、消 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问题,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他就需要 更多的商品;只要他有任何新的价值可以提供出来交换这些商品,那对社会是

11、一种有效需求。 魁奈(1694-1774)是重农主义思想体系的创建者。他的消费经济思想表现 在:第一,特别重视消费对财富增长的影响作用。他认为消费是再生产的不可 缺少的条件。第二,抨击了法国重商主义的消费政策,提出了重农主义的消费 政策。他认为有必要让农民富裕起来,以便让他们消费更多的产品,从而促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第三,提出了“纯产品”学说,主张必需品的供应 要得到保证。 西斯蒙第(1773-1842)的消费观点主要有:第一,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消费 决定积累、消费决定生产的基本观点。第二,提出了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三,强调政府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习惯的指导。他认为,政府应当指

12、导 人们消费,并采取措施发展消费品生产和便利消费品的销售,制定合理、公平 的消费税制度,切实关心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二节第二节 西方当代消费经济理论发展西方当代消费经济理论发展 凯恩斯(1883-194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认为,消费支出与实 际收入之间保持着稳定的函数关系,每个消费者都是根据其现期绝对收入个人 可支配收入来决定其消费支出和储蓄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 费支出固然也会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却在不断减少。他的绝 对收入理论是假定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只受当期绝对收入影响,不受其过去收入 和其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

13、杜森贝里(1918- )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中提出的相对收入从动 态角度分析消费函数,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一种修订和补充。他认为消 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人的消费行为及收入 与消费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杜森贝里从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两方面解 释了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的矛盾。他认为,在短期内消费函数受经济 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使消费与收入偏离长期固定比例,但在长期过程中,人们 的消费要受示范性和棘轮效应的影响,使收入与消费保持一个稳定关系。 弗里德曼(1912- )消费函数在假定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的前 提下,认为在比较长的时间尽管收入在人的一生

14、中是不稳定的,但消费却是平 稳的并从持久收入、持久消费、暂时收入、暂时消费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收入消 费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关系。 莫迪里安尼(1918-2003)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个人消费或储蓄行为 并不仅与现期收入有关,他总是试图把自己一生的全部收入在消费和投资(即 当前消费和计划消费)之间做最佳分配,从而获得最大效用。 罗伯特E霍尔(1978)在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引入了理性预期,提出了 随机游走假说。该假说认为,如果财富或永久性收入的估计和今后的消费都以 理性预期为基础,那么,由消费或收入过去的变化反映出来的过时信息对现期 的消费变化不应有任何影响。 戴维森等人(1978)提出的误

15、差修正机制模型(ECM)。其最显著的特点是 区分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过程。它首先假定消费 C 与收入 Y 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 C=KY,消费者将依据前期消费与收入的 关系对均衡比例 K 的偏离程度不断调整消费。因此, ECM 描述的是消费者利用 控制变量 C 逼近或维持均衡比例 K 的过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把解释消费变量 的长期与短期作用分离出来,并特别把长期作用的动态均衡机制显示出来 利兰德(1968)在储蓄和不确定性一文中,首次分析了产生预防性储 蓄达到必要条件。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 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利兰德认为

16、在引入不确定性之后,消费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者不再只是将财富平均分配于整个生命周期,还有另一个防范不确定性事件发 生的重要作用,其边际效用函数不再为线性函数。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使 得消费者选择当期少消费而多储蓄。 第三节第三节 当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当代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指出必须在消费理论框架内研究收入分配和总消 费的关系,并总结了不同消费理论对收入分配与消费行为的看法,认为收入分 配确实会影响总消费,但该文并未用这些理论解释中国经济。 范建勇、朱国林和严燕(2002)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特征, 把我国消

17、费者按照不同收入水平分类,研究了他们不同的消费倾向,证明了我 国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储蓄倾向偏高,中间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是消费需求的主 力军,他们的研究完善了我国经济转型期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的理论框架。 王玉华和孙凤(2001)利用 1991-1998 年的时间序列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居 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得出不确定性对即期消费有负影响的结论,我国居民储 蓄行为中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 施建淮、朱海婷(2004)利用 1999-2003 年 35 个大中城市居民储蓄样本数 据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居民的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然而并没有预 期的那么强烈,并且指出我国储蓄占有结构不平衡问题才是储蓄居高

18、不下的主 要原因。 叶海云(2000)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消费变化而产生的流动性约束使我国 居民不得不确立短期储蓄目标,其现期消费水平不是由现期流动性资产和收入 水平而是由短期收入流和短期储蓄目标决定,因而现期消费低于最优水平,但 是他并没有为此结论提供实证证明。 刘建民、欧阳俊、秦宛顺(2003)通过相关性检验得出我国居民总体消费 增长与流动性变量的一阶滞后项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因此我国居民总体消费不 存在流动性约束他们对不同收入组的城乡居民消费特征数据与借贷数据的分析 也表明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特征与面临有效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行为特征不符合, 从而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决策并未面临有效流动性约束的结论。

19、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三章第三章 浙江省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浙江省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 第一节第一节 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总体发展情况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总体发展情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作为沿海开放省市中的佼佼 者,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收入水平 的不断升高,居民消费支出也不断跃上新台阶,从表3-1可以清楚地看到1978年 以来浙江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情况(除恩格尔系数外,单位均为元)。 表3-1 历年浙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表(1978-2006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纯收入 人

20、均消费性/ 生活消费支出 食品支出恩格尔系数 年份 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城镇农村 19783321653011579359.1 197919517510057.1 198048821942819210956.8 198152328647626726414755.655.2 198253034647130227017057.356.3 198355135948432628818359.556.2 198466944679536940720251.354.6 198590454979547440724751.352.1 1986110460996956149228250.850.3 19871

21、228725110065957032051.848.6 19881589902145383974138951.046.4 198917971011155692785144554.748.0 199019321099160494688543655.146.1 1991214312111806102799251855.050.5 19922619135921541112111154851.649.2 19933626174628561263141763349.450.2 19945066222540791680194580047.447.6 1995622129665263237824891198

22、47.050.4 199669563463576427022714136746.950.6 199773593684617028392723137843.948.5 199878373815621828912644136242.547.1 199984283948652228062629129340.346.1 200092794254702032312752140639.243.5 2001104654582795234792888144936.341.6 2002117164940871336933474150837.940.8 200313180543197134287355816373

23、6.638.2 20041454660961063646593851183936.239.5 20051629466601225452154140201133.838.6 20061862573351334957624393214132.937.2 本表格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 2007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表 3-1 中几项专有名词解释如下:1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 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 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缴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所剩余的,可直接

24、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是指被调查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 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等非商品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 的各种税款,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是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 支,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若将表 3-1 中的数据制成曲线图,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1978 年以来浙 江省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一直稳步上升,特别是进入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增幅更是逐年变大。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

25、 平总是明显高于农村,且增长曲线斜率明显大于农村,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 来,城镇居民消费发展速度和程度大于农村。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图 3-1 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支出曲线 1 以下四条专有名词的均摘自浙江统计年鉴 2007,第 272 页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

26、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第二节第二节 用恩格尔定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用恩格尔定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是实现了的消费需求。对 消费结构的研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结构的研究将宏观 经济中的消费理论与消费实际联系起来,为宏观消费问题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角 度、方法以及应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普遍认为,分析消费结构,对于了解 消费者行为,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变动方向,研究社会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趋势, 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消费结构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且有广泛影响力的是恩格尔定律和恩格 尔系数。 1857 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在研究英、

27、法、德等国家不同阶层的家庭调 查资料时发现了一个定律: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 占的比重越大;反之比重则越小。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 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对于国家而言,越穷的国家,每个国民平均 支出中购买食品的比例越大。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反 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思格尔系数思格尔系数(%)(%) = = 食品支出总额食品支出总额 / /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 * 100%100%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纪年代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了划分贫富的标准,恩格 尔系数与居民生活

28、、消费水平关系如下: EC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50EC60,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 40EC50,居民生活消费实现小康水平; EC40,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浙江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分析我省城乡居民生活、 消费水平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将表 3-1 中的 1978 年以来反映我省城乡居民消费 情况的恩格尔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见图 3-2)。 从图 3-2 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浙江城镇居民恩格尔 系数在 1981-1992 年处于 50 到 60 之间,说明这一时期浙江城镇居民生活消费 水平处于温饱阶段,1993 年以后浙江城镇居民

29、恩格尔系数基本在 4050 之间 并逐年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达到小康水平,2003 年以后浙江城镇居 民的恩格尔系数开始小于 40,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浙江农村居民恩格 尔系数一直处于 50-60 之间,除了七十年代末期接近 60,之后逐年下降并于 1990 年达到 46.1,从这个数据说明八十年代末浙江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先进入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小康,但九十年代初期三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重新回到 50 以上,直到 1997 年这个数值才回落并在以后继续下降。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978 1980 1982 1984 19

30、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城镇 农村 图 3-2 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折线图 总的看来,浙江省二十多年来恩格尔系数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农村的恩格 尔系数从 1978 年的 59.1%,到 2006 年的 37.2%,城镇的恩格尔系数从 1981 年 的 55.6%到 2006 年的 32.9%,无论城镇农村,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都日益提高.且 进入九十年代后,浙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一直比农村的要低,消费水 平较农村居民高。 第三节第三节 用用 ELESELES 模型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情况模型分析浙江省城

31、乡居民消费情况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引入)模型的引入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是 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S,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弥补了 LES 模型理论逻辑上的不足,是近年来研究居民消费的重要 工具。ELES 需求支出函数为: piqi = pii + i ( I pjj ) i,j = 1,2,n (1) n j 1 定义域:pi0, 0i1, i1 在(1)式中,pi 为商品 i 的价格,为商品 i

32、的实际需求量,i为维持生活的 基本需求量,I 为消费者总收入,i 为消费者对于商品 i 的边际消费倾向。其模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型的解释是:消费者对商品 i 的需求支出额为两部分之和,第一部分为该商品 的基本需求支出;第二部分是总收入减去所有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后剩余部分 中用于商品 i 的部分,其边际消费倾向份额为 i 。 又有 V =piqi,V 为消费者进行各种消费的总支出,是由消费者购买行为 n j 1 内生地确定。可以将(1)式写成计量模型形式: Vi = piqi = (pii ipjj ) + iI + ui = bi + iI + ui (2) n j

33、 1 其中 ui为随即误差项,利用常用的最小二乘法可求出(2)式中的参数 bi 和 i的估计值。然后利用 bi和 i的估计值可以求得商品 i 的基本需求支出 pii; pjj = bi + ibi /(1 - i) (3) n j 1 n i 1 同时可以求出商品 i 的需求收入弹性 i为: i = (Vi / I)* (I / Vi) = i (I / Vi) (4) 二、二、ELES 模型的运用及相关数据的处理模型的运用及相关数据的处理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 8 大类:食品类、衣着 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医疗保健类、交通和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类、 居住类、杂项商

34、品和服务类。以下部分的计算将运用 ELES 模型,利用时间序列 和截面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分析。 1、按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不同年份的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就可以构成时间序列数据。利用 1996-2007 年浙江统计年鉴资料,可以综合整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再利用 EXCEL 软件的 “数据分析”功能,得出 ELES 模型中(2)式的参数 bi和 i的估计值(见表 3-2)。 参数估计值下面括号中的数据为该参数的 T 检验值,R2为判定系数(R22 即可,表 3-3 同表 3-2)。 表3-2 ELFS参数估计表(时间序列数据)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 支出项目 bi i R2bi i R2 食品 1380.566 (11.75) 0.166 (16.25) 0.964 529.253 (7.64) 0.214 (15.27) 0.959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 衣着 79.460 (0.82) 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