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18727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6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w匀焀眀愀瀀瀀栀琀洀氀堀矕5Omwap前台访问/p-30321.html110.249.201.1390勈筚w犰愀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萀矖/a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1356024106.11.156.680w%硉椀瀀栀琀洀氀矗/Mg前台访问/d-2301425.html54.36.149.1050w挀脀眀愀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矗/Mk前台访问/p-2639162.html123.183.224.1740w%掠椀搀栀琀洀氀矘/Mg前台访问/p-2717480.html42.156.138.710砪w愀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一矛/Mi前台访问/d-267

2、1986.html42.156.136.1090w%掠最瀀栀琀洀氀倀怀矜5Sqwap前台访问/p-2718727.html220.181.108.1630w%掠愀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刀x矟/g后台访问/FlexPaper/BookList.aspx?f=5113.104.195.1520w愀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吀矡/Mi前台访问/p-1849031.html46.229.168.1350w%掠匀焀眀愀瀀搀栀琀洀氀嘀矡/Mi前台访问/p-2717479.html106.11.154.1260w最搀栀琀洀氀堀婒矢/Mi前台访问/p-2564601.html173.231.59.21

3、10勈筚w愀笀漀漀欀刀攀愀搀愀猀瀀砀椀搀娀婒桻矣/a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2717479106.11.157.1080w%莠欀搀栀琀洀氀尀鐀矤/Me前台访问/p-1818519.html207.46.13.520勈筚w銰最搀栀琀洀氀帀婒知/Mk前台访问/d-1197481.html220.181.108.1170w%莠最瀀栀琀洀氀怀矨/Me前台访问/p-2111857.html207.46.13.520w%掠攀瀀栀琀洀氀戀婒灻矪/a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271747642.156.139.700w%掠最瀀栀琀洀氀搀瀀矪/Ke前台访问/p-157974

4、.html42.120.160.170w%硉椀瀀栀琀洀氀昀婒短/Mg前台访问/d-2301404.html54.36.148.2120勈筚w攀搀栀琀洀氀栀矯5Sqwap前台访问/d-2718727.html220.181.108.1460砪w瓰愀椀栀琀洀氀樀婒矰/_y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15797442.156.136.170w%硉椀瀀栀琀洀氀氀矴/Mi前台访问/p-1352028.html116.179.32.1630w%硉最搀栀琀洀氀渀婒矶/Mg前台访问/d-1624990.html207.46.13.1100w%莠欀瀀栀琀洀氀瀀婒矹/Mg前台访问/p-245903

5、7.html207.46.13.1100w%椀瀀栀琀洀氀爀矼/Mi前台访问/p-2718730.html116.179.32.1030w莠欀瀀栀琀洀氀琀婒屻矾枲/Mi前台访问/p-1520343.html46.229.168.1490x%莠欀瀀栀琀洀氀瘀砀5Qmwap前台访问/p-457504.html220.181.108.800x硉最搀栀琀洀氀砀怃缀砃5ewap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457504111.206.198.1000x莠最瀀栀琀洀氀稀搀砅/Mk前台访问/p-2718734.html220.181.108.1430x%愀眀愀瀀挀栀琀洀氀簀砇/Me前台访问/p-

6、2454875.html207.46.13.520x莠最瀀栀琀洀氀縀婒砋枲/_前台访问/BookRead.aspx?id=457504111.206.221.840x%硉椀瀀栀琀洀氀耀砋/Mc前台访问/d-2302810.html54.36.148.30x%掠椀瀀栀琀洀氀舀砎/Me前台访问/p-2487606.html207.46.13.520x%掠椀瀀栀琀洀氀萀砒/Me前台访问/p-1488699.html207.46.13.520x%莠椀瀀栀琀洀氀蘀撻研僧/y前台访问/tag/hetongfashiyi.html173.231.59.2110x%硉欀瀀栀琀洀氀蠀婒砕/a前台访问/BookR

7、ead.aspx?id=2718737111.206.198.170x%莠最瀀栀琀洀氀言砖5Qowap前台访问/p-211968.html220.181.108.176候选人罗家良(创世纪、流金岁月)方案二:名人代言商界成功人士,或从事与商业有关职业的人(经济学专家),媒体暴光率高目的1.成功者的成功本来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名人便能捧出名楼(并不需要他们说出商品,只需他们的形象,提到他们的成就。如:过去他是*,现在他是*。将这句话、他们的形象、东和的标志及东和银都的楼体效果图放在一起我们还需要说什么?)2. 专家代表权威,他们的建议直接影响人们的投资消费观念。(一举两得,东和与名人、专家的双盈

8、。)候选人多多益善方案三:在重庆举行攀岩或攀楼大赛,分专业和业余组。也可以聘请攀岩或攀楼高手表演。目的攀岩象征征服,攀爬的过程是对极限的挑战。通常我们会把成功者与山峰联系起来,通过这个活动也暗示了选择东和银都是对事业能登峰造极的有利支持。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诱导消费者。(三) 促销方式1 全国足球甲A联赛,全国篮球甲A联赛(CBA)宣传飞艇广告,其次是广告牌。(利用两大赛事的影响力,重点放在重庆)选择飞艇的理由以新花样吸引人眼球(国内尚无首例),便宜易实现2 开发可供免费下载的小游戏是男人就盖上100层,其次是利用现有的是男人就上过100层选择游戏的理由同类游戏(是男人就撑过20

9、秒、是男人就上过100层、是男人就下过200层)最近非常流行,特别在白领阶层。由于这类游戏小而易掌握,估计将继续流行很长一段时间。便宜易实现,可以存储在电脑、PDA、手机等IT产品中。(游戏必须加入东和的信息。游戏的命名是一种心理暗示,男性会因为这个游戏名称去争一口气,女性会因为这个游戏名称不服气,有趣的是通常这类游戏记录的创造者大都为女性。因此不必担心名称的针对性。)3. 商务出租扩大化(1)出租商务设施(IT产品,高价值办公用品)(2)商务用车(配备司机)(3)高级服装、饰物。(4)出租高级商务人员,提供专业服务。(可操作的)(5)任何事物或行为都可以转化为出租的形式,限制是合理(能办到)

10、合法的。四:创意表现(一) 包装广告包装风格整个包装应该表现出一种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激情。它应该像R&B(音乐形式)一样,又像快餐文化。 A:区域包装(1) 车体转线:解放碑红旗河沟 第601路解放碑南坪火车站 第611路九宫庙红旗河沟 第818路猫儿石红旗河沟 第106路还有 602路、125路、127路、120路。都可以做车体广告。(2) 候车亭可以依据以上的路线作候车亭广告(小花招:广告中带镜面,引人留)(3) 路牌以东和银都作为中心分散周边的四条主干道和其他路线。(4) 路旗1:红旗沟解放碑杨家坪2:解放碑沙坪坝3:红旗河沟江北飞机场B:现场包装命名:高效的生活方式1 工地现场2(二

11、) 销售资料(三) 广告应该具有音乐的形式美感五:媒体策略(一) 分析阶段传播策略制定(二) 媒介炒作计划的制定,实施、监控及调整(三) 媒体选择及投放计划本次传播将是全方位的,从综合性比较来评估判断,预定传播各途径媒体比例为:结语附言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好,房地产营销企业也好,谁不想自己产品的知名度越大越好,认同率越高越好,买的人越多越好,卖得越快越好?但是希望大都像肥皂泡,会一个一个破灭掉。市场细分,产品定位显得那样被逼无奈。在传播环节,媒体激增,信息量激增,使每个消费者每天都被无数的广告信息围攻着,但是他们不可能全部接收(无庸质疑)。只有那些简单明了,刺激他们产生兴趣和需求的信息,才有机会进

12、入消费者的视线和大脑。然后就是简单的排除法,一个进去了,另一个产品就被挤出去(人对每类产品,一般只能记住6-7个)。有这样一个例子:某项目企划部要求销售人员每人编写一个售楼100问,一周时间,全部都完成了,交给总监汇总后大家共同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培养,考试全不合格,能够说出卖点十几条就算好的。实际是做了无用功,同时还抓不住中心和核心关键。许多广告上的科学技术,如媒体计划、市场调查、行销策略、预算规划,以及其他琐琐碎碎的计划,的确是广告必须具备的功课。然而,过度强调这些逻辑原则,却也加深了有先天缺陷的意识形态,即认为广告是一种科学而非艺术。也许这正是现在如此多的广告(特别是房地产)只单单安排一些

13、“良性的沟通”或“安全的行销”的原因。当然,像房地产这样上亿元的大项目,百万级的策划不可能如过家家一般玩。我们也在小心求证,但是我们更应该大胆设想,因为我们坚持: 广告是打破成规的艺术,而非建立定律的科学。广告使食物变得更好吃(麦当劳、肯德基),广告使衣服觉得更好看(第五街、金利来),广告使车更好驾驶(宝马、大众)。不须要回答,几乎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广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它需要的是灵活的思考。我们是没见过世面的新人,请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惮惮。4、基坑隆起,采用石子草包增加上覆荷载。5、除在地表开挖排水沟外,基坑内做好集水井及明沟排水,同时配备大方量水泵数台,以防暴雨集水浸泡基坑。6、基坑开

14、挖至坑底标高尽快浇注垫层,使坑底土层封闭,防止坑底上隆确保基坑稳定。7、施工中如遇断电及立即起用备用动力电。8、所有事故,无论大小,均严格执行施工事故报告制度。第六章、工程竣工应提交以下资料1、开、竣工报告2、工程竣工平面图3、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设计变更书4、测量放线记录5、施工原始记录、验收记录、签证单、施工联系单6、材料试验报告单7、砼配合比试验报告8、工程质量核验表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能源局发布)全文前 言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

15、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在总结分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规划基础和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煤炭产业政策等政策措施,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1资源保障程度提高。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煤炭资源储量增加,保障程度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亿吨,

16、比2005年增加约3000亿吨,其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增量的90%以上,为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奠定了基础。2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生产煤矿技术改造和大中型煤矿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现代化煤矿。2010年,全国煤炭产量32.4亿吨,比2005年增加8.9亿吨;装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661处,产量18.8亿吨,占全国的58%;建成安全高效煤矿359处,产量10.2亿吨;千万吨级煤矿40处,产量5.6亿吨;采煤机械化程度65%左右。原煤入选能力17.5亿吨/年,入选原煤16.5亿吨。3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大型煤炭基地开发建设,加强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秩序,

17、一批大型矿区已成为综合能源基地的主体。2010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28亿吨,占全国的87%;10个基地煤炭产量超过亿吨,其中神东5.6亿吨,晋北和蒙东超过3亿吨,云贵、晋东和河南超过2亿吨。4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相继组建了一批区域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形成了煤电、煤化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山西、河南等省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千万吨级以上企业47家,产量占全国63%。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5家,产量占25%,比2005年增加4家、产量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5000万吨级大型企业10家,产量占19%,比2005年增加7家、产量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5淘汰落后产能

18、成效显著。按照“整合为主、新建为辅”的方针,加快推进整顿关闭和资源整合,小煤矿数量和产量大幅度减少。全国累计关闭小煤矿9616处,淘汰落后产能5.4亿吨。2010年,年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减少到1万处以内,产量比重由2005年的45%下降到22%。6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政策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10年,煤矿事故死亡2433人,比2005年下降59%,百万吨死亡率由2.81下降到0.749。其中,煤矿瓦斯事故死亡623人,比2005年下降71%。7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

19、点实验室,煤炭地质综合勘查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特厚冲积层建井技术国际领先,年产600万吨综采成套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取得突破,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成投产。8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进展。11家煤炭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矿区循环经济典型模式。2010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90亿立方米,利用量35亿立方米;洗矸、煤泥和中煤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2600万千瓦,利用低热值资源1.3亿吨,相当于回收4200万吨标准煤,少占压土地300公顷;矿井水利用率59%;土地复垦率40%。9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煤炭产运需衔接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市场

20、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断壮大,多元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底,在境内外上市企业35家,直接融资1690亿元。煤炭企业投资境外煤矿迈出实质性步伐。2010年净进口煤炭1.46亿吨。10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明显改善,部分企业井下工作制度由“三八制”改为“四六制”。2010年,规模以上煤矿企业职工年均收入4.2万元,比2005年增加1.9万元;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取得较大进展,职工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二)突出问题煤炭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

21、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我国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少,仅为世界的三分之二;开发规模大,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资源回采率低,部分大矿采肥丢瘦、小矿乱采滥挖,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消费量大,约占世界的48%。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二是生产与消费布局矛盾加剧。东部煤炭资源日渐枯竭,产量萎缩;中部受资源与环境约束的矛盾加剧,煤炭净调入省增加;资源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不得不过早动用战略后备资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压力增大,煤炭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三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采煤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可靠性程度低,

22、采煤机械化程度与先进产煤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装备水平差、管理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作业环境差的小煤矿数量仍占全国的80%。生产效率远低于先进产煤国家水平。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水害严重,开采难度大,开采深度超过1000米的矿井39对。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亟需生产安全技术改造,占三分之一产能的煤矿需要逐步淘汰。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突出。五是煤炭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煤炭开采引发的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地表沉陷等,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恢复治理滞后。煤炭利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六是行业管理不到位。行

23、业管理职能分散、交叉重叠,行政效率低。资源开发秩序乱,大型整装煤田被不合理分割,不少企业炒卖矿业权,部分地区片面强调以转化项目为条件配置资源,一些大型煤炭企业资源接续困难。准入门槛低,一些不具备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投资办矿,存在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三)发展形势从国际看,世界煤炭需求总量增加,发达经济体煤炭需求平稳,新兴经济体煤炭需求增长。2010年世界煤炭产量53.3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9.5亿吨标准煤,其中我国占增量的74.7%;2010年世界煤炭消费量50.8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7.8亿吨标准煤,其中我国占增量的91%。但受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减少

24、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煤炭需求增速放缓。主要煤炭资源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了条件。煤炭开发利用领域广泛采用高新技术,世界煤炭工业向集团化、集约化、多元化、洁净化方向发展。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消费量还将持续增加。考虑到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控制PM2.5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明显下降。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限制粗放型经济对煤炭的不合理需求,降低煤炭消费增速,也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015年消费总量宜控制在39亿吨左右。瓦斯、水害、

25、地温、地压等自然灾害日趋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东中部煤矿转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难度大,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实现安全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任务艰巨。二、指导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开发、安全生产、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煤炭工业发展

26、与产业布局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产建设与控总量、调结构相结合,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坚持开发转化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推进高效清洁利用;坚持企业发展、接替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建设和谐矿区;坚持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衔接,实现互利共赢。(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煤炭调整布局和规范开发秩序取得明显成效,生产进一步向大基地、大集团集中,现代化煤矿建设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矿工生活水平明显

27、提高,基本建成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煤炭生产:生产能力41亿吨/年。其中:大型煤矿26亿吨/年,占总能力的63%;年产能30万吨及以上中小型煤矿9亿吨/年,占总能力的22%;年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控制在6亿吨/年以内,占总能力的15%。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左右。原煤入选率65%以上。煤矿建设:“十一五”结转建设规模3.6亿吨/年,“十二五”新开工建设规模7.4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亿吨/年,结转“十三五”建设规模3.5亿吨/年。企业发展: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技术进步:

28、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其中:大型煤矿达到95%以上;30万吨及以上中小型煤矿达到70%以上;30万吨以下小煤矿达到55%以上。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生产能力8亿吨/年。安全高效煤矿达到800处,产量25亿吨。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显著好转,重特大事故大幅度下降,职业危害防治明显改善,职业培训落实到位。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综合利用: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0000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160亿立方米,基本得到利用;井下抽采140亿立方米,利用率60

29、%以上。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85万千瓦。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率75%,矿井水利用率75%。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率超过60%;煤田火区治理任务基本完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资源节约:节约能源950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矸石发电节约8500万吨标准煤;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建材节约1000万吨标准煤。职工生活:职工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收入与劳动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协调增长,并向采掘一线职工倾斜。三、生产开发布局(一)总体布局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东部(含东北)开采历史长,可供建设新井的资源少,控制开发

30、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强度偏大,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二)勘查布局东部(含东北)地区。重点勘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福建等省的矿区深部和外围资源,勘查深度控制在1200米以浅。中部地区。山西、河南重点做好资源整合区补充勘探,安徽加强矿区1200米以浅资源勘探。积极推进煤炭和煤层气综合勘探。西部地区。重点做好神东、陕北、黄陇、宁东和云贵等大型煤炭基地内已规划矿区勘探。蒙东褐煤资源区域和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围绕重点开发矿区及近期建设项目开展勘探。青海加强木里和鱼卡矿区勘探。力争在新疆等西北地区低阶煤煤层气勘探

31、取得突破。(三)建设布局“十一五”结转煤矿建设规模3.6亿吨/年。其中,东部(含东北)建设规模0.2亿吨/年,占全国的5.6%;中部建设规模1.1亿吨/年,占全国的30.6%;西部建设规模2.3亿吨/年,占全国的63.8%。按照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的原则,合理控制煤炭新增规模。“十二五”新开工规模7.4亿吨/年。东部(含东北)地区建设接续煤矿,新开工规模0.25亿吨/年,占全国的3.3%;中部地区适度放缓建设,新开工规模1.85亿吨/年,占全国的25%;西部地区重点开发建设,新开工规模5.3亿吨/年,占全国的71.7%。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新疆为重点建设省(区),新开工规模6.5亿吨

32、/年,占全国的87%。(四)生产布局按照调整优化结构、保障合理需求的原则,2015年煤炭产量39亿吨,主要增加发电用煤,合理安排优质炼焦煤生产。煤炭生产以大中型煤矿为主,继续压减小煤矿产量。2015年,东部(含东北)煤炭产量4.6亿吨,占全国的12%,其中黑龙江、山东产量保持稳定,其他省(市)下降;中部煤炭产量13.5亿吨,占全国的35%,其中山西产量增加,河南、安徽产量保持稳定,其它省下降;西部煤炭产量20.9亿吨,占全国的53%,其中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和甘肃产量增加,贵州、云南产量略有增加,重庆和四川产量下降。(五)调运平衡预测2015年,煤炭调出省区净调出量16.6亿吨,其中晋陕蒙

33、宁甘地区15.8亿吨,主要调往华东、京津冀、中南和东北地区,少量调往川渝地区;新疆0.3亿吨,主要供应甘肃西部、青海和川渝地区;云贵地区0.5亿吨,主要调往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煤炭调入省区净调入16.6亿吨,其中华东、京津冀、中南和东北地区16.2亿吨,主要由晋陕蒙宁甘、云贵地区供应;川渝青地区0.4亿吨,主要由新疆供应0.3亿吨,其余由晋陕蒙宁甘补充供给。1铁路运输及重点地区调出煤炭铁路运输以晋陕蒙(西)宁甘地区煤炭外运为主,由大秦线、朔黄线、石太线、侯月线、蒙冀线、陇海线、宁西线和山西中南部通道等组成横向通道,由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以及规划建设的蒙西、陕北至湖北、湖南和江西的煤

34、运铁路等组成纵向通道,构成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铁路运输格局。2015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30亿吨。铁路规划煤炭运力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其中,晋陕蒙(西)宁甘地区调出量14.3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外运能力约20亿吨;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2水运和北方港口运输以锦州、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北方下水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接卸港,以及沿长江、京杭大运河的煤炭下水港,组成北煤南运水上运输系统。预测2015年,北方港口海运一次

35、下水量7.5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下水能力8亿吨。交通运输规划煤炭装船能力8.3亿吨,可适应煤炭下水需要。四、重点任务(一)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有序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通过兼并重组,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1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按照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的要求,以矿区为单元制定方案,实施兼

36、并重组,减少开发主体。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重点产煤省(区),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黑龙江、湖南、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切实减少煤矿企业数量。2稳步推进矿业权整合。对尚未开发的煤田,要科学、合理划分矿区和井田范围,制定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依法向具备开办煤矿条件的企业出让矿业权。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规划期内,重点对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的矿区实施矿业权整合。3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大型煤炭基地内资源优先向大型煤炭企业配置,优先安排大型煤炭企业项目建设。支持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大型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