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721694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请问DNS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路由器交换机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1工作站2Internet答:DNS服务器为客户提供存储、查询和搜索其它主机域名和IP地址的服务。主要实现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以解决IP地址难以记忆的问题。2009年9月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笔试真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通用电子管103计算机是在A)1957年 B)1958年 C)1959年 D)1960年(2)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事务处理的数据量小,

2、实时性不强 B)智能机器人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C)计算机可以模拟经济运行模型 D)嵌入式装置不能用于过程控制(3)关于客户端计算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等 B)大多数工作站属于图形工作站C)可分为RISC工作站和PC工作站 D)笔记本类手持设备越来越受到欢迎(4)关于处理器芯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奔腾芯片是32位的 B)双核奔腾芯片是64位的C)超流水线技术内置多条流水线 D)超标量技术可细化流水(5)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C)共享软件的作者不保留版权 D)自由软件可自由复制和修改(6)关于流媒体的描述

3、中,正确的是A)流媒体播放器没有启动延时B)流媒体播放内容都是线性组织的C)流媒体服务都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D)流媒体数据流都要保持严格的时序关系(7)对计算机网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广域网是A)ARPANET B)Ethernet C)Token Ring D)ALOHA(8)关于网络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规则与标准 B)由语法、语义与时序三个要素组成 C)采用层次结构模型 D)语法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9)如果网络系统发送1bit数据所用时间为10-7 s,那么它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10Mbps B)100Mbps C)1Gbps D)10Gbps(10)在

4、OSI参考模型中,负责实现路由选择功能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11)关于万兆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事 A)应考虑介质访问控制问题 B)可以使用屏蔽双绞线 C)只定义了局域网物理层标准 D)没有改变以太网的帧格式(12)在internet中实现文件传输服务的协议是 A)FTP B)ICMP C)CMIP D)POP(13)具有拓扑中心的网络结构是 A)网状拓扑 B)树状拓扑 C)环型拓扑 D)星型拓扑(14)IEEE针对无线局域网制定的协议标准是 A)IEEE 802.3 B)IEEE 802.11 C)IEEE802.15 D)IEEE802.16(15)1000

5、BASE-LX标准支持的传输介质是 A)单模光缆 B)多模光缆 C)屏蔽双绞线 D)非屏蔽双绞线(16)关于共享介质局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 B)所有网络结点使用同一信道 C)不需要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D)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冲突(17)如果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总宽带为24Gbps,其全双工千兆端口数量最多为 A)12个 B)24个 C)36个 D)48个(18)在TCP/IP参考模型中,提供无连接服务的传输层协议是 A)UDP B)TCP C)ARP D)OSPF(19)关于网桥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网桥无法实现地址过滤与帧转发功能B)网桥互联的网络在网络层都采用不同协

6、议C)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D)透明网桥由源结点实现帧的路由选择功能(20)以下不属于即时通信的是A)DNS B)MSN C)ICQ D)QQ(21)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于TCP/IP参考模型的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22)关于博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以文章的形式实现信息发布 B)在技术上属于网络共享空间C)在形式上属于网络个人出版 D)内容只能包含文字与图片(23)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中保存的是A)主机名 B)端口号 C)MAC地址 D)IP地址(24)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只管理硬件资源,改善人机接口 B)驱动程序直接控制各类硬

7、件C)操作系统均为双内核结构 D)进程地址空间是文件在磁盘的位置(25)关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文件与打印服务是基本服务B)通常支持对称多处理技术C)通常是多用户、多任务的D)采用多进程方式以避免多线程出现问题(26)关于Windows Server2008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虚拟化采用了Hyper-V技术 B)主流CPU不支持软件虚拟技术C)精简版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可靠性 D)内置了VMware模拟器(27)关于Unix标准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Unix版本太多,标准化复杂B)出现了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标准C)分裂为POSIX和UI两个阵营D)统一后的Unix标准组织是CO

8、SE(28)关于操作系统产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AIX是HP公司的产品B)NetWare是Sun公司的产品C)Solaris 是IBM公司的产品D)SUSE Linux是Novell公司的产品(29)在Internet中不需运行IP协议的设备是A)路由器 B)集线器 C)服务器 D)工作站(30)HFC采用了以下那个网络接入Internet?A)有线电视网 B)有线电话网 C)无线局域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

9、治。 2、开凿时间:605610年。 3、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开凿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公里。(沿途经过江苏的扬州、常州、无锡、苏州 )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5、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二、“贞观之治”(七下P7)“舟所以比

10、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因为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 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 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三、“开元盛世”(七下P10)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唐玄

11、宗统治前期任用贤能 整顿吏治 重视农业生产 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 四、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影响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七下P15)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七下P16)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

12、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五、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七下P21) 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六、以遣唐使、鉴真

13、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七下P27)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著名的有晁衡(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吕)。 2、鉴真东渡:(七下P28)唐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行:(七下P29)唐太宗时,玄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七、雕版印刷术:(七下P32)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八、艺术宝库莫高窟:(七下P

14、38) 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大部分是隋唐是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如飞天、仙女等。 九、交子:(七下P53-5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十、铁木真统一蒙古:(七下P61) 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建立蒙古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十一、行省制度(七下P63) 1、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2、内容: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当时称琉球); 设立“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务。西藏正式成为

15、元朝的行政区域。 3、作用:是秦朝郡县制的重大发展;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为后来明清所沿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十二、活字印刷术:(七下P67) 北宋的毕升发明的陶活字,进行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后陆续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有,比我国晚约400年。 十三、指南针:(七下P68) 1、战国时期,叫“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十四、火药:(七下P68-69)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

16、明的。唐朝中期已有配方,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十五、清明上河图:(七下P74) 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 十六、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七下P71)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十七、八股取士:(七下P80)“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3、形式:八股 4、后果:只顾读书,不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

17、的忠实奴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十八、明朝郑和下西洋:(七下P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1、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 2、时间:1405-1433年 3、经过:1405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率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七次,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历史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十九、戚继光抗倭: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七下P87) 明朝戚继光率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肃清了倭寇(日本)的骚扰。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十、军机处的设立:(七下P91) 1、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2、时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二十一、郑成功收复台湾及台湾府设立(七下P94-95)“开辟荆榛逐荷夷” 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二

19、十二、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驻藏大臣的设置(七下P99-100)“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 1、顺治帝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2、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二十三、伊犁将军的设置:(七下P101)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说明新疆等地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二十四、土尔扈特部回归:(七下P101) 1、原因: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2、时间:1771年(乾隆帝) 3、首领:渥巴锡 4、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20、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渥巴锡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十五、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七下P107) 1、出现时间:出现在明朝中后期; 2、萌芽地区:在苏州、松江等江南和东南沿海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3、典型表现:“机户(手工工场主)出资,机工(雇佣劳动者)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工人,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4、影响: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二十六、清“闭关锁国”政策(七下P108) 1、原因:1、清朝政府对内坚持“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

21、心国家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蛋白质中以叶绿素蛋白受铁供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总蛋白和膜蛋白的含量在铁供应不足时都显著下降,铁还与蛋白质移动性有关的膜的排列和流动性有联系。铁对呼吸、光合和氮代谢等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上就是铁素在植物体内的一些生理作用,除此之外,有研究这称,缺铁对果树叶肉细胞、栅栏细胞及主脉内薄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破坏其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及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干扰果树一系列生理作用的正常进行。例外,缺铁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效率,例如,缺铁果树的叶片的总呼吸强度低于正常叶片,但刚失绿植株根系的呼吸强度却高于正

22、常根的1倍以上;无论失绿树的叶或者根,都以细胞色素控制的呼吸强度高,而抗氰呼吸所占比例低7。总之,铁是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中一系列酶促反应重要的辅助因子1 ,在植物体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见图1)。同时对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相关功能催化剂的合成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如图,所以研究植物对铁的吸收机制对于我们改良植物营养有重要意义。图1 铁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2 植物吸收铁营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很早之前就有研究者推测,高等植物为防止缺铁能够产生了独特的机制将根际中的铁活化并由根吸收,直到1986年,Roubeld 和Marschner经过长期的研究,首次提出高等植物对铁的吸收机制I与机制8,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植

23、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确实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性机理,来适应缺铁胁迫,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铁来满足自身生;在之后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Mori等提出可能还存在着一种吞噬机制机制9。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植物对铁的吸收的关键基因已经比较清楚,并且已成功克隆了许多植物得相关基因,为研究植物在缺铁环境下的吸收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1 植物吸收铁营养的机制 I 这种机制目前在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中发现,其对铁的吸收是一个复杂的协作反馈系统,该类植物必须在Fe3+先还原为Fe2+才能够吸收并利用10。缺铁条件下,含机制 I 的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根系向外分泌H+的能力增加1

24、1,出现根际酸化现象,提高了根际土壤中铁的溶解度, 从而增加植物的吸铁量,另外还能使细胞原生质膜外围的pH 值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质膜上还原酶的活性,提高了Fe3+的还原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植物对铁的吸收效率。研究表明,在缺铁胁迫的条件下,存在机制的植物通过激活一种特异的H+-ATPase,这种还原酶催化电子从胞质中还原态的吡啶核苷酸(NADH)跨膜传递给胞外作为电子受体的Fe3+螯合物,这是机制植物吸收铁的一个特异性的前提条件12。并且,人们已经认可,机制I 型植物对铁的吸收通过两步进行:第一步,Fe3+被细胞质膜上Fe3+还原酶还原成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的Fe2+ 的形式;第二步,

25、 根系中Fe3+ 被还原为Fe2+ 后,Fe2+ 通过它的转运蛋白跨越根部的细胞质膜而被转运13。而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还原酶和转运蛋白,对一些植物,调控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已经研究了很多。早在1999年,Robinson 等首次从拟南芥中分离到Fe3+鳌合物还原酶的基因fro2 基因14。之后对fro2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fro2基因编码725个氨基酸,它含有一个FAD 结合位点和一个与fre1的NADPH结合位点相邻的保守区域。在fro2 蛋白的N末端区域的6个疏水区域和C末端的2个疏水区域推测可能组成跨膜的螺旋。fro2基因是在缺铁胁迫的拟南芥根部表达,属于一个跨膜转运电子的b2型细

26、胞色素大家族,负责电子有NADPH传递给FAD,最终通过血红素传给质膜外的电子受体。后来,一些研究者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fro2基因转入Fe3+螯合物还原酶缺陷突变体frd1中,可检测到转基因植株中低铁诱导的根表Fe3+ 螯合物还原酶活性逐渐恢复。后来研究表明,植物在缺铁胁迫条件下,f ro2 基因表达的强度发生变化,植物不仅仅是通过激活Fe3+螯合物还原酶活性来适应不利条件,同时还促使新的还原酶的重新合成15,以最大限度提高对铁的吸收利用。随后,研究者又分别在豌豆、番茄等作物中获得了相关的基因的cDNA片段,并且完成了测序,对理解植物铁素吸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植物吸收铁的机制I的第二步骤,起

27、主导的调控作用的是Fe2+转运蛋白。在同步研究中发现,植物吸收铁素的机制I与啤酒酵母 (Saccha romyces cerevisiae) 对Fe2+的吸收机制极为相似16。因此,Eide等利用酵母铁素吸收的高、低亲和系统双突变体fet3 fet4,通过异源功能互补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高等植物的第1个Fe2+转运蛋白的基因irt1基因17。该基因具有1348bp,编码一个339个氨基酸组成的膜整合蛋白,具有8个疏水的跨膜区域。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irt1 基因与酵母的fet3、fet4、feoB 基因均无同源性,说明它们可能通过不同的生化机理过程转运铁离子,所以irt1基因属于一全新的基因。并且irt1基因表达得到的蛋白转运载体被确立为植物从土壤中吸铁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成员。研究者验证性的在剔除了irt1的拟南芥的突变体内检测,发现几乎不能不能获得铁,只有在加入了高浓度的外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市场分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