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蚤通早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A. 因击沛公于坐 不如因善遇之 B. 故遣将守关 君安与项伯有故 C. 范增数目项王 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 沛公军霸上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答案:A。 A趁机趁机 ;B 所以交 情;C 大王以为王;D 驻扎军营。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爽心悦目 A./ B./ C./ D./ 答案:A。 驻扎,名作动;象鸟的翅膀一 样,名作状;使眼色,名作动;登记,名作动 ;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使活,使动 用法;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5.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 A. 妇女无所幸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 素善留侯张良 不如因善遇之 C.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 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不止内 答案:C。A、宠幸;幸亏。B、与友 好;友好的。C、人马;人马。D、内通纳 ,接纳;进入。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臣请入,与之同命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 B./ C./ D./ 答案:A。代 词,代项羽;到 ,动词;代词, 代刘邦;的; 的;代词,代刘 邦;代
3、“这件事” ;代词,代刘邦 。 7.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 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得复见将军于此 答案:B。 A、“以事”,状语后置; B、“何”作宾语,前置; C、“于坐”,状语后置; D、“于此”,状语后置。 8.下列各句的译文哪一句正确 A.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译:偕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 步行离开。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胜 译:杀人只怕不能杀尽,刑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C.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译:从这里取道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 D.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
4、所以派遣将士守关,为的是防备盗贼的进入和意外 的事故。 答案:C。A、步,徒步;B、如,唯恐;D、“进入”,进出 。 9、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2分)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0.将下列几句话译成现代语: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君安与项伯有故?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 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 诉项王。 鸿门宴
5、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 的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 是刘项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 潜滋暗长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 是漫长的“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 宴会上,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 可调和性,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 ,也预示了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全文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 分为宴前、宴中与宴后三个部分。 宴会前 围绕“战”与“不 战”的矛盾 幕后活动 无伤告密 亚父力谏 项伯夜访 刘邦称兄 项王许诺 张良献策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 项王三赐 义责项羽 项无以应 宴会中宴会中围绕围绕“杀杀”与与“ 不杀不杀”的矛盾的矛盾 明争明争 暗斗暗斗 (内
6、部矛盾项由主动变被动)(内部矛盾项由主动变被动) (团结一致刘由被动变主动)(团结一致刘由被动变主动) 沛公脱险 张良谢宴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宴会后 围绕“追”与“ 不追”的矛盾 脱身除患 玦 项 剑 项 帐项 举 羽 舞 伯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三起 三落 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 张良 范增 樊哙 刘邦 项羽 壮哉,樊哙! 主动入帐,勇猛豪爽,智勇双全,光彩 夺目: 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 言其勇 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 言其威 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言其壮 直言怒斥,胆气豪壮(沛公入关合情合 理合法) 言其义
7、 刘邦的性格 1、善于用人 2、能屈能伸,能言善辩 3、临危不乱,善于应变 4、狡诈多端 问题1:当刘邦向项羽谦词卑礼 地请罪时,项羽失口将曹无伤告 密一事和盘托出,这反映了二人 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说:刘邦能屈能伸; 项羽胸无城府,洋洋自 得,容易骄傲。 问题2:从坐的次序可以看出一种怎 样的情况?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 相对时,帝王面南,臣子面北;宾主之 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 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 的四面坐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 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 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 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 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问题2:从坐
8、的次序可以看出一 种怎样的情况? 从坐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 项羽的自高自大。 问题3: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也 起身舞剑并用身体遮挡沛公,而项 羽不加制止,这说明了什么? 解说: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 捧,让项羽有了不忍之心。 问题4“项王为人不忍”,你认为 项 羽的“不忍”在文中体现在哪 几处? 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 听信刘邦,不应范增, 二不忍; 不究逃席,安然受璧, 四不忍。 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 你如何看待项羽的“为人不忍” ? “妇人之仁”? “君子之度”? 问题5:在文章开头,项羽可以说 已采纳了范增的计策“急击勿失”,可 是第二段中范增示意他杀死刘邦时,
9、他却又“不应”,这说明了什么? 解说:项羽刚愎自用,完全凭自已 的喜好办事(缺乏政治眼光)。 项羽的“杀”与“不杀” 自有其原因和原则 非“无谋”也; 光明磊落; 有仁有义; 自信勇力 自矜功伐; 重武轻谋; 刚愎自用; 项羽的性格 1、寡谋轻信 2、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政治幼稚 3、自矜功伐、自高自大、不善用人 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让我们来看一看后人是如何 评价项羽的?评价项羽的?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
10、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 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 析出作者的意图。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 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 雄的赞美和敬仰。 毛泽东曾写诗提到过项羽,他 是如何看待项羽的?让我们来 看这 首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 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 名钓誉的错
11、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 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 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 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 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 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 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 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 刎乌江的鬼雄。对于这样一位叱咤风云 的人物,你又如何评价呢? 总之 刘邦: 圆滑机警,能言善辩,多谋善断 忍辱负重,善于用人,虚心下问 项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胸无城 府,寡谋轻信,优柔寡断,不 善用人。 张良: 老练多谋司 马 迁 沛公 项羽 两个阵营: 曹无伤 告密 进言范增 第12段 : 张良献计 项伯 夜
12、访 说情 许诺 定计 宴会之前(幕后活动) 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 : 1、沛公欲王关中 2、为击破沛公军 3、臣为韩王送沛公 4、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6、距关,毋内诸侯 7、秦地可尽王也 8、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9、孰与君少长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吾得兄事之 5、常以身翼蔽沛公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张良出,要项伯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沛公 项羽 两个阵营 : 谢
13、罪 留饮 范增举玦 默然 项庄舞剑 项伯 翼蔽 第34段 : 樊哙 闯账 力斥 第57段 : 沛公 项羽 两个阵营 : 如厕 张良入谢 受壁 范增破玉 诛杀曹无伤 宴会后事 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12段 ) (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 第二部分(34 段 ) (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 第三部分(57 段 ) (述宴后余事) 曹无伤告密(导火线) 范增分析情况(激化矛盾) 项伯夜访张良(形势有所转化) 张良与刘邦商讨对策 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 ) 范增让项庄舞剑,刺杀刘邦(严峻) 樊哙闯帐(紧张到极点) 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 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 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
14、刘邦脱身逃走 张良入谢 项羽受壁,范增破玉 刘邦诛杀内奸 三起 三落 1、无伤告密 鸿门宴连环画 2、亚父定计 3、项伯夜访 4、刘邦定策 5、项王许诺 6、刘邦谢罪 7、范增示意 8、项庄舞剑 9、张良召哙 10、义责项羽 11、沛公脱险 12、诛杀内奸 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 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 格。“鸿门宴”从始至终充满矛盾,推波涌澜,扣人心 弦。 2、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 明、突出。 3、语言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 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 通 假 字 1、皆为龙虎,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愿伯具言臣
15、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张良出,要项伯 6、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7、将军与臣有郤 8、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 知识点总结 古 今 异 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省份名。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省份名。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省份名。 5.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7.再 古:两次 今:第二次 8.今人 古:现在别人 今: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
16、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 (3)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4)籍(登记,动词)吏民。 (5)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6)刑(施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7)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 (8)若入前(上前)为寿 词类活用 2、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 (3)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头发上(向上)指。 (5)道芷阳间(抄小路)行/间至军中。 (6)四人持剑盾步走(步,徒步) (7)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3、使动: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
17、(2)沛公旦日从(使跟从,即带领)百余骑来 见项王 (3)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内。 (4)先破秦入关者王之。(使之称王) (5)樊哙侧其盾以撞(使斜侧着) (5)拔剑撞而破之(破,使破裂) 词类活用 4、形作名 (1)沛公今事有急(急,危急的事) (2)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 (3)大行不顾细谨(细谨,细枝末节) 5、形作动 (1)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2)毫毛不敢有所近(近,接触,占有 ) (3)入关破秦(破,攻破)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亚父者,范增也。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
18、之参乘樊哙者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7)此亡秦之续耳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表示原因的判断句)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省略句: (1)沛公军()霸上 (2)还军(于)霸上 (3)为()击破沛公军 (4)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5)欲呼张良与()俱去。 (6)毋从()俱死也。 (7)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8)沛公欲王(于)关中 (9)奉厄酒为()寿。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1)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12)加彘肩()()上。 (13)置之()坐上。 (14)竖子,不足与()谋 3、被动句: (1
19、)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吾属今为之虏。 4、倒装句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 (1)具告以事 (2)贪于财货 (3)长于臣 (4)得复见将军于此 (5)因击沛公于坐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7)沛公欲王关中 宾语前置: (1)籍何以至此? (2)客何为者? (3)大王来何操? (4)沛公安在? (5)今日之事何如? (6)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定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固定结构 (1)“无所”:没有的 ,如: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2)“奈何”: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3)“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 如“孰与君
20、少长?” (4)“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 (5)“为所”:被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如“军中无以 为乐”。 (7)“有以”:有用来的。如“项王未有以应”。 (8)“何为”:表反问。 如“何辞为?” 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 (同义词连用) 封府库 项伯许诺 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立诛杀曹无伤 成语: (1)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21、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一 词 多 义 1、故 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 的原因) 2、如 固不如也(比得上)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好像) 沛公起如厕(到、往) 劳苦功高而如此(动词,像) 3、幸 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4、善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5、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尽)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乃令张良留谢(告辞并道歉) 哙拜谢(感谢) 张良入谢(告辞并道歉) 一 词 多 义 7、间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间至军
22、中(秘密地,悄悄地) 8、因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不如因善遇之( 趁势、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 趁势、趁机) 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 ”(于是、就/趁机) 9、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动词,是) 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为1”介词,替,给;“为2”动词,出;筹划) 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 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若属皆且为所虏。(介词,被) 一 词 多 义 10、且 且为之奈何(将)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尚且、况且) 11、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往) 为之奈何(代词,这)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 珍宝尽有之( 助词,衬字,无义) 12、去 相去四十里(距离) 脱身独去( 离去,离开) 13、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对) 嬀鬀戀昀搀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