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教育咨询 文档编号:2851040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第三章,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 2.引导学生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密切关系。 3.尝试了解当地空气质量。 4.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过程与方法:采用资料分析、讨论、实验等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2.认同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教学重点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2.提高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调查统计落实程度,设计难易程度的控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改进导入出示资料: 1.下面是我国肺癌死亡率(1/10万)城乡差别的一组

2、数据:环境男性肺癌死亡率女性肺癌死亡率大城市18、638、99中等城市12、755、66小城市9、984、53农村6、012、84 2.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烟雾事件。在短短的4天内,4000余人丧生。造成这一惨案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明确:空气质量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对此表示惊讶,产生触动。目标展示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了解当地空气质量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及探究方法小结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参看三维目标(展示方式要灵活)师让生阅读教科书P52-53的资料分析,并分组完成P53讨论题。指导阅读,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分析评价师引导思考: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作为青少年

3、,我们应该怎么做?小结: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这些有毒物质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比如天气预报新增设了“空气质量报告”栏目,现在同学们阅读教科书P54上方显示的网页文字及数据。众多的例子告诉我们,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那么在我们当地,空气污染问题是怎样引起的?空气质量可以定量分析。对于空气质量,我们自己也可以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是比较容易测算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55的探究方案,让学生明确:每个同学都可以采用教科书上介绍的方法,探究想要探究的问题。可采用小

4、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经小组讨论后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本实验让学生课后分组完成并交流结果)1.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2.假如你是我县环保局局长,针对空气污染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改进措施或建议?引导学生小结和归纳,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了怎样的提高。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二、了解当地空气质量三、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 1.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植树造林 . 学生认知目标生分组讨论生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生思考,并认识到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知道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生阅读了解生讨论得出: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车辆船舶排出的尾气,秸

5、秆焚烧,地面扬尘。 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并制定探究计划生思考讨论后各抒己见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题一、单选题1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 A园林工人 B交通警察 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 D工业区2以下不属于引起空气污染的原因是( ) A工业生产 B汽车尾气 C植物种植过多 D地面扬尘3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 A种植能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 B控制污染物排放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对造成污染的行业罚款4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 )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5.冬天,教室里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学习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A.温度太高 B.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C.氧的浓度太高 D.病毒和细菌太多二非选择题 见同步学习P40 开放性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 2.C 3.B 4.A 5.B 二、非选择题:略指导学生完成过关训练(台上台下结合),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书面口头结合)。学生独立做题,巩固所学知识组内互评、互纠,老师抽批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中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